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走基层 | 这儿的老人真幸福,天伦之乐享不完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品牌微刊


家门口就能看疾病


为解决偏远团场职工群众“看病难、看专家难”问题,1月18日,上海复旦大学眼科援疆博士杨晋与九师医院眼科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小分队,深入一六一团开展义诊活动,为该团60岁以上的老人和儿童免费测视力、做裂隙灯检查及眼底镜检查。


尹达章老人检查眼睛。


当日上午11时,在排队问诊的队伍里,有一位眼睛红肿、眼睑内翻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老人名叫尹达章,79岁,1959年从湖北来疆支边。他患沙眼多年,听说有眼科专家前来义诊,便早早赶了过来。


“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病,还不收费,现在政策真是好啊。”在一六一团生活了60年的尹达章激动地对记者说,“以前,从没想过有一天能住进楼房,更没想到工资能从50元涨到5000元……”


大家都住进了新楼房


作为最早参与开发建设一六一团的支边青年之一,尹达章住过地窝子、半地窝子、“干打垒”,吃过小麦抓饭,坐过马爬犁,但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回家乡的经历。1970年,尹达章因母亲病重返乡探望,辗转半个月回到家乡,却没能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现在有了飞机、高铁,方便多了。”尹达章感慨道。


2000年,团场建楼房时,尹达章一家人从连队搬进楼房,成为连队最早住上楼房的住户之一。“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暖气烧得热热的,还通了天然气,生活太方便了。”尹达章说。


老年活动中心。


阳光和煦,天空蔚蓝。在老年活动中心楼下,记者碰到准备回家吃午饭的居民朱养凤,老人精神矍铄,哼着小调。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一家7口人住一间房,现在我山上有平房,团场还有楼房,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楼房。”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朱养凤全家年收入1000元,现在年收入七八万元。“现在家家都有小汽车,老年人出行可以免费坐公交车。原来农闲时最多能看场电影,现在家家都有网络电视,想看哪个节目看哪个,真没想到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老人兴奋地说。


如今,团场楼房林立,亭台交错、样式各异,小区广场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职工群众真正体验到了“家在花园中,人在风景中”安逸祥和的生活。


当年来到一六一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军垦前辈们,如今都安享着幸福的晚年生活。屯垦戍边半个多世纪,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团场的发展变化。


文化活动。


感谢党带来的好生活


“楼房多呀粮食多,存款那个那个涨哎,农机、私家车多耶,马牛羊多耶,哎嗨哎嗨呀……”寻着歌声,记者见到了全国劳动模范梅莲的母亲吴志贤老人。


“以前都说能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就是最富有的生活,现在手机随身带,家家户户住楼房,梦想都实现了,你说变化大不大?”吴志贤看着记者,脸上洋溢着幸福。


吴志贤是1964年从四川来疆的随军家属。她记得,上世纪60年代,每逢春节,连队都会给每家发放200克水果糖。因3个孩子年龄小需要照顾,到排队领糖的日子,吴志贤没空去领。看别家孩子吃糖,家里3个孩子馋得直哭。“现在,每年我们都会买糖,但孩子们早已不稀罕了。”老人说。


时光如白驹过隙,发展日新月异。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目前,一六一团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个集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已初具规模。


团场道路。


回想改革开放40年以来身边的变化,老人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可以尽情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胡杨网记者何长涓 马勇玲 姬正龙  通讯员赵海嵘)


来源:胡杨网


编辑 / 陈颖  责编 / 蒋龙珍  审核 / 钟新 侯万里


猜你喜欢

新春走基层 | 听!边境线兵团人的长情告白

 

新春走基层 | 这儿有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名字叫护边员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