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饶毅:中国研究生的一个新趋势

数学算法俱乐部

日期 : 2022年07月05日       

正文共 :1528

来源 :饶议科学

近四十年来,大批理工医农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国外读研究生、做博士后。

2007年我全职回国时,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的生源不够好,而生命科学学院一年有28个博士后的指标更是用都用不完,因为生命科学博士毕业接近百分之百出国。虽然中国的博士后政策超常地好(博士后的子女可以与北大教授子女一样上附小、附中),但那时没多少人要这种待遇。北大生科院的魏文胜,那时刚刚回国开始带研究生,连接两年来抱怨:这样的申请者,也能读我们北大?我们实验室怎么出成果?我回他:北大本科的你自己和你的同学都去美国,你怪谁?

15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北大等高校科研的迅速发展,先是博士后的数量和质量上升,现在博士后没有名额限制,而是由导师的经费限制。

最有趣的是,美国的特朗普坏心办好事,他和他的坏人帮从各方面限制中国学生去美国读理科研究生,让这几年有些优秀学生去不了美国。
十几年前中国成立留学生基金会CSC。美国很多大学竞相争取CSC与它们分别签订协议,几位诺贝尔奖得主找我帮忙让他们学校能够与CSC签订优惠条款。而现在,美国大使馆居然刁难得到CSC资助的学生,常常不给签证。
新冠疫情后,有些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全,建议孩子在国内读研究生。
所以,这两年突然国内研究生的生源在数量增加、而质量上更是提升很多。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本科来源断定每一位学生的学术质量,但可以从统计上看本科学校来总体估计生源的竞争性。
今年,我回国后第一次参加研究生招生的部分过程,因为发现研究生的生源竞争性非常强。

以前,劝一位厦门大学前二十名到北大读研究生,都做不到。
现在,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前20名的学生,初略估计有一半申请北大清华的研究生。

所以,出现我上周发现的笑话,某校的第十名没有得到面试资格。一打听,才知道该校前好几名都申请了北大同一个研究生计划,所以第十名被初筛给筛了。
学生不一定知道北大单在生命科学就有好几个分开录取的研究生计划:
1)交叉学院的CLS(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这是两校得到教育部支持的拔尖项目,师资集全校生物、化学、物理、医学、心理等多学科的优秀,入学无需推免资格,无需考试,而是成绩单、推荐信和面试。学生入学后轮转实验室,之后再双向选择。
2)交叉学院的PTN(北大、清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计划),是三个单位的联合项目,入学也与CLS一样。
3)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以前是定导师,最近也改成入学后轮转。
4)北大定量生物学中心,定量生物学方向。
5)北大未来技术学院,含以前的分子医学研究所。
北大交叉学院下,还有两个与外单位合作的项目(按起始年代排序):
6)北大与北京脑科学中心的联合项目,是脑科学方向;
7)北大与昌平实验室的联合项目,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新机构,含生命科学多个方向。
8)还有化学学院的化学生物学,等等。
同样,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生质量也不断提高。
例如,昌平实验室不仅在北大、也在协和、北师大和首医招生。今年刚刚过去的面试,一位北大本科生录取到昌平和首医的联合项目。
北京脑科学中心不仅在北大,也在首医、北师大、中国农大招生。去年录取、今年9月通过首医入学到北京脑中心的16位学生,有8位来自:
当然懂行的人知道首医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都是全国第一,儿科、五官科、呼吸、心血管、消化、精神等都在全国前三、前五。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以学校名称确定个人,个人能否做好研究生有多方面。这里只是简单从事,说明总体趋势。

现在,魏文胜老师经常抱怨为什么让很好的生源流失了,不让他一个实验室多招一些研究生。




— THE END —


华泰最帅投行男被举报与多名女性发展多角关系!从没见过这么牛的举报PPT...
一篇论文8778个作者:人均写5个字,署名用了17页MIT辍学白手起家!25岁的他,成为全球最年轻亿万富翁博士读一半,导师跳槽了咋办?有博士生把亲身经历发在了Science上为什么说阿兰·图灵首先是一位哲学大师?《天道》中的100句话:普通人、牛人、神人,差距到底在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