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靳秀萍:看 戏

2017-08-19 靳秀萍 时光捡漏

· 时光流逝,唯有这里记录你的生活点滴 ·

看   戏

文 | 靳秀萍  图 | 芳菲随笔

"走,西区看戏走。""听说是咱凤翔籍的秦腔名演。"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奔走相告。其实几天前在微信上就看到这个信息,也没当回事。

吃罢晚饭,父母急着去看戏,我们一家也打算凑热闹,实为纳凉。

还未到广场,已是人山人海,远远就听见乐声悠扬,知道戏已经开演。再走近一些,盛大的舞台、炫目的灯光、宏大的场面,心中暗自思忖。

老公拉着我和女儿在人群中寻找最佳位置,其实哪里都是只闻其声,不见演员其人。"谁叫你当年不再长个二三十公分。"老公戏谑道。转了几圈,无奈还是看不着。那就锻炼吧,体育场被围得水泄不通。放眼望去:有的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有的行路匆匆,有的走走停停似乎东张西望地寻人,还有的将小孩架在脖子上看得津津有味。其中不乏携手并肩亲昵无间的情侣,扶老携幼的中年人,小孩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看来这多数人和我们一样,只是为感受一下名演出场的热烈气氛而已。坐在围栏上,看人物百态,听着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婉转低回的秦腔,迎着拂面的凉风,也挺惬意!

夜渐深,小孩、年轻人和远处的农人相继离去,转至舞台侧面,才发现看得清清楚楚,顿时来了兴致,尽管不懂秦腔。花旦、丑角、小生,接连出场,都是熟悉名字的戏,«三娘教子»«赶坡»«打镇台»,经典唱段频现。几次问女儿回不回家,女儿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摇摇头,蛮像一个小戏迷呢。

此时,小时候看戏的情景依稀浮现眼前。在我的印象中,看戏常常是和赶庙会连在一起。尤其是正月和夏收后居多。忙碌了一年或夏收后庆祝或休息的农人,逛逛庙会,走亲访友。这个时候没有多少农活,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印象最深刻的是横水镇的物资交流大会。趁赶会,这时候可以一饱口福,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小吃。一般家境的父母会在赶会时多多少少给孩子一点儿零花钱,我的父母也不例外,虽然姊妹多,负担重,但母亲总会想方设法地不让我们失落。拿到零花钱的那种兴奋劲是现在的孩子怎么也体会不到的。看着会场上的各色小吃,在踌躇半天后,才会选择最想吃的一样来,本打算细细品味,可有时似乎味道还没来得及尝,美味就已经穿肠而过了,于是又是一阵懊悔。

至于看戏,那就是大人们的事了,我们偶而也会溜到后台,痴痴地看着演员化妆,羡慕又敬畏。

记得有一年,横水赶交流会,晚上有马友仙的演出,好像是«窦娥冤»,父母第一次带我们看夜戏,只记得戏台上身着花花绿绿戏衣的人出出进进,大概和鲁迅看社戏的感觉是一样的,后来就趴在母亲腿上睡着了,一觉后,稀里糊涂走了十里夜路回家。那或许是我第一次正式看戏。

工作后,也随同事去赶过庙会,但大部分只是去会场转转,感受一下气氛而已。如今,庙会依然多,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已很少涉足了。每天下班后,经常在西区可以看见十几个老头老太太,简单的几样乐器,秦腔就吼起来了。唱者全神贯注,听者聚精会神,好温暖的一幕,偶而也会驻足欣赏一番。

"这味道就是不一样!"前面两个老头边说边用手打着节奏。忽然掌声响起,思绪被打断。我们不断向舞台中间挪动,老公找到会场放置的几张凳子,我们欣然落坐,"西北花脸王"粗犷的一声声吼把演出推向高潮,台上演员忘情地唱,台下静悄悄一片,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发小儿,皆陶醉在秦腔的艺术盛宴中。我忽然明白了秦人对秦腔为何会如此痴迷。

老公激动得使劲鼓掌。尽管有的唱词听不清楚,但演员在台上的喜怒哀乐,一笑一颦无不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主持人极接地气的方言版主持不时博得阵阵掌声。艺术家们俊美的扮相、低沉婉转或高亢激昂的声音、专业的唱念坐打,连我这个门外汉也如痴如醉。直至演员谢幕,县上领导上台接见并合影,我们才缓缓离去。

今早锻炼回来,见母亲闷闷不乐,一问才知是责怪昨晚大姐将她早叫回来了,没有将戏看完。母亲向来很少埋怨别人,看来真是被秦腔给迷住了。

我终于理解了我们的父辈对秦腔那种入骨入髓般的痴迷:秦腔里,有三秦人的爱恨情仇,有三秦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我,是不是也已经迷恋上了秦腔?  

【作者简介】 

靳秀萍 | 女,七零后,已过不惑之年。中学教师,喜欢文字,衷爱运动。


【精华推荐】

点击屏幕左下角“阅读原文”,欣赏作者更多文字!



 ·END·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