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改革共成长 | 解放劳动力,兵团农业机械化立下汗马功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品牌微刊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渐繁荣昌盛,我曾经工作过的二师二十九团七连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我参加工作,彼时的七连是二十九团良种繁育连,也是农业机械化试验连,全连共有340多名职工,管理并种植800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实行轮作制。



当时,七连农业生产已初步实现机械化。全连有三台“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和三台轮式拖拉机。耕翻和平整土地、播种作业主要靠机械完成,土地精细平整、打埂子、挖渠、灌溉、拾棉花等大量工作主要靠人工完成。最辛苦的工作就是拾棉花,每年9月至12月,连队职工都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劳作。大家都梦想着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



1971年8月底,二十九团第一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东风2号”分配到七连。收割机到达连队那一天,全连职工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围观这辆崭新的红色收割机。此后,割麦子割水稻这样的重体力劳动终于实现机械化了,我也有幸成为一名农机手,你说能不高兴吗?


改革开放后,七连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1981年春季,二十九团第一台从美国进口的“迪尔”拖拉机来到七连,我们一帮年轻人赶紧跑去先睹为快,猛一看跟“铁牛”没多大区别,个头稍大一些,是绿色的,但让人惊叹不已的是,驾驶室是全封闭的,除了挡风玻璃是硬的,其他部位都是软的,还有空调,座在里面关上门几呼听不到发动机和外面的声音!更让人惊叹的是,“迪尔”拖拉机的发动机体积不大,居然有200多匹马力,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当时正逢春耕农忙季节,“迪尔”拖拉机来的正是时候,它悬挂配套的五铧犁耕翻土地,一个农渠300亩地,居然8小时耕翻完毕,结果让人吃惊。要知道,原来的履带拖拉机,耕完300亩地,需要三天三夜,还需要6至8人轮班倒。


1992年6月的一天,4位美国专家来到二十九团十六连棉田,专门测量棉花的株距、行距、垄距和打顶开花之后棉株的高度,为制造适合兵团棉花栽培模式的采棉机收集技术参数。那天,正好是雨后天晴,蓝天白云下是绿油油一望无际的棉田,美国专家不仅夸赞咱兵团的棉花长得好,还夸赞咱兵团的田园风光无限美。第二年8月,一台从美国引进的采棉机运抵七连,从此全连职工从繁重的拾花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七连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挖掘机、联合收割机、采棉机等农业机械已经完全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农业机械化率达98%以上,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七连引进的微量滴灌技术,不仅使灌溉实现自动化,还实现用水、施肥精准化;激光平整土地、卫星定位播种、无人机植保等,农业现代化也得到快速发展……


40年以来,七连的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七连的发展和巨变也是二师团场改革发展的缩影。


作者:丛培杰


编辑 / 陈颖  责编 / 蒋龙珍  审核 / 钟新 侯万里


猜你喜欢

我与改革共成长 | 一名“80后”眼中的生活变迁

 

我与改革共成长 | 原先连队吃水有多难,不堪回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胡杨网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站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