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1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认识各种宗教

2017-08-29 看下篇👉 mailycloud


各种宗教派别简介


一、儒家: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 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 ... 先秦儒家的创立 <<" 儒 "字的含义 > ... <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 — 孔子 > ... 孔子是当时由旧儒向新儒过渡的典型代表之一 。 由于他晚年集中精力从事教育 , 整理并删修殷周以来的古代典籍 , 并首开私人讲学之风 , 所以 , 成为儒家学派 ..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二、道教

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它起源于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  和战国秦汉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同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  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学说,把鬼神崇拜、仙方术与古代哲学思想结合起来,使其信仰带有理论色彩,构成内容复杂的道教神学。


道教在东汉晚期形成有组织的宗教形式,由方仙道、黄老道演变而成道教,在民间广泛流传;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支持,因而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得以发展;从隋唐至北宋,更是道教的兴盛时期,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宫观不仅遍布全国,且规模日益宏大,道教学者辈出,道书数目大增并汇编成藏;南宋以后至明代中叶,道教在统治者的扶持下仍然继续发展,但由于与金、元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道教内部亦因而宗派纷起;明中叶以后,内忧外患,朝廷自顾不暇,对道教未能从财力上支持;满清入关后,统治者对道教不感兴趣,因而失去政治上的支持,道教遂由在上层社会转入民间发展,渐变成秘密宗教团体。



道教的发生、发展与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交织在一起,在政治、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曾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中国道教史,对于研究我国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深具重要意义。





三、佛教 

中国人常称基督教为洋教、外来宗教,殊不知佛教亦与基督教一样,是源自印度的外来宗教。印度为佛教与印度教的起源地,北欧人的共同祖先 - 雅利安人(Aryan)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从印度西北方攻入印度,征服土著德拉维达人(Dravidians),将所信奉的吠陀教也带入印度,即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

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候,婆罗门教早已是当时流行的正统宗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便撷取若干婆罗门教教义,并加入自己的思想,融合成为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公元前566年左右,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诞生于今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西南方约二百公里处,当时该地属于印度势力范围,被称为迦毘罗城(Kapila)。迦毘罗城城主净饭王(Sudhodana)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父亲,他的地位类似中国古代的诸侯。

迦毘罗城为释迦族的聚居地,净饭王则为管辖释迦族的首领。释迦族本姓瞿昙(Gotama),释迦(Sakya)为种族名,属于印度种姓制度第二阶级的剎帝利,意为「能仁」;牟尼(Mani)意为「贤人」,释迦牟尼则为「释迦族贤人」之意;成道后被尊称为瞿昙‧佛陀(Gotama Buddha)。

当时婆罗门教为印度唯一的古有大宗教,身为剎帝利王储的释迦牟尼,从小便接受婆罗门教的宗教教育,十七岁娶妻,并另有二妾。相传释迦在出游迦毘罗城东南西北四门,见到生、老、病、死等人生疾苦,顿感人生充满劳苦,而决定出家修行。

释迦在29岁时(另有一说为19岁)离家,向两位修道者寻问真理,但未获满意答覆,遂开始自行修道,在尼连禅河边(Neranjara)的优楼频螺村(Uruvela)苦修。经过6年的苦行,释迦并未开悟,因此认为苦行无益,终于舍弃苦行。35岁时,他接受村里一少女所供养的牛乳,饮后入尼连禅河沐浴,坐在菩提树下观想,终于开悟成道。往后45年中,释迦四处传道,但脚踪只限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公元前486年左右,释迦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佛教的演进 

释迦时期的「原始佛教」在释迦「圆寂」后,随即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派别。「上座部」强调「一切有部」,派风偏向保守,成为日后「小乘佛教」(HinayanaBuddhism)的主体;「大众部」属自由派,为日后「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的最原始起源。

「上座」、「大众」两大派门徒因教义见解不同等因素,逐渐形成二十个派别,称为「部派佛教」。当大乘佛教在印度占优势后,这众多派部或被淘汰,或被同化,最后只剩下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大主流。

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若干人士为了满足大众需求,并解决佛教传道困难起见,兴起宗教改革,即大乘佛教的形成,有名的「禅宗」与「密宗」皆属大乘佛教的一支,改革人士并将「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后来传入中国、朝鲜与日本;而小乘佛教则传往锡兰(今斯里兰卡)、暹罗(今泰国)与缅甸。

佛教的发源地虽在印度,但在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中,透过政治、商业等途径,佛教对南亚和东南亚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而言,在公元62年时,佛教最初随着商队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原;后来也有人搭乘商船,经由海道来到中国南方传递佛教;而虔诚的中国信徒,如法显、玄奘、义净等人,冒着生命危险至西域各国寻求典籍,更将求得的教法传给日本等邻近各国,扩展了佛教的影响势力;中国早期还有第三种佛教潮流,就是由西藏传入中国的喇嘛教。

佛教信徒组织与戒律 

僧伽(Samgha)为佛教信徒的统称,原意为「大众」、「团契」,分成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等七众人:

(一)出家五众(又称为五内众)

(1)比丘(bhikkhu):指二十岁以上的出家男子,即俗称的和尚,为僧伽的 首领及实际负责人。

(2)比丘尼(bhikkhuni):二十岁以上的出家女子,即俗称的尼姑。

(3)沙弥(samanera):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

(4)沙弥尼(samaneri):未满二十岁的出家女子。

(5)式叉摩那(sikkhamana):指成为比丘尼之前两年试验期间的出家女子。

(二)在家两众:即俗称居士,又称为白衣,不可干预出家五众的内部事务。

(1)优婆塞(upasaka):在家信奉佛教的男子,俗称男居士。

(2)优婆夷(upasika):在家信奉佛教的女子,俗称女居士。

出家五众与在家两众各须遵行不同的戒律。「五戒」又称为「根本五戒」,其他戒律皆由此衍生而成,无论出家五众或是在家两众皆须奉行五戒:不杀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与不饮酒戒。

佛教徒所信为何 

释迦撷取若干婆罗门教教理,并加入自己的思想,融合成为佛教教义。释迦牟尼所讲的教理大致包括:四圣谛、六道轮回、业力说、五蕴、三法印。

四圣谛
谛是「真理」的意思。四圣谛为苦谛、集谛、道谛与灭谛。

(一)苦谛

释迦认为人从一出生到死为止,一直在「八苦」的波浪中翻滚。人生八苦乃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八苦的根源称为「无明」,是一切恶事的根源,无明生出「贪、瞋、痴」三毒,造成了人生八苦。

(二)集谛
人的苦难虽由三毒而来,但佛教徒相信每一现象(法)的源由系由因缘和合而成,又称为「因缘论」或「缘起论」。
在因缘论中,释迦以「十二因缘」说来解释人的痛苦,后来佛教徒更以十二因缘贯穿前世、今世与来世。

释迦认为人因有「无明」的「因」,故「缘」出前生的行为,又因前生行为的「因」,而「缘」出心灵意识,如此一直缘下去,最后因为人有生,故缘老死。但非常讽刺的是:对于十二因缘的第一个起源 - 「无明」,佛教徒却无法解释它的因缘起由。

(三)道谛
释迦主张以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来脱离十二因缘的轮回之苦,其中最主要的八正道分别为:(1)正见: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2)正思惟:化正见为求道的理想。(3)正语:不妄言。(4)正业:不杀、不盗、不邪淫。(5)正命:过规律的佛教生活。(6)正精进:断恶念、生善法。(7)正念:立志修道。(8)正定:虔修禅定。

强调修道者可靠己力,集中心力、控制自己、除去恶念、逐渐洞悟佛法,以求得身心的解脱。

(四)灭谛:灭谛是佛教徒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指人修道成功后,脱离生死轮回的境界,进入「涅槃」。佛教徒惧怕生死死生的轮回,因此,涅槃就是一个没有再生再死的地方。尚活着的修行者因仍有肉身色心,祇能到达「有余涅槃」,只有在死后才能进入「无余涅槃」。

六道轮回说

释迦把婆罗门教原有的天道、祖道和第三道等三道轮回,扩大成为佛教的六道轮回。

(一)天道:佛教将婆罗门教的天堂鬼神皆纳入天道中,宣称这些鬼神也在六道轮回中循回。

(二)阿修罗道:指一群不停地在战斗的鬼道。

(三)人间道:指这在世苦乐参半的人。

(四)畜生道:世上除了人以外一切的活物,如牛羊猪狗、鱼鸟、昆虫等。

(五)饿鬼道:因为咽细肚大或食物入口前即被火化,此道的鬼儿们无法入 食,故称为饿鬼。

(六)地狱道:有八大根本地狱(八热地狱),每一大地狱中又再附有十六小 地狱,共计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

业力说:
「业力」亦可单称「业」(Karma)。释迦采用婆罗门教的业力说,认为人、畜牲等都是根据他(牠)生前业力(意识行为)的好坏,决定死后轮回至六道中的哪一道。

佛教十恶业是:杀生、偷盗、邪淫、虚诳语、杂闲语、廉恶语、杂秽语、贪、瞋、痴;在每一项前加上「不」字而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便成了十善业。

五蕴:
蕴(Skandhas)是「集合」的意思。释迦认为人由物质与精神部分组成,即由五蕴集合而成。五蕴除了色蕴属于物质外,其他四蕴则指人的精神部分。

(一)色蕴:人身体的物质部分。
(二)受蕴:人的感觉作用。
(三)想蕴:人的认识作用。
(四)行蕴:人的意志作用。
(五)识蕴:人的心之本体。

三法印:

「三法印」是释迦所定,用来鉴定佛教教理,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


(一)诸行无常:佛陀认为世上一切诸法(现象),无论是事物或是心思,都是 流转无常,变化不定的。

(二)诸法无我:「我」乃指「常一主宰」。佛教讲求缘起,认为万物无 本体, 皆为空,一切诸法都没有常住不变的实体。

(三)涅槃静寂:涅槃是佛教徒死后的理想去处,此境地不再有生死,极其静寂。

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说法,教徒以三法印教理作为评鉴依据,若与三法印相违背,即使号称「佛说」,亦将之归于冒充;但如果有一教理合乎三法印,不管是谁发起的,就列入真佛说。 




佛教与印度教 


佛教渊源与印度教关系相当密切。佛教在印度教具备一套完整理论、且为当时社会正统宗教的时代背景下,除了否定印度教的部分理论与社会制度外,同时也吸取印度教的部分学说,甚至在后来发展过程中,两宗教间也发生结合现象。

印度教认为释迦牟尼为梵神的化身,对佛教采取接纳的态度。佛教虽贬称印度教为『外道』,但却采用印度教固有的生死轮回、业报等重要学说。

佛教和印度教的基本差异在于:印度教主张一切万物为梵神所造,而佛教则否认有此宇宙主宰的存在,但承认有一般性质的神祇,并将神的地位降低至与人同等;佛教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我,所有事物都在变化无常的状态中;佛教主张『中道』,不赞同过度的苦行或是纵欲主义,而不同的印度教教派,有的主张极端自制、折磨肉体,有的却主张沉湎酒色、放纵情欲;佛教主张人人平等,不因出身而分贵贱,印度教则严格执行种姓制度。

四、印度教 

为印度最大的教,占人口80%,印度教并列世界5大宗教。
印度教的行为规范和祭典和印度风土民情密不可分,印度教有3千年,历经了佛教和伊斯兰教的挑战,如今仍为印度的主流宗教,在乡间回教徒除了礼拜形式不同外,其他的行为和印度教区别不大了!

印度教的教义对教徒的阶级、思想、行为模式、生老病死都有严谨的规范。印度教的庙会庆典,祀祭南印度庙宇/台北印度协会成了印度人的行事历。印度教是源自亚利安人,亚利安人从自然崇拜,逐渐相信对宇宙的创造仍是宇宙创造者所支配,这创造者称为众生之主( PrajaPati)住在天上称大梵天王(Brahama) 又称梵天或梵王,后来梵王又有三个分身1)婆罗摩(Brahma) 创造神。2)毗溼奴守护神3) 湿婆(Shiva) 破坏神等三个神。这三个神又分别代表宇宙万物的生、住、灭的三阶段。



五、天主教


「天主教」中文名称,是明末来我国宣布福音的传教士所拟定。它原来的名称是「基督宗教」,是指耶稣基督所创立的教会。后因时代的变迁出现信仰态度不同的基督宗教一东正教、基督教的各教派,统统称为「基督徒」。

天主教乃建基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耶稣基督的行事,则记载于新约圣经的四部福音里。他最初仅在犹太人中宣讲天国福音,教导世人敬天爱人,走真理的道路而进入永生。耶稣升天后,他所拣选的以伯铎为首的使徒,立刻展开传教工作,从犹太到小亚细亚,传到当时的罗马帝国各地,并在各地建立教会,而使福音传布到普世人类。

由于基督徒的一神信仰,和宣扬的平等博爱,为当时的统治者罗马帝国所不容,屡遭种种迫害,无数殉道者以鲜血和生命,为基督信仰作证。


公元三一二年西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了天主教。次年与东罗马皇帝联合颁布「米尔诏书」,准许信仰自由,迫害才告终止。君士坦丁大帝统一了东西罗马,使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是为罗马政教合一的开始。因此天主教的信仰随着帝国的声威,而广布各地。西方的正义、平等、博爱、自由、和平、人权等伦理价值,无一不是源于天主教信仰。

一○五四年,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脱离罗马教宗,成立东正教。


一五二一年神父马丁路得脱离天主教,成立新教,之后又有其他与天主教分离的教派产生(我国通称基督教)。东正教除了不承认罗马教宗的首席权以外,信仰上与天主教并无根本差别。基督教各教派除对教宗的首席权有异议外,在教义和礼仪上,也有某些差异。

不过,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的信仰对象,都是耶稣基督,由于教义上的差别和信仰态度不同而分开,但并不影响耶稣基督为全人类救主的宣告。

天主教自伯铎受命领导教会,为首任教宗,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当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第二百六十五任教宗,为全世界近十亿天主教友的领袖,并广受全球人们的敬爱和尊重。


信仰与教义


天主所启示的一切主要记载在圣经中,它叙述天人交往的历史,揭示天主对人的计划;是要人与天主共融,分享祂的幸福。不幸,由于原祖违命,而失去天主预许的永福,但天主由于仁爱无量,又派遣救主拯救人类,使人能重获永生。

以下是天主启示的主要信理:

「启示」的宗教一天主教对神的观念,最先见于旧约的创世纪中记载,神(天主)是独一无二的,先宇宙万物而自有,宇宙万物是神从无中生有、所造化而存在。人是神按照自己的肖像所造,除造了肉身生命之外,并特别赋予灵魂。人虽然肖似神,但他是受造物,对神的认知和真理,必须仰赖神的启示,不能单从人的的心,悟道而得。这是天主教与其他泛神论宗教,有别的地方。 

三位一体的天主一启示中最为基本者,天地之间只有一个真神,称之为天主,但一个天主内具有三位,神学上称为「三位一体」。新约的四部福音中,耶稣基督说自己是受圣父所派遣的子,降凡拯救世人,并行神迹证明他的神性,升天以前,预言将派遣圣神降来,圣化信友之精神生命。可知神有三位。但神只有一个,经初期教会教父的诠释,确定神是三位原属一体。三位的分别是形上的,是位格的。「三位一体」的奥理,揭露了神的奥秘,也显示神人之间的深度关系,人是神所造生,救赎和圣化的万物之灵。 

人的原罪一原罪是有关人生在世界上处境之启示。按旧约记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厄娃于受造之时,除具有人性,还分享天主的超性生命,能直接与天主沟通。生活在乐园中无忧无愁。后来亚当和厄娃背叛天主,失去乐园,失去与天主共融的幸福,也造成后来人类普遍与天主隔离之处境,失落超性的生命,就是「原罪」。原罪是人们生来就有,就缺少超性生命与后天的缺失(罪)不同。后天缺失可因教化而受到纠正,先天的原罪,所丧失的是超性生命,失去人生的终向,必须由天主的主动赦免。这就是圣子耶稣降凡成人,救赎我们的道理。凡信耶稣接受洗礼的人,重新与天主和好,死后得享永生永福。 

耶稣是救世者和导师一耶稣是天主圣子,降生到世界上来,为把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他是天主能赦人罪,他又是人,承担世罪,受苦受难,实践博爱。耶稣具有救世者和人类导师的双重身份。他把天主的真理和爱,完全启示给人,引人走上永生之路。人必须接受耶稣的赦罪(受洗),和实践他的训示(行善),才能得救(分享神的超性生命)。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藉着他,人才能与天主重归和好,回归天父的家。有关耶稣的言行,记载于新约圣经的四部福音中。 

信徒入门的洗体(圣事)一耶稣基督的救恩遍及古今中外的整个人类,如果人不肯接受祂的信仰,就不能得祂的救世赦罪的恩典。因此,人从明白基督的道理,承认自己的过失,革心悔改,领受赦罪的洗礼,成为信徒,才能实际得到基督的救恩。洗礼是天主教的一件圣事,领洗以后,人获得超性的生命,成为天主圣父的子女,天主圣子的弟兄姐妹,由此,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人生活得更有意义。众人成为基督内的兄弟姐妹,必然能敬主爱人,促成普世人类的平等、自由、博爱。 

神圣的团体「教会」一教会是基督徒的信仰团体。「圣事」是教会的制度,有其神圣的起源,是信友们共同遵守的,并且藉此以分享彼此的信仰经验,天主教的信仰不只是人与天主之间的事,个人信仰之确实性,也需要信友团体的共同作证。如:圣经是天主的圣言,藉着启示而经人手书写而成,这事实必须经过初期信友团体的共同承认才能成立。「圣事」是神与人之间的沟通方法,由耶稣基督所建立,为初期信友团体所共同遵守。当年,耶稣召集十二门徒,成为一个见证团体,也是建立教会的伊始。 

恭敬圣母玛利亚一信仰耶稣的人,对耶稣生活和传教的地方,尊之为圣地。那么对亲生养育耶稣的母亲,最后又把死在十字架上的爱子尸体抱在怀中的母亲,怎能不表尊敬。耶稣救世的事业里,没有比圣母玛利亚更直接参与的人。天主教的恭敬圣母,与钦崇唯一的神一天主,绝对有区别的。圣母玛利亚是天主最宠爱的,我们向她的祈祷是请她为我们转求天主的恩佑。 


经典与仪规


一、天主教的经典一圣经和典籍
圣经一是天主教信仰基础。分旧约与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共四十六卷,分法律书,历史书,智慧书,先知书四大类。全书的写成,经公元前一千二百年至前一百年左右,逐渐汇为一集,为耶稣诞生前的作品。新约其二十七卷,分四福音,使徒行传,使徒书信,默示录四大类。全书的写成是公元初世纪使徒时代的作品。 

典籍一是天主教会一脉相传,倡导教义、礼仪、灵修、法典、信条等。如:教会历届大公会议的宪章、法令、宣言、历代教会权威当局的文献、教父文集、教宗通论、文告、神学家的名著等。 



二、天主教的仪规一礼仪和诫命


礼仪一礼仪是天人交往的途径,不是普通所谓的仪式。礼仪的行为也可以说 是耶稣执行他作天人桥梁的职务,他藉着外表的仪式来沟通天人之间的关 系。a、他领导人们祭献,赞美敬拜天主。b、他也给人带来天主的恩宠,使 人圣化。所以在每次举行礼仪时,耶稣必然临在。

天主教的礼仪,包括七件圣事,弥撒圣祭,团体祈祷等。

七件圣事一是耶稣所建立的圣礼,也可以说是他通过教会行使这些外在的礼仪,继续圣化人们,引领世人与天父合一的活动。人因着「洗礼」,得到耶稣的救赎,而分享天主超性的生命,成为天父的子女。藉着「坚振」,巩固信仰生活,使人更有勇气为福音作证。领受「圣体」,此神粮使超性生命得以饱饫和滋养。藉着「告解」,吾人可重获因犯罪而失落的超性生命,维护与天主的和好。「圣秩」祝圣有志效法耶稣的男性青年,担任教会司祭职务,为整个教会服务。「婚配」是男女的天作之合,是人们分享天主造化功能创造人类新生命。「傅油」则使病患或垂死的人,灵魂肉身坚强,坚定其对永生的信仰。

以上就是「圣洗」「坚振」「圣体」「告解」「圣秩」「婚配」「傅油」七件圣事。 

弥撒祭礼一弥撒祭礼有两层意义。一是纪念耶稣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献给圣父为给全人类补赎罪过。二是纪念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门徒的灵魂食粮,愿天天和他们在一起,所以,弥撒就是重行耶稣的救世事迹,表达信友的基本信仰。它是天主教的中心礼仪,信友有义务在星期天(主日)参加弥撒。

圣事和弥撒虽然是公共的敬神礼仪,有很多人参加。不过,圣事的施行对象为某些特定的个人,而非全体,而且有的圣事只能领一次。弥撒祭 

礼则是为全体教友而举行的。 团体祈祷一特别敬礼、游行、朝圣、公共祈祷等。另外还有其他的敬礼仪式。

诫命一诫命是天主启示的,教导人如何走真理和生命的道路。共有十条,是旧约梅瑟时代,天主所颁布的叫做「天主十诫」。教会也规定信友必须 予以遵守。十诫的条文:一钦崇一天主万有之上,二勿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三守瞻礼主日,四孝敬父母,五勿杀人,六勿行邪淫,七勿偷盗,八勿妄证,九勿愿他人妻,十勿贪他人财物。综合以上条文,可分为二,爱天主在万有之上,以及爱人如己。耶稣传教的时候,在山中圣训中指出爱人和爱天主是分不开的,受天主是爱人的根据。他说爱的诫命只有一条,「你要全心、全灵、全力爱天主,并爱人如己。」

除天主十诫以外,教会为善尽其导师的职责,订定了一些法规,称为「天主教法典」。 

组织与传承


传承一耶稣派遣门徒,到各地去宣讲福音,给人授洗,引导人们遵守天主诫命走真理的道路。为完成这个使命,他召选了十二位使徒,成为传教的核心份子,建立教会,并拣选伯铎为使徒之长。他又召选了七十多位门徒,派他们外出传教。耶稣升天以后,伯铎领导使徒们,公开传教,第一次就有二十多人受洗。今天,天主教会拥有十亿信徒,基本结构一如当年。教会特色有四:(1)唯一性一教会只信奉唯一的创立者主基督,只有一位元首(教宗),只宣认一个信仰,举行统一的礼仪。(2)至圣性一教会是天主圣子所创立的;教会行的圣事,都是耶稣为圣化人所建立的;所遵守的诫命,是天主圣父为帮助人成圣所颁布的。(3)至公性一教会是为所有的人建立的,信仰不分种族,不分阶级年龄,不论贫贱富贵。大家都是天主的子女,耶稣的弟兄。对其他的宗教,尊重包容。(4)从使徒传下来的一耶稣是在使徒身上建立教会,耶稣透过伯铎和其他使徒,以及他们的继承者,即教宗和世界主教团体,如此治理教会。代代传承,从不间断。当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为首任教宗圣伯铎以来的第二百六十五任教宗。简言之:天主教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组织一天主教会是一个爱的大家庭,为完成耶稣交付的传教使命,当有组织和制度。 

圣统制:耶稣为使教会成长设立了各种职务:主教及其助手、司铎(神 父)、执事。主教是使徒的继承者,教宗(罗马主教)是使徒之长伯铎的继承者,也是今天世界主教团的首领,共同为教会服务。教宗、主教、司铎和执事称为圣职人,教会其他成员称为信友或平信徒.。 

行政组织:在历史的演变和教会发展的过程中,教会形成了一个超国家,超种族的组织,以教宗为元首,和辅助他的各机构,而成的中枢组织一教廷,它处理普世教会事务。天主教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均有地区组织,领导当地教会事务和发展。 

中枢组织一教宗为普世教会元首,他和教廷,享有国际承认的独立主权,并与各国互换使节。教廷各部会,是辅助教宗的常设机构。按照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善牧」宪章制定。现行的教廷组织概要如下: 国务院一以国务卿为首。下有a.一般事务组(秘书处)。b.外交事务组(外交部)。 九个部一教义部、东方教会部、礼仪及圣事部、册封圣人部、主教部、万民福音部、圣职部、修会部、教育部。 三个法院,D.十二个委员会,E.三个局,F.二个处。以及附属机构:梵蒂冈电台,电视中心,罗马观察报,梵蒂冈出版社等。 

地区组织一每个国家的最高组织为主教团,由全国主教组成,还一位 主教为主席,设立秘书处及各委员会,处理全国教务问题。直接管理地区教务的行政单位为教区,首长为主教,由教宗任命。教区分为本堂区,堂区神父由主教任命,各堂区可以组织各种教友团体(善会),推动传教活动。教会内还有修会团体,有国际性的,有地方性的,在教区或堂区内协助各种事业及传教工作。

现况与展望


天主教会自耶稣基督创立,拣选以伯铎为首的十二使徒为基本成员,展开福音传播工作,迄今已达十亿信友。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管理下,全世界约两千个教区,主教共三千余位,司铎(神父)有四十余万,修女约八十六万,终身执事和修士近八万余人。这些终生奉献给教会的传教士,遍及世界各地,宣传福音为信仰作证。

整个天主教会一所有传教士和信友,是实践耶稣的「爱人如己」诫命的共同体,努力发展实践爱的事业,使整个社会能充满爱,能成为爱的共同体。

天主教是超国家、种族、超文化的信仰,但比超越的信仰必须落实在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里,教友才能具体实践信仰。梵蒂冈二届大公会议,特别强调尊重本土文化,在各式环境中,运用不同文化,同万民宣讲福音,使人容易接受,并在举行礼仪及信友各团体生活内,善加发挥福音的意义。(如a:近年来普世华人教会,以中文举行弥撒。以及适应华人传统习俗的敬祖祭天。)世界各地的人信从福音,领洗进教的人,持续不断,年年增加。

台湾地区的天主教会,信友三十万左右,分布在七个教区,主教十五位(一位枢机主教),神父近七百人,修女一千二百左右,分别在八百个教堂,以及天主教学校,医院,文教和社会事业机构服务。在台湾的天主教友所占人口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对社会人群所作的服务和奉献,广受肯定和好评。一般人士对天主教的体认,而慕道者,渐有增加趋势。教会的各项事业,配合时代的进步,和政府以及其他团体合作的情形,也屡见不鲜。

天主教会以其博爱的精神,克服社会乱象,提供最佳的服务。此福音的生活见证,必会广纳更多人们加入这爱的大家庭。


社会关怀


「上主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同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慈恩之年」(路四18.19>这段圣经指出耶稣传扬福音的态度。祂要信友「爱人如己」。天主教会伊始就特别关怀贫困、病患、软弱无助的人、受人歧视的弱势团体、个人、被遗弃的人…以各种社会服务义行,为福音作证。目前天主教会在世界各地的社会服务机构有一万多个,大型医院五千五百多座,诊所一万五千左右,痲疯病院八百一十多个,安老院一万两千个,一万左右的孤儿院,六千七百个育婴室..,以及各种不同的临时救济机构等等。

世界人士对天主教的信仰和教义,也许模糊,可是对天主教会的关怀社会,以行动表现博爱的精神,几乎人人皆知。教会对社会的关怀,是不分时代、地域、种族、阶级、语言文化的。那里需要,教会就在那里服务。

台湾的天主教会,以人数而言,似乎是「弱势团体」,但对社会的关怀和实际为服务社会所做事业,可说有口皆碑。目前台湾天主教的社会事业;医院十二座,十五个诊所,安老院四个,启智中心廿一个,残障中心七处,疗养院九个,五个少年城等等。尚有多项的社会服务工作,如:爱盲中心,原住民服务、外藉劳工,失智老人,迷途少女、流浪汉、监狱牧灵、医疗和临终照顾等等,无一不是为一般人们所疏忽,或无力照顾的卑微的、弱势的、困苦的、沉默的,极需帮助的人们服务。

「那里有仁,那里有爱,就是天主的所在。」天主教会本着基督精神,以奉献牺牲的服务态度,关怀社会,直到永远。



六、基督教:


基督教是于公元十六世纪初叶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最初的教派有三支


一 是路德教派,路德原是德国天主教奥斯定修会的一位神父,他曲解教义,主张人只靠信德即可成义得救,不需付任何善功。因拒绝教会的多次劝导,终于一五一七年在德国威登堡教堂发表了他自己的信仰主张,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为路德教派。


二 是加尔文教派,加尔文法国人,生活于瑞士日内瓦,与马丁路德同时,除同意路德所讲的「人只靠信德即可成义得救」的主张外,还提出他个人的主张「人的成义得救早由天主所预定」,结果也由天主教分裂出去,自成加尔文教派。


三 是英国教派,由英王亨利八世开始,他因欲休加达利纳皇后、另娶宫女宝兰为后,未蒙教宗允准,遂于公元一五二一四年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立了英国国教,自立为国教教宗。


七、犹太教 


对大部分的基督徒而言,犹太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宗教。基督教传承自犹太教,后 来   方衍生成一个独立的世界大宗教,而今天基督徒所读的《圣经》,其中的「旧约」部份仍然是犹太教经典中最神圣的《陀拉》(Torah)圣典;另外,犹太教的绝对一神观也是基督教的根本信仰,在历史、经典和神学重叠共享的情况下,自然感觉很熟悉。

可是,基督徒对于犹太教的熟悉感可能仅止于此。从「选民」历史的角度来看,基督教认为神在《旧约圣经》的救赎活动只到公元前第五世纪的《玛拉基书》为止,以后即过度到新约时代,由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加以接续和完成,因此「属灵犹太人」的兴起就是标志着「属肉犹太人」的结束。

但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显示,犹太人并没有随着「旧约」的结束而消失在历史舞台,犹太教也不是一个历史遗迹,反而在犹太人历经波斯、希腊、罗马等帝国的政治统治和文化影响之后,持续转化并扩散成一个更加复杂的信仰体系。

两千五百年以来,犹太人仍然生存着,而犹太教也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以多元的面貌展现她强韧的生命力。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基督徒只凭着「旧约」的知识和印象,试图理解「旧约」以后的犹太教时,经常会产生陌生或格格不入的原因。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确实有必要重新理解犹太教了。长久以来,基督徒比起一般大众对于犹太教或犹太人的认知,不但没有比较正确和深刻,反而充满了扭曲和误解。比方说,如果对于犹太人有「正面」的评价,基督徒会列举聪明、有钱、团结、高成就、重视教育等特色,而如果是「负面」的评价,则又举出他们很吝啬、放高利贷、骄傲、排外等,之后可能再补上他们杀害基督、被神遗弃等几句《圣经》词汇。这种以标签式的印象描述一种宗教或一个民族,往往是肤浅而不负责任的。试想,一个仅凭浅读先秦《春秋》、《尚书》、《周礼》的外国人,骤然想要解释今天中国汉民族的思想和行为,其间的谬误和脱离现实是很难想象的。

基督徒昧于《玛拉基书》之后两千五百年以来的犹太教发展而欲对这个宗教有所理解,所引起的谬误扭曲,其严重程度可能比这个中国例子更加唐突。

另一方面,从信仰的角度观察,基督徒相信神的拣选和拯救不但跟过去的犹太人历史息息相关,就是今后这个救恩的延续,也跟犹太人未来的整体命运密不可分。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九~十一章里论述以色列人的得救问题,比喻非犹太的外邦人为「野橄榄」,是因为神的恩典方被接栽于「好橄榄」上,但是神的救赎奥祕深不可测,「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十一25、26)

这个经文的神学意涵确实深奥,在时机尚未成熟时,我们很难窥知它的底蕴,不过它所指涉的方向倒是颇为清楚: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关系非但没有在《玛拉基书》终止,反而是真正关系的起始点;并且两者的关系将持续不断,直到神的救赎经纶全部完成之后方见真章。基于这个重要的认知,基督徒尤其需要理解「旧约」之后的犹太教。「认识犹太教」系列专栏,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撰写。




如何认识犹太教 


有关介绍犹太教或解释犹太教的专书,在西文世界里可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这当然源于犹太人自亡国之后,主要浪迹于地中海和欧洲地区,与西方世界的民族、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层面紧密交往的历史渊源所致。特别是第二次大战纳粹德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之后,西方人深切反省这个历史悲剧,检讨传统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爱、恨、情、仇关系,结果衍生出大量的、涵盖多面犹太教的论述作品。

相对之下,在中文的图书当中,对于这个宗教的研究和介绍的书籍实在有限,最近几年开始见到几部丛书式的翻译小书,算是难能可贵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文世界里,我们需要有更多人投入研究和撰写犹太教的原因。

综观一些已出版有关犹太教的专书,个别的着重面向不同,深浅也各有差异。对于基督徒而言,倒是有几个要点是应该注意的。要把握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经典深奥、信仰系统复杂的宗教,本身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我们需要确知,神在创造人类时,「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二7),这个灵气应该就是一种普遍寓存于人、晓知崇敬神的宗教情愫。人具有此一禀赋机能,方才产生我们今天所见的各种宗教现象,因此宗教的主体是人,是这个「宗教人」,脱离了这个主体,即无由讨论宗教。

宗教毕竟不仅是一套抽象的教义,也不等于一个固定的体制,而是信仰者在不同的生存处境下的多元生命呈现。

进一步论之,人出生以后,立即被投入一个特定的时空,所用的语言、符号和观念,都是由父母、亲人、或师长赋予的,也就是受制于某个特定的族群、传统和文化。职是之故,人类的宗教情怀,必定是透过他自己熟悉的语言和文化机制,加以适切地表达。

既然世界上的语言和文化繁复多样,各种不同的宗教表现,也自然缤纷多采了。虽然如此,如果我们根据类型或层面加以区分,将复杂的宗教现象归纳出重要的认知范畴,例如历史、经典、教义、仪式、个人内在经验、领导与组织、对外关系等,即可较为深刻、有条理地把握一个宗教。反过来说,我们就是藉着这些系统式的现象探讨某个宗教,一面欣赏她不同的文化呈现,一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地思考潜藏于她背后的本质和意义问题。

神赋予人宗教情怀,这是内在的、普遍的,而人类历史表现出多样的宗教文化,这是外显的、特殊的,但是究其实内在与外显,普遍与特殊之间,彼此相互相成,都是组成个人和人类群体不可或缺的要素,其中彰显了人的先天条件,也见证了人类为生存而努力追寻的轨迹。

准此认知,我们如果要理解犹太教,就必须把焦点放在犹太人身上,而不仅侷限在「旧约」而已。既然他们在《玛拉基书》之后仍然延续两千五百年,今天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依旧在「地球村」奋斗活跃着,我们则有必要考察他们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的诸多境遇,包括各种悲、欢、哀、乐,借以体会他们信仰的真正内涵,因为对许多犹太人而言,犹太教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进行式,《陀拉》不是《旧约》而是「永约」,他们就是根据这个信念,惨淡而坚毅地维持一个特殊的宗教传统。有犹太人方有犹太教,作为「宗教人」的犹太人值得我们如实地审慎对待。 

至于具体理解犹太教的进路,一些专门著作的取径值得我们参考。有些书从历史层面着手,主要在强调这个宗教的源起、发展、变迁、遭遇、回应等。比方说犹太教可以依序分为《圣经》时期、拉比整合期、中古扩散期、启蒙现代期、当代发展近况等。从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段,我们对犹太教的轮廓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认识到她不仅存在于过去历史,也活跃在今天的世界舞台。

另外有些书则集中讨论犹太教的基本信仰,认为此是这个宗教的核心部份。这些书大都以「神」为起首,认为独一神信仰是界定这个宗教的基本要件,也是她兴起于古代近东多神和偶像崇拜的大环境中,最大不同或凸显之处。

其次就是「民族」,主要解释犹太人为何以「选民」自居,以及因为这个认知,决定其历史遭遇下的变与不变原则。再其次则以「约」为犹太教的神学主轴,论述这个观念的背景及其深层含意,强调其在凝固「神」与「选民」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作用与功能,也是犹太教能够传承至今的关键。之下其他的重要信念,例如圣地、律法、洁净等,皆是经常被提出和阐述的项目。

还有一些书则认为犹太教是彻底的「经典宗教」,特别在文士与拉比兴起之后,更是转换这个宗教的重心,从仪式实践移至经典研读,因此专门讨论这个宗教的庞杂经典及其解经传统。这其中包括最原始的摩西五经,还有以后慢慢形成的「先知书」(nabiim)和「圣籍」(ketuvim)。

犹有甚者,第二世纪的拉比集结历代拉比对于《陀拉》的诠释,成为权威的《密须那》(Mishnah),后代的拉比又不断的解释《密须那》,再集结成《格玛拉》(Gemara)。中古早期分属巴勒斯坦和巴比伦的拉比,个别整理当代的所有经典,包括《陀拉》原典以及注解和再注解书籍,形成南方的《耶路撒冷它穆德》(Talmud Yerushalmi / Palestinian Talmud)和北方的《巴比伦它穆德》(Talmud Bavli / Babylonian Talmud)。

至此以后,经典界围似乎是底定了,但是依侍研经和解经以维持宗教生命的犹太教,仍然在中古时期持续产生「圣经」,端视作者的灵性和权威程度,分别受到不同信众的尊崇,法典专辑《陈设桌》(Shulhan Arukh)和神祕经典《光明之书》(Zohar)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来,不少专书以节庆为理解犹太教的重要途径。对于一般犹太人而言,教义与经典可能深奥而烦琐,但是节庆的遵守和参与,却是平易近人,反而具有更广的普及性。因此这类专书着重犹太教的实践层面,解释这个宗教的年历算法,凸显几个重要的节日,例如元旦(Rosh ha-shanah)、赎罪日(Yom kippur)、住棚节(Sukkot)、逾越节(Pesah / Passover)、五旬节(Shavuot / Pentecost)、重献圣殿节(Hanukkah)、普洱节(Purim)、大屠杀纪念日(Yom ha-Shoah)等,强调这些节日是神圣的,自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中分别出来,藉着彼时仪式的进行,提醒犹太人的历史遭遇以及神的拯救,为其宗教信仰一年一次地重新灌注生命力。

理解犹太教当然还有许多途径,比方人物、组织、派别、生命礼俗、世界分布和语言等皆可,端视我们要注重什么层面或主题而定。这也反映这个宗教在经过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演变之后,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信仰体系,而每一个面因为受限于特定历史与文化的影响,皆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但是如上文所阐述的,在每一种宗教现象背后,都有其深层的价值和意义,是源自于信仰者内在的宗教情愫,也隐含着信仰者最崇高的终极理想。此一重要的认知,在我们熟悉了犹太教的现象或知识之后,正提醒我们对于犹太人的「宗教性」,应该更进一步的探究反思。




理解犹太教的几个重要关键 


就整体性的理解犹太教而言,仍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在本系列的开端时提出:

 1..犹太教的宗教现象看似复杂,但是彼此之间其实有其内在的逻辑与整合性。就以上举的「神」、「选民」、「约」、「圣地」为例,这些最基本的信仰条目,虽然在「圣经犹太教」时期早就存在,但是它们相互连结所构成的神学观念,却贯穿整部犹太教历史,成为导引犹太人艰辛岁月的支撑力量。

犹太人因为相信独一真神,所以在古代近东异军突起,在「忌邪」和「拒拜偶像」的前提下,与周围的「外邦人」有了明显的区隔。又因为是「选民」的关系,体认自己身份的特殊,遂以律法为纲,以洁净概念及其仪式实践为常,明显地划分民族的界围,厘订严谨的生活规范。

这个「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之中」(民廿三9)的犹太人看似孤立,但是因为深信他们与神之间存在一个万古不易的「约」,只要他们守约遵命,无论他们遭遇任何境遇,这位天地的主宰必定施恩保护,直到万代。「约」的承诺源自于神,首先给予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历代又经「神」与「选民」之间不断的续约、深化,「约」中有关犹太民族的慧命以及应许之地的福份,遂成不可磨灭的铭心理念。 

循此认知而下,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两千五百年以来,犹太教承载了根深蒂固的集体理想,竭尽所能的撑托这份应许,因此纵然犹太人浪迹天涯,仍然藉由各种实际生活或象征模式,永远以回归「圣地」、回归「神」与「选民」的和谐状态为最终的盼望和救赎。

2..理想与现实毕竟有其差距,上述的犹太人信仰理念和其实际的历史遭遇难以调和,但是犹太人为了坚持理想,也就是为了不违犯「神」与「选民」之间的「约」,遂在其现实生活中,灌注许多令人惊异的超越成份。

举例而言,第二圣殿在公元七十年被摧毁之后,犹太人的信仰重心转移至经典的背诵和研读,形成外人难以理解的「经典主义」。但是对于虔诚的犹太教徒来说,《陀拉》即是圣殿,早晚读经「宛如」莅临圣殿,在神圣的时间和空间之中「献祭」,重温神、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又第二世纪注解《陀拉》的《密须那》,共分六大领域,包括1、「种子」(Zeraim):有关《陀拉》中的农业事宜;2、「定时」(Moed):有关宗教历中的节庆;3、「女人」(Nashim):有关结婚、离婚、誓约;4、「损害」(Neziqin):有关民法和刑法的判定;5、「圣物」(Qodashim):有关圣殿献祭;6、「洁净」(Tohorot):有关宗教和仪式上的洁净或不洁净规范。

这些依土地、农业、圣殿之存在而设的律例典章,在失去土地和圣殿不存的状态下已无实际意义,但是犹太人勤加研读,「宛如」他们就在圣殿敬拜,「好像」就在迦南美地耕作,以虚拟替代现实,藉超越消弭历史的悲剧,除却人间的郁闷和伤痛。

犹太人这种「宛如」和「好像」的虚拟和坚持,其实普遍施行在各层面的宗教和生活领域。中古「犹太社区」(ghetto)即是「圣地」的再现,婚礼时以「生养众多、回归耶路撒冷」为祝福,死亡时则期待尸体返葬「圣地」,灵魂(ruah)则重归亚伯拉罕的怀抱为最大愿望。犹太人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不忘神圣国度的存在,并且假托仪式时相往返,此一永恒回归的渴望,充塞两千五百年的犹太教历史。 

3..但是,正如世俗化是各个宗教的大敌和考验一般,犹太教在进入现代化世界之后,也面临了空前的挣扎,时至今日,更徘徊于十字路口,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进退两难。

自十七世纪的启蒙时代以后,许多犹太人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在面对欧洲理性思潮的席卷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之后,对于犹太种族的命运以及犹太教的转化,开始了深刻地反思。

对于一般犹太人而言,他们仍然坚守传统的信仰,未曾改变他们对「神」、「选民」、「约」、「土地」等的原始理解。但是近数百年以降,在反犹(anti-Semitism)与持续不绝的大屠杀压力之下,犹太教的内部逐渐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十九世纪末的「锡安运动」(Zionsim),以建立犹太世俗政权为鹄的,加上在第二次大战之前和期间,犹太人遭受空前的屠杀灾难,更加速了犹太人和犹太教的量变与质变。

这段近代历史的转折,影响了我们对当今犹太传统的认知甚巨。在今天,犹太种族、犹太文化、犹太宗教以及以色列国家,虽然仍有其难以厘清的密切关系,但是也已经不能等同对待了。举例来说,大部分在美国的犹太人皆已「世俗化」,并不信奉犹太教,可是他们或多或少受犹太文化的熏陶。

在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当中,又分为「正统派」(Orthodox Judaism)、「保守派」(Conservative Judaism)、「重建派」(Reconstructionist Judaism)、「改革派」(Reform Judaism)等阵营,各自拥有拉比、学校、解经、封牧等系统,而且彼此不一定承认对方的权威性。

虽然大部分「世俗化」的犹太人拥护以色列政府,但是许多「正统派」的犹太教徒却反对之,视其为堕落、背弃纯粹犹太信仰的世俗代表。还有,以色列人并非皆是犹太人,其中百分之二十还是信奉伊斯兰的巴勒斯坦人!

这些由于现代化和世俗化所导致的犹太教复杂情况,正是提醒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旧约」的观念简化犹太教,反而需要重新出发,就个别议题,一一仔细考察清楚,如此方有可能理解整体犹太教,这才是基督徒对这个特殊宗教所应持的态度。

结语 

犹太教正如任何宗教一般,历史方面有其起、承、转、合,教义方面有其深奥而连贯之处,仪式实践方面普遍而寓意深远,组织派别方面也有其特殊的交融和分歧,在在都等待我们进行深度地探索,「认识犹太教」系列专栏即是这种认知底下的尝试。

除了本篇首先抛砖引玉之外,续起的不同引介文章,将从历史、仪式与节庆、家居生活等类别,就不同专题为我们细说犹太教的种种信念和实践。我们期待这些文章能充实我们的知识,扩展我们的视野,更能造就我们的属灵生命。



八、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与可兰经 


「伊斯兰」原意是:完全服从真主旨意;伊斯兰教徒则为遵行伊斯兰教条的信徒。伊斯兰教     即俗称的回教,创始人为穆罕默德(Muhammed),他是伊斯兰教徒最尊敬的先知,也被称为「受赞美者」。


公元570年6月8日,穆罕默德降生于圣地麦加,公元632年逝世,享年62岁。穆罕默德六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阿布泰利伯(Abu Talib)扶养长大。阿布泰利伯是随着骆驼队四处经商的生意人。当时整个阿拉伯半岛经济不稳、贫富悬殊差距大,居民信奉各式各样的宗教,敬拜各式各样的神祇。神祇数目竟高达360,先知也有124,000位。根据伊斯兰教的历史学家记载:穆罕默德虽生于这样的世代,但从孩童时期,他就非常憎恶偶像崇拜,并且过着高尚的道德生活。



年轻的穆罕默德受雇于一位富孀,名叫卡迪佳(Khadija)。他为卡迪佳料理骆驼商队,渐渐展露头角,成为麦加商队领袖中耀眼的一员,被称为「欧阿敏」(Al-Amin),是信实之人的意思。


25岁时,他和卡迪佳结婚,生了六个小孩,但只有一个女儿存活。卡迪佳死后,赞同一夫多妻制的穆罕默德,又陆续娶了多位妻子。40岁时的穆罕默德,非常关心同胞的疾苦,常花很多时间思考信仰问题。在其一生中,穆罕默德接触很多犹太人与天主教教士,其中他常向一位拥护英王詹姆斯二世的教士请益,并从这位教士身上得知很多有关犹太人的宗教与习俗。


来默丹月期间(the month of Ramadan,回历的第九个月份,在此期间,伊斯兰教徒从日出到日落,滴水不沾,是为斋月),穆罕默德经常离开尘嚣,一人退到希拉山洞内(Mount Hira)沉思默想。在一次冥想当中,穆罕默德自认为领受了来自天使长加百列的启示,这些启示也就成了《可兰经》(Qur'an)的精髓。《可兰经》是本记载伊斯兰教一切原理原则的经典,与《圣训》(Haddith)同为伊斯兰教徒的重要宝典,深深地影响伊斯兰教徒的生活。


穆罕默德宣称《可兰经》乃是来自宇宙唯一真神的至尊至终经典。他严禁偶像崇拜,教导伊斯兰教徒全然委身于真神阿拉(Allah);每日五次面对麦加圣地朝拜;每次朝拜前都要沐浴净身;每周五上清真寺(Mosque)朝拜阿拉。


天道


自伏羲见龙马负图,创造八卦,揭开天地奥秘,是为大道降世之始。伏羲为第一代道统祖师,其后圣圣相绪,神农为第二代,第三代轩辕黄帝,第四代少昊,第五代颛顼,第六代帝喾,第七代帝尧,第八代帝舜,第九代夏禹,第十代伊尹,第十一代商汤,第十二代姜尚,第十三代文王、武王、周公,第十四代老子,第十五代孔子,第十六代颜子、曾子,第十七代子思,第十八代孟子,是为东方十八代。孟子以后,道脉西迁,心法失传,儒道道脉泯灭,究未得继续道统,良以孔子时,业经盘转西域,释门接衍,释迦牟尼得道后,真法传大弟子摩诃迦叶为禅宗初祖,单传至二十八代达摩尊者。梁武帝时,达摩西来中土,真机妙法,复还于中国,是谓「老水还潮」。自达摩入中国,真道乃一脉相传,达摩为初祖,单传给神光二祖,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六祖之后衣○不传,道降火宅,白马续为七祖,罗尉群继任八祖。罗八祖归后,道根秘隐公案,道统悬虚八百载。其间虽无天命祖师接衍道统,惟自宋代融合儒、佛、道三家的理学及倡导「三教合一」的全真教骤然兴起。降及明代又产生了一种以「无生老母」及「龙华三会」为主要教义之新兴三教合一俗家教团。虽然全真教及部分新兴宗教如黄天道、夏教等,具有庞大教势,且信徒遍布各地,奈因天时未至,所传多为枝叶,根本心印大法或失传或瞬即止传,故亦未续天命之祖派。然彼等为大道之经义策论,做了薪传的工作,大道之奥旨得赖以昌明。


迨至清顺治年间,天时已至,元始天尊化身之黄德辉在江西庐山,受天命,遥接罗八祖,绪为第九代祖。黄九祖融汇天命心法及新旧宗教思想,以儒佛道「三教合一」(注一)及全真教「修炼金丹」(注二)教义为精髓,新兴宗教之「无生老母」(注三)及「龙华三会」(注四)教义为佐义,正式开创先天道。故,皇极金丹宝卷云:「金丹大道最为奇,元始临凡坠玉梯;真机默演无为理,九玄泄漏造皇极」,又云:「西天四七传灯转,东土三三立教门」。黄九祖以前为「接绪道统」,祖派、道脉在儒佛道三教,大道系教门中之真传,在三教中递传。自黄九祖以降,系属「开创道统」,乃为因应三期末劫、原人返本还原,所特设之授有无上法、专办普度收圆道门,而为大道教团结社之开端。 


黄九祖掌道后,历经数十年之风霜,开荒阐化江西饶州府等地,门风曾鼎盛一时,门徒分成八卦九宫,惟自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0)归西后,其教渐呈式微之态势。半世纪后,至乾隆年间,吴紫祥始出,在有缘寺受命为第十代祖,阐化广信府,重振先天道脉。迄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了道后,何若再继续为第十一祖,续开道洪都(南昌)、鄱阳一带。嘉庆初年,何十一祖遭风考,充军贵州龙里县,大道始入黔省。嘉庆七年(一八0二),袁志谦续任十二祖,至十五年(一八一0),由黔省入滇省,自此道开云南。


道光三年(一八二三),袁祖自云南开道四川,在成都设立西干堂,以此为中心,积极向各地开展道务。此后人才辈出,尹正、黄谦、杨守一、刘曰湖及方运泓续阐四川;陈玉贤、安依成、宋土道等开道两湖;滇黔方面在嘉庆年间已有杨二姑、夏致温之经营,道光后续有冰清等之调度;三江(江苏、安徽)则有李六合之筹办;福建则属李道生等。彼等均为一时之俊彦,先天道随其足迹所至,渐风行大江南北。


道光(一八二六),杨守一、徐吉南继任第十三代祖,至道光八年(一八二八)了道归西,袁十二祖复出视事,惟以年迈难于任事,交地任陈彬代理,三年后陈彬遭风考充军,袁祖无奈复出掌盘,称退安老人。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袁祖归西,续由五行掌道。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一八四三)先天道场遭受大风考,至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乙己,火行陈依精、木行安依成、土行宋土道在湖北汉阳舍身了道,道场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之际,幸赖十地彭德源(依法)临危受命,晋任水行,出掌道盘。彭水祖掌道,重建道场,制定条规,严立佛纲,数年之后,颓废之道场,乃再度复甦。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十二月,水祖归西,金秘祖(林芳华)接续之。金秘祖才高心细,仗义输财,以普渡为心,以收圆为念,先天道大宏开,蓬勃景象再现。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金秘祖归西,归前将道盘交付素玉、素阳掌理,并晓谕西干堂弟子嗣后「称师不称祖」,自此西干道脉移转。良以道光年间, 老已将十四代祖位秘授山西姚鹤天接掌,至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姚祖始归。


光绪三年(一八七七), 老降临山东青州东震堂,令王觉一继任十五代祖。王祖掌道后,奉命以儒教来阐扬先天道义,废除了入道时「茹素」、「绝欲」之规定,以较高层次的「理天法」取代「气天法」,将先天道之「指出玄关」,改为「点开玄关」,又废除了黄九祖开道以来所创的「九节内功」,不再修炼金丹,只教人格物致知、涵养心性,使天道之修持,由全真化转趋儒教化。迄光绪十年(一八八四)王祖归空时,其道已传遍大江南北,其后由十六祖刘清虚接掌道盘。光绪三十一年(一九0五),续由路中一掌道,称十七代祖。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路祖归空,由其妹路师姑太代掌道盘。至民国十九年(一九三0),始由张天然继任十八代祖,办理末后一着三曹普渡。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张祖归空,续由孙慧明掌理道盘,办理收圆大任。民国四十三年(一九五四)由香港迁居台湾。民国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农历二月二十三日归空于台北市,享年八十一岁。归后,老○封中华圣母。


【天道历代祖师】


天道系接绪儒、释、道三教道脉,故其祖师可远溯至推演八卦之伏羲及神农、黄帝、老子、孔子、孟子等儒道古圣先贤及佛教禅宗六祖,惟其教团之结社,实创始于黄九祖德辉。九祖以前,白马七祖系唐代人,六祖惠能弟子。八祖罗尉群系唐代人,七祖之徒,北直隶涿州人,着有通天钥匙、皂袍灵文。六祖惠能以前历代祖师系属三教范畴,其事迹三教书籍已有明述,本简介不再赘述。兹将九祖以后各祖事迹列述于后。

第九代祖黄德辉-道号桥湾仙师,江西饶州府鄱阳县人,明天启四年(一六二四)二月初八日降生,系元始天尊化身,自幼德慧双美,佛性不昧,好道心切,九岁得神仙金丹口诀,及长开始授徒。顺治年间,在庐山蒙神仙授为第九代祖,正式开创先天道;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制定礼本、愿忏、雷唵三经,作为阐道章程;康熙二十年归隐(一六八一);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0)归西,享年六十七岁。着有皇极金丹九莲正信归真还乡宝卷,作为三会收圆凭证。

第十代祖吴紫祥-号静林,江西抚州府金谿县人,清康熙乙未五十四年(一七一五)七月十三日降生,系文昌帝君化身,为黄九祖之徒孙辈,其后受仙佛谕示承续道统,阐道广信府,渡众无数,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八月十八日归空。归空前将道盘交付何若执掌。

第十一代祖何 若-又名若为、若愚、若遂,字了苦,江西广信府贵溪人,乾隆年间三月十九日生,系九天斗母化身,壮年方入学,即补廪生,后弃功名学道,受吴祖心法;又以至诚所感,在洪都(南昌)遇一奇童,言奉 无极老母命,传以文武火候。早期先天道,系传药(采取)不传火(火候),自何祖之后,方将火候传齐。何祖阐道洪都鄱阳一带,嘉庆七年(一八0二)遭风考,为官捉拿,发配贵州龙里县,未几,则渡袁志谦,并命承续道统。

第十二代祖袁志谦-又名退安,号无欺、无颠,兄弟排行第十,故又有袁十公之称,贵州龙里县人,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0)五月十三日生,系元始天尊化身,以廪生皈佛;嘉庆七年(一八0二)得何祖心法,续先天道统;嘉庆十五年(一八一0),由黔入滇;道光三年(一八二三),由滇入川,立西干堂于成都。袁祖入川之初,盘费用尽,日以算命卖卜遮身,夜晚歇宿戏台,苦心劳志,以红薯充飢达三月之久,其后渡化徐吉南及杨守一;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将道盘交付徐、杨二人执掌;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 二月十五日归西;着有万年归宗、莲花乐二十四章、元旦嘱书、金不换等书。

第十三代祖徐吉南-号还无,四川成都府新繁县人,乾隆末年八月七日降生,系弥勒古佛化身,世代德泽深厚,善孝兼全、自幼佛性不昧,道光三年受记于袁祖。道光六年(一八二六)正月二十七日,与杨守一受命为十三代祖共掌道盘,执掌内盘,阐道西蜀,继化陕西。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八月二十九日归空。

第十三代祖杨守一又名敬修,号还虚,四川成都府新都县人,嘉庆元年(一七九六)七月二十三日降生,系观音佛祖化身。杨祖世代善根深厚,性喜阅丹经,道光三年(一八二三)亲承袁祖心传。道光六年(一八二六)正月二十七日与徐吉南同受命为十三代祖,执掌外盘,其后开道成都府一带。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四月二十九在成都归空。

火精祖 陈玉贤-道号依精,又号火精,四川成都府新都县人,嘉庆初年二月二十七日降生,系先天五老赤精古佛化身,亲承袁祖心传,掌五行火部之盘,办理普渡,担九九浩劫,不辞劳苦,忍辱负重,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葛依玄乱道,出掌道盘。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癸卯在湖北遭风考,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九月初八日归西。       

木成祖 安依成-湖南长沙府谭州城人,嘉庆初年降生,系先天五老木公古佛化身,亲承袁祖心传,掌五行木部之盘,袁祖归后,辅助陈玉贤帮办普渡,抛利弃名,不惧生死,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三月十五日遭风考,收入禁中,至十一月初二日了道归西。        

土道祖 宋土道-又号依道,湖南长沙府宁乡县人,嘉庆初年降生,系先天五老黄老古佛化身,亲承袁祖心传,受命五行土部之盘,袁祖归后,辅助陈玉贤办道,抛家捐资,不辞劳苦,制定章程,努力不懈,道光二十五(一八四五)三月十五日遭风考,十一月初二日归西。        

水法祖 彭德源-字超凡、道号依法,又号浩然、沧州子、儒童老人、素一老人、水一老人,广野老人,湖北沔阳州人,嘉庆初年十二月八日降生,系先天五老水精古佛化身,袁十二祖时地任。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风考迭起,道场濒,临瓦解,奉袁祖乩谕晋升水行,临危受命,继火行陈玉贤重建先天道场,严立佛规,着有破迷宗旨、破迷宗旨篇、八字觉源、历年书帖、六字催文、三元条规、四大条规、十六条规、天恩调规、证恩调规、佛堂执事调规、十六年词章、功过格、庆祝表文、科仪杂表、钟鼓表文等,普传天下,大展宗风。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十二月初一日归西。        

金秘祖 林芳华-道号依秘,又号全元、玉山、昆圃,一谓其本性蔺,避风考始改林姓,系四川○州府隆昌县人,祖籍江西赣州府龙南县,嘉庆九年(一八0四)六月二十五日降生,系先天五老金母化身,袁十二祖时任金行。咸丰八年(一八五八)水祖归西,续掌道盘,任内选贤任能,仗义输财,开荒外国,以普渡收圆为务,着有太和堂书帖(含历年书帖、调贤佳音、惺人助道月调、金石葴嘱、玉山讲论)、科仪杂表(续),颁订荐恩八则及吃紧铭葴,以作阐道准绳。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四月初十日归西于汉口,归葬隆昌。


第十四代祖姚鹤天-号明池,山西太原府人,系瑶池金母化身,乃西干堂弟子,祖上七代持斋,乐善好施。徐、杨十三祖归后,于道光年间,接掌十四代祖位,嗣后四处开荒阐道,至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始归空。


第十五代祖王学孟-又名希孟,道号觉一,又号北海老人,山东青州益都县城东北八里阙家庄人,约生于道光元年(一八二一),系水精子化身,年幼孤苦伶仃,三岁丧父,七岁母逝,幸蒙族叔收养。他生平好道,手不择卷,潜心三教奥旨,十二岁为人牧羊时,即着有‘叹五更’之绝诗以传世。二十七岁时由云南洱东刘万春之引进,拜姚鹤天为师。进道后回青州潜修,阐道度众,并成一方头领。迨至光绪三年, 无生老○降临东震堂○令王觉一为十五代祖,续办收圆。王祖掌道八年间,尽心竭力,不停的为道奔波,其足迹遍及南北十余省。其间并致力于着述,以宏扬天道,所着有:大学解、中庸解、三易探源、王性释疑、一贯探源(以上五书为祖之着作精华,光绪二十一年竹坡居士将之合并,易名理数合解,并加理数合解序及学庸序二篇)、谈真录、祖师四十八训及历年易理等。 王祖掌道后,阐道之年表如下:


光绪三年(一八七七)丁丑-先是 无极老○在东震堂设立乩盘,施丹方活人济世,到后来才讲大道普渡有缘,再要王祖立誓,授与祖位,委之于普渡重任。并命之至罡门与淳风门,先学习河洛卦象,再开荒传道。本年其阐道范围不出山东境内。 

光绪四年(一八七八)戊寅-离山东,开道二南三江(江苏、安徽)。 

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己卯-续开道中州(河南),在风后山订定章程。 

光绪六年(一八八0)庚辰-由扬州(江都)坐火轮转上海。 

光绪七年(一八八一)辛已-七月北上燕京(北平)在三清宫一带度化二十八星宿气天仙及城隍、社令,开洪钟法会度化十殿阎君及各地贤良,此时文官武将求道者颇多,旋刻印三易探源。 

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壬午-由北方南下湖广访原人,在荆州府(江陵)引度贤良,又着四十八章条规(四十八训),稳定了西北九省之道场。之后,又顺流下南京,转扬州(江都)。 

光绪九年(一八八三)癸未-在汉口遭风考,隐遁荆门州(湖北.荆门县),至八月罹重病,避居燕京(北平),旋迁天津杨柳青镇。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甲申-三月间归空于杨柳青镇。 


第十六代祖刘化普-号清虚,又号似昌,山东青州益都县人,系太极真人化身,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掌道,旋将道门改称‘天道’,光绪末期归空。


第十七代祖路中一-号通理子,山东济宁人,系弥勒佛化身,生于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四月廿四日,幼年孤苦,只有胞妹相依为命,居于城外五里营之破屋。同治九年(一八七0)往直隶小站投军,数载后升为军官。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奉 无极老梦示,乃辞职,往山东青州求道,拜十六代祖刘化普为师,在刘祖之佛堂兼作杂工,苦修三年,后返回济宁与胞妹路氏协同阐道。光绪三十一年(一九0五)奉命掌道,称十七代祖。迨至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农历二月初二日归空时,其道已遍及山东及邻省,下有八大领袖,弟子有数千人之多。路祖归空后,道务暂由其妹路师姑太(今尊称老姑奶奶)掌理。


第十八代祖张奎生-字光璧,道号天然,又号天然子,山东济宁县城外南乡双刘店人,系济公活佛化身,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七月十九日降生。师尊生而异相,天资聪敏,秉性敦厚,出身修善,书香世家,家道小康,父玉玺公,母乔太夫人,夫人刘率真,子英誉。张祖早年耕读,复继业于济南先明德油盐杂货店。民国四年(一九一五),二十七岁时,适逢褚善老师(山东人)阐道,乃虔心求道,嗣后追随开荒办道,翌年领天命为代表师。民国九年(一九二0),褚老师归空,再追随路祖办道,遂成其门下八大领袖之一。民国十九年(一九三0)奉命为十八代祖,旋开荒济南,次化天津、北平、西安、青岛、上海等地,十余年间道务拓展全国。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农历八月十五日归空于四川成都,享年五十九岁。归后,老○封天然古佛。         


第十八代祖孙素真-字明善,道号慧明,山东单县人,系月慧菩萨化身,生于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八月二十八日。自幼颖悟、仁善好佛,及长决心寻师访道,幸遇路祖传授大道,乃投拜其门下,承褚代表师点化入道,其后习道多年,并受命为代表师,四处宣化度众。民国十九年(一九三0)张祖接掌十八代祖,奉天命以天道师母身分辅佐张祖办理三曹普度。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张祖归空,奉○命续掌道盘,办理收圆大任。民国四十三年(一九五四)由香港迁居台湾。民国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农历二月二十三日归空于台北市,享年八十一岁。归后, 老○封中华圣母。


推荐阅读

 063 尊贵的圣愿·修行密钥·三期大会考行善积德

2  064 道之卷·道之尊贵·地狱三条根-贪嗔痴行善

3  065 超越自我·真儒生命的实践·圆生命行善积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