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话捅破 PaaS 的窗户纸
去年(2019年)崔牛会的年会上,有一场关于 PaaS 的辩论赛,火爆全场。大家都在做 PaaS,但实际上烧了亿级的钱,却鲜见成效…
其实很简单……
1.第一步,单一企业来看,PaaS 就是业务生成器,这东西存在很多年了,他的核心能力包括:自由组合的业务模块、托拉拽的流程编辑器、加上简单的脚本语言,可以为企业构建各种应用;
2. 第二步,把这个业务生成器搬到云端,实现多企业并行使用,那就需要增加”多租户”的架构能力:上层支持不同版本的 SaaS,底层支持不同云平台的适配,旁边需要一个运维系统,用于管理不同企业的不同配置,这就是所谓的 PaaS 了。
3. 对客户的价值:满足企业的定制需求,实现更快,运行更稳定;
4. 对厂家的价值:随着组件化的成熟,会出现成本边界,项目毛利不断提升,但可悲的是:这个价值在美国存在,在中国不存在,因为中国定制化项目是按“人天”付费的,甲方不会为 PaaS 的价值买单,这就是为什么中国 PaaS 投入大,收益差的根本原因。
5. 特殊的前端界面,PaaS 界面定制都是标准控件,遇到高频操作、需要特殊控件的场景就不好使了,例如:CRM 的电销、外勤、点货等场景,体验无法和产品化的 SaaS 媲美;
6. 复杂的后端业务,PaaS 靠托拉拽构建的业务流程,遇到复杂数据和超多节点经常会抓瞎,例如:ERP 的几百个参数和节点的生产流程;同时,遇到大规模的批量计算也会产生性能问题,例如:HR 的几十个参数几千人的工资计算。
7. 一条路是和 SaaS 博弈,有些 PaaS 是和 SaaS 竞争的,例如:一个 CRM SaaS 厂商,通过 PaaS 去做进销存定制化,抢夺 ERP 厂商的市场;有些 PaaS 是和 SaaS 合作的,在没有产品化的领域做定制化,成为 SaaS 之间的缝隙应用,例如:ERP 和 CRM 之间的对接;
8. 还有一条路就是走行业化,演变成为业务中台,将业务模块、业务流程都行业化,例如:专注会员、支付、货架等模块,对接各种电商平台,成为零售中台。
9. 随云平台的成熟,腾讯云、阿里云都发布了 iDaaS、iPaaS,这成为各种 SaaS 互联互通的基础,企业客户需要什么应用,都可以在云平台上随需而取,云越成熟,SaaS 越多,越不需要项目定制,就算 SaaS 之间出现缝隙,可以用第三方 aPaaS 去实现,aPaaS 会成为 iPaaS 之上的一种特殊 SaaS,在云生态时代,作为 SaaS 厂商,已经找不到一个做 PaaS 的理由。
观察 Salesforce 多年,突然有一点顿悟:
10. 2004年开始,Salesforce 用 force.com(aPaaS)构建了定制化生态,2018年,Salesforce 收购了 mulesoft(iPaaS),他是不是也在拥抱云生态?在拥抱 SaaS 的互联互通?
————【推荐阅读】————
————【推荐学习】————
喜欢,就点一下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