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远方】雄狮西进、红星闪耀,十六师部队今安在

2017-12-03 兵团零距离


翻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的历史,这支部队从延安金盆湾垦荒生产的晋绥联防军教导旅到驻守祖国西陲的解放军十六师,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到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建制几经变化,人员不断更迭。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官兵一茬一茬更换,始终没变的是从延安时期就赋予他们的光荣称号——“红星”。时光荏苒,岁月流金,一批批十六师将士辗转天山南北,融入到祖国各地,秉承着“红星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忠诚无私的爱国热情,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奉献青春、挥洒热血。


1949年10月,十六师部队在进疆途中。


1949年5月,第一野战军横扫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和西北“二马”主力,接连攻克西安、兰州等西北重镇,剑指河西走廊,数万将士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叩击新疆的大门。早已向中央请缨率军进疆的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为了加强进疆的兵力,向彭德怀司令员点名要六军,因为他早知这支部队在延安金盆湾屯垦练兵的显赫业绩,新疆的广阔天地正是他们发挥特长的“舞台”。鉴于此,第一野战军前委决定,第六军由二兵团转隶第一兵团建制,六军所辖十六师、十七师进军新疆。


二、六军进军新疆示意图。


1949年9月25日、26日,国民党新疆军政当局先后通电起义。9月28日,十六师到达酒泉,期间接收整编了在安西起义的国民党新疆警备团。10月,鉴于新疆形势紧迫,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火速入疆。


从1949年10月12日至1950年1月15日,二、六两军各部从陆地到天空数路大军齐头并进,此时的六军开启了人民解放军史无前例的空运、车运大进军。1950年3月底,十六师在师长吴宗先、政治委员关盛志的率领下,所属各部相继进入哈密、镇西(今巴里坤县)、伊吾、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师部驻扎在哈密大营房。全师辖46团、47团、48团三个团,加上师直属部队,共有指战员9455人。自此,十六师近万名将士屯驻东疆,剿匪平叛,建党建政,垦荒生产,开启了屯垦戍边的新篇章。




抽调政工干部,改造起义部队


1949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新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下辖第九军及骑兵第七师、第八师。九军辖第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二十七师。刚刚和平起义的驻疆国民党部队七万余人,面临着巨大的政治转变。1950年2月,新疆军区政治部发出《关于改造二十二兵团部队政治工作的指示》,指出:“必须彻底改造起义部队,不仅在形式上,而且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向人民解放军看齐,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解放军。”在进疆之初,部队集结酒泉时,就基本上确定了改编起义部队的方案:由解放军的一个师负责抽调干部包干改造起义部队的一个师。1950年1月,第一兵团二、六两军先后派出1070名各级干部和600余名参军知识青年到起义部队工作。十六师包干改造二十二兵团第二十六师(今兵团第八师),抽调了244名干部担任二十六师各级政工干部。




剿匪平叛,东天山下埋忠骨


新疆和平解放后,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的原国民党官员趁解放军大部队尚未进疆之机,策划叛乱。1950年3月,乌斯满、尧乐博斯等人纠集原国民党新疆骑兵第七师部分官兵武装叛乱。当时,叛匪熟悉地形、隐藏在暗处,对十六师驻守在沁城、小堡、南山口、伊吾等地的部队发动袭击,并对各族群众大肆进行烧杀抢掠。那时,由于十六师各部投入生产建设中,对匪情估计不足,吃了不少亏。1950年3月至4月间,发生了多起土匪袭击我军的事件,在此期间还发生了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遇袭牺牲事件,震惊了全疆。


为巩固新生政权,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六师指战员纷纷写下血书,请缨出征,誓与叛匪血战到底。遵照新疆军区和六军党委指示,十六师主力和民族军四十团三营两个骑兵连为一路军,主要负责巴里坤县境内的清剿任务。


剿匪部队的临时驻地。


1950年4月10日,十六师剿匪部队连夜奔袭小红柳峡,直捣乌斯满叛匪老巢。4月11日,四十六团二、三营在团长任书田的率领下日夜兼程。12日,部队行军途经芨芨台子突遭天气骤变,气温急剧下降,战士们被冻伤300余人、冻死1人,骡马损伤若干匹。但四十六团战士发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精神,于4月14日如同神兵天降,向红柳峡匪巢发起攻击,叛匪瞬间土崩瓦解。乌斯满部遭此重创后,疲于奔命,最终在各路解放军的围剿下,匪首乌斯满等相继被擒,尧乐博斯辗转甘肃、青海逃往印度。


在十六师主力围剿乌斯满叛匪的同时,十六师四十六团一营二连108名指战员,面对数倍于己的叛匪,坚守伊吾县城40天,先后打退敌人7次大规模的进攻和数次袭扰,胜利保卫了伊吾,钳制了敌人,有力配合了我军东、西两线剿匪行动。二连因此战获西北野战军授予的“钢铁二连”光荣称号。


伊吾保卫战旧址。


1951年7月,哈密匪患彻底清除。从进疆以来,十六师被土匪杀害和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指战员共有237人,其中排以上干部25人。他们中很多人是从延安一路走来,历经解放大西北的数次大战、恶战,在胜利的曙光刚显现,即将享受和平生活的前夕不幸牺牲,令人惋惜。他们带着建设边疆、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长眠在东天山下。



1951年3月,十六师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图为哈密人民批斗地主大会。




转业地方,建党建政立新功


十六师进驻哈密后,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到新疆要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的指示,发扬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工作队的光荣传统。解放初期,哈密百废待兴,各条战线都需要干部。按照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决定,十六师负责哈密专署及所辖各县的建政工作。


1950年2月,十六师以党员为骨干,开展了哈密地区建党建政工作。党员干部到地方工作后,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各族干部群众,帮助地方建立党政组织,稳定局势,发展经济。


在帮助地方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十六师还积极帮助哈密地、县开展建政工作。1950年10月9日,哈密专署定名为“新疆省人民政府哈密区专员公署”,属新疆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在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十六师派出的一批批干部,充实了地方的建设力量,帮助哈密地区完成了建党建政、民主改革等艰巨任务。此后,他们大多数人脱下军装,告别战友,留在了当地工作,为哈密地区的发展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六师部队完成剿匪平叛任务后,又投入兴修水利热潮中,图为红星二渠开闸放水典礼。




保家卫国,投身国防建设


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加强国防建设的指示,十六师在1951年至1953年期间,在积极发展生产建设的同时,抽调了大批官兵参加国防建设,保卫祖国的安全。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阶段。同年1月,十六师按照上级命令,从各单位抽调103人组成输分队,开赴朝鲜战场。同年8月,又抽调了7名医务人员赴朝鲜。


为了加强空军建设,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以六军为基础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六军军长罗元发亲自点将:十六师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率队,十六师抽调政治条件优、身体素质好和比较年轻的战士1286人,赴西安组建西北空军某部。1952年1月6日,奉新疆军区命令,十六师又抽调142名连排级干部到西北空军工作。此后,十六师又陆续抽调人员到西北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哈密军分区等单位工作,共计3219人。


1952年2月,十六师抽调人员组建西北空军,战友们依依惜别。


十六师为祖国国防建设输送了大量精兵强将,特别是为西北空军的组建建立了功勋。他们之中以吴宗先、关盛志为代表,逐渐成长为空军的骨干力量。




屯垦西迁,开发建设博尔塔拉


1953年年底,十六师从进疆时的9445人减员至4166人,人员减少超过一半。为了尽快充实屯垦建设的力量,1954年至1966年,新成立的农五师接收了来自上海、天津、北京、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苏、甘肃等省市的支边青年、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自流来疆人员,以及地方国营农场职工家属共计31176人。


支边青年劳动小憩中。


1960年,农五师遵照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的指示,开始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战略转移——西进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五师组成了开发管理机构——博乐农场管理处(简称“博管处”),从哈密垦区各团场抽调3000余名干部职工,确定先期组建6个农场和1个工程支队。第二年,博管处不仅实现了口粮、种子、饲料自给,还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2.6万公斤。


1963年3月,为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建立边境农场带”的指示,农五师师部由哈密迁往博乐,哈密垦区设管理处(简称“哈管处”),工作重心继续向新垦区转移。


从部队指战员到军垦战士,再到团场职工,十六师将士的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祖国各地。离开这片边疆热土的人,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留下来驻守屯垦的人,把青春和汗水浸入了脚下这片土地——他们彰显出“红星人”的奉献精神,镌刻下“红星人”的辉煌业绩。


他们是东天山脚下最可爱的人,如今终于有了自己的纪念馆——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

     

红星军垦博物馆记载着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史,也是十六师将士的精神家园。真诚地邀请远在祖国各地的十六师将士及后人重新踏上这片故土,常回家看看!


推荐阅读

【去远方】新疆!我用四季为你写了一首情诗


【去远方】走!到四十七团品尝屯垦戍边文化大餐

投稿方式:bthuyang@aliyun.com

联系电话:0991-2680757


来源 | 红星军垦博物馆

编辑 | 何长涓

责任编辑 | 蒋龙珍

审核 | 侯万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