查看原文
其他

《毛中特》(2021年版)教材目录及课题组专家简介

打铁需要自身硬 中社学人 2022-09-09


特别声明:

1.本文为“打铁需要自身硬”公众号原创整理,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于正文前注明本文转载自“打铁需要自身硬”公众号(ID:gccrczp666),并附上本公众号名片。转载时正文内容不得进行任何改动,本声明需要一并附上(声明是为了避免使读者产生困惑)。未按本声明要求转载者,本公众号保留追诉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2.本文引用信息来源于“新时代教师发展中心”公众号、相关院校官网,仅做学术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专家简介按照2021年版教材发布的名单顺序进行排列,简介为相关院校官网发布的最新版(部分内容有删减)。院校官网发布专家介绍的格式不尽相同,因此简介篇幅长短有所差别,院校官网专家介绍的更新时间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并非截止到发文时刻的最新版,详细情况请前往相关院校官网查询。

4.本文为人工整理,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受平台限制,部分敏感词用空格代替)

5.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打铁需要自身硬”公众号旨在传播社科类最新学术资讯,促进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术水平。欢迎各位读者关注!



教材目录 课题组专家简介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精神,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2018年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发展成就,中宣部、教育部启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修订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21年修订版教材将于2021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的修订版。本书概括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本书修订课题组首席专家召集人为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本、专科使用)


教材目录 


▼点击下载


首席专家

秦宣

秦宣,男,1963年11月生。1985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博士。1991年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岗位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人选,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组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肖贵清肖贵清,河北灵寿人,教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执行主编。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专著和教材,教学和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奖励与荣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北京市高校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术兼职: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客座研究员;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智库中心研究系列管理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北京大学国家教材基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党建研究会党建智库特聘专家;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郑传芳郑传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硏究和建设工程全国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首席专家之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宣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重点教学团队负责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福建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仼;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福建留学生同学会会长。曾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指导研究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2项。孙蚌珠孙蚌珠,1963年生,满族,辽宁省北镇市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北京大学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曾获首届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称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1997年和2001年两度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现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刘先春刘先春,男,汉族,1963年2月生,山东定陶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甘肃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点负责人,兰州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甘肃省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宣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宣讲十九大精神百人团成员,甘肃省委理论宣讲团主要成员,甘肃省“555工程”入选人,甘肃省“领军人才”入选人。曾任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党史党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社会科学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问题研究》等学术著作20余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次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曾获兰州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奖,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甘肃省精品课程奖,甘肃省教学名师奖,甘肃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甘肃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十大标兵,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等荣誉称号。韩喜平
韩喜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1965年生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1988 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开始留校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多项奖励和称号,曾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社会兼职: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吉林大学中国新农村研究院副主任,吉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政治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在《马克思研究》《学习与探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期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公开出版十余部专著和教材,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思想政治重大委托项目、财政部、教育部农林实践基地项目等重大课题,提出“尊严民生”、“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等学术新观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吉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吉林省高教学会第十二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吉林省社科联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五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要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衡

王衡,1988年8月生于山东省枣庄市。2006-2016年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4-2015年国家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学、民主理论、社会调查与量化分析方法。学术兼职: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12年至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2017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2019年至今)。获奖情况: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2017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外教学优秀奖(2020年)。

白显良

白显良,男,汉族,1976年5月生,四川苍溪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西南大学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曾公派访学英国。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2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多部,其中个人独著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重庆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重庆发展研究奖二、三等奖2项、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共5项、教育部高校德育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2项,共青团中央优秀调研奖一等奖1项。所撰写决策咨询报告2011、2017年两度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学术兼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编写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11年被授予重庆市 “五四青年红旗手” 荣誉称号,被评为重庆市宣传文化系统“巴渝新秀”。2012年首批入选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骨干资助计划。2014年首批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所领衔团队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2018年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被聘为青年学者。

孙贺

孙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科研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民生经济协调发展论”(项目编号:19FKSY001);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专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JD710047);3.中华全国总工会重点委托课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发展演变与启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QZYJH-03);4.吉林省社科基金马工程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8M2);5.吉林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精髓要义研究”(项目编号:2019WT49)学术论文:1.孙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属性透视》,载于《红旗文稿》2018年第5期,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18期全文转载;2.孙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规律——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交互作用为分析视角》,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7期;3.孙贺:《文化扶贫的逻辑机理与推进路径》,载于《东岳论丛》2018年第11期,被《新华文摘》2019年第3期论点摘编转载;4.孙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历史逻辑》,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年第4期;5.孙贺:《现代化之路的中国超越》,载于《光明日报》(理论·文史哲周刊)2020-06-29第15版。著作:1.《中国民生经济协调发展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用书》,编写组主要成员,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9月版。研究报告:1.《关于经济下行压力下稳定劳动关系的几点建议》,被中华全国总工会采纳,2020年6月5日;2.《新时代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对工会的领导》,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委员会采纳,2018年8月29日。

杜玉华

杜玉华,女,1969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先后入选为上海市首批“阳光学者”、“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拔尖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研究方向: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党建。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先后主持了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专项课题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多项纵向项目,以及多项上海市、江苏省等地方政府机关单位横向委托项目。

宋友文

宋友文,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组主要成员。受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入选北京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出版个人专著两部,合著5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70余篇,其中被转载20篇左右。

杨军

杨军,女,1967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文成果:从2004年到2012年,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理论战线》、《当代中国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从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思想内容和启示》、《全面认识儒学和儒家文化》、《在思想斗争中实现理论创新——再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等论文共30篇,其中权威论文2篇,CSSCI论文12篇。著作成果:从2004年到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和武汉大学出版社等出版《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再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评析》、《画说当代中国特色》、《新的理论视野和理论创新》等9部,其中专著1部,编著4部,教辅2部。科研项目:从2007年到2012年,从承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和横向项目7项,其中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1项,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校级自主研究项目2项,主持横向项目1向,总经费15万元。

陈培永

陈培永,哲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曾任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委党校“青年岭南学者”,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共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出版专著有《什么是人民、阶级及其他——以马克思的名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共产党宣言>的新时代阐释——重解核心关键词》《中国改革大逻辑》《党性是什么》《福柯的生命政治学图绘》《大众的语法——国外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体建构学研究》7本,以及《资本的秘密》《读懂社会的方法》《社会主义的哲思》《共产主义的原貌》《哲学的宣言》《思维的法则》《认识的智慧》《女性的星空》《解放的图景》《改革的逻辑》等“经典悦读系列丛书”10本。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人民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电视理论节目《社会主义有点潮》(6集)主讲嘉宾、主要撰稿人。

陈锡喜

陈锡喜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意识形态问题。学术兼职: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上海市委讲师团成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等。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包括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哲社一般项目、教育部专项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等。著作:《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告诉了我们什么》等10余部。教材:主持编写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3年版)、参与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主编教育部、上海市统编教材以及其他教材近20余种。获省部级科研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近20项,或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奖10余项。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上海高校教学名师、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东方讲坛最受欢迎讲师等荣誉称号。

陶文昭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2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2006-2007为韩国访问学者。1996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人民日报》等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承担社会主义文献选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凌胜银

凌胜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大校军衔,全军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专家,原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优秀党员、优秀政治教员,陆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主要从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参与马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编写,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建设研究》等著作7部,发表论文60余篇。

程美东

程美东,男,1969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2001年北师大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评为讲师,2002年被评为副教授,2005年被破格晋升教授,2007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国情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职高专分教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市社科联常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人选、教育部思政课择优计划人选等。

点击下载


与2018版教材目录对比



相关阅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均整编于网络,不准确之处请后台指正!非官方发布,仅供学习交流

本次转载来源:打铁需要自身硬、新时代教师发展中心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