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80年代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导简介(高校篇)

四史与马院 中社学人 2022-09-09



我国于1981、1984、1986年批准了三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和博士生导师名单,1985年特批一次。


这几批次加起来,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导师有:


北京大学:陈庆华
中国人民大学:戴逸
北京师范大学:龚书铎
南开大学:魏宏运
华东师范大学:夏东元
南京大学:茅家琦
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
中山大学:陈胜粦


下面来一一简要介绍:



陈庆华


陈庆华,历史学家,浙江鄞县人,汉族,1921年4月26日生于上海,1984年7月12日在北京去世。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曾担任陈寅恪先生和邵循正先生助手。1949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学部研究生肄业。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北京市历史学会第二、三届副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著作目录:

《鸦片贩子与美国人》,《进步时报》1950年12月5日

《四十五年前开始的中国基督教爱国自立运动》,《大公报》 1951年2月9日 

《早期天主教的武力征服中国的阴谋》,《历史教学》2卷2期 

《美帝侵占广东淇澳岛的阴谋》,《大公报》1951 年9月21日 

《戊戌变法》,《人民中国》1955第11期 

《崇厚档案中所见之英法侵略军对太平军捻军的武装干涉》,《光明日报》1955年9月1日 

《广学会的性质及其与维新运动的关系》,《史学月刊》1958年第10期 

《关于石达开的评价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知识分子》,《光明日报》1961年10月11日 

《中国史纲要》(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版 

《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近代中国简史》,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北京史》,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资料来源:《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4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戴逸

 以下来自人大网:

   

    戴逸教授,男,中国历史学家,原名戴秉衡,1926年9月出生,江苏常熟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岗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历史组召集人、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史学会会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戴逸教授生于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常熟,自幼酷爱文学,遍读经史。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两年后毅然退学,转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师从胡适、郑天挺、朱光潜、许德珩、向达、邓广铭等人学习。1948年,戴逸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通缉,为躲避政治迫害,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离开北大前往解放区,进入解放区华北大学学习,后留校任教,最初从事中国革命史、近代史研究。主要著作有《简明清史》、《二十世纪中华学案》、《清通鉴》、《乾隆帝及其时代》、《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履霜集》、《语冰集》、《涓水集》、《戴逸自选集》和《繁露集》等。

      戴逸教授勤于笔耕,1951年写成出版了小说《中国抗战史演义》,三年后开始着手撰写近40万字的《中国近代史稿》,1955年被提升为副教授,兼任吴玉章校长的学术秘书,后又担任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委。1958年,《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得到范文澜、翦伯赞、尚钺、吴晗等史学前辈的赏识与好评。“文革”时戴逸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才回到北京。时值中苏交恶,边界危机,戴逸经过几年努力,主持撰写了《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书,为外交部与苏联谈判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20世纪80年代初,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第一、二册,被国家教委指定为大学文科教材,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获吴玉章奖。同时主编了《清代人物传稿》,为清代2000多个历史人物立传。至90年代末,戴逸领导清史所将研究重点转向清代边疆开发和乾隆时代,出版《乾隆帝及其时代》,同时又主持编纂了《清通鉴》、《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重要著作。


     

由于戴逸教授在科研教育事业上的突出贡献,1959年曾参加全国群英会,1961年被推举为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1985年获吴玉章科研奖,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1994年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香港柏宁顿金球奖,1995年获北京市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又1960年因在越南综合大学授课,越南政府授予胡志明勋章。


     

戴逸教授一生致力于清史纂修工作。20世纪50年代,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纂修清史。1965年,中宣部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组建清史研究所,39岁的戴逸名列7名委员之一,因文革开始未能实现。1972年,为落实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清史研究小组。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清史研究所,戴逸教授负责实际工作,以纂修清史为目的、对清代历史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得以全面展开。2002年,清史纂修方案终获国家批准,年过七旬的戴逸教授再次披挂上阵,出任编委会主任。十年来,在以清史纂修为主体、以清代文献、档案整理为两翼的整体构架下,不仅清史主体工程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已经整理出来数十亿字的档案、文献,努力挽救着这些文化遗存。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独处小楼之上,青灯黄卷,咿唔讽诵.手握形管,朱蓝粲然。”这是戴逸对自己年少读书情景的描述,而这又何尝不是对这位学界泰斗一生与书为伴的写照!




龚书铎(1929.3-2011.11),男,福建泉州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教育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市历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组副组长。培养硕士研究生23人(含越南1人),博士研究生32人(含韩国留学生3人),指导过国内访问学者5人,韩国、美国、捷克访问学者各1人。



主持完成了北京市重点课题《中国文化通史》、教育部重大课题《清代理学研究》等科研项目。



代表性著作:

《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增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龚书铎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5年。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主编),中华书局,1997年。

《清代理学史》(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魏宏运(1925-2021)


魏宏运,1925年1月出生,陕西长安县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入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系,1950年转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系。留校工作后,历任校文学院总支书记,历史系支部书记,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二、三届成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理事长及名誉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香港学术评议局成员、《历史教学》杂志副总编、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海内外多所名校的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等重要职务。



魏宏运先生著述丰富,著有《魏宏运文集》(6卷)、《锲斋文录》、《锲斋文稿》、《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魏宏运自订年谱》,主编有《中国现代史》(上下)、《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5卷)、《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料选编》(4卷)、《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料选编》(2卷)、《华北抗日根据地史》、《华北抗日根据地纪事》、《20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4卷)等大型资料集和著作,在海内外发表了百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他培养了40余名博硕士生,不少已是学界中坚骨干和带头人。他是南开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奠基人,南开史学的代表性人物。因在学科规划、人才培养、史料建设、田野调查等方面做出的卓越努力,他也是公认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夏东元( 1920-2015)


夏东元,男,江苏靖江人,1920年12月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攻治国学,后来大力钻研马克恩主义理论,长期在山东滨海公学、曲阜师范、华东白求恩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任政治理论教员讲授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等课程。1956年起专门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尤侧重于洋务运动史研究.自成研究体系:洋务运动发展论,110年中国近代史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的两段论。

主要著作:



《郑观应传》、《晚清洋务运动研究》、《盛宣怀传》、《洋务运动史》、《近代史新论》、《盛宣怀年谱长编》上下册:校编:《郑观应集》上下册:编注:《郑观应文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二十世纪上海大博览》、《中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茅家琦教授


    1927年生,江苏镇江人,国际知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终生成就奖获得者。1947年考入中央大学,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中央大学易名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历任南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所所长等职务。现任《中国思想家丛书》副主编兼终审组召集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社会兼职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副会长等。从上个世纪50年代伊始,茅家琦就师从罗尔纲、陈恭禄等前辈史家研究太平天国史。80年代开始研究晚清及1949年以后台湾的历史。


茅家琦 - 研究领域 

 1. 太平天国史。这是茅家琦毕生治史的主要领域。大体而言,可分为两个阶段。“文革”以前,茅家琦重在积累,在史料、理论与方法、前人著述与学术史诸方面投注精力,深入思考与探索,从而初步形成太史研究的思维框架。同时,在若干重要学术问题上提出新见,取得突破。如1961年发表论文《太平天国的“田凭”是发给谁的?》,对“田凭”发放的对象展开全面系统的实证考察,厘清了“田凭”发放的主要目的与对象,实事求是地修正了学界流行的看法。1963年7月9日发表论文《太平天国建都天京是战略上重大错误吗?》(与方之光合撰),针对学界流行的看法,他认为建都天京是正确的战略决策。这些新见在学界引起热烈讨论,逐步被多数学者所接受,成为学界新的共识。“文革”中,茅家琦因为发表了《论李秀成》一文遭到残酷的政治迫害。但他仍在磨难中对多年研究心得进行新的理性思考,为建构自己的太史研究的学术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文革”后,茅家琦相继推出了《太平天国兴亡史》(1980年)、《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1984年)、《太平天国与列强》(1992年)、《郭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校补》(2001年)、《太平天国通史》(1991年)等多种太史研究的重要论著。这些论著集中展现了茅家琦在太史研究领域多方面的重大成就,茅家琦遂成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一流的太史研究专家,南京大学历史系亦成为太史研究的重镇。


 

2. 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茅家琦一贯重视史学理论建设。他主张攻读经典著作,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文革”后,有鉴于史学理论的混乱,茅家琦致力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和建设发展。他亲自为本科与研究生开设史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撰写了系列论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问题,提出新见,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其主要观点和贡献:一是认为治史不仅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而且需要科学的方法论。史学理论的最高层次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文献学的实证方法和哲学的理性思辨之有机结合则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史学方法论上的集中体现。二是对历史进步的标志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标准展开理性思考和探索,并提出全面、客观的评判体系,即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主,生产力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类自身文化、思想、道德的提高,这三个互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的方面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评价、衡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标准。三是提出历史发展动力多元说。四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论证与提倡在史学研究中运用科学的假说方法。五是认为史学家应兼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注意保持二者的平衡。


 

3. 当代台湾史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提出了和平统一的对台工作方针。茅家琦开始关注与研究当代台湾的历史变迁,期能为增进两岸的学术交流、推进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为此,他引领一批年轻学者努力探究,于1988年和1991年相继出版了《台湾30年〈1949—1979〉》、《80年代的台湾》两部专著。这是海峡两岸首次出版的当代台湾通史,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强烈反响,在岛内颇受肯定。尤其是茅家琦对台湾社会性质的考察相当深刻与真实,他认为“台湾地区是一种在政治上实行极权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岛内学界对此颇多认同。茅家琦在台湾经济思想、政策及其实践的研究上深具造诣,成果丰硕,重在探讨与揭示台湾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主观因素,可谓别开台湾经济研究之新面。



 4. 长江下游区域现代化研究。茅家琦认为,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与规律必须依循两个路向:其一,应当选择典型,从区域现代化切入;其二,应当以实证为基础,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展开分析、论证。这样,透过对个案的考察,从实证中探索区域现代化的历程、规律和特征,进而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和研究模型。为此,茅家琦带领学术梯队投入长江下游城市现代化研究,经过8年的艰辛探索,于1993年推出新著《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轨迹》,选择了无锡等8个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成对长江下游中型城市的群体考察,从而厘清了该区域城市现代化的基本轨迹。茅家琦在这一研究领域所提出的主要观点和贡献:一是认为就文化背景而言,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漫长历程;二是构建了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三是深入分析长江下游城市现代化的诸因素,揭示了城市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四是认为长江下游发达的商品化的传统经济不是现代化的障碍,而是重要的积极因素。



茅家琦 - 主要著作

 先后出版论著14种,其中个人论著7种,主编并参写论著7种。代表论著有:《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个人著作,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修订本,书名改为《太平天国与列强》)、《郭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校补》(个人著作,2001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太平天国通史》(主编并参写,199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台湾30年(1949年——1979年)》(主编并参写,198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台湾经济政策发展轨迹》(个人著作,1998年台海出版社出版)、《蒋经国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变》(个人著作,200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孙中山评传》(主编并参写,200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此外,茅家琦还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章开沅(1926年7月8日-2021年5月28日),中国历史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1926年7月8日生于芜湖。1946年10月入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后于该校肄业。1948年12月赴中原解放区,在中原大学政治研究室当研究生。1949年7月随校南下武汉,在教育学院历史系任助教、教员。1951年9月入华中大学(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在历史系先后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1984年至1990年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5年6月26日由湖北省文化厅聘请为辛亥革命博物馆名誉馆长。


1954年以来,他主要从事辛亥革命研究,兼及中国资产阶级、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则致力于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在研究中注意社会环境的剖析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著作有《辛亥革命史》(三卷本,与林增平共同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并主编《辛亥革命史丛刊》《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等。在从事科研及著述的同时,他亦致力于教学及各种社会活动。1980年参与创建中南地区辛亥革命研究会,任理事长。1984年任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1986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1983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至1990年止。1990年至1993年,历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与普林斯顿神学院客座研究员、耶鲁大学历史系鲁斯学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客座教授。1993 年9月至1994年1月,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客座研究教授,1994年2月任中研院近史所访问学人。1995年1月至7月,任香港中文大学第14届“黄林秀莲访问学人”,并进行合作研究。在美国期间,奥古斯坦那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田纳西州长授予荣誉公民证书。 


章开沅 - 主持的科研项目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国家“六五”重点项目)

“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1986年国家“七五”规划重点项目)

“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1840-1949)”(1996年国家“九五”规划重点项目)

“教会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2001年国家规划项目)

“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1986年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研究”(1993年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项目)

“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998年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2001年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

“张謇与中国近代社会”(2001年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

“教会大学研究”(国际合作项目,10万美元

“中国与西方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1986年湖北省社科项目)

“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1987年湖北省社科项目)

“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1990年湖北省社科项目)

“湖北通史”(1997年湖北省社科项目)



章开沅 - 主要著作目录

《辛亥革命史》(主编,共3卷),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

《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开拓者的足迹——张窖传稿》,中华书局1986年

《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辛亥前后史事论丛》,华中师大出版杜,1990年

《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实斋笔记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湖北通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

《张謇与近代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胜粦教授


    陈胜粦, 男,1937年1月出生,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我国历史学科中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1984年至1995年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于1990年参与创办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任主任至今。1991年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享受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著作:

    专著《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1985)及其增订本(1990)。与人合作编撰的有《林则徐集》(三种)五册、《林则徐奏稿·公牍·日记补编》、《孙中山在港澳与海外活动史迹》、《对西方挑战的首次回应——鸦片战争》等。发表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面对西方双重挑战的回应》、《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的若干问题论纲》、《民本主义论纲》、《论孙中山的“开放主义”》、《再论孙中山的“开放主义”——以回应西方双重挑战为中心》等论文五十余篇。


    


下面是来自《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04期的介绍。




相关阅读










虽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但整理不易,需要转载需注明来源“四史与马院”
且加公号名片,如修改需注明。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