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家亲】暖流,常在心间流淌

2017-07-11 兵团零距离

编者按

深入走访结对认亲户,真情帮扶,帮助他们解决最希望办、最迫切办、眼下能够办好的实际问题,帮助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燃眉之急,做到一次结亲、终生结缘,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今天,“一家亲”专栏刊发十三师编办副调研员翟辉文加“结对认亲”活动的心得体会。


自“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以来,各民族朋友真诚结亲、融情交流、亲情推动,活动犹如一条纽带,将不同民族甚至原本素不相识的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期间,我结识了我的维吾尔族亲戚——纳斯尔·尼亚孜一家,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交流中,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植根、萌芽。


翟辉文(左)和纳斯尔·尼亚孜夫妻。


记得第一次到纳斯尔·尼亚孜家时正值2016年冬天,在那之前,我们从未谋面,我带着些许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敲开他的家门时,一家人亲切地问候、热情的招待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也打消了我内心的种种顾虑。在聊天中,我得知纳斯尔·尼亚孜没有稳定的工作,常年在外打工补贴家用;他的爱人买里汗·塔里甫已经退休,退休工资是家中生活主要来源,由于女儿和女婿也没有稳定工作,有时还需要靠他们老两口接济。虽然日子并不宽裕,但是纳斯尔·尼亚孜一家人却十分积极乐观,纳斯尔·尼亚孜对我说:“一家人一起努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那天回到家中,纳斯尔·尼亚孜一家人带给我的感动一直在我内心激荡,我在结亲日志中写下:“一次结亲,终身结缘,尽己所能帮助结亲户”的承诺。


翟辉文(左)去看望买里汗·塔里甫(右)。


随着相互的走访探望、平日里的电话和微信联系,我们成了亲密的朋友。渐渐地,我们之间的关系也由一开始拘谨到现在的无话不谈,我们两家人也经常亲密“互动”。


纳斯尔·尼亚孜的女儿迪丽努尔·纳斯尔是个十分灵巧的姑娘,但是从师范幼师专业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因为喜欢小孩子,她一直想找一份幼师的工作。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和家人就开始帮她留意哈密市各类幼师招聘信息。经过多方打探,十三师火箭农场幼儿园正巧缺一名少数民族幼教,迪丽努尔·纳斯尔如愿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看到笑容又回到她的脸上,我内心也十分欢喜。


翟辉文(左)与爱人蒋卫东(中)去食堂看望纳斯尔·尼亚孜(右)。


纳斯尔·尼亚孜上了年纪,仍然在各类参餐馆、快餐店打工,工作时间长、待遇不理想,这让我和家人都十分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也想为他找一份更合适、稳定的工作。今年2月,红星高级中学的食堂招聘厨师,而纳斯尔·尼亚孜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招聘要求,加上他责任心强、工作踏实,很快就顺利进入食堂工作。看着纳斯尔·尼亚孜家中的生活一点一点变好,看到他们舒展的笑容,我的心里才感觉到踏实。


用心才能结真情,互助友爱才能使情谊牢固。在和纳斯尔·尼亚孜一家人的交往中,他们也带给我不少的感动,让我感受到来自亲人间的关怀和温暖。今年春节,纳斯尔·尼亚孜一家带着亲手烹制的维吾尔族特色美食敲开了我的家门;“三·八”妇女节,他们又给我送来香甜的烤馕;到了桑椹、杏子成熟的季节,他们总会第一时间让我们尝到来自大自然的鲜食……当看到他们夫妇从袋子里捧出馓子、油果子等充满年味儿的美食时,总是有一股暖流在我心间流淌,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一次结亲、终身结缘”的信念。


翟辉文(左)与买里汗·塔里甫(右)。


我是在兵团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从小我周围就有许多少数民族朋友,我也见证了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亲密的交流互动与感情积淀。如今,我希望能尽我所能,为维吾尔族亲戚们做点实事、好事。在感情上贴近“亲戚”,用实际行动给“亲情”增温。


-End-

 编辑 | 宋春晓  何璐   责任编辑 | 侯万里  麻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