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援助专栏】疫情后的希望

【心理援助专栏】

☞欢迎拨打中国计生协免费疫情心理咨询服务热线:0571-85109955

面对疫情“自我心理调适技术”(八)

☞疫情后的希望

问题呈现:

疫情让每个人都产生了焦虑和恐惧情绪,脑海中总是盘旋着这样几个念头:“这场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每次出门感觉充满了风险”,“疫情到底控制住了吗?”,“我什么时候能回去上班?”……

每天接收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持续上涨的确诊病例数字,不少人从原来的担忧、紧张转为焦虑甚至恐惧,复工日期一再变更,对未来的掌控感越来越微弱,无力感、失落感涌现,对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也开始感到迷茫或者厌烦,精力涣散,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那么,如何应对疫情下的失落感和无力感呢? 

应对策略:

1. 确认自己的角色:审视自己的家庭、职场、社会等多重角色,列出每一个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每天完成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任务。即便有一些负性情绪的伴随,我们也还是要去坚持做,能完成多少干多少,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所当为,为所能为。

2. 转换思维解读现实:接受事物的正反面,虽然疫情导致大批产业停滞,但是也给线上企业带来了很多契机。虽然被困在家里不能出门,但是增加了很多跟家人相处的时间。把心中的想法“太可怕了,怎么办呢?”改为“真好,我有时间可以慢慢听父母唠叨唠叨了”。

3. 个人资源管理:想一想可以调用的所有资源,同住的伴侣或者父母,和他们讨论自己的想法,探讨对未来的共同思考;也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社交工具和亲朋好友聊天,分享彼此的感受,寻找正性力量的支撑。

4. 专注自己的爱好:比如练字、绘画、养殖花草、读书,赏析电影、烹饪等等,即便是微小的事情,也能从中慢慢享受当下生活的乐趣。等疫情过去,这些小爱好也可以是伴随终身的放松方式。

5. 积极的自我暗示: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描述的就是当一个人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以后,他就会表现得更好的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你对自己有极高且积极的期望,每天对自己说:“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我可以”、“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好这件事情!”。这个念头就会改变你一整天的状态,让你在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自信与希望。【作者:张琦 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不同人群中出现恐慌、焦虑、害怕等心理问题持续增多,急需心理方面的疏导和积极情绪的应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防控疫情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向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服务,预防和减轻疫情引起的心理困顿,中国计生协组织专家编写了疫情期间“自我心理调适技术”系列问答,公众号自2月4日起开设“面对疫情——心理援助”专栏进行连载。更多问题,欢迎拨打中国计生协免费疫情心理咨询服务热线(0571-85109955)。


点击下方阅读,了解更多


 【疫情防控进行时】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与国务院指导组一行座谈
 疫情防控进行时!中国计生协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

来     源:中国计生协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编       辑:吴 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