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远方】30个老物件为你讲述戈壁母亲那些故事

2017-11-24 兵团零距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185c077r&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七师一二六团位于天山北麓准格尔盆地西部的奎屯河下游冲积平原。2017年3月,七师唯一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与来自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奎屯的20多家旅行社签约。短短几年,为什么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水电路三到头”团场能够打造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A级景区、兵团特色城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独特的“一二六团文化现象”,这和一二六团文化馆创新性开展活动密不可分。


七师一二六团戈壁母亲系列文化场馆自2013年建成以来,围绕党委中心工作,顺应职工群众文化需求,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抓手,用4年时间打造了以戈壁母亲命名的“六馆六园三场三林二居一团”文化旅途项目,现已全面对外开放,成为遐迩闻名的兵团红色教育基地。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七师一二六团戈壁母亲系列文化场馆,在历史古迹中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戈壁母亲展览馆


戈壁母亲展览馆是由废弃的老锅炉房改建而成的,这是一二六团党委通过修旧利废实施的一项文化建设工程项目,是目前七师唯一一家专业展馆。


戈壁母亲展览馆现在主要展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以郭成云为代表的兵团摄影名家以及部分团场爱好者拍摄的精品佳作;第二部分是七师文联军垦油画创作团队创作的军垦题材的油画作品;第三部分是韩天航的影视剧作品展。


戈壁母亲广场


2011年,《戈壁母亲》作者韩天航故地重游,喜见一二六团阡陌纵横、高楼林立、芳草萋萋、绿树成荫,城镇建设如火如荼、职工群众安居乐业,欣然提议命名戈壁母亲广场,当即挥毫题字!


戈壁母亲广场分为戈壁母亲广场和戈壁母亲演艺场两个部分,建成后已成为一二六团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职工群众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广场石碑为一二六团打造了屯垦文化品牌,注入了戈壁母亲文化内涵。目前,戈壁母亲广场已成为一二六团的标志性建筑。2015年9月,第七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暨第九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颁奖典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石碑后面有三个雕塑,分别代表的是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这代表着军垦战士本身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兵团人特有的品质,懂感恩、知回报、讲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跨艰难而含笑、厉万险而傲然,这,就是兵团人。

戈壁母亲旧居


戈壁母亲旧居是由原四连连部和部分民居改建而成的,主要由复原的团机关办公室,地窝子、主席台、照相馆、韩天航工作室、复原合作社等部分组成,展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兵团人的生产、生活、工作状态,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戈壁母亲精神,弘扬兵团精神,传承军垦文化。


戈壁母亲旧居大礼堂是根据一二六团首届“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一张照片复原布置的,墙上悬挂的都是展现一二六团发展历史的老照片,展柜里展示的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馆内还有戈壁母亲原型张桂英介绍、第一任一二六团车一场场长郭承志工作过的办公室、韩天航旧居、地窝子等旧址。

戈壁母亲文化创意园


戈 35 33523 35 11865 0 0 1458 0 0:00:22 0:00:08 0:00:14 2306母亲文化创意园是团场第一家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要任务,利用废弃的老加工厂改建的产业园,主要由军垦题材的金属雕塑群、七师工业展览馆、兵团工业发展半景画造型区、艺术展览馆、青年创业基地等文化区域组成。园内题名为《戈壁母亲》的金属雕塑展现了在屯垦、戍边等不同生活情景中的戈壁母亲形象。

毛泽东纪念馆


毛泽东纪念馆是以一二六团走出去的著名收藏家玉石鉴别师苏志杰捐赠的有关毛主席红色历史物品为基础建成的,纪念馆内有与毛泽东相关藏品2000余件。由景德镇白瓷铸造而成的毛主席坐像大小接近于1比1的比例,经专家验证,这尊瓷像做工精细,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磐,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看完了戈壁母亲系列文化场馆,让我们再一同走进戈壁母亲旧居,欣赏并回顾上个世纪的生活必备老物件吧。


驮水桶


一对驮水的水桶,是由上海知青范春泉、曹婷芳夫妇捐献的。虽然只是一对普通的驮水桶,但却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生活画面。


储物箱


这是该团退休工人付谨勋亲手做的,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家里能有这样一个大箱子那是非常气派的。


搓衣板


这是由该团原小学老师李改兰捐赠其丈夫做的搓衣板,用锯子在一段厚木板锯出一个个槽口,一个搓衣板就做成了。


钝窑子


这个钝窑子是该团电视台工作人员邹成誉捐赠的,是他父亲在世时亲手做的。它是用来舂粮食的。


土块模子


这是过去兵团先辈用来打土块的模子。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砖窑烧的砖根本不够人们使用,而且很多家庭也用不起砖,先辈们就是靠着这样的模子打土块来盖房子的。


簸箕


这个簸箕是离休干部雷金乾捐赠的。它的作用是把谷物里的杂物清除出去,比如粮食里的秕谷,墩窑子里捣过的麦子的麦皮,混杂在麦子里的麦芒等。


筐子


这个红柳筐子是七师劳模付品宏捐赠的。这样的筐子就是老军垦们自家用柳条编的,它可以用来装瓜果蔬菜之类的,但主要还是用来装馒头。


毡筒


这双毡筒是1949年来疆的离休老干部陈俊青捐赠的。是新疆特有的一种靴子。新疆本土的居民有一种擀毡的手艺,他们把骆驼毛、粗羊毛混合在一起擀成毡,然后用特有的模子经过压制,定型成靴子的形状。


背篓


背篓是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经手工编织而成。这个背篓是四川复转军人刘云青在一次回家探亲时,看到家乡的人们背着背篓掰玉米、打猪草,与在新疆用柳条编的背篓相比,十分轻便,于是他就把背篓背到了新疆。


军大衣


这件老军大衣是老兵司俊明捐赠的。军大衣是军垦战士在冬季抵御严寒的必需品,而且在新疆如此寒冷的冬天也是一件可以当做被子的物品。


羊皮袄


这件羊皮袄是1952年山东女兵刘淑贞捐赠的。1959年,国家物资出现紧张状态。为了寻找能够替代军大衣,节省物资、抵御严寒的东西,智慧的老军垦们看到养的羊就想到了用羊皮制作羊皮袄。


坎土曼


这个坎土曼是该团劳模郝素玲捐赠的。坎土曼由木柄和铁头两部分构成,铁头呈盾形,是老军垦开垦荒地的必备工具之一。


镰刀


这个镰刀是兵团劳模李玉兰捐赠的。镰刀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工具。


锄头


这是该团九连退休职工王方奎捐赠的。锄头是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收获、挖穴、作垄、耕垄、盖土、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都可以用它来完成,属于万用农具。因使用方便,成为兵团人新的主要农具之一。


小马扎


这是张桂英的家人为她做的,张桂英是电视剧《戈壁母亲》的原型,是一二六团戈壁母亲的代表人物之一。年近六旬的张桂英身体不好,但是她坚持在棉花地里和大家一起干农活。这个小马扎就是考虑到张桂英的身体状况专门制作的。


细齿叉


这是当年赵玉凤的丈夫用红柳、榆木、钉子做出来,红柳用来做齿,榆木做杆儿。细齿叉主要是用来给牛叉草料;麦子收割后打麦子时,挑麦杆用的。


钉耙


这个钉耙是该团十一连退休职工吕永莲捐赠的。用来搂平土地的工具,现在人们也都在用。


榆树扁担


这个榆树扁担是老红军田荣的爱人丁远荣捐赠的。榆木做的扁担即粗硬又没弹性,是当时第一代老军垦人适应当时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那个时期物资极度贫乏的最真实写照,更是军垦战士吃苦耐劳精神的体现。


水缸


这个水缸是七连退休职工杨凤香捐赠的。是团场平房家家必备的储水物件,缸上面的这种盖子叫锅拍子,是用高粱杆做的,用途广泛,放在水缸上可以挡灰,能当锅盖,还能放饺子,馍馍,简单实用,也是家家必备的老物件。


硫酸坛子


这个坛子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于清云捐赠的。是过去用来装脱棉籽的硫酸的坛子,硫酸用完后,勤劳简朴的戈壁母亲们把废弃的坛子拿去大渠用水反复冲洗干净,等到秋天用来腌制各种咸菜。


小方桌


这种木质小方桌是由一二六团十二连赵朝国捐赠的,这也是他亲手做的。是当时家家必备的物件。


大食堂


大食堂是当时每个团都有的。


算盘


这是张桂英当年用过的算盘。在兵团算盘的运用也很广泛,在建设初期没有计算机,各个单位的会计全都是用算盘算账。


小板凳


这种小板凳在新疆建设初期是非常常见的,那时候家具大多是自己打造的。谢建国是该团十四连有名的木匠,他结婚时新房里所有的家具都是他亲手做的。


马靴


在新疆,马靴是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冬天骑马放羊穿的。外表用牛皮制作,里面是羊毛制作。马靴一般都是高筒的,配上棉裤,然后用绳子将小腿下部棉裤与马靴捆在一起来防止进雪。


搪瓷缸子


印有人民公社好的搪瓷缸子是方豫鲁捐献的,她是七师劳 52 33523 52 17625 0 0 1914 0 0:00:17 0:00:09 0:00:08 1739 52 33523 52 17625 0 0 1726 0 0:00:19 0:00:10 0:00:09 1739 52 33523 52 17625 0 0 1572 0 0:00:21 0:00:11 0:00:10 1739 52 33523 52 17625 0 0 1443 0 0:00:23 0:00:12 0:00:11 1740 52 33523 52 17625 0 0 1334 0 0:00:25 0:00:13 0:00:12 1134模范。在团里组织抢修渠道集体劳动中表现突出,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为团里抢修渠道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团里表彰大会中给方豫鲁颁发了奖状和印有人民公社好劳动模范字样的搪瓷缸。


搪瓷缸子


印有红双喜的搪瓷缸子是原小学校长钱秋英捐赠的,这是她结婚时,邻居送给她的,祝福他们夫妻永结同心,恩爱一辈子,她就一直使用,破了还用锡补好接着用。


搪瓷碗


这是该团原六连退休工人徐金凤捐赠的,1978年,她在集体劳动中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获得的奖品。


面鱼漏勺


这是该团四连刘青云捐赠的。是用新疆本地的粘土捏成型烧制而成,外形就像现在用的水瓢,不一样的是水瓢底部有几个圆形的小洞。将和好的面放入面鱼漏勺里用手轻轻一压,就可以看到一个个的面鱼疙瘩从漏勺里出来了。


马灯


这是1962年支边大学生赵金娣捐赠的。马灯是以煤油做灯油,再配上一根灯芯,外面罩上玻璃罩子,防止被风吹灭,夜行时可挂在马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照明工具。

推荐阅读

【去远方】为你讲述兵团“化剑为犁”全过程(附视频)


【去远方】《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投稿方式:bthuyang@aliyun.com

联系电话:0991-2680757


作者 | 牛想伟

编辑 | 何长涓

责任编辑 | 蒋龙珍

审核 | 侯万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