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往我儿身上泼水,我儿10倍泼了回去,接下来的事情出乎意料……

甘北 甘北 2020-08-31

本文作者:甘北

首发公众号:甘北


这两天带咕咕回乡下了。

孩子们都放假了,一串十来个,最大的九岁,最小的连路都走不稳,叽叽喳喳地聚在院子里,围着水龙头打水仗。

有个小孩几次三番“偷袭”咕咕,先把咕咕后背滋湿了一片,又把咕咕头发滋湿了。咕咕捏着小嗓子喊道:“你不要泼我。”

制止无果。没过多久,那小孩又捧了水溜过来,往咕咕腿肚子上一泼。

这回咕咕怒了,他决定“报复”

他从家里拎出一个小桶,一声不吭地装满水。那小孩不明就里,还站在旁边痴痴地笑。说时迟,那时快,咕咕以迅雷之势抱起小桶,把那小孩浇成了落汤鸡。

我见势不妙,恐有一场恶战,赶紧领着两个娃回家换衣裳,惊魂的午后就这么落幕。

随后到了第二天早上。

咕咕和那小孩在田埂上会面了。

他一见咕咕就大声喊道:“就是你,你昨天用桶泼我,把我衣服都弄湿了。”

咕咕不甘示弱:“是你先泼我的。”

两个小孩相互对峙,你盯着我,我盯着你,脸上都带着敌意。

过了几秒钟,可能是意识到气氛有些紧张吧,咕咕主动走上前去铺台阶:“要不我们来玩剪刀石头布吧,谁输了谁说对不起。”

两个小孩很快比划起来。

然而比划来比划去,还是没人主动认输,气氛倒是缓和了,那小孩还冲咕咕笑了。

这时刚好飞过一只鸟,两个小孩都不赌气了,默契地跑去追鸟,追到一半,咕咕拧过身对那小孩说:“我先说对不起,我说了到你说,好吗?”

咕咕依约说了对不起。

那小孩也跟着道歉了:“对不起。”

我在不远处目睹了全程,不禁由衷感叹道,孩子们可真是天使,孩子们给出的剧情,大人们永远猜不到,更不可能做得到。

他们因为一点小事闹掰,又因为三言两语和好,可以坦然地说出“对不起”,还可以毫不费力地“和好如初”。前一秒还势不两立,下一秒又形影不离。

真是如同冰雪般纯白的内心世界啊。

成为母亲后,我对所有孩子都报以无限温柔。

原先很讨厌半大不小的孩子,闹腾,不讲理,横冲直撞。现在路上遇见孩子,甭管长啥样,皮不皮,我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谁家的孩子呀,真可爱。

跟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越长,我就越慎重给出“坏孩子”的标签。

这是我家咕咕教会我的事。

咕咕一岁多时爱打人,老梁总是捶胸顿足,说这孩子长岔了,我却坚信这只是这个年龄段的常见表现,只要好好引导,一定能改过来的。

果然,到了两岁多,他就改掉了打人的毛病。

后来他开始扔东西,一闹起别扭就不管不顾,操起手边的东西就往墙上砸。那段时间老梁的口头禅就是:“完了完了,你儿子这辈子完了!”

幸好,在育儿这件事上,我向来很有耐心。

哪怕全世界都不相信我的孩子,我是他的妈妈,我应当相信他。我相信我的孩子不是一个坏孩子,他只是小,很多习惯需要慢慢纠正。

果然,罚过几次墙角后,咕咕再没有扔过东西。

直到现在,连向来严厉的老梁都默默赞许,咕咕的确是个还不错的小孩,他很有礼貌,也从不惹事,不会乱拿别人的东西,更不会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

我很庆幸,此前的四年里,没有因为他的任何一次“放纵”,而为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哪怕一瞬间的念头都没有过!

我始终相信他的纯良秉性,这是我们母子之间的默契和义气。

就像泼水这件事一样。

幸好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既没有因为别的小孩泼他水,而把别人定义成“坏小孩”。也没有因为咕咕还击,而把咕咕定义成“坏小孩”。

我没有气急败坏去阻止孩子打闹,更没有用成年人的方式横加评判,所以才有文章开头那令人心生柔软的一幕。

当妈前,看谁都像“熊孩子”。当妈后,真正了解孩子们的世界,才发现称得上“熊孩子”的并不多,多的是用成人行为标准去为孩子们做价值判断的大人。
孩子们相互泼水,只是单纯的好玩,甚至是一种热情的示好——很多孩子想和小伙伴玩,不知道怎么开口,就会用“打人”的形式来吸引他人注意。

孩子的本心是无暇的。

但在成人眼里,却容易演变成“欺凌”、“挑衅”,乃至于“坏”。

“坏小孩”的标签很重。

我敢说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愿被贴上“坏小孩”的标签。可一旦成为大人,我们却总是不假思索,就把这么大的帽子,往孩子们头顶扣。

一个孩子在飞机上哭,是熊孩子,坏。

两个孩子在街边大叫,是熊孩子,坏。

三个孩子在商场追打,是熊孩子,坏。

成为母亲前,我也曾这么认为,恨不得对所有“不听话”的孩子们喊打喊杀,一键强制他们闭嘴。直到今天,这些念头令我羞愧,我怎么会在对孩童的世界一无所知时,给他们下这么沉重的标签?

我是一个成年人啊,我比他们年长十几二十岁,非但不能弯下腰去倾听他们的世界,反倒希望他们跳起身来,触摸那道专为成年人设定的高门槛。

我在干些什么?

成年人是有义务理解孩子们的。

如果以我们的智商,尚且理解不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喧闹,又凭什么叫孩子们的智商,去理解成年人为什么想安静呢?

孩子们的喧闹,多简单。他们开心了,他们就闹。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情绪流露。但成年人的世界,情绪是不被允许自然流露的,我们制定了很多规矩和条框。

孩子们的世界,是没有这些条框的。

他们的笑就是笑,哭就是哭,不带任何褒贬。

他们终将在大人的引导下,慢慢走进那个写满条框的世界,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为什么开心不能尖叫,为什么见到泥坑不能踩,为什么见到稀奇好看的东西不能用手触碰,为什么看到别的小伙伴的玩具,不能本能地抢过来……

孩子们理解这些规则,是需要时间的。

作为成年人,我们是否愿意给足孩子们成长的时间,抑或是不管不顾,为所有挑战了成人规则的孩子们,扣一顶“坏孩子”的帽子?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一代的孩子,都是综合素质最高的一代。

遥想我们的父辈、祖辈,乃至我们自己的童年,爸妈都忙着挣生计,家里兄弟姐妹又多,根本无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可咕咕这一代不同,每一个孩子是爸妈的心头肉,精耕细作地养大的,从小就接受了颇为良好的教育。

就拿我们小区楼下的孩子来说吧,豆丁那么大个娃,就会说“对不起”,会说“谢谢你”,知道垃圾要扔垃圾桶,知道不能闯红灯,知道去超市买单要排队……

他们甚至文明得不剩什么童年。

既没有机会去偷红薯,又没有机会去抓田鸡,甚至都不知道有一种游戏,叫“烟花炸牛粪”。这一代可怜的小孩,连烟花都没怎么看过。他们完全无法想象,父辈们还拥有如此精彩的保留节目。
然而也是这一代的孩子,承受了最多来自网络的恶意。
每当有个别孩子犯了错,网上便群情汹涌,把矛头指向所有孩子,我甚至在评论区见过很多不分青红皂白的“仇童言论”:看到小孩就想一脚踢飞……
不可否认,的确有个别孩子由于疏于管教,实在顽劣不堪。
但更多的小孩都在努力适应成人法则,两岁就知道要排队,三岁就知道爱卫生,四岁就知道不能高声喧哗……我们能否给予这些孩子,一个稍微宽容的成长环境,容许那90%的正确中,出现10%的失误?
记得早几年《爸爸去哪儿》播出那会,热搜几乎每天都在“围剿”小孩。
一个三岁的小女孩爱哭,被骂“爱哭包”、“烦人精”;
一个四岁的小孩提不动菜篮,被骂“懒”、“小姐脾气”;
一个八岁的孩子稍微懂得一点人情世故,就被骂“势利”、“心机婊”……
一群成年人以圣人的标准,挑剔一群已经做得非常非常好的孩子,这种场面无论如何都算不得光彩。我们都曾讨厌被贴标签,可一旦标签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寻找对象贴上去。
记得我们是怎么长大的吗?
成群结队地偷番薯,在田里煨烤着吃。趁着爸妈不在家,爬过树,钻过洞,去过河里游泳。在墙上作过画,在衣服上涂过鸭,还撕烂了爸妈的结婚证,摔碎过价值不菲的花瓶和墨砚……
我们曾是这样被包容着长大。
当我们终于长大,能否将父辈曾给予过我们的包容,转赠给我们的孩子?
一个社会对孩子们的态度,可能藏着它的胸襟、气魄和眼界。
没有人想用一生治愈童年,而我们的下一代是否需要用一生治愈童年,决定权就在你我手中。

今日荐读

执意远嫁,3年后被丈夫家暴,62岁老父亲冒死替我拼命……

“让你暴瘦20斤,但要住2万一晚ICU,愿意吗?”“算了,我还是胖着吧!”

“丈夫入狱后,她带着2个孩子改嫁”:一个叫宋小女的农妇,凭什么让全网落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