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2019-2022年)》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是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开展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种业发展决策部署,加强畜禽种业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畜禽新品种,保障主要畜禽品种有效供给,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培育自主品种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品种为载体、企业为主体、科研为支撑,加强畜禽种业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品种创新和制度创新,创建资源共享、多元投入、获益分享、人才交流的联合攻关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农情、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畜禽种业自主创新体系,推进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瞄准生猪、奶牛、肉鸡、肉牛和肉羊等,聚焦良种培育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培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良种。
(二)坚持政府引导,专家领街。发挥各级畜禽种业主管部门在产业指导和政策扶持方面的作用,成立专家委员会,由首席专家把握方向。
(三)坚持企业主体,多元合作。创新组织模式,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构建1(牵头企业)+N(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的产学研紧密联合创新体系,突出育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攻关。
(四)坚持统筹谋划,整体联动。统筹推进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促进各类要素集成联动和多类主体协同合作,打造畜禽种业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二、攻关目标
立足我国现代种业长远发展需求,瞄准国际前沿育种理念、技术和模式,合力突破南禽有种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瓶颈,培育一批自主品种和品牌,提升主要高种核心种源自给率,满足乡村振兴和现代畜牧业发展对高效、高产、优质品种及配套系的需求。到2022年,形成一批畜禽联合攻关的标志性成果,商业化育种体系进一步优化,有畜禽种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育种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优质瘦肉型猪选育联合攻关
1.主要任务。开展优质瘦肉型猪种猪智能测定、种猪大数据遗传评估、猪种质资源分子鉴定、分子设计育种等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瞄准我国华南华东、华北西南等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杂交筛选具备特优质、优质、高效不同特色的优质瘦肉型猪新配套系。由广东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
2.预期成果。培育具有瘦肉率高、饲料转化率高、肉质优良、骨架大等特点的终端父本2-3个,培育具有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体型高长等为特点的瘦肉型猪第一母本、第一父本3--4个,培育具有肉质优良、体型高长、黑毛、繁殖力高的“大黑猪”母本1-2个,筛选出满足高端、中端和大众化市场需求的配套系或杂交组合3-5个。
(二)地方猪种种质自主创新联合攻关
1.主要任务。利用我国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良瘦肉型猪和我国特色地方猪种质资源,创新瘦肉型猪育种技术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品种与培育品种生产性能测定平台、分子育种平台及大数据管理与基因组预测平台,联合猪保种场建立“地方猪种种质创新开发联盟”,实行一体化智慧管理。在保持肉质的基础上,选育地方猪专门化品系,进一步提高繁殖性能、生长速度及饲料转化效率。由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浙江大学潘玉春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
2.预期成果。筛选出5个以上的最宜杂交组合,培育1-2个专门化新品系或配套系。
(三)荷斯坦牛种质自主创新联合攻关
1.主要任务。以分子有种技术为主要手段,筛选核心种质和特色种质,开展活体采卵一体外胚胎生产(OPU-IVP),组建全国奶牛育种核心群,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育种场。构建优秀种公牛自主培育技术体系,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早期优选后备公牛。建立国家奶牛育种数据收集与遗传评估平台、高效快速扩繁产业化技术平台、种质创新支撑共享平台及奶牛优秀种质展示与交易平台。由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牵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仲跻峰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
2.预期成果。打造2- -3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育种场,自主培育种公牛达到40%以上,鲜胚移植受胎率42%以上,冻胚移植受胎率35%以上,部分种质遗传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四)白羽肉鸡育种联合攻关
1.主要任务。开展白羽肉鸡肉质评定抗病抗逆性评价等精准表型测定,建立表型精准测定技术规范;研发白羽肉鸡基因组选择技术和适用于白羽肉鸡高效和抗性平衡的基因组育种技术,建立全国白羽内鸡基四组有种技术平台。建立适用于我国白羽肉鸡的种源性疾病净化规范。建设白羽内鸡品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覆盖阜和市场影响力,创建优秀品牌。第一组由福建圣泽生物料技发展有限公司幸头,东北农业大学李辉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第二组由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
2.预期成果。培育出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同期水平、适合我国饲养环境和养殖模式的白羽肉鸡配套系1- 2个,生产性能至少有一项以上优于引进品种。
(五)湖羊选育及其新种质创制联合攻关
1.主要任务。研发适用于肉羊的高通量、精准、自动化的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设计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湖羊育种芯片,建立相配套的遗传评估体系;成立“湖羊联合育种组”,实施联合育种;培育、扩繁以湖羊为主要育种素材的新品种和高繁殖力、体大、节粮和小尾湖羊新品系。由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兰州大学李发弟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
2.预期成果。培育出高繁殖力和体大湖羊新品系2个,选育出节粮和小尾湖羊新品系核心群2个,培育出适于舍饲的肉羊新品种1个,打造专门化肉羊生产的“超级母本”,显著提高我国肉羊种群生产水平和肉羊种业竞争力。
(六)“华西牛”新品种培育联合攻关
1.主要任务。建立和完善精准高效生产性能测定平台,建立肉牛育种大数据聚合与共享平台,完善“华西牛”联合育种数据库。以我国优质的地方黄牛品种及现有有成品系为重点,利用分子有种技术,发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种质资源,开发和推广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定制芯片。完善“华西牛“遗传评估体系,制定并应用“华西牛”基因组选择指数。由北京联育肉牛育种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善医研究所李俊雅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
2.预期成果。建立育种基地4个,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华西牛”,主导肉牛品种核心种源自给率由现在的35%提高至70%。
四、攻关机制
(一)构建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组织机制。组建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专家指导委员会,由院士和相关专家组成,为畜禽良种联合攻关战略性、方向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提供决策咨询。设立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办公室,由种业管理司和全国畜牧总站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贵联合攻关工作的组织协调。攻关组由业内领军企业牵头,首席科学家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科研教学单位和相关企业参与,共同落实联合攻关任务。
(二)资源信息共享和成果获益分享机制。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办公室组织开展成果集成展示示范,推介攻关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资源信息交流,加大攻关成果现场展示力度,构建多种方式的成果获益分享机制,加快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定期发布中国种绪、奶牛、肉牛(含乳肉兼用牛)和肉羊遗传评估报告和排名,及时释放权威信息,向社会推介优良种畜。
(三)建立联合攻关动态管理机制。每年初由联合攻关牵头单位根据任务委托协议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组织对攻关组参与单位进行考核.年底将考核结果报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办公室。国家畜禽良种联合项关办公室组织对联合次关知进行年度考枝。依据考核结果和发展需要,攻关组参与单位实施动态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各攻关组要把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作为新阶段推进畜禽种业创新的重要举措,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勇于担当,认真落实,加强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协调配合,积极推进资源共享,促进优势互补,逐步由小联合发展为大联合、由松散联合发展为紧密联合,共同推进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各项工作。
(二)积极支持,促进发展。各地要统筹各类要素和资源,加大对畜禽良种联合攻关的投入,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畜禽品种振兴行动、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等优先对联合攻关给予支持。企业要积极通过资本市场、社会募集等多种渠道,加大育种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攻关成果推广应用。
(三)及时总结,加大宣传。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办公室要及时跟踪攻关进展,总结攻关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定期发布攻关简报,促进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要统筹线上线下宣传,营造勇于探索、敢于攻坚的攻关氛围,激发各攻关组不断创造新业绩。
附件1:
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专家指导委员会
主 任:
吴常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副主任:
黄路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时建忠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 、副站长
成 员:
陈瑶生 中山大学教授
张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李俊雅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杨 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文 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青牧善医研究所研究员
李发弟 兰州大学教授
侯水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南牧鲁医研究所研究员
李 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潘玉春 浙江大学教授
仲跻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
李 辉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附件2:
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办公室
主 任:
时建忠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副站长
成 员:
马志强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处长
杨红杰 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处长
陶伟国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副处长
邱小田 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博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