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航天育种,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点击关注☞ 中国种业 2022-06-21
了解更多种业内容●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茄子像南瓜,南瓜磨盘大

豆角几尺长,甜椒大如梨

……

这些不是转基因蔬菜

而是通过航天育种得到的新品



敲黑板!什么是航天育种?




把生物体,特别是植物的种子送上太空,进行诱变,对基因发生改变的种子选育以后,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截至2020年9月
我国先后30多次
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
天宫空间实验室等航天器
搭载植物种子
目前共培育出200多个新品种
每年的种植面积达到3000万~5000万亩


刘录祥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从事航天育种研究20余年,带领团队先后育成小麦等作物新品种20余个,包括我国第二大小麦品种“鲁原502”,真正让航天育种技术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说到航天育种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遥远和“高冷”
对航天育种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
把种子带上天再带回来
作物就能丰产、果实就能变大
其实不然

刘录祥说
“太空旅行”只是第一步
种子们“既要上天,也要入地”

历经层层考核与选拔



考核一:
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够
有机会“遨游太空”
只有果实饱满、活力好
遗传稳定性高的种子
才能获得进入太空的入场券


考核二:
在太空飞行过程中
只有被宇宙射线击中
发生基因改变的种子
返回地面后
才能够进入下一轮考核

▲ 种子在太空被宇宙射线击中的照片

刘录祥解释说: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被宇宙射线击中,也不是所有被击中的种子都能发生基因变异。因此,育种家的工作充满了未知,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惊喜。


考核三:
在能力测试环节
依然是优胜劣汰

只有产量好、势头旺盛或具有抗性
如不怕虫子咬、不怕干旱的
“强者”才能留下


但是,这样还不够!

考核四:
挑选出的种子
需要到全国各地多个生态区进行繁殖
最终,只有通过了
多年多个生态地点的测试
品种审定委员会
才会颁发“转正”证书

真正的“太空种子”
此刻终于能够闪亮登场





太空种子,不是说种子上天转一圈下来就叫太空种子,而是经过了空间诱变,这个基因发生改变的种子,进行一系列的筛选过程,最后稳定的品系,通过审定后叫太空种子。


从遨游太空到地面培育
从品种筛选到品质验证
整个过程耗时4~6年
只为获得“最不一般”的太空种子
“不一般”的太空种子
种出来的果实确实“不一般”


但是太空瓜果
除了“大”以外
营养价值会不会更高呢?
戳视频,听听科学家刘录祥怎么说!
↓↓↓


咱去不了太空
但可以吃太空蔬菜!

普遍关心的问题来了
航天育种到底安不安全?
戳视频,听刘录祥的最权威解释吧!
↓↓↓



“航天育种在本质上和自然界的变异相同,只不过航天育种加速了变异的过程,提高了变异的频率。”1996年,刘录祥团队专门做了一个核物理的检测实验,实验证明,即便是空间搭载后直接回来的种子,也是非常安全的,而更重要的是,航天育种在培育优质新作物品种,特别是特异性的种子材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要坚持航天育种的原因。


航天技术与农业生产相遇的背后
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
我们的餐桌丰富了
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有了保障

戳视频↓听听这场不一样的演讲!(完整版)


来源:央视一套、央视网、CCTV1开讲啦



推荐阅读



 潜力爆品:贴上“中国标签”的鲜食玉米

 细剖“品种井喷”:温水里的青蛙,真的跳不出来吗?

 有中国特色的水稻设计育种体系 V2.0版本→

 新进展!玉米种质创新助推新品种选育成果展示

 育种5G时代,未来已来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中国种业》▼把时间交给阅读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点个“在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