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
说到龙山文化,首先想到的不是面具,而是蛋壳黑陶,这种黑陶在很多文玩市场不难见到。不过,它们表层的黑色不是烧出来的,而是用皮鞋油刷上去的。而且还不是好皮鞋油,一蹭就能蹭掉。所以,要想看到真的东西,只能去博物馆。
蛋壳黑陶的要点不在于黑、光、亮,而是在于殷商文化就是建筑在黑陶文化之上。因为,这些娇贵的黑陶显然不是日用品,那么薄的陶器,当做酒杯或者饭碗,哪儿能保存到现在,恐怕早就碎没影了。它们只能是礼器,是商周青铜礼器的早期表现形式。所以,这种里外透黑、薄厚均匀、器型精致、胎质坚硬的陶器刚一出土,就把人们征服了。梁思永给了它很高的评价,说其轻巧、精雅、清纯之处,也只有宋代的最优良的瓷器可以与它媲美。
除了黑陶,龙山文化最可注意之实物为占卜用的骨头。据考是牛和鹿的肩胛骨,被李济先生称之为与殷商文化最亲切之联络。而在两城镇发现的刻有饕餮纹的玉斧,更是为寻找商文化的东方因素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器物形制方面,发现过某些冶铸技术可能间接证明同期存在的证据,有人怀疑龙山文化虽然属于新石器晚期,却已经提前进入到了青铜时代(也称金石并用时代)。总之,龙山文化的发达令人难以想象。关于它的来龙去脉的各种说法也多。主要观点是,河南龙山文化和陕西龙山文化都是承袭了仰韶文化,而山东龙山文化是直接从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
1931年在发掘位于安阳西北三公里之处的小冈的时候,发现这是一处仰韶、龙山和殷代三个文化重叠的遗迹,地层堆积的顺序是仰韶、龙山和殷代,而仰韶是在最下层的。龙山文化东来说,由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确立,于是,龙山文化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论点,遂被考古界普遍接受。
山东的龙山文化是从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证据是大汶口文化墓葬,习惯用猪头或猪的下颌骨做随葬品,另外,墓中还有獐牙。獐是一种类似鹿或者麝的动物,只有雄獐才有獠牙。獐牙多握在死者手里,其作用相当于汉代的玉猪握。这一特点在山东龙山文化的部分墓葬中仍然存在,三里河(不是北京那个)遗址百余座龙山墓葬中有十多座人骨架附近放置有海螺或蛤蜊壳,也有手握獐牙或长条形蚌壳的。
从龙山文化的出土器物看,绝大多数是以生活类的陶器为主。百分之二点五为獐牙、其它兽牙和古簇。石器同样也只有百分之二点五,而且多为石铲和石斧,面具几乎为零,难怪没有被重视。余下便是一些生产工具,如石纺轮等。但是,人们注意到,在三里河203号墓内还出土了一些玉器,有以鸟形、鸟头形、玉珠等相配合组成。
最有意思的是用猪头做陪葬品,有人认为,猪头起到的正是面具的作用。那么,龙山文化到底有没有面具呢,答案是当然有,而且其精美制度不在蛋壳黑陶之下,读一下孙机先生的《鸷鸟、神面与少昊》就知道了,我就不在这儿一一列举了。
龙山文化研究起自城子崖,是吴金鼎先生于1930年秋天(也有人说是1928年或1929年),在济南附近龙山镇城子崖进行田野考古时发掘的。据说他老人家(当时还很年轻)当时闲着没事,想出去溜达溜达。本来要去另一个地方,经过龙山镇就鬼使神差,停下来不想走了。城子崖从此闻名于天下。
龙山镇离济南也就不到40公里,我去济南无数次,怎么就没一次想起来去那儿看看。但是,既便去了又怎么样,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有价值的东西估计也被人挖得差不多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从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过程可以看出,大多数文化遗址的发掘都充满了偶然性,而遗址的命名更是随意(就如同父母给孩子起名字)。不过也没关系,可能刚开始觉得别扭,叫着叫着就叫开了。
201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