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线上艺术周如何推进产业进行更新?
随 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艺术行业也在逐步思考如何从中汲取经验并探索新的运营模式。近日,在艺App发起并主办名为“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的线上活动,共计33家画廊、27家美术馆、24家拍卖行参与其中,协同多家合作伙伴与品牌,共同探讨艺术产业“协作发力”的可能。
架构上,“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共分为线上艺博会(Online Art Fair)、云端展览(Cloud Exhibition)、特别项目(Special Projects)和新媒体探索(New Media Exploration)四个主要版块,并将时间划分为3月5-11日和3月12-18日两个阶段,前阶段为展示期,后阶段为集中交易期。
“线上艺博会”和“云端展览”板块中,进驻的画廊、美术馆和拍卖行分别呈现代理与合作艺术家的作品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展览项目,用户可在移动设备上实现“云观展”的新体验;与此同时,“画廊路演”“收藏讲堂”和“收藏七日谈”三个内容运营项目又承担起艺术产业交易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播的功能,多位画廊主、重要藏家、美术馆负责人、艺术经纪人分别从各自领域出发,就艺术生态中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思维碰撞。
在艺App创始人兼CEO谢晓冬认为,本次“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是在特殊时期的大胆尝试,因为线上或许是艺术产业发展必经的一个节点。artnet新闻对话谢晓冬,他与我们分享了本次线上艺术周从筹划到落地的过程,以及对当前艺术生态的思考。
artnet新闻
×
谢晓冬
Q:本次“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筹备周期大概多久?它是疫情直接催生的产物,还是之前就已有类似设想?
A:疫情确实是直接的催生原因,但我们也认为,在当前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线上可能会成为艺术产业的必然选择。在艺App已经做了三四年了,最初主要针对C端个人用户,一方面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产内容”),艺术爱好者和从业者可以进行分享,另一方面是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即“专业生产内容”)。去年我们开始推出针对企业端的技术服务“在艺云”,所以说技术这块始终在做。2月9日我和一位画廊主朋友聊天,说到当时很多活动取消的情况,所以线上窗口就变得很重要,我觉得我们既有用户基础,也有技术手段,做这个事情挺合适。
一开始是想做线上艺博会,就迅速和公司几个高层、部门负责人讨论,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不管国内外的艺博会,绝大多数在现场都不会公布价格。如果我们也照搬这种模式的话,线上就只能看一堆堆的图片,销售氛围起不来,而且对用户而言也没有意义、效率低下,不利于藏家做消费决策,所以我们号召画廊都尽可能把价格公布出来,意义不只在于方便支付,更重要的在于传递价值信号。
“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小程序页面,点击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另外一个,线下艺博会不负责收款,我们既然公布价格了,那么是否要直接支持在线付款?我们论证后觉得,现在的人员配备不足以直接完成收付款以及所有的后续工作,所以还是不作为客户交易的直接对手方,原则上不直接过钱,要收也只是代收,把自己定位为参展画廊服务商的角色。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改变传统线下艺博会的模式,但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利。
做线上,很重要的是需要让入驻机构把带来的艺术家和作品做非常详细的介绍,而且不能过于学术化,因为毕竟是销售场景,所以我们推出了“画廊路演”栏目,给画廊以空间,来讲清楚作品的可收藏性。在形态上要更生动,可以用短视频来辅助,不止是图片文字。因为视频非常直观,可以把各种细节呈现得更好,是构成线上艺博会很重要的一个点。
以上几点都是在我们讨论中陆续确定的,架构明确后我们便迅速开始联系机构,同时发现不应当局限于画廊,美术馆、拍卖行也可以加进来,为C端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体验,因为云端的限制比线下少很多,所以逐步拓展为线上艺术周。总体而言,2月23日开始正式邀约入驻机构,前后从执行到落地时间大概两周,3月5日便正式上线了。
Q:为何要分成“展示期”与“集中交易期”两个阶段?
A:实际上在整个艺术周期间都是可以交易的,我们只是为交易提供助力,如果藏家感兴趣,可以直接联系画廊。我们都知道,拍卖是有即时性的,买家在拍场必须要很快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但画廊不是这样,很多画廊在决定参加艺博会后第一个动作都是向自己的老客户预售,很多在艺博会现场宣布的成交,实际上是在展会预览期或之前就已经达成的。另外,并不是每家画廊到巴塞尔等大型艺博会上都能开张,那他们为什么还去参加?这就说明成交并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品牌曝光度,以及获得一些潜在的客户线索。
所以说我们做成“展示期”与“集中交易期”这两个阶段也是一个观念上的区分,因为这次情况比较特殊,很多艺博会的宣传周期能达到几个月甚至半年,但我们没有很长时间做前期宣传,因此也希望借由展示期的概念,让用户更了解我们的活动。另一方面,“画廊路演”的投放也有个过程,不能一天之内就推出所有内容,用户一下子接收不了这么多信息,所以这也是为我们的路演提供一个窗口——如果之前不太了解,可以通过这样的阶段逐步了解;已经了解的话,我们也公布了作品价格和画廊联系方式。
Q:本次“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与入驻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是否需要付费进驻?
A:这次没有,首先因为现在的疫情大环境,大家都存在一定经济压力;第二,我们也觉得这是在与各家入驻机构共同探索新模式的可行性。未来是否会收费,其实也不一定,因为我们做线上还有其他的运营模式,比如推广费和赞助商。另外,云端空间的优势在于,成本上比实体活动更可控,没有场地租金等费用,负担相对小一些。
Q:未来是否有把“Collect+艺术周”常态化、周期化的考虑?
A:应当说不排除这个可能。我们既然做了,肯定想把它做成定期化的活动,但具体频率还要看情况,要考虑整个时间窗口的问题。比如说,下半年很多线下艺博会要开,大家是否有精力再来单纯参加一个云端艺博会?所以这给我们的思考是,也要拓宽自己的运营方式,也想想是否可以和线下艺博会合作,推出它们的线上版本?当然,这是需要再讨论的事。总体而言,我认为我们和线下艺博会还是互补关系,是给传统艺博会赋能的角色属性。
Q: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实体空间不可能被线上取代,因为原作的价值始终存在。对于这种观点您是怎么看的?应如何理解线上与线下的关系?
A:线上与线下肯定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但确实会推动一部分东西的发展或消亡。怎么讲?艺术产业本质上来说是个内容产业,它与其他很多成本定价的行业不一样,后者的产品只要知道各种零件多少钱,再考虑上设计费、利润率等其他因素,基本就能知道价格水平。但艺术品完全用不了这套模式,它归根结底卖的是一些艺术观念,是风格独创性,以及创作者在艺术史中的地位,所以这就要求有人去讲、去传达这些信息给受众。
这也是问题的核心,艺术品是否能被交易,其重点并不在于是线上还是线下,而在于信息传递是否充分。信息传递越充分,越能为潜在买家作消费决定提供助力。一些资深藏家为什么花百万甚至千万购买艺术品时也能做到不犹豫,是因为他对要购买作品的价值是非常了解的。
当然我必须承认,原作绝对有其价值,从这个层面上说,线上不如线下。但5G时代里,短视频、VR、AR、MR等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我认为这些与“实体感”有关的问题总会逐渐被解决。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另一个概念,即“价值感”,就是能不能够给到藏家一个坐标系和框架,让藏家能够很快地确信这件艺术品为什么值得你标的这个价格,这个是线上线下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挑战是,首先要正视和强化自身产业的属性特色,其次要更新自己的销售话语。把这些都说清楚、传达到位之后,藏家就没有理由不买。
采访、文丨Yutong Yu
大家还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