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海陆空三军医疗大军,除夕夜奔赴武汉!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节日的喜悦和团聚的温馨中他们却迅速集结目的地指向同一个地方武汉!
解放军来了!
除夕夜,上海大雨第二军医大学150名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乘坐空军飞机直飞武汉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除夕夜,大家都在家看春晚,一群最美“逆行者”出发了。

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派出3支医疗队共450人24日晚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坐军机出发,于当晚23时44分全部抵达武汉机场,25日将正式加强到武汉地区指定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较多的地方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医疗队迅速集结,快速出动
军队三所大学接到任务后,迅速部署落实,紧急动员。从接到援助武汉通知,到医疗队伍完成抽组,陆军军医大学仅用了6小时,随后组织紧急动员和安全防护培训。



由海军军医大学组建的150人的医疗队,在万家团圆时集结完毕,告别家人从虹桥机场乘军机赴武汉参与防疫救援任务。

空军军医大学143名医护人员24日晚乘坐空军1架伊尔-76飞机从西安咸阳机场紧急起飞,午夜时分,医疗队安全抵达武汉。
医疗队员有抗击非典、援利抗埃的实战经验

医疗队分别由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每支医疗队150人,分指挥组、普通患者治疗分队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分队,配备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控制科、重症监护室等医学专家,他们中有不少都参加过小汤山抗击非典,援非抗埃的经历。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由该校第一附属医院毛青教授担任重症组领队,作为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他在抗击非典、援利抗埃一线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来自附属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空军986医院,涉及呼吸、感染控制、重症医学等多个科室,医务人员均具有丰富的防控治疗传染性疾病经验,其中一些还执行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

万家团圆之际,医疗队搭乘军用运输机连夜出征

24日(除夕)23时44分,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飞抵武汉,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救治工作中。据了解,空军航空兵某师派出3架军用运输机,连夜分赴上海、西安、重庆执行医疗队员和医疗物资器材紧急空运任务。


曾赴小汤山抗击“非典”广东医疗队连夜驰援武汉
“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可以!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
24日晚,除夕夜在万家灯火中来临。当多数家庭围坐饭桌吃年夜饭时,24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医护人员却整装集结,成为“逆行者”,从广州出征向武汉进发奔赴疫区,加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防控战之中。

23日晚间,一封请战书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已广为流传。


图文无关(图: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们是2003年奉命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

这群曾在当年勇敢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在请战书中写道:“17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冠状病毒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文末,20多枚红色的指印于白纸黑字间格外醒目。

写下这封请战书的医务人员所在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前身是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2003年,医院参加全军抽调,派出医疗团队赴北京小汤山医院参与抗击“非典”。
 广东医疗队连夜驰援武汉 
就在“出征”武汉疫区前的当日,南方医院“请战”的医护人员仍在坚守岗位。日间电话联系时,院方告诉记者,医生护士们正在各个科室、病房的诊疗一线“24小时连轴转”。

在此次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中,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郭亚兵担任队长。2003年,也是他作为队长带领29名医疗人员前往北京。在小汤山医院的两个多月是郭亚兵和队员们经历的一次生死考验。

“很多不确定的时候,大家心理反应是一样的,第一个字就是怕。”郭亚兵坦陈。他说,面对未知的疫情,医护人员不是不怕,但他们受过专业训练,克服恐惧、焦虑的时间会短一些。“当年在小汤山时,大家心情很放松,该吃饭就吃饭,该运动还是要去运动。”

转眼已过17载,当初医疗队的成员们还保持着联系,在微信群里聊家常,几乎每年都会聚餐。随着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发展和防控措施的不断加码,这群“抗非老兵”也想要做些什么。护士长王晓艳率先起草一份请战书,主动要求前往防治一线。24名曾赴小汤山的医疗队员纷纷响应,在请战书上签下姓名,按下红指印。

“请战书有鼓励医生士气的作用。”郭亚兵说,当年参加抗击“非典”的人员,现在大多是科室业务骨干,很难抽调出“原班人马”。但作为一名老队员,他可以带队到一线指导,帮助新医生更好适应工作、避免感染。

“学会与恐惧相处”,这是郭亚兵的经验之谈。他也指出,心理放松的同时要做好防护。一线医护人员尤其是发热门诊,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医生要做好一级防护,容不得半点含糊。

谈到这次请战书在网络上引起的关注,郭亚兵坦言,只是趁着前一天大家都在时把名字签好,“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动静”。

“面对危机,我们这些医护人员,经过小汤山锻炼的、专业训练出来的医生,理所当然应该站出来。”他说。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请战书”的最后一句话。

武汉,我们来了!上海首批医疗队除夕夜出征

“我的大学同学绝大多数在武汉的四大医院急诊ICU,武汉现在医务人员紧张,请让我去帮忙,和同学并肩作战。”

“湖北是我的家乡,支援家乡,我责无旁贷;身为医护人员,在此疫情面前使命所在,义无反顾”。

除夕夜注定是一个不眠夜,虹桥机场注定无眠,一架带着特殊使命的航班即将西行——上海首批医疗队受命正式出发。

图片来源:文汇报 
上海重症医学专家多路集结,一齐西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经历过SARS、H7N9的防控工作,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作为此次上海医疗队的医师组组长,周新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有信心。

“完全不用害怕,我们肯定能打胜仗。”他告诉记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控。一是救治患者,二是防止再传染,同时医护人员防护自身也是非常要紧的,不要造成二次传播,这就是主要工作。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军华副院长即将领队上海第一批医疗队员奔赴前线救援,该医院呼吸科周新主任任医师组组长,还有急诊危重病科的男护师张明明。


图片来源:文汇报

“来不及吃年夜饭咯,估计看上一眼。”17:58分,记者拨通上海瑞金医院重症医学专家、瑞金医院北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教授的手机,电话那头的他正在家中,他说,“要准备出发了”。

57岁的陈德昌是上海首批支援武汉的医生之一。下午3点,结束行前培训的他,准备回家和家人吃一个简单的年夜饭,如今宴席还没摆好,老陈要出征了。

“之前驰援外地,也都没太多时间准备,我们这个行业职责所在,习惯了。” 陈德昌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他告诉记者,自己与爱人都是军人出身,在国家人民有难之际,挺身而出是天职。

考虑到武汉目前防护设施设备紧缺,陈德昌表示他与同僚将尽其所能携带物资支援武汉。

瑞金医院呼吸监护护士沈虹是陈德昌的同行者。决定出征武汉前,她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两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是她唯一的依靠。“面对疫情,大家都会害怕,没有绝对的英雄,医生也是平凡人。”沈虹说,打电话给母亲,没想到又增添一份勇气,母亲说,“你放心,妈妈会照顾好自己。”

图片来源:文汇报 


90后上海小伙曾在武汉读书主动请战

出征,对一些人来说,其实是等了很久的消息。比如,仁济医院ICU护士吴文三,出征前,他写下这段话,“湖北是我的家乡,支援家乡,我责无旁贷;身为医护人员,在此疫情面前使命所在,义无反顾”。

在上海岳阳医院,也有三名护士同行整装待发,他们是心内科CCU护士长潘慧璘、老年病科主管护士史文丽、ICU护士顾羚耀。

“我在武汉读了四年大学,对这个城市有深厚感情。”95后上海小伙顾羚耀说。2014年至2018年,他在武汉科技大学护理系读书,毕业后进入岳阳医院ICU。

“我的大学同学绝大多数在武汉的中南、人民、同济、协和四大医院的急诊ICU,武汉现在医务人员紧张,请让我去帮忙,和我的同学并肩作战,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是男生,平时一直健身,体力也好,能扛得住!”小伙说得坚决。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24日,江苏抽调135名医护人员组建首批救治医疗队,其中有4名60后高年资医护,主体由82名70后、80后中坚力量构成,还有主动请缨、赶赴一线的39名90后,最年轻的护士只有22岁。一位医务工作者为此推迟了婚期,还有一名护士长写下了“请战书”。下一步江苏还将组建两批各135人的医疗队待命。


疫情在前,

我挡在你的前面,

在人民需要他们的疫情战场,

其实他们也有畏惧,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
他们也是为人父母,

也是为人子女,
但他们明白,

肩上的担当与使命——我们不能退。


同舟共济,驰援武汉,
期待好消息,
请你们一定一定要平安! 



来源:央视网


编辑 / 杨永霞  责编 / 蒋龙珍 甘琦  审核 / 钟新



服务 | 二代个人征信系统上线 新疆154个网点提供征信查询


服务 | 好期待!新疆今年将新建14条公路


服务 | 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来了,看看哪些与你有关


兵团零距离


投稿邮箱:bthuyang@aliyun.com

投稿热线:0991-2680753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