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与“澳洲罗宾汉”传奇
在澳大利亚短暂的历史中,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不法之徒,他在维多利亚殖民地境内杀警察,抢银行,还计划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与政府分庭抗礼。
他的言行不仅在当时的维多利亚引发了热议,甚至伏法多年之后仍然是全国人民钟爱的谈资。
取材于他生前身后事的文学作品长盛不衰,以他的经典形象为题材的画作被珍藏在国家美术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中更是有数十人扮作他的模样,纪念澳大利亚殖民时代的历史……
这位曾让政府一筹莫展却让几代澳洲人津津乐道的著名人物就是被称为“澳洲罗宾汉”的奈德·凯利(Edward "Ned" Kelly,1855-1880)。
图:其实他被绞死那年只有25岁……
澳洲本地人对奈德·凯利这个名字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他的故事还与中国移民有点关系,大概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事情是这样的……
凯利帮的铁甲
话说声势浩大的凯利帮(其实只)有兄弟四人。1878年他们因为杀死警察而成了通缉犯,从此四处劫掠银行,赚下了澳洲罗宾汉的名声。
干了几票买卖之后,老大奈德·凯利就觉得身上缺了点什么——如果有那么一身盔甲,既能保护自己的肉体,又能区别于其他一般般的不法分子,在精神上给对手以压力,那该多好。
这个想法很快就实现了。
1880年5月,当地警察局的一个线人给长官写信,报告说凯利帮正在用铁犁制造盔甲,并且这些盔甲已经经过了测试,可以抵挡从十码(相当于9.14米)外射过来的子弹。而另一个资深警察则从其他渠道听说了同样的事情。
一个杀死警察、抢劫银行的悍匪如今有了金刚不坏之身,这对警察来说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儿。消息一到,方方面面顿时都紧张起来。
大概是因为这件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维多利亚警察并没有急于制订对策,而是首先对凯利帮制作盔甲的可行性展开了调查。
当地一些主要的铁犁制作者都被警察请去协助调查。其中有一位名叫休·列侬(Hugh Lennon)的爱尔兰移民尤其引人注目——奈德·凯利本人也是爱尔兰后裔哦。
列侬先生26岁时来到维多利亚,凭着在家乡学到的出色技艺改良了殖民地的铁犁设计,使其更适合澳大利亚的土地。十年之后,他生产的铁犁已经非常畅销。在此期间他还发明了一种割草机,取得了不少专利,总之就是成为了爱尔兰移民中的成功人士。(列侬的公司几经收购、并购,现在是澳大利亚生产农用机械的大企业Horwood Bagshaw的一部分,这是后话了。)
1880年,列侬先生被墨尔本警察局找去问话,问他家的犁有没有可能被改造成盔甲,他赶紧摇头“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很快列侬的断言就遭受到了事实的反驳——凯利帮被剿灭之后警察在奈德·凯利那副盔甲的头盔和左肩内侧发现了列侬公司的标识,证明凯利帮盔甲的某些部分正是用这个公司生产的一种型号为2的铁犁做成的。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列侬公司19世纪生产的板犁,不知道确切的型号,但是应该已经很接近凯利帮用来做盔甲的东西了。
但是,这种东西在19世纪的澳洲丛林中到底是怎样被做成盔甲的,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
中国移民的盛大游行
与制作过程同样成谜的是凯利帮制作盔甲的灵感来源。
中国移民就要在这里出场了。因为据说凯利帮的人正是在游行中看到中国人穿着的日式盔甲才受到了某种启发。
Really?
在19世纪澳洲的各个殖民地,游行都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人们穿上各式各样的衣服,组成长长的队伍,一边行进一边表演。与其说是游行,不如说是一种嘉年华。在墨尔本,这类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当时做这种事有两项最主要的目的,一是为医院筹款,二是迎接英国皇室来访。
19世纪上半叶,大批华人到达澳洲大陆之后很快就发现参与这种活动是融入当地社会的绝佳途径。他们在社区内保存了春节、清明节等传统的庆祝、纪念活动,同时也把一些仪式、习俗做了改良,以表演的方式展示给外国人看。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历次盛大的游行中都能看到华人社团的身影。
当时澳大利亚的洋人对中式戏服、妆容以及脚踩高跷、翻腾跳动的表演大感兴趣,华人社团受到了鼓舞,也就更加积极。
在研究澳洲华人的名著《公民:华与洋》(Citizens: Flowers and theWide Sea)中,艾瑞克·罗斯(Eric Rolls)记录了1867年维多利亚一个城市的中国人为了迎接维多利亚女王的二儿子而筹集资金的情况:
杂货店店主3镑或1.5磅(根据规模);大烟馆、裁缝店、鲜肉店、理发店店主10先令;挖土工、园丁4先令;菜贩子2先令。
使用筹集到的400镑,华人社团置办出来了一支奢华的表演团队:
旗手们引导着16名乐师,紧接着是马戏演员和8名歌手,其后跟着8名身着华丽官服的演员,最后是4名武官骑着装饰奢华的战马在马夫的陪伴下昂首而来。
华人游行的盛况,我们从另外一段文字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
1872年11月11日,比奇沃斯当地报纸《奥文斯与墨累广告人报》(Ovens and Murray Advertiser)上发表了一封信,发信人是一个名叫Fun Ho (何凡?)的华人蔬菜商,收信人是身在广东的茶叶商Sin Ho(何新?)。信中这样描述华人参加游行的场景:
⋯⋯在旗帜的引导下,我们这些太阳的子民出现在了队伍中最显赫的位置。首先走出来的是官学里的学子们和为天子效忠的军人,他们穿着朝廷规定的制服。军人把辫子盘在脑后,就好像马上要投入战斗的样子;其他人则把辫子拖在身后。紧随他们而出现的是各级官员。然后,也就是在队伍的最后,在数千崇拜的目光的注视下,Fun Ho,也就是我,出现了——长长的辫子优雅地一直垂到脚后跟,就像满洲大地一头肥硕的羊。与此同时,锣声震天,山谷中回荡着礼炮的声响。女士们的眼里闪着光,她们挥动着手中的手帕,似乎在为太阳子民们的典雅举止和英俊面容献出最特别的温柔。在成千上万的人的尾随下,游行队伍到达了平时人们观看赛马的地点。至于随后发生了什么,我年轻的朋友,且听下回分解。
满洲大地一头肥硕的羊???
报纸原文的遣词造句让人感觉它是由洋人假托中国人之名写的,事实上只是一篇描述游行盛况的新闻报道。不管怎样吧,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游行队伍的规模和其中经常出现的角色——军人、官员,还有这位“作者”所扮演的中国皇帝。
关于游行中的服饰和道具,就如同信中所描述的那样,有戏曲中用的服装和旗帜,也有官员参加典礼时穿着的盛装。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收藏的一副素描再现了1874年比奇沃斯狂欢中的华人游行队伍(上图),把队伍里面的各色人等画得惟妙惟肖。它写真的程度从最下面一排长了翅膀的中国皇帝身后的人打的那面写有“CHINA”字样的旗帜可见一斑。这面旗现在也陈列在比奇沃斯的博物馆中,除了上面的“中华国”三个汉字画师无力重现之外,其余的细节几乎一模一样。
在事实与传说之间
那么,凯利帮的盔甲真的如传言所说,含有华人移民的基因吗?
比奇沃斯的伯克博物馆中展出了一副19世纪的日式盔甲,是一个当地人在20世纪40年代捐赠的。
说明文字是这样写的:
日式盔甲
(由中国人购买并在1873年带到澳大利亚)
1868年日俄战争之后,中国人从日本採购了大量的多余的制服。
1873年,比奇沃斯的中国人花了几百镑从国内购买旗帜、服饰和庆典用的一些兵器,并把它们用在了当年的狂欢活动上。
著名的奈德·凯利研究专家伊恩·琼斯 (Ian Jones) 认为凯利帮的盔甲正是根据展出的这套中国盔甲做的。乔·拜恩观看比奇沃斯狂欢节的时候对这套盔甲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并且记住了这个设计——圆筒形的设计挡住前胸和后背,肩部两片,围裙。这些元素都在凯利帮的盔甲中体现了出来。
等下,1868年何曾有过一场日俄战争?这段文字疑点重重。
从Google和各大博物馆的数据库我们可以搜索到各种澳洲华人参加游行的影像和素描作品,时间范围涵盖了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的大半个世纪。仔细辨认里面的各种服饰,帝王将相俱全,唯独没有日式盔甲。另外,在19世纪,游行使用的服饰和旗帜价值很高,很多道具是在全澳洲的华人社区之间互通有无的,所以就算凯利帮当年真的在华人游行中看到了日式盔甲,那也很有可能是从别的城市借来的,而不会一直留在比奇沃斯代代相传。
其实除了上面这个与中国有关的流行说法,还有另外一种理论用来解释凯利帮盔甲的出现。这种理论是说奈德·凯利从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中得到了制作盔甲的灵感。这本书叫《罗娜·杜恩:一部艾克森茅的罗曼史》(Lorna Doone: ARomance of Exmoor),作者是英国作家布莱克默(Richard Doddridge Blackmore), 1869年首次出版,讲的是住在英国西南部一个叫做艾克森茅的山谷中的一家子法外之徒,里面提到了用铁片来保护胸部和头部。据说此书文笔优美细腻,写作水准极高。这样看来,不管是主题还是风格,这书似乎都很符合奈德·凯利叛逆又“革命浪漫主义”的性格特征。
图:1873年版的《罗娜·杜恩:一部艾克森茅的罗曼史》封面
虚构的同道中人所激发的情感与实实在在出现在眼前的盔甲所激发的灵感——也许这两者相加才是制作盔甲的想法的真正来源吧。
结局
我们长话短说——后来,这传奇的盔甲并没有能保护凯利帮大佬们的肉体。1880年6月某日,维多利亚警察与四人展开了著名的“最后一战”,奈德·凯利被打伤后活捉,不久判处绞刑,在墨尔本执行。
然而,这不那么光彩的结局更增添了凯利帮的传奇色彩。这么多年过去了,身着盔甲的凯利形象深入人心,而那上面附着的中国元素,也将不断让我们回头去关注华人的早期移民岁月。
讲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