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改革共成长 | “地窝子—干打垒—砖房—楼房”,我家房子步步高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品牌微刊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20180822



夏日的一个傍晚,走在六师五家渠市一〇二团梧桐镇花砖辅就的八一路上,惬意而又舒适。一座座高楼映入眼帘,阳光漫不经心地洒在文化广场上,温暖着散步的人们。这样恬静的时光,总是让人沉醉。


看着那一个个环境优美的小区,那一座座宽敞亮堂的楼房,马立新的眼里盈满了幸福。


马立新是土生土长的团场人,她见证经历了团场从“地窝子——干打垒——砖瓦房——新楼房”的演变。


马立新说,如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理想在团场,早已成为现实。可回忆起父辈们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的年月;回忆起住地窝子、土坯房的经历,那些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马立新的父亲是1949年进疆的老战士,他打过仗,在大石头上烙过饼,在戈壁滩上开过荒,参加了农场的初建,修过八一水库,挖过排水渠,栽上了农场的第一片绿,父亲和母亲的婚房就是一间小地窝子,可他们过得很幸福。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地窝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马立新家在一〇二团八连,住的是窑洞。她清楚地记得,那时连队没有砖房,有的人家住的是半地窝子,进出家门要上下好几级台阶,家的下半截是平地挖下去半米多方方正正的空间,上半截垒的是土坯,顶上是苇把子、红柳条,因为窗户小,就在屋顶留一个天窗采光。


1975年,马立新的父亲调到了九连,她家也搬到了九连,分到了两间土坯房,里外间,窗户也大,清爽而敞亮,为此全家人高兴了好一阵子。


1992年,她家搬到了团部,住进了一砖到顶的砖房,水泥地坪,钢门钢窗,上下水通畅,只是房子小,只有一间半,全家人住在里面很拥挤。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坯房。


2003年,马立新结婚了,住的是自己盖的砖混结构大房子,有90平方米,有两间卧室、客厅、厨房、洗澡间、卫生间,上下水通畅,客厅铺了地砖,卧室铺了地毯。


2016年,她搬进三室两厅88平方米的楼房,用上了天然气,彩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住的楼房既方便又舒适,我们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马立新说。



一〇二团晋泽苑小区一角(资料片)。


六十年代地窝子,七十年代土坯房,八十年代金包银,九十年代砖瓦房,现在都住小楼房”,这句顺口溜说出了我们兵团人生活的变迁,从地窝子到楼房,我们兵团人走过了一甲子,住房的变迁,承载着兵团人艰苦奋斗的历史。


作者:张琳琳


编辑 / 宋春晓  责编 / 蒋龙珍  审核 / 钟新 侯万里


猜你喜欢

我与改革共成长 |  楼群、台阶和激情垒砌的岁月

 

我与改革共成长 | 不同年代房不同,看我家住房大变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