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给妈妈治病,爸爸哭着说:能不能找你同学,借500块钱?

甘北 甘北 2020-11-12

本文作者:甘北

首发公众号:甘北


早两天看到一则留言,一位叫莎拉的朋友说,看到我把简介改成“一个拥有沙雕快乐的壮实女人”很开心,因为从简介就知道,我是真的快乐了。

不禁一愣。

从“我有一间大房子,活够了就去死”,到“一个拥有沙雕快乐的壮实女人”,的确是一条非常非常漫长的道路。

从前不敢提及的,不敢回首的,不敢撕开的,如今终于正面直视,轻轻拿起,又轻轻放下。连向阳巷的故事都敢写了(向阳巷系列故事),我多大胆啊。

以胜者之姿回首,伤痕亦若勋章。然则来路之坎坷,只有自己心知肚明,月淡星稀,荆棘满地,同行无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说者,零。

一个人硬撑着硬撑着熬下去,熬到云开见月明。

想要倔强,想要“活够了就去死”,有什么难呢,只需走在一条艰难的道路上,身体就会自动开启防御模式,硬邦邦的,跟全世界对峙。

难的是“真的还想向天再借五百年”,难的是眼眶湿润的温柔,难的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平和。柔软二字,才真正需要百倍千倍的努力,以及可遇不可求的幸运。

我大抵是个幸运的人。

七、八年间,获得了曾经梦寐以求的一切,虽不炫目、虽不耀眼,但足够温暖,足以照亮前路的光。布满暖光灯的房子,知冷知热的爱人,天真可爱的孩子,一份收入不错还足够喜欢的工作。

啊,又不想死了。

还想一直一直活下去,活得快快乐乐,活得热气腾腾,怀着满腔的爱和真诚,去探索生命,去回首往事,站在向阳巷的路口,对那些一筹莫展的姑娘说:“别怕,一定会好起来的呀。”

别说我了,说发发吧。

早两天写发发:一天8顿饭,吹牛365天,号称搞垮甘北的狠女人,是时候曝光她了!!!,好多读者留言说太喜欢这样的性格了,也有人好奇,发发是不是成长在一个很顺坦的家庭里,才养成了这份乐观知足。

并不是。发发吃过很多很多苦。

其实之前发过发发的故事,那会儿她还不叫刘发发,她叫刘没有,写了一篇关于抗癌的故事:抗癌实录:95后,梦碎700天。

发发16岁那年,妈妈查出了肝癌,经过两年的积极治疗,还是走了。那一年,发发才18岁。

其实直到如今,发发还会下意识地避开那些画面,癌症患者的最后一程,即便未曾亲历,大抵也能想象。发发选择把最难堪、最痛苦的一面掩盖起来。

她跟我们聊天,总是点到为止。说妈妈去疗养,说她去看望妈妈,说她偶尔会想妈妈,都是这些细碎的点到即止的画面。

再往下,她就要把话题岔开了。

然后她会聊她的阿姨。妈妈去世第二年,爸爸又找了阿姨。

放在很多人身上,或许都无法理解,但发发理解。

她说阿姨是个很好很善良的女人,阿姨这一生也很坎坷,她会好好对待阿姨。

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阿姨,爸爸可能真的挨不下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阿姨是她和爸爸在濒临崩溃的绝境里,唯一一点转移痛楚的可能。

阿姨在,这个家庭上空笼罩的,就不再只有失去女主人的悲戚。

阿姨在,他们就可以正大光明地避开那个禁忌话题,去找一些别的开心的可以聊下去的话题。

阿姨在,爸爸就不会只跟她回忆起妈妈,强行把她拽进那个血淋淋的伤口里。

阿姨,就像一个结界,把血污、死亡、残缺这类词封闭起来,为父女俩的生活传输进了一点新空气。

对于濒临窒息的人来说,这点空气多重要啊。

发发说,最艰难那会儿,家里欠了一大堆债。有一天早上,她醒来看到爸爸坐在床边抹眼泪,爸爸央求她:“能不能帮忙找你同学,借500块钱?”

不是几万,不是几千,是五百。一个中年男人,央求女儿去找同学借500块钱。啊,真是一件想想就酸楚的事哇!

为了给妈妈治病,父女俩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妈妈还是走了。

那段时间,父女俩没什么可聊的,爸爸就经常给发发讲以前跟妈妈相关的故事,嘴里时常挂一句:“走的人已经走了,活着的得好好活下去吧。”

后来有了阿姨,懂事的发发再也没有跟爸爸提起过妈妈的事情,她把关于妈妈的回忆,全部尘封起来。

即便爸爸主动提及,发发也会把话题岔开,她更愿意去聊一些开心的能看到希望的事。

如果妈妈在,也一定希望看到她这样吧。

她在生活中很乐观,一天保守“牛逼”100次。吃个饭也牛逼,上个厕所也牛逼,就连睡个觉,都因没打呼噜而牛逼。

她喜欢发美美的自拍,即便没有出门的打算,也要化个美美的妆,PO九宫格的照片。

她还喜欢吃,吃很多很多东西,并且很愿意把美食分享给大家,你要是跟她一块儿吃火锅,压根没有自己涮菜的机会。

她还想组建自己的家庭,她说她的成长过程缺失了太多,她想生一个可爱的孩子,把自己缺失的通通补偿给她。

上次发完那篇文章,好多读者留言喜欢发发,发发又在群里厉害了一把:我太厉害了,在北北眼里,我竟然这么可爱。

我说,你妈妈一定很欣慰,你可以长成今天这样。

随后她又聊起了从前,说她爸爸开了一个绣花厂,上游工厂欠了他家8万块,她跟爸爸一起去要债,别人吼她,她就躲在外面偷偷哭。

说到一半,她又扯开了:不过我们也很幸运了,要知足的。

多好的姑娘啊。

近两年有一个很热门的词,叫“原生家庭”。

向阳巷系列里也写过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不得不说,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很多伤痕,的确是用尽一生都无法抹平的。

就像我,直到如今,还有一些更惨烈、更残酷的文章不敢去写。就像发发,直到今天,依旧不敢跟爸爸坐在一起,平和地聊一聊妈妈,回忆起往事。

但也有一些伤痕,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治愈,不断弥合的。

我卸下了对世界的防备和盔甲,开始尝试用一种更柔软更轻盈的姿态生活,我不再浑身怨怼,满腔倔强地想要跟谁硬碰硬。

我懂得示弱了,懂得退让了,懂得说没关系了,懂得月有阴晴圆缺,但缺了始终会圆。

发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牛逼”,她有爱她的爸爸,有很好很善良的阿姨,以及未来会组建的更幸福更圆满的小家庭。

她想生一个可爱的女儿,把这种“牛逼”的性格传给她的女儿,让她获得牛逼哄哄的圆满人生。

从这种角度来讲,跨越原生家庭,又似乎没那么艰难啊!对吧?

兴许是上了点年纪,我现在越来越能理解老年人为什么总爱在朋友圈转发一些正能量鸡汤,就连表情包都喜气洋洋,不是朋友举杯,就是盛世白莲。

我也这样。我现在见到年轻几岁的人,在朋友圈怼天怼地怼空气,就抑制不住一股冲动想去告诉他们:没关系的啊,年轻人。

(据说这就是“妈味”?不过无所谓啦,妈味就妈味了,本来就当妈的人了)

没关系的啊,年轻人。

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加油啊,年轻人,天亮以后会很美。

今日荐读

杨笠,叫你得罪男人,被骂了吧!

一天8顿饭,吹牛365天,号称搞垮甘北的狠女人,是时候曝光她了!!!

《琉璃》大结局:原来司凤最爱的人,并不是褚璇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