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戍边故事丨边关赛事志

郑蜀炎 中国战略支援 2022-09-16




边关赛事志




在万里边关发生的许多故事,“犹春于绿,明月雪时”,虽然可能算不上博大精深、瑰丽传奇,但是其中蕴含的戍边志、奉献心、战友情,却是那么滚烫、深厚。

乒乓球“奖杯”


在我的书柜里,端然置放着一个普通的乒乓球。它不是名牌产品,也没有明星签字,却见证着一个独特“习俗”的来龙去脉。

当年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西藏墨脱,可没有今天这般风光热闹。如今让人趋之若鹜前来“打卡”的墨脱路,当年则是让人闻之却步。

当年的墨脱路,每年只有在雪山垭口化雪的3个月内可通行。通过这个雪山垭口后,就是一段被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恣意挟持约150公里的艰辛之途。途中概无接济补充,不见人家烟火。徒步墨脱路,必须攀6座冰川、涉8条河流、过5公里的绝壁、闯数十平方公里的蚂蟥区……

这一串数字让前去采访的我真正懂得了一个词:跋涉。而对于墨脱边防连的官兵来说,楔入他们心间的唯有两个字:坚守

闭塞,是地理的表述;而艰苦,则构成战士们生活的标注。

以身许边关,笑对风雪寒。关于艰苦的故事暂且不表,还是回到那乒乓球带来的“习俗”吧。

那年春节来临,连队里简单而热闹的活动刚安排好,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全连仅剩一个乒乓球了。

真是一球难倒英雄汉。因为墨脱路险阻重重,当时物资运送只能保障武器装备、执勤器材、粮食药品等。至于乒乓球之类的文体用品,只能靠连队自己解决了。而此时正值大雪封山,纵有万千想法也只能望山兴叹。

把苦日子过出甜滋味来,这是边防官兵的擅长之道。攥着那个金贵的乒乓球,指导员有主意了:大年初一开展登山比赛,首登顶者,以此乒乓球为奖;由他选对手,开出新年第一局。

就这样,一个普通的乒乓球竟整出“斯韦思林杯”的感觉来。

首获此奖者的名字已然记不得了,后来连队的条件更是比当年好太多了,甭说乒乓球,就连乒乓球桌都有了正规的比赛台。但是,连队的这个特殊的习俗,被一代代官兵延续下来——大年初一组织登山赛,胜者授乒乓球为“奖杯”。

你们说,我因前去采访而获得的那个乒乓球,普通吗?

“柚子球”绝技


是的,没写错,不是茶不是果冻……而是“球”。

一条怒江,让这片山水都奔涌呼啸起来;一条峡谷,讲述着什么是锋凛剑寒、狭路相逢。

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两岸对峙着平均海拔2000米的仞峰峭壁,山与江之间,唯余一条20到200米的逼仄通道。人行至此,难免有一种世间之路绝于此的心惊魄悸。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旅游者眼里,行走于此,满眼皆是浪漫的风景。而对于守卫者来说,扼关踞险的坚守是一种忠诚与责任。

责任是担在肩上,而不是挂在嘴上的当年前去采访,谈及艰苦传奇戍边事,战士们皆不善言。直待一声哨响:“踢球了”,起先讷讷的士兵们顿如临门起脚,骤然生龙活虎、一蹦而起。

话题还是回到“柚子球”上。

大峡谷的景观“其险也若如此,美也若如此”,花媚叶明、云轻水澹的景致放眼皆是,可就难寻一块平整之地。就连连队射击训练场也是“浓缩”的——射击靶位设在连部的屋顶上。大家都知道这不规范,但除此之外,峡谷间根本找不到100米的平视射击距离。

既然大自然可以随意铺陈莽岭山川,率性衍生出湍流云雾,那么战士们也可以弄出些充满创意的体育活动来。

没有平地,他们就学会了少数民族的“掷沙包”运动(将沙包装入带绳的网兜,通过旋转增加速度,像链球一样抛掷)——在几栋宿舍的屋顶,用沙包相互瞄准抛击,命中得分。他们还在连部门前的狭窄场地上,用4根藤条架起山民越谷跨河常见的藤篾桥。战士们根据巡逻路上遇到的情况,制订出了32条比赛规则。这种比赛既锻炼心理素质也提高平衡能力,让体育赛事和军事训练融为一体……

然而,对年轻士兵来说,其它项目玩得再热闹,还是不能弥补没有足球可踢的遗憾。其实,足球不缺,上级有配发;球员不缺,善球者甚众。问题是没有足球腾越的空间,甭说大脚抽射了,稍一用劲,球就滚入江中,可谓一失足成千里流。

人脑转得总比球要快,不知谁想起了山上的野柚子。

大峡谷里各种郁绿的植物满山遍野,其中就有野柚子。这种柚子皮厚味涩不宜食用,落果一地无人捡,有战士巡逻遇见就顺便带回营区,没事时就拿来练习带球。旁人一看顿时技痒,上前阻拦断球。一来二去,大家发现,虽说“柚子球”踢不动飞不高滚不快,但聊胜于无,总归可以过过“脚瘾”。于是,一众球迷琢磨出了一套规则,让“柚子球”正式进入了连队赛场。

不过,这“独门绝技”练多了,官兵再去踢正儿八经的足球时,力道总是把控不好,开球就容易出界,据说射门时还有把网踢破的……

灯光篮球赛


说起边关话就长。在新疆伊犁的边防连,老兵们说起10年前的雪山哨所,总是情不自禁地用一种回顾式的叙述:那时,现代体育离我们很远,“滚石”算得上是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从山上把石头顺着山滚下去,看谁滚得路线又直又远;那时,人家是“铁人”赛,我们是“雪人赛”——雪山峡谷最不缺的就是风雪,无论是跑步还是打球,总是赛程过半就赶上一阵迎头风雪……

那一年年底,连队开始通电铺架电线,山沟里没有“长明电”的日子即将成为历史。大家那个高兴呀,可让干部们心头微微一酸的是,那段时间每天在工地上干得最欢的,恰恰是那些面临退伍的老战士。

在老兵们离开边防的头一天,电终于通了。今晚就奢侈一把吧——当晚,全连彻夜送电开灯,让大家都看看连队夜里一片亮堂堂的景象。这时,有老兵提议:明天就要离开了,何不来一场灯光篮球赛,让连队亮晃晃地留在我们心头吧。

那真是今夜无人能眠——连队支了几根杆子挂上灯泡,把激情的呐喊声和明亮的灯光,头一次洒向这片自古昼明夜暗的大山深处……

这场比赛的胜负没人能记得了,但是,连队独有的习惯却代代相传下来——老兵离队前,与留队战友酣畅淋漓地打一场灯光篮球赛。

“胸中宇宙自然景,眼底江山不尽诗。”虽然我并没有赶上那场篮球赛,但望着飘雪中的山间篮球场,有一个向来不敢轻言的词,已在心里赋予了这些戍边人——高尚!
作者:郑蜀炎

主管: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
办: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总编辑:胡建兵
编:韩阜业
辑:李志勇
投稿邮箱:zgzlzy2022@aliyun.com
联系电话:010-66358381


▎往期推荐

一声“到”,一生“到”!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退役军人奋战抗疫一线

2022-08-24

班长手记 | 捕捉好战士的“闪光点”

2022-08-23

祝贺!战略支援部队某旅52名战士收到军校录取通知书

2022-08-22

军人家庭 | 永远的军嫂

2022-08-22

奋斗者·正青春 | 李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2022-08-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