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推荐┆带你了解陕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届毕业生
2018年6月是我们毕业的日子
大家好
我们是
2018届毕业生!
大学生活似弹指一挥间,回首大学校园生活,有期待,有迷茫,有欢笑,有成功,有汗水,有泪水。还记得那年九月份带着那一封录取通知书,我们走进了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这里,向社会各界用人单位推荐我们的优质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或者点击阅读原文登记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让我们一道共同助力我们的2018届毕业生们,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在马
爱马
我们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陕西师范大学独立的二级教学研究机构。学院负责面向全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学位和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教学论(思政)等硕士学位点授予单位,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驻站单位。学院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始终坚持学科自信、学术自信、专业自信和课程自信,在人才培养上鲜明地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和重能力的培养特色,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人才。
学院始终坚持学科自信、学术自信、专业自信和课程自信,建设起了一支教风优良、研究能力突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教学和研究队伍。目前,学院有专职教师51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副教授22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1人,省“四个一批理论家”之“一批宣传家”人才入选者2人,教育部“马工程”教材编写专家2人,教育部全国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教育部教学能手称号获得者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英才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获得者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2009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了1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就发表论文10篇,出版专著18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4项。
学院具有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体系。目前招收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招收有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国际政治、课程与教学论(思品)、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在院研究生有200余人。在博士培养层次,学院还承担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1023计划”、高校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各类专项计划。
最是一抹马院红!
我们在马院优秀的院风和学风中成长成才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始终坚持学科自信、学术自信、专业自信和课程自信,建设起了一支教风优良、研究能力突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红色”队伍。
“勤勉、敏学、图新”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风建设的基本理念。自学院独立设置以来,加强学风建设始终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学院向学生宣传“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截至目前,学院出台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课堂考勤制度”、“学生晚自习管理制度”、“奖励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的意见”等多项文件,以保障优良学风。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悬挂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楼的这句马克思名言就是我们院风很好的提现。、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院教职工兢兢业业,传道授业,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各年级同学,潜心读书,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院师生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做到在马学马、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研马、在马爱马。
这是我们2018届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2018届毕业生也到了总书记所说的“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时候了,他们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
目前,学院有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147人,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104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43人;硕士毕业生43人,包括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及学科教学(思政)10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计划毕业10余人(含在职),其中非在职的学生分别来源于云南,甘肃,青海,河北等地。
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147人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104人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专业介绍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省级名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开设“卓越教师实验班”。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伦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等。本专业可以面向教育硕士(思想政治教育)攻读硕士研究生,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 非师范 43人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专业介绍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省级名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中等及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具有从事高层次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伦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本专业可以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国际政治等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并面向公务员、党政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业。
2018届硕士毕业生43人
学科教学(思政) 12人
学科教学(思政)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 40 33130 40 13525 0 0 8550 0 0:00:03 0:00:01 0:00:02 8549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涵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 6人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2.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3.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4.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5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培养目标
1.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开拓进取,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较深入的认识;熟悉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经验,有较丰富的文献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写作技能及口头、文字表达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对本学科及研究方向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熟悉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广泛掌握与本学科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和资料;能够提出研究课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4.能够担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开拓进取,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在本学科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 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宣传和党政工作。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2人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培养目标
1. 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 能够承担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理论宣传、党务和政务工作。
政治学理论 2人
政治学理论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院校专业教学和党政机关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 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系统掌握政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熟悉本专业尤其是某一研究方向的学术动态、前沿问题和最新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和使用外文书刊资料,用外文写作。同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较熟练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和交流。
课程与教学论 3人
课程与教学论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和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其目标是:
1.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专心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品行端正,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西方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最新成果,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能独立进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研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国际政治 3人
国际政治培养目标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合理的国际政治专业知识和坚定的理论基础,掌握国际政治学基本理论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一定的研究分析、交流沟通和行政管理能力,在政治和业务方面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涉外事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研究、政策分析、国际交流和国际新闻评析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
3. 外语基础好,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熟练的口语能力。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有较好的写作能力。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人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培养目标
1.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开拓进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比较系统地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能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写作技能及口头、文字表达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对本学科及专业研究方向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熟悉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广泛掌握与本学科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和资料;能够提出研究课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4.能够担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和相关的党政工作。
中共党史 2人
中共党史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开拓进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及其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教训;有独立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党的领导和建设的重大问题的能力。
3.对本学科及研究方向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熟悉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广泛掌握与本学科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和资料;能够提出研究课题,并运用马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4.能在党和国家机关、教学或研究单位从事政治、理论宣传、思想教育和党务管理、组织等方面工作。
学子风采
经过对理论知识的钻研,对综合素质的提升,他们秉承了马院传统,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本领过硬,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年轻有活力,自信不张扬,热情饱满,青春激荡。但与此同时,人生阅历稍显单调的他们又对融入社会惴惴不安,对离开校园恋恋不舍,对未来何去何从迷茫失措。作为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生力量的院校,将这一批批的优秀马院青年学子顺利输送到社会的各个岗位,让他们发光发热,是我院对社会的职责,也是我院对毕业学子寄予期望的情怀表达。
@全体2018届毕业生
我院愿尽心尽力,竭尽所能地引导毕业生走好就业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恳请社会各界用人单位高度关注我院毕业生,尽可能多的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与我院一同携手帮助他们顺利走向社会。在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向社会各界单位的关注与支持深表感谢!
我们在这里等你来:
办公地点: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澜楼C段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组416室
咨询电话:029-85318655 85318665
联 系 人:屈老师 张老师
电子邮件:myxgz@snnu.edu.c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用人单位信息
图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案:梁鹏遥 程英 马玉霞 邓倩 张凌寒
编辑:李杨 党豆豆
审核:张倩
总编:李昀儒
✪ 第2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