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菡:悲伤是一项家庭作业

白雁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1-08-09




        

近年来,黄菡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但作为社会心理学博士,她从来没有淡出自己的研究领域。近日,黄菡译作《悲伤的力量》出版,这本书收入了心理学家朱莉娅·塞缪尔记录的15个痛失亲属的案例,其中文字直抵人类共同的禁忌——死亡。翻译这本书,是黄菡对已故父亲的一种纪念。并且,她已经决定,译者稿酬将全部捐赠给南京市慈善总会。而作为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她更希望,“在你独自度过生命的暗夜风暴时,类似这样一本书,能给你抚慰与光亮。”


白雁 | 文  牛华新 | 摄


  



黄菡与读者分享译作《悲伤的力量》



__01

20年前,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在巴黎去世时,矜持的英国人表现出了过去少有的极度悲伤。鲜花、泪水和哀悼者,是那个时期留给世界的符号,同时,也见证了戴安娜事件带来的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心理变革。

悲伤心理治疗师朱莉娅·塞缪尔是戴安娜生前的朋友,她对整个事件的看法是:“这标志着转变的开始。英国人抿紧的上唇放松了,我们终于有能力和空间释放情感,这是我们的父辈无法做到的。”

死亡影响着每一个人。然而,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它一直是社会的禁忌,人们尽量避免与家人和朋友谈论这个话题。作为悲伤心理治疗师,长期的临床经验让朱莉娅·塞缪尔认识到,“真正伤害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伤所带来的痛苦本身,而是他们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

在25年的职业生涯里,朱莉娅·塞缪尔为无数丧亲家庭提供了专业心理指导。本书中,塞缪尔记录了15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十多位经历过伟大的爱和巨大失亲之痛并且幸存下来的人。塞缪尔以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的视角,但又是非常感性的叙述方式,展示了他们的故事。

在塞缪尔看来,悲伤是人们在面对失去时的一种正常感受,而正是悲伤帮助人们揭开了最深的恐惧、撕掉了保护层,并使人最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

__02

2017年5月,黄菡受邀翻译《悲伤的力量》。当得知书的主题是“面对死亡”时,出于敬畏和专业的敏感,她几乎是立刻决定,接受这项工作。

如何面对死亡的话题,对于黄菡来说,并不是第一次遇到。

“在《非诚勿扰》的某期节目中,当一对幸运的男女嘉宾牵手离开时,我谈到两句感言,大意是说:人生千差万别,但人生中至少有两件事,在它们面前人人平等——爱情和死亡。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人人都无法抵御爱情来临时的攻城略地,正如人人最终都要降伏于死亡。节目播出后,有人在我的微博上评论,大意是说,怎么能在别人牵手的大喜时刻说到死亡,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看到评论时,先是有点心惊,对呀,我怎么这么煞风景,我仿佛真的从这几个字里看到了可怕的事情和恐怖的情绪。”

接着,黄菡又意识到,对于死亡,人们是多么敏感,“那位观众在众声喧哗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而我竟然在看起来完全无关的话题和场景中想到了这个意象。”

在许多文化里,死亡是一个敏感到成为禁忌的话题。黄菡借用美国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的话来比喻死亡。“他提出一个词——房间里的大象,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着,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

黄菡问自己:对于那些可怕的事情,到底该不该谈?她想起了1988年还在读社会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时的一段经历。当时,她在南开大学师从乐安国先生,老师交给她的第一个研学项目是翻译一本英文书籍,名叫《临终关怀学》。

“那是我一次以研究的目光接触死亡这个命题,它留给我的印象是艰难、复杂、混乱、迷茫、无助。无论是临终者,还是经历了失亲之痛的遗属,他们都需要得到帮助,起码是恰当的理解。而在那时候的生活经验中,临终者总是被简单安慰,‘没事的,马上就会好起来,过些天就可以回家了’。同时,家属们也总是被粗糙地鼓励,‘节哀顺变,保重自己,忘掉过去,迎接明天。’”

谈论死亡会加速死亡的到来吗?不讨论死亡就能让悲伤消失吗?二十多年前就有的困惑再一次摆到了黄菡面前,面对厚厚的英文原著,她确认了自己内心的答案:“对于死亡,我想了解和谈论。”

__03

在《悲伤的力量》一书的《译者序》中,黄菡坦陈:翻译这样一本似乎充满了禁忌话题的书,也是源于一段极为个人化的经历。

《悲伤的力量》

2011年9月的最后一天,黄菡从南京去北京,准备参加第二天的节目录制。晚上八点钟入住酒店,晚上十点钟接到家里的电话,是她先生打来的。先生的口气急促而克制,说:你不要着急,但是你要做好准备,你爸可能不行了……

“父亲是当天早晨住院的,不是因为生病,是为了体检。他那年83岁,除了一些貌似无关大碍的老年病,仍像往常一样身体建康,精神矍铄。那年秋天,他打算全面检查一下身体,做些针对性的调理和保健,为了免于来回奔波,所以选择了住院。就在当天晚上,他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从对护士说‘我难受’到心脏停止跳动,大概不超过一个小时。因为毫无防备,所以他离开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黄菡说,她将永远无从得知,弥留之际,父亲感到了什么,他又想要女儿为他做些什么。她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地想象:在父亲弥留之际,他感到极大的孤独与恐惧,他想要对视到亲人的目光,感觉到亲人的抚摸。

然而,这一切永远只停留在想象。和塞缪尔一样,黄菡认为,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够理性地谈论死亡,也许面对它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无措。“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坦然地接受死亡。但我们可以及早地谈论它、计划它,准备迎接它。不论是亲人朋友的,还是自己的。”

死亡带来的悲伤是一项家庭作业,“很不容易完成,但完成它会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悲伤,也会让我们更加耐挫。”

| 对话 |


记住八个字:

爱和努力,努力和爱


 读品: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黄菡:这本书包含了15个关于爱、失亲、面对自己的死亡以及抚平悲伤的动人故事。作者朱莉娅·塞缪尔是资深心理治疗师,这本依据她25年从业经历中的真实案例所著的书,探讨了“人如何面对死亡”这一看似禁忌,却无法回避的话题。



 读品:就我们所见,悲伤似乎带来的负面情绪更多?  

黄菡:悲伤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伤害,从身体的到心理的。但同时,悲伤也是有力量的。比如,它是转变的契机;它使得我们的耐挫性更强了;它有可能会转变我们的价值观。另外,还可能带给我们人格上的变化,等等。



 读品:具体到个人,应该如何处理悲伤的情绪?  

黄菡:这个问题貌似特别小,但其实是这整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我用作者的建议:始终尽量保持自己生活的结构的完整性。你允许自己悲伤,但也要尽量让自己的日常生活跟过去一样,仍然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说,还要操持家庭,照顾家人,还要做自己的工作,还要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让自己获得可能的快乐。按照塞缪尔的说法,哪怕是吃一块自己一直以来想吃的蛋糕、喝一杯下午茶,或者就是看一部电影。让生活尽量保持一种完整,避免让悲伤弥漫整个时空,至少要把它控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之内。当然,这一定是一个过程。不是说,坚强的人就应该没有悲伤,或者说,坚强的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能康复。不要对自己有这种要求就好。



 读品:如何帮助身边的朋友处理悲伤的情绪?  

黄菡:有几点具体的建议。第一个就是,无论觉得他跟你有什么样亲密的关系,你都要认识到,这是他的事,不是你的事,要有一个界限感。第二个,尊重你朋友自己调整的步伐。还有,与其一味关注他的情绪,不如给一些实际的帮助。比如,准备一些食物,帮对方照顾一下孩子。再一个,认可和倾听,我们每个人面对这样的事情,可能会有个性化的反应。我们首先要对他的反应表示认可,然后,格外重要的一点是倾听。倾听,还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沟通理念和相应的沟通技巧。面对一个人一味地沉默,你以为是倾听,可能别人觉得就跟你无话可谈。你一再发问,希望对方能跟你倾诉,可能对方会觉得你是在过分侵入他的隐私。概括地讲,怎样对待悲伤,可以用弗洛伊德的那句话——爱和努力,努力和爱。


     根据2018年12月1日凤凰云书坊《悲伤的力量》新书分享会对话内容整理



黄菡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博士,江苏省委党校社会文化教研部教授、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译著有《中国都市消费革命》《男性气质的终结》。





编辑 | 菜虎

 © Copyright 

原创作品 | 转载请联系授权 | 欢迎分享



读书需要安静  也需要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