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将其概括为十条。其中第五条历史经验,就是坚持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主要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历史经验积微成著,既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根本密码,也是我们开启实践新征程的行动指南,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道,需要倍加珍惜。中国道路首先是一个历史性命题,具有历史逻辑和历史意义,是从历史走出来的。中国道路,是从马克思主义对道路探寻的历史进程中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定意义上,就是对道路探寻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所实现的变革,主要是对实现理想目标的道路上的变革,它用解放全人类、解放无产阶级、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在“道路”问题上的空想,即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仅仅满足于抽象的道德议论和劝说,以及实验和改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较为关切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当时俄国民粹派代表人物查苏里奇向马克思提出关于俄国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即俄国农村公社是否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就这一重大问题,马克思回了四封信,其中大都谈论的是俄国发展道路问题。列宁晚年在实践和理论上的聚焦点,就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真正从政治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从毛泽东,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最为关切的,分别是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这种不断探索中开创、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道路,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开创出来的。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用这种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进而解决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与根本问题,促进中国走向成功。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寻求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道路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贯穿四个历史时期的一条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国根本问题的道路的探寻。在对中国道路探寻的历程中,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促进中国成功、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意义和世界意义日趋凸显,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相比的优势不断彰显。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换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提出走自己的路,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中国道路探寻的艰辛历程。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但取得的却是“根本成就”。所谓根本成就,意味着:这个成就那个成就,这个奇迹那个奇迹,这个成功那个成功,归根结底,都只有到中国道路中才能找到合理解释,才能彻底找到真正的答案。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党“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58页)“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决议》又强调:“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道路,也是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拓展出来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相对占优势,即“西强我弱”的时候(一定意义存在着“世界失我”的情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强调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相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向度”,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立性、自主性,并为这种独立性、自主性辩护与论证。在新时代,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与西方式现代化发展处于并存状态。此时,我们就相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显著优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处在“动荡变革期”,世界面临着不稳定不确定。面对世界的“动荡变革”与“不稳定不确定”及其带来的世界难题,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然而,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显得“一枝独秀”“露出峥嵘”,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此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显示其具有世界意义的“世界向度”,我们也把这种道路称之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甚至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掌握历史主动,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展现光明前景。这表明: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呈现“世界有我”的存在,也表达出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世界向我”的意蕴。由“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到“世界向我”,表达了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道路逐步彰显出“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而这,是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相呼应的。中国道路在理论上是一个具有本源意义的命题,具有理论逻辑和理论意义,它有三层含义。一是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走自己的路,是对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探寻和确定的道路的一般性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我们党而言,道路都是第一位问题,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都立足于并聚焦于走自己的路,是建立在走自己的路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首先遇到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是关于中国道路的论题方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的理论核心就是作为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以及这两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的其他理论,从根本上都聚焦于对中国道路问题的探寻,都建立在走自己的路基础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及其实践聚焦于对“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探寻与确立,《实践论》《矛盾论》就是为探寻中国革命道路提供哲学基础的代表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及其实践,聚焦于探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等,是其代表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立足于、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每五年召开一次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工作)报告的主题看出来。就是说,每次报告的主题,都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接相关,而其中所阐述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展开的。二是坚持中国道路这条历史经验具有总体性。这十条历史经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能分开单独理解,而要贯通起来理解。就是说,要坚持系统观念,理解其中一条,一定要结合其他九条,只有这样,每一条历史经验才能真正成为活生生的、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经验,而不是抽象的经验。在十条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等更具有总体性,能统领其他历史经验。这里着重谈论和阐释中国道路的总体性。谈论中国道路这条历史经验,一定要结合其他九条历史经验,把它置于十条历史经验这一有机的系统整体框架中来理解和把握。就是说,理解和把握坚持中国道路,一定要结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来进行,离开其他九条,是无法全面精准深入理解和把握坚持中国道路这条重要历史经验的。同时,坚持中国道路又是一条具有总体性的历史经验,它把其他九条历史经验都整合进来了:在性质上,中国道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道路中的“定性”;在方位上,中国道路坚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地开拓创新,这是中国道路中的“定位”;在奋斗目标上,中国道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中国道路中的“定标”;在实现奋斗目标的方略上,中国道路坚持理论创新、独立自主、统一战线,这是中国道路中的“定法”;在推动力量上,中国道路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这是中国道路中的“定力”;在世界维度上,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是中国道路中的“定和”。由此,读懂了坚持中国道路这条历史经验,就有助于读懂其他九条历史经验。三是中国道路具有基础性、本源性。这就是说,关于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方案、中国话语等,都是立足于或建立在中国道路基础之上的。实践是理论之源。作为实践范畴的中国道路是中国理论之源。我们党百年奋斗的根本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新时代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三个方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的“中国理论”,首要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把“道路问题”看作是我们党的“根本问题”“第一位问题”,是决定“党的生命”“国家命运”的问题。中国制度是中国道路中的制度维度,是从制度上对道路之本质内涵的规定,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对中国道路中的具体经济道路的一种制度规定。中国文化蕴含在中国道路之中,中国道路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基因,中国文化因中国道路成功而具有意义。中国方案,就是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的实证性、方案性表达和体现,其背后是中国道路在支撑,中国道路是中国方案的基础。中国话语,首要表述、表达的,是中国道路,中国话语也因中国道路的成功而彰显其影响力。要而言之,中国的理论、制度、文化,都只有立足于道路,才能得到合理解释,道路不同,理论、制度、文化必然不同。中西理论之争、制度之争、文化之争,归根结底是道路之争。西方质疑中国,归根结底,是质疑中国道路。由此,中国道路具有本源意义,要构建起中国道路具有本源意义这一命题,把中国道路作为理解和把握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方案、中国话语的一种解释框架。中国道路还是一个实践命题,具有实践逻辑和实践意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完善。作为实践命题,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和实践意义,首先在于它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来的,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路径”。“两个结合”的目的有二:一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理论,也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中国具体实际”,主要包括“历史方位”(或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根本问题”“中国道路”。要解决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与问题,从实践上,寻求正确的中国道路是根本之策。这恰好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实践上,实质就是不断寻求正确的中国道路,以解决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与根本问题的进程。作为实践命题,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和实践意义,其次在于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或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实践命题,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和实践意义,也在于它有助于激活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从实践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当今,我们之所以重视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整合进来了,其中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上的成功及其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价值与意义,亦即是中国道路及其实践成功成就了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彰显其实践意义和价值。作为实践命题,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和实践意义,又在于它有助于使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方案、中国话语走向世界。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践上,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新的途径,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而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使世界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还意味着,它使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当代中国。这就为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方案、中国话语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大推力。作为实践命题,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和实践意义,还在于它可以开创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既越来越彰显出“中国特色”的显著优势及其世界意义,也越来越彰显出“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及其世界意义。“中国特色”这一概念提出之初,主要具有自我辩护、自我保护、自我确证的意义,目的在于确立道路问题的中国独立性和自主性,呈现道路问题的“中国向度”,解决“世界失我”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程中,日趋把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因素更加鲜明地、更加突出地凸显出来,因而其“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优越性越来越得以鲜明、突出的呈现。不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其不断发展进程中,日益生长出对世界问题、人类问题的关切,它走向了世界,注重并强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而且在解决世界问题和人类问题上,也日益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或优越性。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内在生长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生长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生长出“人类文明”,从而在实践上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本文作者:韩庆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本次转载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胡秀荣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