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平】耿振军:文林、文徵明父子与博平

耿振军 薄姑野语
2024-09-16

文林、文徵明父子与博平

□耿振军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文林任东昌府博平(今属聊城茌平)知县,年仅13岁的文徵明跟随父亲来到了博平。文林到博平后励精图治,一改旧貌,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文徵明在这里学习了很多知识,为以后的诗书画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林其人

  文林(1445—1499年),字宗儒,祖籍湖广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为不忘故里,自号衡山。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而后,文林得皇帝恩准,与表亲兼好友桑悦一同返苏探亲。

文林画像

  不久,文林携妻子祁守端和儿子文奎、文壁(徵明)来到永嘉。文林一上任永嘉知县,即显示出其非凡的政治才能。他先后修建县学、王右军祠、东瓯王庙、文信国公祠等。同时大规模浚治海坛陡门,使城内河道畅通,舟船往来如梭。于是百姓夸赞,廉名远扬,在永嘉任上四年,“治行为浙江诸邑最”,朝廷表彰为“浙令第一”。

  成化十五年(1479年)初,文林永嘉任期已满,考绩进京。时任涞水县学教谕的父亲文洪因病归乡,文林从京城返乡省亲。当年八月,父亲文洪去世,文林以丁忧解官。永嘉之治,文林勤谨为民,颇受赞赏。永嘉百姓因感激文林的惠政,将其画像挂于王右军祠之东以示怀念。《苏州府志·文林》载:“通水利,毁淫祠,丈量漏落田地以足粮额。邑大治,父丧归。”《温州府志》:“文林字宗儒,长洲人,知永嘉县。敏察刚果,应变若转丸,击豪强,恤穷困,兴学校,举乡约,毁淫祠,时田粮缺额,石以千计,乃丈量漏落及新涂涨地,以足其数。词讼虽猬而处之裕如,邻邑有不平者多就质,既而民安盗息,四境肃然,将四稔。以外艰去,民思其惠,图像于右军祠之东,辟后升南京太仆寺丞。”

文林在博平的政绩

  成化十八年(1482年),文林丁忧服满,朝廷命其知山东博平县。博平地偏土贫,环境恶劣,文林曾在《博平春半述怀》中描述过这里的环境:“土城半颓人十户,月出无烟望多树。树枯自念天正寒,雪消忽计春将暮。却怜青帝亦世情,可奈东风不相顾。”土城半颓,月出无烟,东风不顾,树枯天寒,其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不能作书,不能内徙,不能和诗,道出了此处为官的诸多无奈;簿书往复,官舍间寂,饥民向泣,役募不均,反映了其上任之初政事的繁杂。虽然如此,文林还是知难而上,大刀阔斧,励精图治。主要政绩表现在四个方面:

  修建学宫  《山东通志》载:“博平县儒学在县东北,旧在县治东。宋时建,金末毁,元至元间重建,元末复毁。明洪武初知县练宗政重建,成化初知县祝文华徙于县东南隅。未几,知县文林以其地卑湿,相地得布政分司旧址,复徙建焉,即今所也。入学拾贰名,学田贰顷肆拾伍亩零。”文林下车伊始,首先深入学宫,了解到学宫所在位置偏僻,校舍简陋,地方狭小潮湿,学生入学率极低,以至于博平60年间仅6人中举。于是他亲自选定校址,下令把学宫迁到地势较高又干燥的城东——原布政分司衙门。诸生迁址后,无不欢欣鼓舞,翕然向学。不仅如此,文林还经常和诸生讲论学业,鼓励诸生学习。在他的影响下,第二年乡试,博平便有数人中举。父老乡亲无不惊叹,皆称文林为贤令。自文林督导迁学后,博平县学风蔚然,人才辈出。

  浚河排涝  除了重修学宫外,文林还有很多利民之举。文林在博平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常常带领下属巡视邑内民情,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马上去办,从不拖拉。他见到乡村不少地方有四周高而中间洼的盆地,遇到下雨便储存很多水,深为当地百姓苦恼。他下令画出草图,因势利导,协调各村根据图纸疏浚河道。经过他的治理,各地汛期洪水都能通过沟渠顺利地排泄到河道中,解决了困扰当地很多年的问题,百姓从此不再担心水患。

  抗权上疏  在当地,百姓每年都运送交纳王府很多钱粮,入不敷出,苦不堪言。文林越职上疏,痛陈官府征收“子粒”的利害,极论其弊端,乞求处理暴虐专横和欺压百姓的人,矛头直指皇亲国戚。有朋友劝告他对皇室宗亲不宜强行处置,恐怕招来不测之祸。文林笑着说:“吾为民宁,能顾利害哉?”相关上司都觉得此事涉及皇室宗亲,不敢过问,但他毅然上奏,最后他的请求得到了朝廷批准,属官百姓都称颂其恩德。

博平县志

  伐梨济民  昔日茌博一带盛产美梨,美梨作为贡品,年年上贡,百姓苦不堪言。文林上任后,通过实地考察后,认为当地种梨是一件利微而害大的事,老百姓年年受累,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他果断下令把梨树尽数伐去,受到百姓的一致拥戴。吴宽《明故中顺大夫浙江温州府知府文公墓碑铭》记载:“地产美梨,有持献中官者,中官令民纳以充贡。曰:‘梨于民何济,使岁为例,其何以堪?’俾悉伐其树,中官大怒,会吏部以公政绩卓异,奏召当擢宪职,适谗言至,竟授太仆寺丞于南京。”《苹野纂闻·文交木伐梨》云:“博平故多梨,甚美而硕。土人岁一贡,率以为常,而蒙害者甚众。至交木作县,悉斧去,谓利微而害大也。交木讳林,字宗儒。”

  文林于博平虽在任时间不长,但政绩突出。他居官勤谨,迁庙学、疏河道,百废修举,一改旧貌。但“处置子粒”及“伐梨”两件事,得罪了一些权贵,影响了文林的升迁。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文林升任南京太仆寺丞(正六品)。太仆寺丞隶属于兵部,是一个管马政的闲职。临行前,文林还写诗传授管理经验,鼓励鞭策接任的新知县:“博平新尹莫忧难,我是当时旧长官。事简鸣琴还有暇,民贫施政合从宽。桑麻四野两常足,桃李满蹊春不寒。百里星郎无谓远,治声十日创长安。”

文徵明与博平

  博平三年间,文徵明一直和父亲在一起。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一作璧,字徵明,号衡山居士。成化十八年(1482年),父亲文林任博平知县,文徵明跟随父亲,在儒学学宫就读。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父亲三年任职期满,文林因为政绩考核要前往京城,文徵明随行。

文徵明画像

  博平的三年时光给少年文徵明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给他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嘉靖二年(1523年)春,文徵明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举荐以贡生入京,二月二十四离家,四月十九至京师,经过吏部考核,被授予翰林院待诏的职位。期间参与了《武宗实录》和《宪皇帝实录》的编纂,并担任皇帝侍讲。在前往京师(北京)赴任的途中,行至魏家湾(今临清魏湾镇,原属博平地)码头时,又一次感慨地记起这段少年他乡的经历,于是即兴赋诗:“博平县里侍亲时,四十年来两鬓丝。竹马都非前日梦,枯鱼空负此生悲。已无父老谈遗事,独有声名系去思。憔悴平生尘上迹,魏湾流水会能知?”

  在这里,他经历了贫穷的生活,养成了勤俭的好习惯。博平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文林父子在此的生活起居可想而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文徵明从小就养成了勤俭的好习惯和倔强的性格,这一习惯和性格伴随了文徵明一生。徵明写过一首《饭蔬》诗描写自己的生活:“饭蔬对客多豪气,烧叶读书无苦声。穷鬓甘心末相笑,有人风雪抱饥行。”家无余财,食无鱼肉,招待客人也只有蔬菜佐餐,烧叶读书,豪气待客,文徵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弘治十二年(1499年)六月初,父亲文林在温州知府任上去世,享年55岁。文林为政清廉,死后箧内没有一件温州的东西,连双鞋都是老家带来的。温州的士绅、百姓还有文林生前的同僚们,或出于敬爱或出于敬重自发筹集了资金,准备为他办一场风风光光的丧事。面对官员和黎民百姓的一片厚爱,文徵明和其家属遵照“丧事从简”的父训,婉言谢绝,将棺木运回故里薄葬。老百姓见文家心意已决,只得含泪护送文林棺木出城。事后,温州的老百姓在华盖山择址修建了一亭子,以此来纪念温州的好知府文林以及另外一清官何文渊,亭子取名“却金亭”。

  在博平,文徵明跟随父亲学习很多知识,为以后诗书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氏先祖与南宋丞相文天祥同族,以军功出世,明初文定开随朱元璋征讨张献忠有功,文林祖父文惠入赘苏州人张声远家后,遂迁居苏州长洲。有明一代,文氏子孙昌盛,有名望者极多,而成为江南有名的文化世族,实自文林始。文林是入明以来文氏家族的第一位进士,对整个家族的影响很大。其弟文森,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盛有廉名。文林对文徵明的教育更是重视。博平虽然世代贫穷,但远离闹市,远离政治漩涡,避开了权力中心,父子二人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文林处理政务之余读书学习,文徵明学习回家,向父亲汇报当日课程。除了这些,还得练字习文,背诵古诗文。当然,父亲也时常给他讲起家族金戈铁马的历史,或是给他讲历代画作尤其是赵孟頫的书画艺术。

  在这里,他目睹父亲勤政为民“处置子粒”事件和“伐梨”的壮举,也体会到父亲力抗强权的铮铮铁骨。文林一生为人谦逊刚直,极重孝义,胸怀坦荡,对文徵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林在温州任知府时,结识了张璁,张璁得势后示意文徵明依附于他门下,文徵明不从。杨一清奉召入朝辅政,一日见到文徵明问道:“你不知令尊与我是朋友吗?”文徵明严肃回答说:“家父离开我已三十余年,从未有一字提到你,所以不知你与家父是朋友。”说得杨一清不觉脸红,其特立独行的性格可见一斑。文徵明一生刚正不阿,从不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与其父的经历、人品、性格及教育是分不开的,父亲文林在他心中埋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

  日后,文徵明与唐寅、都穆结为朋友,并且开始跟从都穆学诗,与唐寅切磋画艺。文徵明诗文风格清新,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他画风秀雅,没有“匠气”,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师傅沈周去世后,“主(吴中)风雅数十年”;他的书法整体严谨,局部活泼又劲健动人,造诣极高,影响了明清两朝几百年。

  文徵明一生的卓越成就,与其少年时期的博平经历不无关系。

(本文原载《联合日报》2023年5月6日,感谢耿老师准允推送,专此致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薄姑野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