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记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二集《寻稻之路》

中国种业 2023-10-24

CCTV-4国家记忆

五集纪录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二集《寻稻之路》

点击观看第二集


1961年6月下旬,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之中,与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株天然杂交稻相遇,这株“希望之稻”的出现以雕塑的形式载入了杂交水稻的史册。



随后,袁隆平根据对天然杂交稻的推想,决定锁定目标,寻找雄蕊退化,雌蕊正常,要靠外来的花粉繁殖后代的水稻。在他的坚持之下,属于袁隆平生命中的第二株神奇的水稻,即将被他发现。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跟往常一样在洞庭早籼试验田中逐行逐穗地勘察寻觅。下午两点多,突然,一株稻穗吸引了袁隆平的目光,这株稻穗的雄花花药不开裂,即使经过人力摇动,也没有花粉飞出。袁隆平欣喜若狂,这意味着他在14万株的稻穗中选到了他想要的雄性不育株,这一发现,被认为是袁隆平“中国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的开端。



两年时间里,袁隆平先后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在四个品种中找到了6株水稻不孕植株,对这些不育材料进行了两年的试验和观察,袁隆平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并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是国内第一次详尽地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特征。


论文手稿


1966年夏天,一场风暴即将席卷安江农校。袁隆平被黔阳地委派来的工作组列为批斗打倒的对象,他辛苦培育的水稻秧苗也被收走,杂交水稻试验面临夭折。


批斗前的深夜,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与尹华奇找到了袁隆平,带袁隆平来到一条臭水沟,在荒草丛生的臭水沟里,袁隆平发现了绝处逢生的秧苗。这三株秧苗是李必湖与尹华奇偷偷藏起来的,这三盆秧苗,在危急关头保住了水稻不育株的一代血脉。


然而,预想中的狂风暴雨并没有出现,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收到了来自国家科委发出的便函。


国家科委便函


函中肯定了袁隆平的研究。这个便函改变了袁隆平的命运,也让刚刚起步的杂交水稻试验转危为安。1967年7月,在安江农校,袁隆平和他的两个学生李必湖、尹华奇三人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袁隆平与助手尹华奇(左一)、李必湖(右一)在安江农校试验田


1968年的一天清晨,袁隆平来到试验田里勘查秧苗,可此时眼前的情景让他顿时傻了眼,试验田里的秧苗被人为地毁掉了。看着眼前的情景,袁隆平浑身直打寒颤,他在泥地里呆坐了许久。强忍悲愤的袁隆平,开始在学校里四处奔走,他又像当年寻找水稻的劲头,执着地寻找起来。直到事发后的第四天,在找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后,他终于在一口井里发现了自己的试验秧苗。这五棵劫后余生的秧苗,挽回了袁隆平四年的心血,也再次挽救了杂交水稻。



1970年5月初,试验田中培育的不育系种子终于成熟了。袁隆平和助手们马上把这些种子带回湖南,用这些种子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然而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经历过太多波折的袁隆平已经愈挫愈勇,他开始翻阅资料,希望找到突破口。袁隆平发现杂交高粱的培育试验中,用的是南非和北非两个距离非常遥远的品种,这让他豁然开朗,杂交优势可能是在地缘越远的品种之间表现得更加明显。他大胆预测,想要培育出合格的不育系,必须找到远缘地水稻品种,他把目光投向了野生稻,袁隆平决定利用野生稻做一次试验,最南边的海南岛成了他的首选,袁隆平的南繁育种之旅正式开启。



在寻找不育株这条路上,袁隆平已经走过了六年的时间,他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寻找下去,属于自己的那棵希望之稻必将出现!

来源:隆平高科
往期文章推荐
《中国种业》“金笔奖”评选开始啦!国家记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一集《水稻之缘》人民日报:为种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新知)河南审定会议通过小麦品种108个科技育种赋能农业增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