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可以解决所有烦恼的思维框架

赵丹喵 爱予星球 2024-04-06


你选择去关注什么,就会去创造什么。

//

上周在群里带大家做了一个“影响圈与关注圈”的三日迷你工作坊,大家反应还挺有帮助的,于是今天来把这个框架总结出来分享一下。

“影响圈与关注圈”的概念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我最近正在精读这本书,发现真的太宝藏了。很久以前听说过这本书,一直以为只是美国成功学的心灵鸡汤,教你如何追名逐利掌控资源的。


其实这本书把“人生的终极幸福“拆解为了从个人到集体的两个方向,它传授的理论是人只有走向完整的自己,并带着善心与爱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虽然全书不提西方的身心灵或东方的儒释道,但背后的理念信仰是相通的。都是教你获得内心能量,并反过来赋能他人的技术。只是这本书的内容排列和一些思维技巧更为“落地”,任何普通人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在精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迸发了好多灵感,准备慢慢把书里的一些实操技巧,转化为社群里的文字类工作坊和打卡活动,带着大家逐步做拆解练习。

影响圈和关注圈就是第一个小尝试。


1

说影响圈和关注圈是一个能解决所有烦恼的概念,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这个框架如果真的能落到实处,能够立刻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能量,给人提供现实的行动力和创造力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小明在等公交,车迟迟不来,小明也不知道自己上班是否会迟到,除了等着又做不了啥,于是一直伸着脑袋看着车来的方向,有种坐立不安的焦躁感。

还是同一个场景,有一个叫小智的,他发现公交不来,自己着急也没用,于是拿出手机开始处理工作,把能安排的事情先邮件安排了,在专注中,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小智处理完了很多工作,公交车也来了。

虽然只是等车几分钟的差异,但小智的习惯让他获得了更多的积极力量。他没有陷在焦躁的情绪里,反而去专注的创造了更多的事情。

长期而言,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是由他体验到的情绪和能量决定的。总是体验焦虑烦躁情绪的人,相比起总是体验专注创造的人,生命状态就没那么舒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都会打折扣。

那体验焦虑烦躁,跟体验专注创造的区别在哪?小明和小智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这个故事里,技巧其实很简单,就是习惯——选择去关注什么的习惯。


2

在等车这个故事里,小明选择关注的,是“公交车啥时候来“这种他无法控制的事情。小智选择关注的,是“处理手机里面的工作“这种他可以控制的事情。这就是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核心框架。

影响圈之内的,是在每一个当下,我可以去控制、影响、改变的事。

影响圈之外的,是在每一个当下,我无法去影响、控制、改变的事。

当小智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之内的事,他发现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可以做的,收获了积极的力量,专注去处理工作,不管公交车来不来这种事,他就不会体验到焦虑烦躁的情绪。

当小明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之外的事,他没办法解决公交到底啥时来的问题,但又不停关注这个事,他就会体会到很多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会给他制造很多消极能量,让他丧失所有的行动力。


3

在社群的工作坊练习中,我邀请大家写下自己当天生活里的一个烦恼,并辨别哪些是影响圈之内的,哪些是影响圈之外的。

接下来我问大家,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之外,你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变化?

大家的回答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如果我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之外的事时,我能感觉到的只有绝望。因为这些事情是我无法左右的,不论我做什么,甚至是给别人跪下,都不会有用的绝望。”


“当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之外的事时,对这件事的想法,心态会更焦虑烦躁,还会有一种负罪感,更加无力。”


“当我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之外,会感到强烈的内耗和纠结,十分消耗。”


“当我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之外的事情时,我对这件事会开始无限放大延伸,越来越恐惧,越来越发散,情绪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焦虑,然后呼吸会变得急促,身体上肩膀会起疼痛反应。”


4

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影响圈与关注圈”这个练习是很有力量的——它直击了内观或者佛教智慧里面痛苦的本质,也就是“我”这个概念。

人的身心和意识真的很神奇,从出生开始逐渐模糊地学着认识自我,理解自己的影响力,与世界互动。但人在绝大多数的时间,是搞不明白“我”的范围到底有多大的。所以会妄图改变很多根本不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事情,痛苦也由此产生了。

葛印卡在十日内观里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人手表碎了掉在地上,难过的哇哇哭,这个表是美国买回来的,可贵了,零部件都很难配齐,这下子再也修不好了,我的表坏了,呜呜呜。

还是一个人手表掉在了地上,同一款手表,同样的昂贵,但那不是我的表,是我朋友的表。我不哭了,我跟朋友说——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这个表的零部件很难配齐的,这下好了吧,这个表再也修不好了。

同样的手表,同样的昂贵,为啥“我”的反应不同?

关键在于这表有没有被放在“我”这个圈子内。是“我”的表,那碎了就痛苦。不是“我”的表,那就与我无关。

一切跟“我”有关的,任何的变化,失去,求而不得,试图影响而无法控制,都会产生痛苦。

所以走出这个痛苦的一个关键技巧,就是“与我无关”。缩小会被放在“我”这个圈子里面的人事物。痛苦自然就变少了。

公交车来不来,这件事情“与我无关”。一旦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彻底扔到“我”这个圈子外面,完全不去关注它,就不会因此产生任何情绪波动了。


5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如果认为一切都“与我无关”,人会不会变得自私冷漠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也提到过这种情况,就是一个人的影响圈比关注圈大很多。他明明可以有更大的影响力,但却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能管的事不管,能做的事不做,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的人的确是自私冷漠的。

所以我们带领大家做的练习,和传递的理念,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无限缩小关注圈而是针对具体的事情而言,判断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之前社群里也有小伙伴提问,就是自己经常会关注社会上的负面新闻,一些弱势群体的处境等,感觉自己非常的同情他们,但心里又很沉重,觉得有很强的无力感,情绪被影响的很大,连日常生活也无法完成了。

用影响圈和关注圈这个练习,可以立刻从这个困境中走出来:

1、影响圈之外的:社会上的男女不平等,女性处境困难。


2、影响圈之内的:我可以为身边的女性做点什么,可以自己去抗争和觉醒,可以去共情和照顾周围的女孩子,从我做起,创造更多的连接和支持

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环境上,会变得消极和悲观,丧失了个人行动力,同时对于改变大环境也没有帮助。

相反,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边的,那些能够去控制和影响的事,就会产生积极的行动。而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也正是被每一个个体这样积极的点滴行动而改变的。


6

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很好:

上帝啊,请赐我平静的心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赐我勇敢的心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请赐我智慧的心去辨别它们。”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去分辨哪些事情“与我有关”,哪些事情“与我无关”,所谓的课题分离也是这个意思。

在社群工作坊里,我给大家总结了这样一个框架,方便大家针对具体的生活困境来判断。

简单而言,过去和未来都是“与我无关”的事,过去彻底无法改变,未来变数太大,越试图控制有时越糟糕。“与我有关”的,只有现在的事。

一切“在我身体内部的事”,都是与我有关的。我对事情的心态,看法,我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我完全可以控制的。

别人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对我有什么想法、抱怨、情绪,都是我不能控制的。但我可以控制自己如何面对这些事情,能否带着平静的心去接纳,带着积极的心去改变,带着互利共情的沟通方式去促成合作。

天气和交通,生老病死,飞机晚点,意外出现,都是我不能控制的。“与我有关”的是我如何去面对和接纳这些事情,我如何关注当下,去做我能做的。

情绪的产生是我无法控制的。情绪是身体潜意识自然而然对外界刺激的生理反应。但我可以控制的是,情绪产生后,我如何接纳和面对它。是用负面的思维和心态去“起反应”,让情绪愈演愈烈,还是带着平等心去觉察但“不起反应”,让情绪的能量自然而然都身体里面流过去。

我没办法控制别人是否喜欢我,但我能带着积极的心去活出我最好的生命状态啊,去喜欢我自己和爱我自己。

别人对我恶语相向,这是我控制和改变不了的事。但我能做的事不让这个能量影响我,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场,继续回归到我生命的创造轨道上来。如同葛印卡老师在十日内观里说的,别人用一句话伤害了你,他只花了几秒钟,但你让这句话反反复复的伤害自己,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是你自己伤害了自己几个小时。

我能否实现目标,事情能否顺利完成,我能否赢得比赛,我都控制不了。但我能做的是关注好当下,调整心态,尽全力去努力,把我能做的做好。

万事万物,一切烦恼执着,莫不可用这一套思维方式来解决。


7

当然, 这个框架虽然及其简单,但实践起来极其困难。

我们都太习惯“自我”的扩张,容易把生活里发生的一切都解读成“与我有关”,需要我去影响和改变的事。

然而讽刺的是,当我们的关注圈大过影响圈,会丧失所有的行动力,那些我们关注而想改变的事,一件也改变不了。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归因外界。美国著名人生教练Tony Robbins在直播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20多岁不去找工作,愤世嫉俗。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没有经验,没有人会要我的。要么就说,我太年轻了,也没有名校背景,现在这个社会都看背景看学历,没有人会要我的。

拖延、摆烂、放弃、怨天尤人。

就是因为徒劳无功的去关注自己改变不了的事,产生了自我喂养的消极能量

年轻、没学历、没经验、社会环境,这些都改变不了,关注有何用?但一个人是否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是否抓住一切资源,是否将个人能力提升到最大,是否去积极社交认识人脉,这些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

在现实中,也只有做了这些事,能让一个处于困境和弱势的人反败为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8

在工作坊的最后,我给大家放了一个冥想音频。这也是我一直在社群活动里的一个尝试——用冥想引导的方式,把概念性的东西意象化,争取激活潜意识里面的一些能量。

在冥想里,我让大家想象自己看到了那些所有无法控制和改变的事,并关上了一扇门,把他们紧紧关在外面。这些事情与我无关,在我的房间之外,它再也影响不了我了。

接下来,我邀请大家在关上门口,回头看看自己所处的空间。这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真实的空间。这个空间其实那样那样的大,自己能做的事有很多。

我让大家想象空气里漂浮着五颜六色的七彩泡泡,每个泡泡了都是“我”可以控制的,属于“我”的能量——我的天赋、我的思维、我的观点、我的心态、我是否努力、我是否接受……我引导大家,一个一个收回这些力量,把泡泡放到身体里,让自己重新拥有行动力。

这是大家冥想后产生的一些感受:

冥想中,如果去看着那些自己不能影响的事,就觉得自己能影响的事就是个小圈,外面都是像狂风一样,准备袭击内心。开始关注可以影响的事时,才发现原来不能影响的事才是那个小圈,外面阳光明媚,闪着光。

想象中的那扇门是冒着梦幻泡泡的粉色大门,当把那些不能影响的事情关在门外,转身看自己的房间,感觉干净清爽,温暖又有安全感,自己在这个房间里可以自由跳动为所欲为,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感觉自己充满了创造力。

冥想过程中嘴角微微上扬,越来越平静中还带着点小开心,我可真佩服自己总在担心将来啊,担心未来发展,担心未来养老,担心未来会不会有战争,担心接下来会不会🐑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影响圈外的事情呀。回到我的小世界里,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捡钻石💎,我一样一样把我的技能和能量给拾回来了。谢谢丹喵,谢谢今晚的练习❤️

我看到了一个厚重的木门,屋里是一篇绿油油的稻田,抬头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五彩斑斓的泡泡代表我的智慧、创造力、敏捷、洞察等等,我把漂浮在空中的它们又安放到了体内,感受了特别的踏实和满满的能量。

冥想过程中屡次抽泣,重重地关上那扇门的时候,看到自己所处空间是漂亮的古铜色的时候,一颗颗抓住五彩泡泡的时候。我的泡泡们内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阅读、写作,还有好的学习状态。我不是不能写的,甚至以前写东西不可谓不快,我想我一定能够掌控自己学习状态的。

我把这个冥想音频也上传到这里啦,大家想玩的话,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祝我们都能带着无限循环的积极行动力,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End




P.S. 爱予星球的“释放心灵力量”共写营还在火热报名中!想来玩的小伙伴可以下方海报扫码哦~


↓ 关于我们 ↓




想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