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仕汉:亲历黄石教院风雨20年

李震 王婵媛 黄石档案 2022-10-15




       1977年12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统考,黄石市有8683名考生参加高考。其中许多人通过这场考试而完成了命运的转轨。这一年,也成为高仕汉人生的转折——他参与了1977年的高考阅卷,随后成为黄石高师班的教师。从1978年到1998年,高仕汉参与创办当时地市级教院中首批出版的黄石教师进修学院(后更名黄石教育学院)学报;组织试办小教专业;参与国家教委课题研究。经历了黄石教院十年恢复创建期、十年发展期,见证了黄石市成人师范教育最辉煌的一段历程。

高仕汉
                                                                                                             

曾为高考数学阅卷

      1977年10月21日清晨,在湖山高中当数学教师的高仕汉听到学校的大喇叭响起:中央决定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没两天,高仕汉在湖山高中所教的毕业生,及下放在汪仁公社的黄石供电局知青先后向他咨询高考事宜,希望高仕汉给他们作考前辅导。


  第一次统考时间是12月6日—8日。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到正式考试只有不到40天。高仕汉为考生牵头办了一个补习班,为他们主讲初高中一些基础数学专题。


  1977年12月中旬,高仕汉接到大冶县文教局的通知:到黄石饭店报到,参加高考阅卷。


  当时,从黄石、大冶两地被抽调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有一百多人,市招生办租下了整个黄石饭店作为阅卷工作场所。参加数学阅卷的有20多位老师,分为6个阅卷小组,每个小組4人。那时的黄石饭店条件有限,门窗不密封,寒冷的冬天四处透风,阅卷老师一坐就是一整天。


1986年5月14日原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董纯才莅临黄石教院视察


  这一年的数学试卷卷面分100分,一共有6个大题,包括数与代数式、函数与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每一个阅卷小组专门批改一个大题,批阅完毕后,小组成员交叉复审,最后由小组长进行抽查。


  虽然过去了41年,但当年阅卷中的一件小事,高仕汉仍然历历在目。那天下午,高仕汉复审一份试卷时,觉得判卷有误。这位考生解题步骤和答案都正确,但不是按标准答案的方法来解题,而是自己想到的一种合理解法。试卷标准答案又只给了一种解题方法。高仕汉立刻向小组长报告了这一情况。当时阅卷小组长是张易焜,张老师阅后,也认为考生答案是对的,但他不能擅自作主,必须报告大组长裁决。整个数学组大组长是黄石七中数学老师郑延履。经郑老师审查并和其他老师商量后,一致认为考生这道题应得满分。这道题目的分值有10多分,在“一分改变一生”的高考中,这10多分的意义可想而知。后来,查卷得知这位考生恰好是高仕汉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这名学生最后幸运地被武汉工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录取,走出了农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为一名企业家。


改革开放后的首个高师班

      1978年,黄石市许多中学急需物理、化学和体育老师。黄石巿委市政府决定,借大冶师范学校设施开设物理、化学、体育各一个专科班,统称为黄石高师班。同时,在大冶师范分校(后改为大冶教师进修学校)也分别开设了一个物理、化学专科班,叫大冶高师班。两个高师班从参加1977年高考的考生中,招收一批高分高龄的下乡知青、回乡知青、民办教师、在岗工人,及少量应届高中毕业生,一共154人。


  大冶高师班筹办之时,急缺的是能够教高等数学的老师。当时,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数学专业的高仕汉在大冶中学数学教学界小有名气,被选派到大冶高师班担任物理、化学两个高师班的高等数学课,成为他人生道路上一个崭新起点。


  这时的高仕汉大学毕业后已经16年,16年中没有跟高等数学打个照面。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一整个暑假,高仕汉全身心投入到备课中。炎炎夏日里,他坐在小板凳上,趴在竹床上面写写算算。实在炎热耐忍,就在竹床周围洒冷水解暑。就这样,一个夏天通读完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讲义》上下册,并拟定了授课计划,同时还演算了上百道微积分习题,为开学后授课奠定了基础。


国家教委关于成立课题组的通知


  高师班开班之日,恰逢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恢复重建之时。1978年4月,曾任教育科长的朱道任带着两位工作人员,借用黄石二中的十多平米门房作为办公室,开始重建黄石教院。创建之初,它称得上是无编制、无资金、无校舍、无师资的“四无”学校,真是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一直到1978年暑假,经市教育局协调才将二中东南角的,一栋苏式二层楼房,作为教院和电大两校共用的校舍。


  正当重建教院的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时,远离市区的高师班学生强烈要求迁回黃石学习。1979年春节过后,所有高师班的学生如愿以偿,都迁到了设在二中内的教院校舍上课,既满足了学生要求,又解决了教院无师资、缺少资金的燃眉之急,一举两得。


  高仕汉此时也借调到黄石教师进修学院工作。在高师班讲完高等数学后,高仕汉接着又担任了教院新招录的80级数学脱产大专班的数学分析教学。那个时期,社会逐渐兴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教院老师成了香饽饽。那几年,高仕汉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外,曾先后被冶钢职大北钢函授站、机械局电大、文化宫辅导站等处,聘请主讲或辅导高等数学。此时,他基本完成了从从事中学教育向成人高等教育转型。


大胆创新办学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许多新办或恢复重建的高校,尤其是成人高校对要不要自办学报,褒贬不一,争论不休。1984年4月,黄石教院新领导班子倡导教师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决定在当年10月1日前出版第一期学报。


  同年5月,学报筹备工作启动,成立了由张兆华、高仕汉、朱征洪、黄经邦、刘恒发、刘鹏章、周维克等人组成的编委会,指定高仕汉具体负责学报编辑部。值得一提的是,编委会是一个不记工作量,不给报酬的议事机构。在那个提倡“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编委会初始对办刊特色也不明确,但经过几期的编辑实践,总结出了学报三个特色:成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特色,基础教育研究特色,地方研究特色。


  那一年暑假,编辑部马不停蹄地忙于编务,学报创刊号终于在9月下旬如期出版。学报刊名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


1985年1月20日高仕汉出席全国教院学报研究成立大会的合影


  赵朴初为何会为一个地级市教院学报题字?起初,编委会一致意见用毛泽东主席的字体组成刊名。但那时的印刷厂不是电脑排版,用拼接起来的毛体字大小不一,不好排版,既不美观又不严肃。后来,编辑部的成员通过请托联系上了赵朴初先生,过了不长时间,赵朴初先生竟然为黄石教院亲笔题写了“黄石教师进修学院”八个字。


  学报创办初始,明确提出要坚持初审、主审、终审三审稿件制度;坚持内稿外审,外稿内审,不发关系稿的原则;坚持排版上机付印前,一丝不苟地做到三校规定。


  1985年1月,高仕汉带着创刊号出席了在沈阳举行的全国教院学报研究会成立大会。与会单位有33个,其中有21个省教院,15个省会所在城市教院,7个地巿级教院。已经出了学报的地市级教院只有苏州教院和黄石教院,这两家教院在成立大会上被选为理事单位。与会期间,江苏省教院学报常务副主编看了黄石教院的学报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986年5月,教育部原党组书记、副部长董纯才在黄石教院考察教师进修工作时,为学报题词:“祝愿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及学报对教师进修作出贡献!”


试办小教专业全国领先

       从1978年开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黄石教院通过各种办学形式,师资培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为了探索师资培训新模式,1989年5月,高仕汉带队前往江苏、上海等地考察。这次考察回来,高仕汉向教院提出了三点建议:向上级争取制定师资培训的政策和法规,积极谋划小学教师进修专科学历教育,作好达标后的教师继续教育前期准备工作。有些设想与湖北省教委1990年师训工作计划不谋而合。1990年春,省教委决定在黄石教院、沙市教院分別试办“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简称小教专业)各一个班。


  从筹办小教专业开始,因工作需要,形成了以张兆华、高仕汉、王耀超、凃柳云等人为主体的“培训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理论与实践”课题组,以及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老师参与的教育管理学员的导师小组。其中,高仕汉具体负责制定课题组试验计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出席全国小教进修大专课程的教材编写研讨会留影


  课题组按照省颁布的小教专业教学计划,创新地开设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课程,让学员深入到城乡小学第一线,了解实际,参与实践。


  几经探索,黄石教院在试办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教育专科过程中的一些作法,引起了国家、省市教委的重视,也受到省內外兄弟院校的关注。1992年11月19日—22日在黄石举办了“湖北省成人高师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与管理研讨会”。国家教委师范司领导肯定了黄石教院的做法:“黄石教育学院创办小学教育专业,具有超前意识,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1994年2月底,湖北省教委正式通知高仕汉以湖北省教院专家身份,出席由国家教委举办的“培养培训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研讨会”。会上,高仕汉介绍了以黄石教院为例全省创办小教专业的作法和体会,这一发言引起了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教委有关人员的兴趣,当即邀请高仕汉参加国家教委课题研究。


  黄石教院试办小教专业,从1989年桃花盛开之时,开始筹办算起,到1998年梅花绽放时,五本国家审定的教材圆满出版,历时十年。这个专业培养了多位小学特级教师。1999年,“培训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理论与实践”课题结题后,黄石教院以课题组名义,向省、市教委申报了这一科研成果,获得了黄石市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小教专业,成为黄石教院20世纪九十年代大发展浪潮中,激起的许多浪花中最耀眼的一朵。


原载于《东楚晚报》2018年6月20日第14版


链接:全城寻宝:看看你家有没有?


           黄石首次承办的运动盛会


            刘阳:为留住乡愁行走



作者:李震 王婵媛

编辑:卢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