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想爱你而不是抓住你

赵丹喵 爱予星球 2024-04-06

1

世界很简单,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幸福。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观点。出自《被讨厌的勇气》。它实际上也是在告诉你,所有的改变都可以在当下,在此时此刻发生。
既然改变随时都可能发生,为何我们还困在不幸之中?
一句有点扎心的大实话,也来自这本书: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自己的不幸
这也是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心理学最大的不同。弗洛伊德追根溯源,通过回溯童年,找出不幸的成因。比如说,我是个讨好型人格,因为我爸妈从小贬低我。再比如说,我不敢努力,因为我小时候屡屡受挫,没建立起自信。
阿德勒认为,困在成因之中,会让人开始把一切的不幸归咎于外界。心安理得在自我限制中躺平。
其实所有对过去的归因,只是因为当下的我们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我们给自己的懦弱找理由,编造出了过去这个故事。
那如果不能回溯过去,真正的改变到底该如何发生?
两个字,我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提醒自己:勇气
我们总是习惯于纠结过去,习惯于寄托未来。而往往忽略了那些都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因此,真正的改变,也必须从当下出发。
当我们面对当下时,看到的是什么?是一种巨大的惯性,一种不肯改变的惯性。我们习惯一次又一次重复自己的模式。“我不敢”,“我不行”,“我做不到”,那种内在的声音和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在面对新的选择和挑战时,我们总是又“变回了自己”。
勇气,是在每一个当下,做出新的选择,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拥有了勇气,你就拥有了改变自己的钥匙,世界的大门便会就此向你敞开。

2

为什么我们无法拥有勇气?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我们无法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换句话说,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价值感”是一种牢牢与自己连接的状态。确认自己的价值,连接自己的渴望,相信自己,在当下牢牢与深层次的自己连接。这种“紧紧拥抱”自己的状态,会让人产生突破限制的勇气。
当人缺乏自我价值感的时候,每一个当下都很容易变得没有力量。所有关于“我”的杂念都冒了出来。
“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改不掉的。”
“这件事我做不成,我没那个本事。”
我后来发现陷入PUA关系的人之所以无法逃脱,就是落入了这个循环。明明知道这段关系对身心有毒,但因为在关系中不断被贬低、被批判,丧失了自我价值,也就丧失了逃离的勇气。
不合适的工作也是一样——不敢辞职,因为缺乏改变的勇气。缺乏勇气,恰恰也是因为困在不合适的工作里,一点点消磨掉了自我价值。
所以Tony Robbins才说,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状态。最后才能谈“如何改变”的策略。所谓状态,就是那种在一瞬间连接自己,确认了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的确确想要什么,充满了自我价值感的状态。(见《你身体里有四个人这件事你知道吗》)



3

如何才能获得自我价值?这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
阿德勒斩钉截铁地说,自我价值来自于人际关系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词,什么叫自我价值?谁能够定义我们的价值?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自我价值是由【他人】定义的。不是山川河流,也不是花鸟鱼虫,是其他人类审视的目光。
我们寻求的自我价值,是他人眼中我们的价值
但不幸的是,我们本能地会用【竞争】或【自私】的方式来实现这种价值。
竞争】的方式,是将人际关系演化为权力之争,通过在物质上赢得对方,或者在精神上碾压对方,来获得自我价值感。
自私】的方式,是过度索取和过度付出,要么控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求,要么为了迎合他人,获得奖赏,而不断改变自己去满足他人的欲求。
阿德勒说,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人都不可能真正的获得价值。竞争的背后总有败者,而通过满足欲求,建立在他人身上的价值体系也不会牢固。
这就引出了课题分离的概念。【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石。

4


什么是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希望从他人身上获得自己的价值,但每个人也都本能的用【竞争】或【自私】的方式来实现价值。这就造成了关系中每个人的课题相互纠缠。
举个例子,大花和小花是母女。小花上小学六年级。大花是个严厉的妈妈,狠抓小花学习,会输出很多大道理。小花很听话,成绩也很好,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在这个阶段,大花和小花对自己的价值都是很满意的。但这正是危险的地方——她们对自我价值的评判,是建立在对方身上的!


大花因为可以控制小花,也因为小花学习好,而对自己很满意。小花因为可以得到大花的表扬,也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对自己很满意。
那如果有一天,小花不想好好学习了呢?小花找到了其他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继续看这个例子。初二的时候,小花爱上了做手工,会折一些精美的纸玩具给同学,同学都很开心,小花也感受到了自我价值。但大花不干了,觉得小花耽误学习,因此用非常暴力的方式没收了小花的所有手工材料,还把小花打了一顿。
这时,大花和小花的关系来到了【课题分离】的关键转折点。
第一个平行宇宙,小花妥协了,因为她过去太多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大花的表扬上的。现在大花威胁要把这些表扬都拿走,说小花是个坏孩子,小花立刻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失去了【勇气】。她乖乖开始学习,重新回到了和大花互相喂养的价值体系里。


第二个平行宇宙,小花想反抗。【做玩具给同学】这件事,让她体会到了【真正的】自我价值。她发现自己没有在满足一个评价体系,而是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提供有价值的小玩具,从而得到了积极的回馈,确立了自我价值。通过这些自我价值的积累,她获得了足够的【勇气】,不再需要大花给她的表扬来确立自我价值了。
对于课题纠缠的关系来说,走出【课题分离】这一步是很难的。
即使小花决定反抗,因为大花的不配合,过去小花从妈妈身上得到的自我价值一下子被抽走,小花会经历非常痛苦和自我怀疑的一段过程。她也会反复纠结,真的要进行课题分离吗?要不要回到从前的模式,就做妈妈想让我做的事了?
而大花,一旦小花开始反抗,她会立刻使用变本加厉的方式来控制小花,试图找回自己的自我价值。大花一开始可能通过打骂的手段,不成功后甚至会演变成威胁和道德绑架。
“你这么折磨妈妈,是想让妈妈去死是不是?”
“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孝的东西!”
“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我死了也不用你来管!”


这背后都是大花对于失去自我价值的恐惧。
大花和小花的权力拉锯战,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5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走出课题分离这一步?
说的玄幻一点,我个人认为,这是宇宙的法则。最终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课题负责。
在宇宙的设计之中,新的灵魂被投入到茫茫众生里,是要去通过与众生的互动,最终回到自身。课题纠缠,却会让两个人通过彼此喂养的方式绑在一起,躲过了宇宙的安排和考验。
关于这一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直子和木月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两个会成为一对佳偶度过一生。但木月在青春期后发现自己并无法对直子产生男女之间的爱意,在课题分离的阶段,承受不了这种失去自我价值的巨大痛苦而自杀。直子此后也一生抑郁,最后自杀。
那种课题纠缠到曾经互相慰藉,以为拥有了一切,最后互相毁灭的关系,村上在这本小说里已经展现到淋漓尽致了。

直子把脸转向我,凄然漾出浅浅的笑意:“我们同普通的男女关系有很大区别。那关系就像肉体的某个部分紧紧相连似的。即使有时离得很远,也像有一种特殊引力会重新把我们拉回原来位置。所以我同木月发展成为恋人是极其自然而然的,不存在考虑和选择的余地。普通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所体验的那种性压抑和难以自控的苦闷,我们几乎未曾体会过。刚才也说过了,我们对性一贯是开放的。至于自我,由于可以相互吸收和分担,也没有特别强烈地意识到。我说的意思你明白?” 


“我们两人是一种不能分离的关系。如果木月还在人世,我想我们一定仍在一起、相亲相爱,并且一步步陷入不幸。”


“何以见得?”直子用手指理了几下头发。发卡已经摘掉,每一低头,头发便落下遮住她的脸。


“或许,我们不能不把欠世上的账偿还回去。”直子扬起脸说,“偿还成长的艰辛。我们在应该支付代价的时候没有支付,那笔账便转到了今天。正因为这个,木月才落得那个下场,我才关在这里。我俩就像在无人岛上长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饿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但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我们一天一天长大,必须到社会上去。”


6

那,课题分离之后,我们需要怎样的人际关系?
《被讨厌的勇气》里详细讲述了横向纵向关系的区别。
纵向关系,一个是棋手,一个是棋子。棋手制定策略和标准,棋子负责移动。棋手跟棋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只有两种:符合标准了,表扬,不符合标准了,批评
竞争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本质上是两个棋手的对抗。是我的标准赢还是你的标准赢,是一种权力争夺。
那横向关系是什么呢?是伙伴的关系,也是棋子与棋子的关系。横向关系的假设是:我们都是棋子,所以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我们都在自己的棋局里,摸索着人生这条路该如何前进。
但作为棋子,我们都是可以互相帮助的。课题分离后,我们不再生活在棋手的控制里,能真正看清属于自己的课题,也能看到别人的课题。
在不干涉他人课题的情况下,为他人提供帮助和价值,是棋子们获得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这也是发展横向关系的意义。
还是上面小花和大花的例子。小花和大花之间是纵向的关系,但小花和同学们就是横向关系。


小花通过自己的折纸天赋,做出小玩具送给同学们。“小玩具”对同学们有价值,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也对小花表达了感谢和喜爱。小花通过这个过程发现,“我”是有价值的,因为“我的创造”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
在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的世界里(见《2023,开启人生无限游戏(上)》),纵向关系就是有限游戏——有清晰的标准,有赢家有输家;横向关系就是无限游戏——大家都没有标准,玩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是为了游戏本身。

7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可能最有帮助的是以下三点:
第一,不要忽视人际关系对自己的影响。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你想要的,往往不是你需要的。
生活里,我们常常“想要”获得很多改变——能有勇气辞职,有勇气旅居,有勇气离开不合适的人,有勇气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我们与“想要”之间的距离,其实就是【自我价值】。
那为什么我们缺乏自我价值?因为在人际关系里,常年陷入【课题纠缠】的状态。要么是过度干预别人的课题,没有解决自己的课题,要么是自己的课题常年被人干预,因此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
有时候,过去长年累月积攒的人际关系模式,也会影响自我价值。比如说《我想变得很重要(上)》里面讲的,过度索取/过度付出/不敢付出/不敢索取的四种模式,都会造成课题缠绕的后果,让我们无法通过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自我价值。
所以如果你的人生觉得“卡住”,觉得很多想要的实现不了,很有可能是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出现了问题。
第二,应该把【课题分离】运用到生活里。
获得自我价值的第一步,就是【课题分离】。具体实施起来,又有两个层面,第一,不要让别人的课题影响自己,第二,不要让自己的课题影响别人。
不要让别人的课题影响自己
只要留心注意,会发现生活里我们处处都在接收别人的课题。
妈妈:“你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还不结婚啊?” 这是妈妈的恐惧,因为我结婚了,会让妈妈觉得有自我价值,所以妈妈试图在用她的课题影响我。

课题分离,其实关键不是在于如何回应的问题。有些人以为,要做到【课题分离】,就是在别人投射课题过来的时候,果断怼回去。或者在心里暗暗责怪对方,有些难受和内耗。
这其实还是没有触及到本质。【课题分离】,讲的是你内在的状态。如果你的内在清晰、安定,知道这是别人的课题,与你无关,你并不会与对方过多纠缠
所以,在生活里【课题分离】,是把注意力向内探查,留神自己内部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不诚实,明明在接收了别人的课题时,会引发很多很多的情绪,触动了自我价值的内核,还掩耳盗铃可以假装自己不被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会被影响,这没什么。所以【课题分离】是一个毕生的功课,也是每一个瞬间都要去实践的事情。在意识到别人有课题时,就跟自己说,这是别人的课题,与我无关,我照顾好自己,安抚心中被吓到的小朋友就可以了。
不要让自己的课题影响别人
这讲的其实是亲密关系中的期待问题。
“他是我男朋友,应该优先满足我的需求啊,怎么能不关心我呢?”
“连顿饭都不陪我吃,他根本就不关心我,这段感情没有前途。”

当我们认为,对方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期待,来满足自己需求时,就是在投射自己的课题给别人了。在自己的课题得不到满足,期待落空时,发泄给对方的愤怒、指责、不满,更是伤害亲密关系的锋利武器。
Tony Robbins在上周的直播里讲到亲密关系。当需要回答“亲密关系为什么搞不好”时,我们习惯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其实亲密关系中的所有矛盾,都是我们自身内在课题的外显而已。
但是,你带着什么样的状态进入关系,这段关系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的。
每个人内在都有不同面向的自己。当你把积极、乐观、喜悦、感激的心情带给对方时,亲密关系更有可能是积极的。反之,当你把占有、焦虑、恐惧、愤怒的心情带入亲密关系时,对方也会把这些东西返还给你。
把对他人的期待换成感激,整段关系和整个人生都会改变。

(来自我们最近新开的小红🌲账户“喵喵予鱼”,也欢迎大家关注支持嘿嘿嘿)
最后,在人际交往中,主动发展横向的关系。
看到有些人讨论,课题分离,会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冷漠呢?
其实,课题分离,才是更健康人际关系的开始。因为只有先做到课题分离,才能由纵向的关系变为横向的关系,才能从有限游戏开始玩无限游戏。
主动发展横向的关系,意味着我要在不干预别人课题的情况下,力所能及为他人提供帮助。
意味着当有人向你寻求帮助时,力所能及的回答。但也不要让对方对你产生依赖,又变回了纵向的关系。
意味着当你有好的资源、想法,有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出现,主动分享给可能会需要的人。但并不期待因此获得任何人的认可。
意味着你感知到对方的情绪需要,主动送上安慰,鼓励,祝福。但并不因此期待对方回应你,感激你。
意味着你不那么在乎是非对错,在乎自己的地位、权力、形象,而是在乎一个个真实的人,在乎别人的心,也打开自己的心,去分享和连接,去安慰和鼓励。
意味着你开始享受与朋友一起看一部电影,一起分享一个日落的美好瞬间,而不担心对方会不会离开你和背叛你。
以萨提亚的这首诗结尾吧: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