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隽鸿飞: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术”与“道”

中社学人 2023-08-28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术”与“道”



摘要:“术”与“道”的关系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所谓“术”,是指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技术手段与方法;所谓“道”,是指教学内容及其理论逻辑。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二者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道”作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达成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根本,“术”作为教学方法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手段。只有做到“术”与“道”的统一,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自高校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十余年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术”与“道”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存在着过度重视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身的情况。因而,厘清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术”与“道”的关系,阐明二者的辩证统一,不断提高教学实效、达成教学目标,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思政课教学中“术”的作用及其限度


所谓思政课教学的“术”,是指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技术与方法。应该说,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对教学技术与方法的运用,但从来没有哪一类课程对教学的技术与方法的重视达到思政课这样的程度。目前,对思政理教学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经成为思政课建设的重点,形成了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体化地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管理体系,同时通过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教学评比体系,举办各级、各类思政课精品课程、精品课件、精品教案和教学展示活动等教学活动,通过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设立思政课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开设理论大讲堂、进行跨地域的集体备课等,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化教学逐步发展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交互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思政课建设标准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各种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从简单的PPT,到慕课、微课、虚拟仿真课堂、雨课堂等,可以说,几乎所有可能利用的新的技术手段都被应用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当前,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教学改革及其成果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认可。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教学比赛、示范教学等活动,使广大青年教师积极投入思政课教学改革进程中,并以其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快的优势实现了对多种新技术手段的引入和灵活运用,优化了思政课教学模式,提高了思政课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政课教学改革在取得可喜效果的同时,强化了教学改革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但也出现了过度强化教学技术与方法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情况。“术”虽然有效,但亦有限。伴随着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和扩展,其自身的限度也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思政课教学改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但也存在着教学过程被程式化、模式化的状况。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创造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如问题解析模式、讨论模式、互动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生态化课堂模式、“慕课”模式、“微课”模式等,但一方面,这一系列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一些基本的前提,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规模的限制、教学时数是否充足等;另一方面,诸多教学模式并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导致思政课教师在理解和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基于个人的经验,而缺乏普遍的规范,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呈现教学内容时出现问题。例如,过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直接影响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整体性,过度强调教师的感染力而使讲课变成了讲演,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互联网教学的过程中走向了唯技术论,等等。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种更多基于思政课教师自身经验的教学模式创新由于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并没有构成一个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方法论体系,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多种技术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学内容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张力,从而使教学改革的推广难以真正深入地展开。同时,教学过程的程式化、模式化也会带来教学过程的僵化,影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在思政课教材修订较为频繁的情况下,新教师难以适应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难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各种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自然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过多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运用,特别是在同一节课中的运用,割裂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导致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不仅体现在框架结构方面,更是由其内在理论逻辑作支撑。而为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展示教学内容,就需要打破思政课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理论逻辑,将其分解为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从而造成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在借助案例、影音资料来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大量引入对案例和资料本身的解释,从而冲击正常的教学内容,消解理论逻辑的影响力。
第三,在面临教学内容碎片化问题的同时,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弱化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使之感性化。教学内容的感性化虽然更有利于吸引学生,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来接受理论,提高思政课的到课率和抬头率,但这种接受是未经反思的接受,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利于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既密切联系又有着根本区别的目标,即吸引学生和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抬头率、听课率仅仅具有手段的意义,而不是最终的目标。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打造的极具娱乐元素的课堂形式确实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由于缺乏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而难以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的。甚至一些青年教师为了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主动迎合学生的趣味,将自己打造成“网红”的形象,尽管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其效果也与流量名星吸引“粉丝”相似,仅仅使学生产生对教师亲近而不是对真理本身产生兴趣与好奇。
第四,由于过度地追求教学效果而背离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突出地表现在部分教师将意识形态操控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意识形态灌输的对象,并利用意识形态操控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将教学内容灌输到学生头脑之中。这一方面必将消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能力,这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相违背;另一方面,通过视频播放各种教学资源,直接替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不仅会减少教师的讲解和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时间,而且会消解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
客观地说,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视与投入,提高了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形象和思政课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从教师的角度讲,学生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那么从教学内容和目的的角度讲,做到信其道而亲其师,则是对思政课教学的更高要求。

二、思政课教学中的“道”及其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政治教育,而且是以“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这个“思想”,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道”,即思政课教学内容。只有从思想本身出发,才能实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政治教育。整个思政课教学活动要以教学内容为起点,而其最终归宿则是转化为学生的思想体系、信仰体系。因此,如何理解这个“道”,也就是教学内容,也就成为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从思政课教学内容来说,“道”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但不能止于知识传授,而是必须深入到学生思想本身之中,培养学生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所谓思想,不仅是确定的知识体系或理论体系,而且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它并不是僵死的东西,而是活生生的、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生成和展开的。正如黑格尔指出的:“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1]因此,对思想的理解就不能仅仅通过抓住思想的内在理论逻辑来把握思想本身,而且要通过对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结构的理解深入到其所表达的时代之中,才能使抽象的理论真正成为现实,并获得生命力。同样,对于一个历史时代总体的理解和把握,也可以为理解这个时代的思想提供现实基础。也就是说,通过对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进程的理解来把握思想与时代,从而深入到当代的现实之中,通过解决现实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社会发展。具体来说,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离不开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解,因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是同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解答、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讲授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才能使对历史知识的讲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其次,从思政课教学的参与者来说,是思想家、教师和学生三维主体的互动。有学者在谈到什么是哲学的时候曾讲过:“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既是哲学家以个人的名义讲述人类的故事,又是哲学家以人类的名义讲述个人的故事。”[2]“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3]是对其所处时代的理论表达,只有真正把握住人类现实历史进程之中必须直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以理论的方式作出解答,才能使之真正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但在这一过程中,哲学家的理论阐述和建构总是会带有其自身的印记,即哲学家对人类性问题的个体感悟和思辨。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既要通过对思想的讲述呈现出理论逻辑及其背后的现实社会历史构架,同时也要注意到理论创造者个体或群体的独特性。要引导学生真正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把握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体悟思想家在时代潮流中的切身体验以及为解决时代问题作出的理论想象,从而为理解思想提供感性基础。具体来说,“概论”课教学就是要将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历史时代直面中国问题作出的理论和实践解答全面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要讲清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而且要展现出各个不同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群体性特征以及人格魅力,使学生真正与理论及理论的创造者、实践者之间产生共鸣,使思政课教学过程成为思想家、教师与学生的三维主体的互动。只有如此,才能使思政课教学内容真正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之中,成为学生内在的理论意识和实践自觉。
再次,从思政课教学目标来说,就是立德树人,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思政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为达成这一目标,就不能停留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论自觉、行动自觉。之所以特别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论自觉、行动自觉,一方面是因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不需要理解,更不需要反思和批判,而只需要单纯地信。而共产主义信仰则是建立在对理论与现实深刻认识、理解、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的,也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信仰,才能避免因盲从而陷入宗教迷信的境地。尽管共产主义的信仰同样需要激情和热情,但这种激情和热情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或者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4]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学生才能独立地以其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面对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而在各种相互冲突的社会思潮之中作出正确的理论判断和政治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由人联合体,是以独立、自由、理性的个体主体为前提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自由人联合体。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共产主义信仰与自我反思和批判能力的时代青年,它不仅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也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要求。
因此,就思政课教学来说,“思想”是全部教学活动的根本和起点,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只有以思想才能塑造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要通过思想的引领以理论的逻辑去征服学生,以思想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进而使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在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与面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时的理论自觉,从而在世界历史的变革之中能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道”和“术”的统一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道”与“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表明,必须以“道”为体、以“术”为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做到“道”“术”一体、体用不二,才能真正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所谓“守正”,就是要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将思想理论讲清楚,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理论认识;而“创新”不仅仅是教学的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主要的是以理论去直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深入当代中国的现实之中,通过反思和批判为理论和现实的发展不断开辟道路,从而摆脱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理论宣讲的局面,使思政课教学真正能够以思想性、理论性引导学生直面现实问题,在理解和解答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技术与方法的运用,无疑是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但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对教学内容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之上。
第一,思政课教学需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只有通过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才能使教师真正理解和把握教学核心观点及理论逻辑,才可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明确的观点和严密的理论逻辑说服人,以科学的理论感染人,以人格魅力打动人。也只有以理论逻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才能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之掌握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形成理论分析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学生努力学习的程度,更取决于教师提供理论引导的高度。因此,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有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支撑。
第二,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研究不能停留于内容本身,而必须沿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思路,以大历史观或通史意识来观照思政课教学内容。各门思政课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纲要”课是有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5]因此,理解和把握这一历史过程,只有在真实准确的历史材料的支撑和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导向,真正把握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逻辑的理解和把握,同样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在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统一的基础上掌握其思想实质,并以此为基础深化对“四史”的理解和阐释,以引导广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强化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第三,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是合理选择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前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摆脱单纯的理论讲授,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慕课、微课等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方面,只有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可能选择与理论相契合的案例和模式。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这一问题时,很多教师都选择了《大逃港》这一文本作为分析的案例来讲授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却没有注意到改革开放前30年与改革开放后30年的关系。另一方面,只有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运用理论逻辑将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被拆分为不同组成部分的教学内容重新建构为一个整体,将案例分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避免就案例讲案例、就故事讲故事的状况,从而以理论的逻辑将案例的内容融入整体的思政课教学之中,保证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以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为基础,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教学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才能选取适合的技术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予以展示,从而做到以“道”御“术”、以“术”显“道”,真正做到“道”“术”一体,才能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要求,使思政课教学真正活起来。同时,只有建立在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使各种技术手段、教学模式成为思想的载体,才能实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2]孙正聿.哲学的特性及其当代形态[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5).[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455.[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本文作者:隽鸿飞,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03期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