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经济问题》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目录

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

......杜志雄,高鸣(4)01
土地问题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政策效应

——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罗必良,李尚蒲(19)

城乡平衡发展理念下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

......钱文荣,赵宗胤(37)

宅基地制度改革视域下传统村落古民居的活化利用对策

......曲颂,郭君平,夏英(45)

耕地非粮化整治的组织逻辑与实践限度

......赵鑫,林琳(58)

试点地区宅基地流转的实践探索与推进路径

——基于安徽省东至县的考察

......张勇,江学祺,李忠林(69)


02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张正平董晶(81)

数字化“金融+产业”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的机理与案例分析

......刘冬文,苗哲瑜,周月书(96)

农业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内在逻辑、障碍与推进路径

......王韧,陈嘉婧,周宇婷,宁威(110)


03
组织与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管理的改革困境与立法化解

......孙聪聪耿卓(124)

回到过程之中:西南边境小农户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困境与思考

......李臻(135)



01

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

杜志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高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党的十八以来,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亟需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撑。针对当前乡村振兴人才短缺且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入来源与方式单一等问题,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应主要围绕人才、土地、资金三个方面,聚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农村承包土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投入等九个领域,采取一系列创新性改革措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持续注入活力。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农村改革;人才振兴;土地制度;资金投入


0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政策效应

——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罗必良,李尚蒲(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线索。本文基于2013—2019年全国县级数据,通过构建准自然实验,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基于传统多期DID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且结果稳健。其中,夜间灯光数据通过了异质性多期DID的平行趋势检验。(2)机制分析表明,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促进土地价格的差异化、强化环境规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均能有效释放入市改革的政策红利并促进县域经济增长。(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入市改革更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增长。鉴于我国于2022年再次启动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工作,本文将有助于为新一轮入市改革的精准施策提供政策依据。

关键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县域经济增长


03

城乡平衡发展理念下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

钱文荣,赵宗胤(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城乡平衡发展理念,在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矛盾,并结合地方政府宅基地改革的多样化探索,探明城乡平衡发展理念下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思路。本文认为,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存在地方改革实践逻辑与城乡平衡发展的矛盾、制度改革目标之间的矛盾、制度改革目标实现与现实中权利主体不清晰之间的矛盾、宅基地市场化流转的需要与城乡土地产权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等四大矛盾,要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通过平衡多元改革目标、健全农民财产权利、化解改革主体矛盾,实现城乡平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

关键词:城乡平衡;农村宅基地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


04

宅基地制度改革视域下传统村落古民居的活化利用对策

曲颂,郭君平,夏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保护好、发展好乡村文化遗产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当前传统村落中的古民居保护利用形势较为严峻,宅基地无限期持有、用途管制、转让受限、退出不畅、收回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房地一体确权进程迟缓以及村庄规划长期缺位是桎梏传统村落古民居活化利用的重要症结。以扩能、赋权与放活为导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为松绑宅基地使用权、激活古民居资源打开了突破口,本文遴选了山西泽州县大阳镇、云南大理市喜洲镇和浙江松阳县横岗村三个典型案例,依据“房—地—人”三位联动的理论逻辑进行深度剖析,为不同发展条件的传统村落选择适宜的古民居活化利用模式提供参考借鉴。未来依托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契机,从建立古民居闲置监测机制、拓宽古民居复合性功能和转让范围、健全古民居流转交易机制、分类实施古民居有偿退出政策、加快村落规划编制以及完善产权人私益补偿与筹资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古民居;宅基地制度改革;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05

耕地非粮化整治的组织逻辑与实践限度

赵鑫,林琳(浙江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耕地非粮化整治不是从新农业到旧农业的转型过程,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以W村为例,本文讨论行政发包何以成为非粮化整治的组织逻辑,包括网格化的权力分配、柔性的政策传播方式、弹性的补贴激励措施以及引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智慧。尽管整治效果显著,但研究发现发包存在实践限度,集中表现为造成去小农化、改变“国家—农民关系”、短期内的奖补措施弱化政策执行的长期效果、再造了乡村的公共空间、集体经济组织决策丧失活力。研究认为,耕地非粮化整治需要与其他农业农村政策有效衔接,要兼顾耕地保护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坚持发挥农民在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应当鼓励但有限度地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明确基层政府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责任边界。

关键词:耕地非粮化整治;行政发包;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


06

试点地区宅基地流转的实践探索与推进路径

——基于安徽省东至县的考察

张勇,江学祺(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忠林(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宅基地流转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重点探索的内容。现阶段宅基地权能实际扩张、宅基地功能转型及宅基地流转范围突破促成了宅基地流转的现实需求。本文基于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安徽省东至县的考察,对该县三个村探索的三种宅基地流转实践样态即“宅基地置换+村集体收储+工商企业租用”模式、“村集体主导+农户入股+合作社运作”模式及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管理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并分别从实施目标、实施资源禀赋、实施成效以及可推广性四个方面进行对比,进而结合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求提出宅基地流转的推进路径,以期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路径及完善宅基地制度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推进宅基地流转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宅基地流转;“三权分置”;实践样态;推进路径


07

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张正平,董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中国经济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农信机构改制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风险分担机制滞后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金融科技行业迅速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稳步推进,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本文基于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挑战和金融科技发展机遇的分析,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改善风险定价等角度阐述了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从助力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重塑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等维度揭示了金融科技赋能的现实路径,进而提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金融科技;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机制;路径


08

数字化“金融+产业”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的机理与案例分析

刘冬文,苗哲瑜,周月书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创新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数字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数字化“金融+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以中和农信“乡助”APP数字化平台为案例,分析了其服务小农户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研究发现,数字化“金融+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业生产收入,为小农户提供了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形成了可持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案例分析表明,“乡助”APP数字化平台拓宽了小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农资采购渠道和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了小农户使用金融服务的门槛,帮助小农户跨越“数字鸿沟”,有助于小农户与大市场、数字化金融服务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衔接。本文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化“金融+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更好地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数字化;“金融+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和农信


09

农业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内在逻辑、障碍与推进路径

王韧,陈嘉婧,周宇婷

(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宁威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建设离不开全面、充分的风险保障。作为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农业保险从多维度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有着深刻、多元的内在逻辑。针对农业保险目前仍存在“大而不强”等不足和短板,应重塑其功能架构和制度设计,多维协同发力,持续优化供给,并通过完善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环境、扩大农业保险试点实施范围、改进保费补贴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等举措深化这一内在逻辑,使之成为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必不可少的稳定器与助动器。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强国;内在逻辑;现实障碍;推进路径


10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管理的改革困境与立法化解

孙聪聪,耿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


摘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导向提倡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形成的股份实行静态管理,但改革中存在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难以有效区分、劳动积累贡献不足以成为股份静态管理的依据、非成员股东持有股份正当性合理性存疑等理论和实践困境。《民法典》坚守保障成员生存的集体所有权,明确集体所有权的本质属性是体现成员公有的民事权利,成员随特定事实而变动是其固有特征,作为特别法人的集体资产量化股份有别于营利法人股份,从而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构了私法逻辑。为实现与«民法典»私法秩序融贯协调,凝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成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应当将全部集体资产及其收益予以股份量化,以成员身份为前提设置个人股,股份随集体成员身份得丧而变动,如此方能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向深入,并真正实现集体所有权。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民法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成员股;动态管理


11

回到过程之中:西南边境小农户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困境与思考

李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在后扶贫时代,如何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是迈向共同富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理解农户生计适应性和脆弱性是进一步培育农户内生动力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社会资本为分析工具,在修改SLA理论框架基础上揭示云南M抵边村将外部干预行动“内部化”的机制性过程,发现新产业植入前,当地人基于“意会”的社会关系网络维系了人与物的流动,形塑了农业组织形态、保障了兼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新产业植入后,尽管农业组织形式被改变,行动者仍借助互惠与信任等传统组织要素维持产业稳定,体现出生计适应性;疫情冲击下,地方政府缓解了生计压力,但行动者自身生计能力仍存在提升空间。该案例揭示,应重视行动者自发形成的经济互动形态,并在激活其所蕴含的积极资源基础上,创造有助于展开多方合作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社会资本;产业脱贫振兴


关于我们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1980年创刊,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题写刊名,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的22种A类期刊之一。

《农业技术经济》月刊,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农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

根据国际引证年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再次入选“202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经济问题》国际影响力CI值为91.095,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284,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超过30%,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二,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技术经济》国际影响力CI值为68.783,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值为210,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达到34.29%,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另外,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在“F3农业经济”类中均位于Q1区(前25%)。

官网:https://www.iaecn.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