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晓松怎么消失了

365读书 2022-06-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往事叉烧 Author 叉少

后台回复“读书”

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叉少

来源|往事叉烧



01


1969年,高晓松生于北京一个高知家庭,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高晓松父亲是清华教授,母亲是建筑学家,外公担任过深圳大学首任校长。高晓松说:“在我家,硕士文凭相当于文盲。”


小时候高晓松住在清华园里,大院里住满了有学问的老师、教授。每当他有什么问题,父母就给他写张纸条,让他去敲谁谁家的门。


“随便踹开一家的门,进去聊会天就很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家前面的院子。”


在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长时间耳濡目染,高晓松琴棋诗画都学得很扎实。母亲希望他成为一个“懂点艺术的科学家”。


他学业一路很顺畅,一直都在北京最好的学校里当学霸。


高晓松初高中在北京四中读书,A班里坐着年级前五十名。高晓松坐在前排,每次老师忘记古诗的下一句,他就在边上提醒。


他从不标榜自己出身书香世家,变着法儿跟自己身份较劲,每天弹着破吉他追女同学。他还特别崇拜别人打架,满嘴黑话。


他说:“我顶讨厌自己家庭出身,臭知识分子家庭没劲。”



在学校,他从不佩戴四中的校徽,管大院里的小混混叫大哥,跟人结拜,学人家的口头禅、口音和俚语,书包里也塞一块砖头。


但人家看不起他,嫌弃他穿得好。高晓松特自卑。


有次他组织了一场群架,请来外交部大院的孩子助阵。打完了架,人家拍拍屁股走了,留下高晓松一个人挨处分。操场上广播喇叭里喊高晓松的名字,高晓松反而特得劲,感觉全校女生火辣辣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像个英雄。


读初中那会儿,高晓松头发到腰,有次烫了个大波浪,被级部主任给喊住了。高晓松指着校规,说:“我没违反校规啊?”


级部主任一看,上面写:女生不准烫发,男生不准剃光头。


02


在学校,高晓松每天都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装作不用功。 


每到晚上十点,他就开始“扰乱军心”,夹着书包跑出自习室。但他出校门后立马到北师大图书馆,躲在角落里自习到十二点。


1988年,高晓松高考,父母让他报清华,他想报浙大,因为他当时谈的女朋友要报浙大。他自己有私心:江南山清水秀,女生漂亮;浙江离北京远,爸妈管不了。


妈妈找他谈话:“你如果报考清华大学,我们供你读书。你要是报考浙江大学,我们尊重你的意愿,但是你得自己养活自己。”高晓松一听,报了清华。


女朋友听他不报浙大了,使性子把他的吉他摔断了琴弦,他立马把女友甩了,理由是“弦断了就是情断了”。


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张克潜是他舅舅。入学后,高晓松无心学习,心思都放在女孩子身上。


他做了个简易窃听器,放在女生宿舍,偷听女学生讲话。清华的女学生都很好学,谈话内容基本上都是科学,高晓松听来听去觉得没劲。但后来整栋楼都通过那个频率听女生宿舍讲话,一上自习,男生就赶着回去偷听。



高晓松颇有才华。除了撩妹,他还组了个乐队玩摇滚,取名“青铜器”,把邻校的老狼找来当主唱。


高晓松留着长发,穿着很邋遢。两人第一次见面,老狼第一反应是:“这人是清华的?这不是卖瓜的吗?这靠谱吗?”


见面不太顺眼,但在音乐方面,他们很有默契,高晓松听老狼唱了两句,当下就拍板:“就你了。”


那时他们没有经费,乐器很烂,吉他和贝斯不超过一百块钱,便用刷子把替代鼓槌,连音箱也是电子管收音机改装的。


但他们劲头很大,带着这些装备到处跑场唱歌,乐队逐渐有了一些名气。


1990年暑假,高晓松和老狼收到海南一家歌厅的邀请,前去驻唱。两人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到下榻的三星级酒店,兴奋地在席梦思床上又唱又跳。


他们在歌厅演奏了一周,激情很高,但反响平平。因为不会唱粤语流行歌曲,最后被老板轰了。



高晓松让老狼先回北京,自己一路玩音乐,流浪到厦门。厦门海美,人美。高晓松认识了一个女孩子,很快坠入爱河。


暑假结束,他没有回京,放弃了学业。


高晓松是个暖男,会给女朋友梳头。有天早晨突然灵感来了,他把梳子一丢,翻开一本书的封面就开始写: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


《同桌的你》就这样诞生了。他形容那感觉就像“上帝在抓着你的手写东西”。


多年后他还感慨:我迄今的36年里,再没哪一年如1990年般漫长、欢乐、忧伤。


《同桌的你》在校园里流传很广,收到很多粉丝的来信。有校友采访他,他说:“现在唯一的想法是把自己搞得安静些,好好做自己的音乐,对得起这份名利。”


03


高晓松在厦门“流浪”了大半年,回到北京,准备考北京电影学院。


备考失败,高晓松在家里混不下去,父亲对他发火:“不读书就不要赖在家里。”说完,下厨给他炒了两个告别菜。


经朋友介绍,他去了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实习,搞起了广告工作。


有次在外地拍纪录片,高晓松碰到了一家葡萄酒厂老板。他随口给编了句广告语:想活九十九,常饮葡萄酒。老板一听很高兴,让他帮忙拍广告片,给了他一万六。


制作费只需要4000,剩下的钱四人分了,每人得了3000块。当时,一个公务员的月工资才70多元。挣到第一笔钱后,高晓松像个暴发户一样,当晚就带着女朋友,打最贵的车绕北京城转了一圈,一顿饭吃了400多元。


尝到金钱带来的快感,高晓松很快辞职,开广告公司,还跟好友宋柯一起倒腾麦田音乐,过得潇洒随性。


他买了一辆林肯汽车,穿着皮夹克带朋友四处闲逛,勾搭女学生。身上揣着3万买的大哥大,连传呼号也是最贵的单号,一个6字。他说:“听到别人说呼6,就感觉很洋气。”



1993年10月8日,诗人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吊自杀。高晓松听说后,写下一首《白衣飘飘的年代》,怀念从前。


1994年,内地乐坛大放光彩。大地唱片发行专辑《校园民谣1》,收录《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等歌曲。


凭借这张专辑,高晓松和老狼一炮而红。高晓松拿了一堆奖杯,他很膨胀,对着那堆奖杯说:“(这东西)当尿盆太小了,做烟灰缸又太大。”


那时候高晓松和老狼常常获奖,每次颁奖,如果是第二,就不去。湖南电台主持人龙丹妮和汪涵到北京采访他,他穿身睡衣就出来了。


人家问他,你们那首《同桌的你》是写给哪个女孩的吗?他下巴一抬:“什么哪个女孩,就是泡妞呗。”


1995年,老狼受邀登上春晚,结束后收到央视给的奖状,上面写“你荣幸地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高晓松不屑,说:“这难道不应该是对方的‘荣幸’吗?”



1996年底,高晓松因为“火得不知道该干嘛”,决定筹办一场演唱会。


演唱会来了一万两千人,许多大牌明星、歌手都来了。工作人员对高晓松说:“票卖光了,还有几百人没买到票,只能围在体育场外面。”


高晓松听后,执意要求开门迎客,有票的、没票的一股脑儿全涌了进来。从《同桌的你》到《恋恋风尘》,全程都是几万人大合唱。高晓松飘了。


曲终下台,那英对高晓松说:“晓松你真该感谢老天爷,我一直想开音乐会都没开成,你才27岁,就开了一场万人音乐会。”高晓松一撩长发,说:“这不是我有本事吗?这不是因为我写的好吗?这不是因为大家喜欢我吗?”


好友宋柯回忆——


那时高晓松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走!哥们儿带你争名夺利去!”


04


20世纪末,互联网迎来风口,新浪、搜狐、网易纷纷赴美上市。


高晓松被张朝阳拉去搜狐,担任娱乐总监,成为年薪几十万的高管。


两人一起赚钱,还一同到夜店找小姐。高晓松说:见惯了北电中戏的学生妹,泡夜店会对清华女生更感兴趣。


互联网泡沫很快破裂,高晓松离开搜狐,转身去做导演。他找来朴树和周迅,拍摄了《那时花开》。



1999年,《那时花开》杀青,凭着周迅和朴树的人气,影片票房高涨。


很多媒体跟风炒作,说高晓松是时代的宠儿,多才多艺。但不久就有专业人员出面:“充其量也就是个90分钟的MV罢了。”


有人毫不客气: “这个胖子连衣裳都没穿,哪有什么新装啊!”


不论赞美还是批评,高晓松话题度、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完全盖过老狼,成了文化人儿。


2002年,记者采访高晓松,提到大家对《那时花开》的评价。高晓松说:“不喜欢我的人,早就不喜欢我了,不用等到今天。喜欢我的人,早就喜欢我了,也不用等到今天。而我,早就已经被人民认可了。”


记者随即又问:“一提起高晓松,很多人都说你是个聪明人,但很少加音乐人、文化人这样的前缀,你认为是这样吗?”


高晓松头一仰:“我当然是个聪明人。”他讲了自己小学答卷又准又快的故事,却没回答记者的问题。


2005年,高晓松开通新浪博客,成了最早入驻博客的一批名人。凭借这个先机,他成了网友眼中的公知。


《南方人物周刊》采访高晓松,问他什么是知识分子。高晓松答:“知识分子就是能独立思考的人,不是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的。我觉得我就是个知识分子。”


2009年,高晓松担任《快乐女声》评委,谈吐颇有文人的风雅和知识底蕴,“文艺公知”叫得更响了。他还被周立波邀请到《中国达人秀》担任评委,步入了娱乐行业。



事业节节高升,高晓松也抱得了美人归。2005年,高晓松在选美比赛中认识了17岁女孩徐珊珊(徐粲金)。


他自恋地说:“我们这代人最幸福。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女生都找同龄人。我们变成大叔了,她们又喜欢大叔。 ”


2007年,38岁的高晓松在美国跟徐粲金登记结婚,女方只有19岁。高晓松发文称:“妻尚如玉,女且如花。”罗永浩嘲讽道:“呵呵,好烂的中文。”


高晓松沉浸在幸福之中:


“她跟我一起的时候还没进入社会,她的基本世界观都是我塑造的。相比之下,找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被周围圈子的人塑造出来后你再去改的妻子,后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产生分歧。”


05


2011年,高晓松和洪金宝一道,拍摄了《大武生》。


电影杀青之时,高晓松飞回国内庆功。他喝醉酒开车狂飙,造成四车连撞,被判6个月徒刑。


情急之下,高晓松拿出了自己的美国护照,但无济于事。



高晓松认错态度良好。在狱期间,他读了自己之前瞧不起的通俗小说,为金庸深深折服。还苦读《中英百科全书》,写了个剧本《同桌的你》。


他把马尔克斯晚期作品《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译成《昔年种柳》(世面流通译名《苦妓回忆录》)。第一句是这样翻译的:“日子翻回我九张儿那年,那时我打算送给自己一份生日好礼——找个雏儿,过个夜,撒点儿野。”


网友评论说:“翻出了一股二锅头的酣畅,牛二的感觉。”


彼时,娱乐圈对“劣迹艺人”十分宽松。高晓松诚恳道歉,作为反面典型,对新出台的交通法规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名气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微博粉丝从两百万涨到四百万。一出狱就有4家卫视找他做节目,周立波依然等着他。


为此,高晓松不以为耻:“坐牢那段日子是我精神和思想最自由的半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自由的时光”。


他说:“我觉得男人一定要坐牢,5个月太短,没有用,7个月太长,就6个月正好。”


出狱后记者问他:“前两次电影宣发时候,你丝毫不讳言自己是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现在你还这么想吗?”


高晓松说:“我依然认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



出狱不久,优酷找上门来。高晓松跟其合作脱口秀《晓说》《晓松奇谈》。


高晓松给节目取名《闲得蛋疼》,被否了。后改名《晓说》,又加了句slogan:世界依旧很大,大到可以晓说。


高晓松顶着一张大饼脸,一头卷长发,手执折扇,翘起二郎腿,靠在椅子上点评历史。这个形象成了高晓松的鲜明标签。


“你没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书。”



高晓松经历丰富,善长侃大山。他讲的是政、商、经、文体界的种种“内幕”,流量大,观众也爱看,《晓说》很快就红了。他本人也没料到:


“没想到费了我10年努力,花了投资人无数钱的四部电影没红,这个没花我什么精力的节目红了。”


节目爆红,两年播放量高达五亿次。高晓松调侃:“观众看我这张脸看了五亿次。”


高晓松和朋友趁此机会,开了一个民间私立公益图书馆“晓书馆”,他自己担任馆长。


事业巅峰期,他说:“我在月球上拉屎。”


06


2015年,高晓松和宋柯一道入职阿里音乐,担任董事长。


马云戏谑他“矮大紧”,是“高晓松”三个字的反义词。高晓松拿它当了花名。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现在是wannabe(想成为)企业家,什么时候能把wannabe去掉,就是真正的企业家了。”


他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阿里星球,没半年就黄了。后来又合并了天天静听和虾米音乐,也搞砸了。网友骂他: “职业经理人没当成,知识分子标签也掉了。”


宋柯逐步退出阿里,但高晓松卸任董事长后,又担任“阿里娱乐传略委员会主席”,继续发光发热。


马云有教师情结,爱搞乡村教师的公益活动。有次马云想在活动上唱首歌,高晓松就作了个曲,歌名叫《桃李》,让马云演唱。


他吹捧马云:“去了阿里才知道,马云有多了不起。”他给阿里的游戏做代言,还写了本《阿里传》,记录阿里巴巴的波澜壮阔。


作为发掘高晓松的“伯乐”,马云评价他:“他的知识的各种结构乱七八糟,我也不知道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但是听着很舒服。”


2017年双十一,马云拍了一部叫《功守道》的电影。



影片里,马云先后击败各路武林高手,包括托尼·贾、吴京、甄子丹、李连杰。高晓松制作了主题曲,请来王菲和马云一起合唱。


新歌发布两个小时后,高晓松把《风清扬》转到朋友圈:“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听到对得起两位歌者。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网友评论:“有钱真好,可以跟天后合唱。”


07


随着影响力扩大,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站出来,指责高晓松节目内容有硬伤。


2014年,高晓松播出《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历史硕士“cpcliusi”指出,52分钟的节目里,有20几处明显错误,且“这些史实错误和解说偏差基本涵盖了关于中越战争流传多年的诸多捕风捉影的说法”。


“奉劝以后凡是看到他吹历史,赶紧换台。” 


网友翻出往期视频,找“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大倭寇”等言论。


有人在高晓松微博上评论:“回去看高这小丑怎么说。”高晓松是老江湖,说:“来的都是客,您请进。”


纠错风波大热,播放量却不断攀升,不久就登上综艺网络日播榜第四名。



2018世界杯,有人翻出高晓松的言论。他在节目中解读“世界杯假球阴谋论”,称足球比赛的结果是博彩业操纵的假球,背后有完整的利益链条。


央视足球解说员段暄公开反驳。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请不要动不动就把比赛戴上假球的帽子。高晓松老师的一番侃侃而谈我是非常反感的。内容充斥着对于足球的无知,偏见和不尊重。这不是世界杯的问题,这是世界观的问题。”


这场风波再次把高晓松推到台前。但他忙着宣传姜文的《邪不压正》,没空搭理。



2020年3月,一则限籍令在网上引起热议,很多外籍明星被扒了出来。恰逢高晓松发微博参加九三学社,网友质疑他:“美国人也可以参加九三学社吗?”


高晓松马上回应道:“我是中国人,九三学社不接受外籍。”网友又问: “是国籍转回来了?”他说: “我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当然是中国籍,从未申请过外国籍。谈何回来。”


随后他2018年接受采访的视频被扒出来。视频中,高晓松称“中国正处于一个最虚伪的时代”。主持人说:“其实你是美国人嘛,你拿着美国的驾照,你有美国的绿卡,甚至是美国公民吧?你完全可以不用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


高晓松一愣,有点苦涩地笑了下,摆摆手,说:“不解释。”


他随即讲了一堆贬美的话,又反问主持人:“你不也是吗?你不是美国绿卡吗?”主持人说:“我解释。我不是,我做传媒的,拿了也没用。”



2020年5月,《晓说》播出最后一期。


6月8日,高晓松、麦家、马伯庸等受《人民日报》邀请直播,为学子们送毕业祝福。一开始直播间挺平静,等高晓松一出现,评论区炸开了锅。


网友骂“美国人,公蛆”、“一半来看江南老贼,一半来喷公知”。几分钟后,高晓松被骂得提前下播。


高晓松陷入严重舆论危机。


他没做回应。一个月后,十余位阿里高管聚在一起,庆祝高晓松入职阿里五周年。他非常感慨,发文称:“年轻时独行万里,中年时找到组织。真好。”


08


2021年8月,杭州的阿里颇不平静。马云数月未露面,不久Tech星球报道称:原阿里音乐董事长、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已于近日从阿里离职。


随着“清朗行动”开展,高晓松的影视节目和书籍也被下架。


中国历史研究院点名批评高晓松,直指他 “披着解读历史的外衣,然而他肥大的脱口秀袍子里,藏着的尽是包藏祸心的私货——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容不得‘奇谈’,‘奇谈’怪论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历史埋葬。”



紧接着,高晓松创办的晓书馆也突然宣布了闭馆通知。


高晓松改了微博名字,取消了微博认证。他还删除了大部分微博内容,设置为近半年可见。在个人简介部分,只有两个字:静思。


对于这场遭遇,网友称高晓松早在几个月前就嗅到变动。那时他在短视频平台唱了好几首红歌,夸奖这些歌写得好,从小就印在他脑海里。


网友说他是“连夜绣红旗,晚了!”


09


2018年1月31日,高晓松晒出入职哈佛大学研究员的照片,配文说:“今后除了完成好阿里文娱国际化的工作,就在哈佛认真做点研究,努把力做一个较好的知识分子。”


网友阴阳怪气:“你这学历入职哈佛,在你家也只能垫底。”


微博认证上,高晓松毕业院校一栏是清华大学。


不久方舟子出来:“他既不是研究助理,也不是研究员,他只是一名自费的访问学者而已。”还讽刺道:“哈佛不给任何报酬,自己掏钱,还可以骗国内粉丝说自己成了哈佛大学研究员,好励志哦。”


对此,高晓松都没回应。


只是同年接受采访时,高晓松说:“我想成为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


同年录制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高晓松戴着耳机独坐窗前,说自己有几个瞬间找到了当年做唱片的感觉:


“耍把式很长时间以后,坐在那里安安静静一个人说话,那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那时他跟老狼天天鼓捣音乐,没钱了一起打板卖艺,吞过铁球,还练过气功。


有天高晓松父亲从美国邮来一盘Live aid现场录像带,他和老狼看了几十遍,直到把图像看成雪花状。看得眼泪长流。


他下决心要做出伟大的音乐。



2012年,高晓松接受鲁豫采访,在节目上讲个了以前的故事。


有次走在乡间,他突然听见一个中年男人在唱《同桌的你》,撕心裂肺,带着哭腔。


高晓松感慨:“我之前怎么就那么膨胀,现在回想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幸亏我曾经抚慰过那么多人的心,想起之前干的那些不靠谱的事,还不至于太没脸。”


早年高晓松喜欢骂人,后来他说:“骂人的事留给年轻人去做吧,好在我也年轻过,该骂的也骂了,再骂也骂不出啥新花样。即使教堂真的倒了,搬砖也比骂街更有意义。”


2019年,高晓松在50岁生日那天发文,《半生倏忽而过》。


他说:“我要感恩我所生长之时代。我越长大越觉自己其实资质平平,智商也好,情商也罢,不过尔尔。凭我这样资质的一个人,若非生于这个时代,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是绝不可能拥有今天这一切的。”


10


早年高晓松跟老狼喝酒,愣说“魔岩三杰”不及自己,哪儿哪儿都没他好。气得老狼对他破口大骂。


还有一次,光线传媒让挖掘新人,老狼找了批人给他,高晓松说:“这些人跟哥们儿我比差远了。”


最严重的一次,他冲老狼摔了椅子:“有本事你别叫老狼,别唱我写的歌。”老狼也很决绝:“行啊,大不了我不唱了,反正我今天的一切都是你给的。”


老狼去了一家智利合资公司画电子图、做设计,过得很安静。高晓松开起了广告公司,赚了很多钱,活得很张扬。


两人闹翻了,有两年没说话。


老狼曾对高晓松说:“你每天大手大脚,哪天没人养你了,我养你。”后来高晓松出狱,老狼送来十万块钱。


二十年后,老狼登上《我是歌手》第四季,高晓松是帮唱嘉宾。从不烫头的高晓松为他烫了头,陪他唱了《冬日校园》《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最初是一个女孩介绍他们认识,后来这个女孩成了“狼嫂”,两人在一起三十多年。


高晓松说:“老狼是那种不会被时代改变的人。我不行,我随着时代变而变,最后不知道随波逐流到哪儿去了。”


有次高晓松自己在国外旅游,一人开着车反复听罗大佑那首《思念》,只为最后一句:


“挥洒你的笑容回身一转,别了我年少的烦恼寂寞与过眼云烟。”


他一边听一边掉泪,在心里对罗大佑说:“原谅我没能像少年时,在你的歌声里发誓,要坚持过的那样的生活。”




END

往期精彩


为什么那么多受害女性都没有举报赵富强?

2021-12-06

男版“李子柒”一夜爆火,原来我们都看错他了……

2021-12-05

豆瓣9.5,香港最“不正经”的综艺停播了

2021-12-04


作者往事叉烧(id:wschashao ),专注于发掘旧时光中的闪光时刻。这里写的都是文化圈、娱乐圈的往事。时光是个魔术师,当年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却在冥冥之中决定着历史和人生走向。

👍

如果您喜欢365,请点赞,让我们知道,您曾来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