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283页反华法案,中国扛得住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静思有我 Author 静思有我


 

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1842年,英国被阿富汗打败。

 

4月21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审议了一个法案,法案的名字叫“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这个法案的主题虽然叫战略竞争,但事实上不仅仅是要跟中国竞争,而是要全面的打压中国。所以这个法案的关键词在于战略二字,也就是要在战略上对中国进行全面的打压。

 

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进行全面打压,从2009年上台的奥巴马政府逐步显现,从2017年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开始全面展开,但都没有系统的政策性文件。如今,美国国会通过正式的法案,用中国的政治语言来表述,这叫做:正式地、公开地、系统地、全面地进行安排和部署。所以,尽管这个事儿并不新鲜,但这样的法案的意义还是非同寻常的。我们完全可以预计,多少年以后,人们写中国和美国关系的历史,这一部法案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里程碑,因为它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这是从历史的长维度的角度来说的。如果站在当下的短视角来说,这个法案有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这个法案篇幅非常长,长达283页。这说明他们是慎重其事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全面的。正如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自己所发表的声明当中所说的那样,美国将动员所有的战略、经济和外交工具抗衡中国。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说,这叫做把吃奶的劲都要用上。

 

二是,美国国会两党达成了“前所未有”的两党合作。我这里用的“前所未有”这个词,也是他们自己的声明当中的原话。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总是互相扯皮,这个党反对的,那个党就拥护,这个党拥护的,那个党就反对。但是在全面打压中国的问题上,他们达成了所谓的“前所未有”的两党合作。两党合作,意味着会最大限度的凝聚和动员美国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力量,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力度会非常的大。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在反华的问题上,美国社会未来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是,这份法案所体现出来的基本思路,和美国现任的拜登政府的外交思路是有区别的。拜登政府的对华思路可以总结成成这样一句话:该竞争的时候竞争,该合作的时候合作,该对抗的时候对抗。用拜登在2月4日发表首次外交政策讲话时的原话说,中国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但他同时又这样说:“但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时候与北京合作。”但是美国国会4月21日通过的这个反华提案的意思就不是这样了,这个意思归纳起来就是,他们跟中国打交道,不存在竞争、合作、对抗三个选项,而只剩下一个选项那就是:对抗。他们的声明的原话称之为:抗衡。

 

这样说来,这份反华法案,将把美国打压中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是站在美国的角度来说的。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说,由于美国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毫无疑问,中国在面对这样一份法案的时候,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那么,所有的中国人肯定会自然而然的思考:中国面对这种压力,扛不扛得住?

 

这种思考和讨论在中国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这几年的讨论越来越深入,专家、学者和民间都给出了各自的答案。这些答案一般都集中在对中国和美国的实力分析上,比如经济实力的对比,军事实力的对比,科技实力的对比,国际影响力的对比,乃至于国家治理能力的对比。

 

大体的结论会有所不同,但应该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一方面,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来承受这个压力,另一方面,总的来说,美国的力量比中国强。

 

由于总体上来说美国依然是强势的一方,所以很多人担心中国扛不住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心理。

 

而我今天想换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在思考扛不扛得住的问题之前,应该先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把它称之为:要不要扛?

 

既然问题的内容是要不要扛,那就意味着结果有两个选项:要么扛,要么不扛,存在着两种可能。

 

既然是两种可能,那么就有不扛这样一个选择。如果万一选择了不扛,就有“投降派”的嫌疑。

 

这个思路好像跟我一直以来做节目的思路不太一样,有的朋友可能会担心我的话风变了。

 

但我认为,解决矛盾的选项是多个方面,我们必须要选择一种对中国最有利的选项。而就中国的文化传统来说,我们一直强调和为贵,一直强调中庸之道,一直强调退一步海阔天空,一直强调与人为善……这所有的思路,都意味着一个词、两个字,那就是:妥协。

 

这种理念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是根深蒂固的,我从来不认为这种理念有什么不好。事实上,在当代中国的国家战略里面,我们追求的是和平崛起。既然是和平崛起,那么在遇到矛盾和问题的时候,首要的选项往往就是妥协,而不是对抗。

 

那么,当我们面对中国和美国的矛盾的时候,自然也应该首先考虑这个策略。我认为这样想没有什么不对。我甚至认为,不管是百姓生活之间,还是国家交往当中,遇到矛盾和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妥协,有利于长期的维持一个良好的氛围,有利于长期的合作,有利于双方共同的发展,其实这就是中国老百姓当中的那一句俗语:你好,我好,我们大家都好。

 

总而言之,在面对中国和美国的矛盾的时候,首先考虑妥协这个思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分析一下,中国和美国之间能否选择妥协。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妥协,什么情况下又不能选择妥协呢?

 

毫无疑问,这要看对方问你要什么,如果对方要你的东西,你勉强可以割舍,那就妥协吧,在这一方面妥协一下,失去一些东西,争取在另一方面再拿回来,总体算账,争取不吃亏,这就是妥协的核心意思。

 

打个比方,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强盗。作为普通人,一般不具备打赢强盗的本事,那么我们的首先选项肯定应该是妥协。我反对在路上遇到强盗的时候,不问青红皂白就跟强盗拼命。

 

那么怎么妥协呢?如果强盗问我要钱,那我就把随身的钱给他,先解决当下的问题,事后再跟他算账,比如报警。

 

这就是妥协。

 

这样的妥协好不好呢?我认为很好,甚至我认为是最优选择。

 

我之所以这样说,最关键的是,如果我遇上强盗,他要拿走我身上的钱,他问我要的这个东西我可以舍弃,而且我可以因此而保住我的性命。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妥协。

 

可是新的问题是,如果这个强盗他不是想要我身上的钱,他要我的命,我能不能妥协?如果我妥协,那就是把脖子伸出来,让他一刀砍下来,咔嚓,我的命就没了,这就是强盗问我要我的命的时候的妥协的结果。

 

这能不能妥协呢?毫无疑问,这是不能的,命都没有了,我妥协还有任何什么意义呢?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肯定不能选择妥协。既然不能选择妥协,那就只能选择对抗。请注意,这个时候选择对抗,跟实力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不管我打不打得赢,我都必须打。打得赢他,要打,打不赢他,还是要打。

 

好了,这个比方说完了,我们回到正题上来。

 

美国就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强盗,我们首先想到妥协,于是我们要看一看美国人想问我们要什么,如果只是想要一部分我口袋里的钱,那我可以妥协,如果他是想要我的命或者别的我无法舍弃的东西,那么我就只能选择对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那么美国人打压中国,到底想要中国人的什么呢?

 

从表面上看,他前天想要贸易顺差,昨天想要掐断中国高科技的发展,今天想要中国的台湾分裂,明天想要南海的控制权,后天想要香港乱起来,大后天要支持新疆的分裂分子独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毫无疑问,这都不是他最终想要的,这就像打仗,他今天要这个山头,明天要那个山头,难道它仅仅是要这几个山头吗?不是的,他是要对手的彻底溃败。就像二战以后,他对待苏联和俄罗斯,他先是要他自己的所谓国家安全,然后是要苏联改变社会制度,再然后是要苏联解体,而苏联解体已经30年了,苏联最厉害的时候,按购买力平价计算GDP达到美国70%,按汇率计算达到美国的40%,目前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广东省,GDP只有美国的8%。即便如此,美国还在联合世界上的国家,疯狂打压俄罗斯。美国人想要苏联和俄罗斯什么东西?他已经把当年的苏联分裂成15个国家了,如今他还想把现在的俄罗斯分裂成15个甚至150个国家,让苏联也好、俄罗斯也好,永远从地球上、从历史上消失,而且永世不得翻身。

 

这就是美国。

 

而中美这场战争,美国想从中国这里得到什么样的胜利呢?

 

如果我们去查美国的正式的文件,由于官方的文件都是羞羞答答的,含含蓄蓄的,如果不具有一定的阅读官方文件的专门能力,是很难准确把握其中的含义的。

 

所以,要想知道他最根本的想要什么,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不过如果我们多个心眼儿,我们从一些蛛丝马迹当中,就能发现它最深层次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比如我今天提一件小事,我们认真的分析和玩味这件小事,就能够发现美国在中美博弈当中,最终想要什么。

 

我说的这件小事就是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澳大利亚记者采访的时候说的那句话。朋友们应该也很熟悉,我在节目当中也提到过,今天我们好好的玩味一下这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我念一下:

 

“如果10多亿中国人都过上了和美国与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美国目前的人均GDP是世界第八,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十,奥巴马在话中所说到的美国与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用老百姓的话简单的说就是“好日子”的意思,因为一个是全世界排名第八的好日子,一个是全世界排名第十好日子,那真正是个好日子。

 

可是奥巴马说,如果中国人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会是什么结果呢?他说那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而且他进一步说“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人过上了好日子,那么,人类就面临灾难,地球也承受不了。

 

那既然如此,那肯定不能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

 

这就是奥巴马面对新闻媒体,面向全世界,公开宣称的内容。

 

这句话确实泄露了天机,对于平时不怎么分析解读国际局势的中国大众和百姓来说,这是美国政客为我们提供的极其宝贵的直接证据。因为国际政治的博弈往往是用晦涩艰深的语言来表达的,普通百姓往往需要专家学者的解读,才能够知道其中的深意。但作为百姓又多少有些忐忑,担心专家学者的解读强加上了他们的主观推测,所以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那么现在好了,奥巴马的这句话,我们作为普通百姓,不需要任何专家学者的帮忙,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当专家学者在跟我们解读说,美国打压中国的战略野心是不想让中国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

 

透过这一件小事,我们终于弄明白了,这场中美博弈,美国人所要达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中国人不能过上好日子。

 

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请问我们能接受这样的妥协吗?也就是美国打压我们,我们直接投降,投降的代价是我们不过好日子。

 

毫无疑问,这肯定不行。

 

当下的中国,总有些人说,美国强大,中国实力不足,所以中国应该跪下。甚至还有人认为美国之所以这样强烈的打压中国,是因为中国自己态度不好,对敌人不够客气,所以才把敌人惹毛了,把敌人越搞越生气,最后敌人就要尽全力打压。

 

所以,我认为我今天啰里吧唧的讨论这个问题,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所以我今天节目的结论就是,面对这场中美博弈,中国不是不想妥协,而是实在没办法妥协。臣妾实在做不到啊!就像我们在路上遇上一个歹徒,如果他想要我兜里的钱,我可以妥协,如果他想要我的命,我怎么妥协呢?

 

那么,回到今天节目开头所提出来的问题,当美国新的283页的反华法案出台之后,当我们在思考中国扛不扛得住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扛。

 

如果可以不扛,那么答案就很简单了:扛得住就扛,扛不住就不扛。

 

如果不得不扛,那答案也很简单:扛得住要扛,扛不住也要扛。

 

非常遗憾,我们面临的选择是:不得不扛!所以扛得住要扛,扛不住也要扛。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扛不扛得住?前面也已经说了,这几年我们对中国和美国的实力做了很多的比较,一定程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我今天还是不想说这个话题,我想换一个角度说。

 

换一个什么角度呢?我认为扛不扛得住的问题,不单单取决于我们看得见的那些客观的实力,更取决于看不见、但存在于我们脑子和精神当中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个什么玩意儿?我愿意把它通俗的解读为死扛的能力。死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打死都不投降。

 

我认为在博弈和战争当中,这种意志力,这种死扛的能力,这种打死都不投降的能力,也是实力的重要内容。

 

如果您觉得我这话有一点精神胜利法的味道,那么我们来看几个事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客观实力相差甚远,日本人曾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而中国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进行了测算,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只能坚持6个月。这就是客观实力对比的结果。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选择了死扛,死扛了8年,是当初测算和预计的16倍的时间,终于,把日本给扛死了。

 

说到这里,非常有必要分析一下二战当中日本是怎么失败的。有人认为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而像我这样的人始终坚持认为日本就是被中国打败的。这不是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也不是要给自己揽功,也不是死要面子。这要认真分析一下日本在二战当中到底是怎么失败的,它的失败的逻辑是怎么回事?那么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抗日战争进入新阶段,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中国选择了死扛——在那之前国民党的政府选择了妥协退让。

 

可是,中国的客观实力跟日本相比差了很远,所以中国在死扛的过程当中,一败再败,基本丢失了大片的国土。可是中国继续选择死扛。

 

中国死扛到这个时候,日本的最大短板暴露出来了,那就是它是一个小国,它是一个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它跟中国打仗严重依赖国际上给他提供战争资源,比如最常见的钢铁和石油。

 

可是这种情况下,由于日本侵略中国损害了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美国对日本实行了禁运,用现在的话说就叫断供,具体来说就是不给他提供石油和钢铁这些战争资源。

 

这样做,要了日本人的命,日本人跟中国打仗基本上就打不下去了。那么他怎么办呢?他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选择去争取太平洋地区的石油资源。而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地区都是美国、英国、法国的势力范围,所以日本就从单纯的与中国为敌,变成了与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群体为敌。

 

日本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选择了先下手为强。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军事基地,向美国开战。于是,美国向日本开战,于是美国就从夏威夷开始,打过浩瀚的太平洋,一口气打到日本本土,最后彻底把日本打趴下了。

 

我们从这个逻辑上就可以看出,迫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始终在死扛日本,让日本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中国死扛日本,让日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这么跟中国耗着,最终也会被耗死,因为中国是大国,日本是小国。要么选择跟美国开战,求得一线生机,最后还是个死。说来说去,日本在二战之败,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死扛。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最根本上说,是中国人自己打赢的。

 

由此可见,在客观实力不如别人的时候,意志上的死扛,是非常重要的实力,是能够让自己神功附体的法宝。

 

我还想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我们都知道,1840年的第1次鸦片战争,中国败了。我们一直把分析的角度放在当时的中国科技落后,比如大刀长矛去面对英国的坚船利炮,总而言之,就是中国的客观实力不如英国。

 

今天我不想分析这个结论的正确的一方面和不足的一方面,我只想做一个对比。

 

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公元1840年,6月份开始打,打了两个月,到8月份,中国就软了,就答应英国人撤换掉林则徐的职务。然后谈谈打打,又过了5个月又软了,就同意了割让香港。中国人1841年元月25日同意,英国人第2天——元月26日就占领了香港。后面又打打谈谈、最终在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的事儿,我们今天就不细说了。

 

我想说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战的前一年,也就是1839年,英国人还侵略了阿富汗。我们不用去查数据,也不用去找文章,我们只想一想,当时的阿富汗的国力和中国大清王朝的国力相比,哪个厉害?结论我就不说了。

 

我只想说,英国侵略阿富汗,在阿富汗打了三年,最后死了几千人,最后撤出了阿富汗。

 

更为重要的是,1840年英国打中国只派了4000人,而1839年英国人打阿富汗派了2万人,是侵略中国的人数的5倍。

 

还有,英国来打中国的军队是靠军舰运过来的,不远万里跑过来,劳师远征,后勤补给严重不足。而英国打阿富汗是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出发,当时的印度是挨着阿富汗的,是从陆地上去进攻阿富汗的,英国有充足的后勤补给。

 

可是这又怎么样了呢?英国在阿富汗面前还是败了。就在中国跟英国签订近代历史上第1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1842年,英国不得不撤出阿富汗。因为那一场战争以及这场战争的后续战争,以及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10年之后也遭遇失败,阿富汗被世界舆论称之为帝国坟场。而我今天做这期节目的9天前,2021年4月14日,美国和北约同时宣布今年5月到9月,美军和北约军队要撤出阿富汗,这意味着强大的美军从2001年到2021年20年的阿富汗战争,彻底归于失败,这再一次坐实了阿富汗作为帝国坟场的名声。

 

我们不扯远了,回到1839年到1842年,阿富汗靠什么赢得了这场战争呢?战争资源肯定比不上当时的泱泱大国大清王朝。所以阿富汗能够赶跑英国侵略者,肯定不是在客观实力上占优势,他们靠的就是死扛,就是意志力,就是打死不投降的能力。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说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说他腐朽无能,真的没有冤枉他。

 

如今,当我们面对美国的进攻的时候,虽然我们总体实力上比美国弱一些,但是这种实力的差距已经很小了。再怎么说,和抗日战争时中国和日本的差距比,和1839年阿富汗和英国的差距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中国能在1945年赢得抗日战争,阿富汗能够在1842年赶跑英国侵略者,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担心我们赢不了美国呢?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如果您觉得我说的还有些道理,请一定不要忘了在我节目的结尾处给我点在看、和点赞。您对我的节目点在看、和点赞,对我很重要,真的很重要,谢谢!


来源:静思有我

感谢支持





毛选读了四遍,你就是政治、哲学博士
让人热泪盈眶的演讲
“药王”孙思邈,活了141岁,养生不读《千金方》,可惜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中医的精髓
台湾军机已成惊共之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