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2023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农村电商的关注用户数对销售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陈卫平,李艳(4)
互联网使用会增加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吗
——来自CHFS2019的微观证据
......崔宝玉,程耀庆(20)
农户非农就业充分性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性别差异视角的分析
......许彩华,管睿,余劲(39)
性别差异、家庭困境与创业选择
——基于千村调查数据的研究
......奚国茜,彭屹(53)
目标价格补贴改革对农户大豆生产的影响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陆钰凤,贾杰斐,杨青(66)
新农保政策会缓解城乡老年健康机会不平等吗
——来自CHARLS数据的证据
......张郁杨,陈东(82)
牧户经营规模对综合效率与经营效益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典型草原地区为例
......王慧,杜富林(100)
CAFTA情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研究
......黄勇,牛惠亭,李谷成(113)
“藏粮于技”背景下我国小麦产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蔡晓琳,李慧泉(130)
农村电商的关注用户数对销售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陈卫平,李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东、中、西部5个省份13个县(市)的415份农村电商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关注用户数对农村电商销售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关注用户数对农村电商销售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关注用户数会通过用户黏性这一中介因素提高销售绩效;(3)农村电商的自我呈现、用户维护及用户教育这三方面社交梳理行为会正向调节关注用户数与销售绩效之间关系;(4)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具有良好营商环境(东部地区、入驻电商孵化园与便利物流条件)、采用传统电商平台、受教育程度高及35岁以上的农村电商,其关注用户数对销售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这些研究结论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村电商;关注用户数;销售绩效;社交梳理行为;用户黏性
02互联网使用会增加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吗
——来自CHFS2019的微观证据
崔宝玉,程耀庆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摘要:当前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凸显,“寒门难出贵子”已成为常态。本文利用CHFS2019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增加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可能成为破解“寒门难出贵子”困局的重要路径;(2)对家庭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户、收入水平较低农户和低教育投资水平农户,互联网使用在农户子女教育投资中会起到更大促进作用,其在促进农户弱势阶层子女教育投资中能发挥更明显效应;(3)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影响农户社会资本以及风险态度尤其是客观风险态度作用于其子女教育投资,并且,公共教育满意度在农户互联网使用对其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互联网使用在解决农户贫困代际传递、破解“寒门难出贵子”困局方面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子女教育投资;社会资本;公共教育满意度;风险态度
03农户非农就业充分性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性别差异视角的分析
许彩华,管睿,余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Tobit和Order-Probit模型,从非农就业时间、就业区域和就业稳定性等多个维度重构非农就业充分性分析框架,并基于性别差异视角探究非农就业充分性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农地流转决策行为方面,家庭层面非农就业越充分越有利于促进农户农地流转;个体层面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男性非农就业时间和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农地流转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女性的非农就业时间、非农就业区域和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农地流转决策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地流转契约选择行为方面,女性非农就业充分性有利于促进农户签订正式化合约,而男性的非农就业稳定性降低了签订正式化合约的概率。研究结果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的非农就业充分性对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女性非农就业充分性有利于农户签订正式化合约。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充分性,实现劳动力市场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非农就业充分性;就业区域;就业稳定性;农地流转;性别差异
04性别差异、家庭困境与创业选择
——基于千村调查数据的研究
奚国茜(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彭屹(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摘要:基于创业者所嵌入的家庭结构视角,本文分析了家庭困境对农村女性创业选择和创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女性创业的可能性显著低于男性,但是家庭陷入困境的女性创业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女性创业的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显著低于男性,且这种差异在困境家庭中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困境家庭的创业女性缺乏工作技能、打工经历、管理经历,并且倾向于选择轻资产的服务业,是导致其创业规模偏低的原因。本文结论丰富了创业理论中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并为改善农村创业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女性创业;家庭困境;工作家庭冲突;性别差异
05目标价格补贴改革对农户大豆生产的影响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陆钰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贾杰斐,杨青(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摘要:为继续深入推进大豆市场定价和价补分离改革,实现大豆补贴与玉米补贴机制的衔接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2017年我国取消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同时建立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本文基于2014—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以及201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析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对大豆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改革提高了补贴标准,进而扩大了大豆的播种面积;第二,改革也提升了大豆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的占比和相对玉米播种面积的比例;第三,改革对大豆生产的促进效应在次年减弱,原因在于大豆补贴标准的提高在次年没能达到农户预期水平且补贴标准的设置未能充分考虑成本上涨因素;第四,改革效应在第三年实现回升,这得益于大豆玉米补贴机制的衔接使得政策目标更加可控。因此,需要根据生产成本和外部规则等变化适时调整补贴标准,注重引导农户预期,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控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今后稻谷和小麦等其他农作物的价格补贴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目标价格补贴改革;生产者补贴;大豆生产
06新农保政策会缓解城乡老年健康机会不平等吗
——来自CHARLS数据的证据
张郁杨(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陈东(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从机会不平等这一创新性视角出发,基于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CHARLS基线调查微观数据,采用PSM-DID模型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对城乡之间老年健康公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健康机会不平等,2011—2018年机会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且老年群体较之中年群体降幅更大;新农保政策显著缓解了城乡户籍造成的老年健康机会不平等,这一结论在更换匹配方法、调整研究样本、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新农保政策的缓解效应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中等收入、得到更多家庭养老支持和健康状况更差的老人受益更多;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在短期内随着养老金领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从更长时间维度看政策持续性尚有待加强。
关键词:机会不平等;老年健康;城乡差距;新农保;PSM-DID
07牧户经营规模对综合效率与经营效益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典型草原地区为例
王慧,杜富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面对小牧户与大市场难以实现有机衔接的现实困境,规模经营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保障牧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举措。为了厘清综合效率、平均效益与总效益随经营规模的变动趋势,探寻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用锡林郭勒盟410份牧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综合效率、平均效益与总效益均表现出“倒U型”趋势。(2)综合效率在经营规模对平均效益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中介效应;总效益能够调节经营规模对综合效率水平的影响。(3)综合效率、平均效益以及总效益极大值点对应的经营规模分别为1033羊单位、775羊单位与910羊单位。最后,本文提出对策建议,期望为牧户的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牧户;经营规模;综合效率;平均效益;总效益
08CAFTA情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研究
黄勇,牛惠亭,李谷成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其建立与发展对推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渠道及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反事实的合成控制法评估CAFTA战略对东盟整体和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并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评估CAFTA战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的持续性。研究发现,合成控制法较好地复制了CAFTA战略实施之前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但CAFTA战略对不同成员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效应不仅大小不同,甚至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CAFTA战略实施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的持续期。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效应;合成控制法;贸易持续期
09“藏粮于技”背景下我国小麦产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蔡晓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李慧泉(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视角,构建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函数移动的影响机理分析框架,构建多要素技术进步的偏离度指数和要素偏向指数,分析2004—2019年小麦产业的要素偏向性特征趋势与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小麦产业及各主产区的技术进步主要是以中性技术进步为主,偏向性技术进步在不同阶段对技术进步存在差异性影响。小麦产业要素偏向特征呈现“劳动力—生物化学—土地—劳动力”的趋势,各主产区的技术进步偏向主要以劳动力和生物化学要素为主,以土地要素和机械要素为辅。小麦产业的技术进步模式表现为以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为主、机械型技术进步为辅,各主产区的技术进步模式存在差异,这与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扭曲和地理特征有关。农业人力资本和农业科技投资是促进小麦产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对于小麦产业实现节本增效和提高“藏粮于技”具有现实指导价值,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关键词:技术进步偏离度;要素偏向指数;要素偏向特征;技术进步模式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1980年创刊,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题写刊名,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的22种A类期刊之一。
《农业技术经济》月刊,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农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
根据国际引证年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再次入选“202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经济问题》国际影响力CI值为91.095,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284,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超过30%,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二,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技术经济》国际影响力CI值为68.783,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值为210,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达到34.29%,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另外,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在“F3农业经济”类中均位于Q1区(前25%)。
官网:https://www.iae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