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一段旧时光,从滦河老街说起......

2018-01-16 双滦印象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一条老街

每条老街都代表着一段记忆

今天

我们就来聊一聊滦河老街





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

清朝在河北省承德修建的第一座行宫

并不是避暑山庄

而是位于承德市双滦区的喀喇河屯行宫


紧邻塞外第一行宫的滦河老街,比喀喇河屯行宫历史还要悠久,被人称其为塞外第一条商业街。


滦河老街


从老街的北面进入,首先看到的是建于民国八年的“北门”,它风格古朴,门两边各延伸有约6米长的城墙。过了北门,做各种小生意的都各自吆喝着自己的商品,路两旁饱经风雨的老瓦房与新盖的平房,给人以时空错落感,让人应接不暇。



向前走不久就来到了小十字街,以前这里很是繁华,但现在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也许只有街口墙上那个写有“小十字街”的牌子,才能记得清这里的曾经。



小十字街往南走上几十米,就是大十字街,再沿街而行,街两边的商铺渐渐冷清了下来,地摊也由少到无,不远处就是一条河,这是一条旱河,河岸上做生意的很多,如今这条河成了周边工厂的排水沟。从北到南,物是人非,犹如穿越一条时空隧道般,我们仍能从破败与现代之间感悟到老街往日的繁华。



从老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已经没有太多覆有历史烟尘、挥发着时间潮湿味的东西吸引人们的注意了,所以只好让我们一起穿过时空隧道,回到那个老街值得记忆的年代。

记忆里的老街

滦河老街位于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历史上称为洪城峪、喀喇河屯或喀喇城,始建于顺治七年(1650年),至今已有367年的历史。

据了解,清朝初期,为绥抚北方各少数民族,行围尚武,治兵振旅,统治者设立了木兰围场,定期进行木兰秋狝,于是清圣祖康熙就在北京-热河-围场,这条由京城通往漠北和东北的交通要道上修建了宫苑。

当康熙看到喀喇河屯(今滦河镇)“土肥水甘,泉清峰秀”,故“驻跸于此”。康熙在此“饮食陪加,精神爽健,所以鸠工此地,建离宫数十间”,并于1677年建成塞外第一个行宫——喀喇河屯行宫(避暑山庄行宫始建于1703年)。

多尔衮亲王设计建造的喀喇河屯行宫▲

由于行宫的修建,更让更多的商人云集于此,滦河老街上客栈、商铺、茶肆、酒楼、戏园也随之应运而生。其中,杂货店有德聚厚、务泉兴,布店有万聚号、福德祥,麻绳店有田麻店,京津货铺有玉顺店,果食茶食店有三兴斋、德馨斋,药铺有万德义、保寿堂,金银制品的银楼有福盛银楼、万合银楼。可谓是左右市廛,连绵数里,南北杂货一应俱全,酒旗茶旌,辉映相望,好不热闹。



每逢春节,各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包饺子,以备过年时食用和为其他娱乐腾出时间,过年时各大商铺都会大放烟火,过后炮纸都会落得厚厚一层。元宵佳节,看灯会更是热闹非凡,老街上火树银花,街旁商号悬灯结彩,有九莲灯、走马灯、冰灯,观灯人群则手提荷花灯、萝卜灯、八仙过海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有的群众还扮演“灯官爷子”和“灯官娘子”夜里出巡,到各店铺讨钱,这时的店铺老板们为了讨个吉利,谁都不会吝啬钱袋。



四月初八是娘娘庙庙会,是日,游人云集,磕拜的,打扫佛堂的,拴娃娃的,挂锁子的,焚香上供,叩头跪拜,庙前香烟缭绕,钟磬齐鸣,人声鼎沸。而位于大十字街东面的财神庙,每到庙会其旁边的戏台就派上了用场,戏一开演,观众就会被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有钱有身份的人,他们坐在戏台旁边的看台上,而另外两部分则是用一根绳分开的男人和女人,看戏时男女各站一边,如果有人敢跨过这条绳,就会立即引来看场人的一顿暴打。据史料记载,宫廷内的戏剧活动在承德是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于喀喇河屯行宫盖起戏楼,“南府”(清初设立的一个演剧机构)内学班将昆腔、弋阳腔带进戏楼开始的,当地的老人对于戏剧文化,经常用这样两句话概括“古往今来千年往事,天地之间一大戏台”,可见当时老街戏剧文化之深厚。

滦河老街历史演变 

金代

这里曾经是金代兴州城的所在地,距今有千年左右的历史,是承德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市居民点。

元代

到元代时仍称为兴州


明代

 兴州属北平府,由于频年征战,使古城日益荒废下去,成为蒙古人的游牧之地,称之为喀啦河屯(其意为“黑城”或“乌城”)。

清代

  顺治七年,在此建“避暑城”,康熙十六年(1678年),康熙皇帝驻跸于此,成为清廷笼络蒙古王公、筹划北方边事的据点。乾隆七年(1742年)设立喀喇河屯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为滦平县。

 近代

1940年滦平县迁至安匠,这里更名为滦河镇。1956年划归承德市所辖。



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作为承德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滦河老街至今保留着古镇的基本格局,既由西大街,后街,南街和北街组成的双十字街结构。较好的保持了冀北山区传统居住区的风貌,格局和幽静的气氛,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老街里的遗迹穹览寺

被称为清代承德第一寺庙的穹览寺,位于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东南一里处,是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五十岁寿辰时,随从巡视狩猎的王室人员为他祝寿而修建,穹览“二字取自于南朝文学家沈约的诗句“骧首览层穹”之意。

康熙亲笔所题“敕建穹览寺”  ▲

穹览寺里的鼓楼▲


穹览寺的选址非常优越,它雄距一土坡小阜之上,与当时的喀喇河屯行宫和琳霄观遥遥相对。该寺座北朝南,总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布局为“伽蓝七堂”式。自南而北有照壁、门殿、正殿及后殿。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及钟鼓二楼,个寺院有围墙环绕。门殿檐下悬有康熙亲笔所题“敕建穹览寺”。院中置碑一通,恭镌御制《穹览寺碑文》。正殿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抱厦,单檐歇山顶,上覆阴阳瓦。殿檐雕梁画栋为旋子彩画,绚丽且考究,至今仍清晰可见。殿内供“三大士”即文殊、普贤、观世音。壁上悬“清音贝叶”和“性澄觉海”匾额。再往北三间后殿,内供三世佛,后殿两侧各有三问耳房,为喇嘛僧房。后殿北面原是花园、假山等。


琳霄观

琳霄观现位于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东南一国储粮库院内,与穹览寺相对。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


凌霄观圣母殿东配殿▲

凌霄观牌匾▲


此观坐北朝南,布局十分规整,为“伽蓝七堂”式建筑。其原貌为:门外有前后两座木牌坊,前日“兴州胜境”,后日“紫塞春台”。门殿三间,门额镌有康熙御书“琳霄观”三字石匾(现存于避暑山庄博物馆),进门东西竖有两大幢杆,而后为钟楼、鼓楼。正中是灵观殿,与东西砌墙结为第一进院落,灵观殿内供灵宫、黑虎玄坛。 琳霄观历经近300个春秋岁月,虽经民国年间修复,也难抗风雨之侵蚀。现存两层东西配殿,石碑一座,门石匾一面,正殿、后殿,还有四棵槐树。1983年承德市政府将其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寺


滦河清真寺,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在喀喇河屯建立起来的一座清真寺,位于滦河下坡南面。滦河清真寺,坐西朝东,是个长方形的四合院,有两层院落。前院有一间门殿,左右有侧门,院内有南北配殿各5间。从垂花门或小便门进入后院,正中间是礼拜堂,南北各有配房5间。



清真寺,也叫“礼拜寺”,滦河这一带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同胞,一直在这里礼拜和举行宗教活动。风雨沧桑的滦河古镇清真寺距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目前所有的宗教活动都在室外举行。

滦河老街旧貌有望重现

滦河老街作为承德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街道,众多的文物古迹充分显示出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着曾经的辉煌历史,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为了恢复古建筑风貌,继承和发扬滦河老街的优秀历史文化,《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已将滦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喀喇河屯行宫遗址列入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范围。

有人说

每个双滦人心中

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

滦河老街

就是双滦人心中的那条老街

在滦河老街老居民的记忆里

这条老街没有了当年的车水马龙

繁荣昌盛

有的只是属于滦河老街人的独特记忆

在岁月疾驰的马蹄下

陈旧的老街仿佛陷入了沉睡

历史悠久 独具特色的老建筑

谈笑风生 互帮互助的老街坊


都消散在云烟里

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老街之所以能让人常记于心

不是因为它时间的久远

而是由于其在历史舞台上

不断上演着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我们经常会发现,围绕一处老街都会有其相关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会随同古迹流传千古,甚至当老街被岁月侵蚀,化为乌有,但故事却会继续讲述下去……



编辑:张丹阳

校对:王华钧

审核:石红侠、高巍

投稿热线:4044315

投稿邮箱:shuangluanyinxiang@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