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旭 | 我所知道的八旗屯
八旗屯在县城南边,村子的中心距离县城不足4公里。凤翔的母亲河雍水河从村子里流过,河北岸就是古雍城,宽阔的河床里东西十几里长的苇子地就是《诗经·秦风》中“蒹葭苍苍”之地,也是凤翔城的肺叶。
八旗屯村是个大自然村,包括现在的八旗屯、东社、高庄三个行政村和铁黄原行政村的铁家庄、黄家庄,还有划归东指挥村的曹家庄、暴家庄;划归河南屯村的高家河,划归豆腐村的南古城、河北里;划归马家庄村的史家河、王家河自然村。八旗屯地平水浅,极早便被朝廷辟为屯耕之地。现存明清时的《凤翔府志》、《凤翔县志》的行政区划中均找不到其编制,直到民国年间,隶属八旗屯的村庄才出现在相应的保甲中。在清朝乾隆年间编写的《凤翔县志》里,虽然“里甲”、“村堡”两卷中均未出现“八旗屯”和八旗屯所属的十几个自然村,但在寺观这一卷中,在记述“凉楼寺”条目的注解内有“城南七里八旗屯内有关帝庙。顺治初年,贺贼犯凤,围屯三昼夜,几破,賊忽引去,呼语堡中人云:‘昨见关圣提刀立堡门,吾不敢攻矣!’”。在记述“佛殿”的条目下也注着“城南七里八旗屯”,“宝塔寺”条目下注着“城东南七里野坞村,有神泉,祈祷屡应”。
文中提到的“堡”就是东堡。东堡北边紧挨雍水河,南城墙外即为田野,只有东西两边有城门。东门口有一条十字路,东通高庄、三岔;东南通大旗堡,与走阳平眉县的官路“雍眉道”相接;北经马家庄直达凤翔城东门;堡子西门口也有一条十字路,西经西场、曹家庄直达陈村。南北走向的官路向南经南沟道直达虢县,向北经河北里、南古城直达凤翔城南门。路西即为西场,略偏西南就是西堡,两个堡子控制着东西南北三条大道。由于东堡规模较大,位置显要,因而人们习惯上只说“堡子”,直到农业社成立后,因与西堡同处一个初级社,才明确称为“东堡”。
野坞村是高庄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当地人讹传为野狐沟。“野”字的来源应当在秦雍城时期,那时以城内为“国”,城外为“野”,“野坞”就是雍城之外的码头。后来雍城废弃,雍河水位下降不能行船,码头也就没有了作用,后世人便不知道村名中坞字的来源,故而将坞的读音讹传为“乎”了。“乎”音与野字结合,就成了“野乎”,因而附会成了“野狐”一词。又因为雍水河南岸崖高数丈,船坞接近水面,坡道由沟内直通塬上,居民都住在坡道两边,村名在口语中就成了野狐沟。
关帝庙在东堡子的西边,西堡子的东边,南沟道和杜家庄的北边,河北里的南边,为村中核心地区,当地人称“老爷庙”。老爷庙座南朝北,规模较大,院门三间,进门有半亩大的花坛,接着是过庭,再往里是献殿,献殿东西两侧有配殿,后边才是正殿,也叫大殿。殿与殿之间距离宽敞,院子东西两侧倚院墙各建有七间厢房。关帝庙从民国年间开始,就改成了八旗屯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及六年教育,大的自然村也办起了初级小学,只开低年级课程,八旗屯小学则是完全小学,八旗屯所属各村的学生上高年级时都要来这里上学。学生最多时开到10个班,还在老爷庙东边的三官殿里安排了两个教室。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行政村都办起了六年制小学,八旗屯完全小学才成了八旗屯行政村的小学。此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村民都由沟内搬到了原上边,学校重建,老爷庙随之颓败,三官殿也被毁弃。
凉楼寺在东堡子西门内,雍水河南岸临近八旗屯桥的地方。北边就是河北里,西边是西场。清朝晚期堡子城毁弃,官路改道之后,凉楼寺失去屏障,因这里地势低凹,每逢雍水河发大水即遭水淹,民国年间就已经破败,殿宇坍塌殆尽,寺内有药王殿一座尚存,因而人称“药王洞”。
佛殿在东堡子中心,北巷与正街的西北角。前为过厅,中为佛殿。佛殿从中隔开,前为地藏菩萨殿,后为佛殿,有石佛三尊。因为佛殿一殿两佛,形为亭子,本村人称为“亭子庙”。
宝塔寺在高庄村野坞沟北口西边,即雍水南岸。民国时已经无塔,殿宇也已经荡然无存,只在崖上有窑洞数孔,庙会依然举行。七十年代后,庙会也销声匿迹了,只有在老年人的记忆里,还记得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寺院,内供白衣菩萨。
明清时的行政区划主要为税收而设,屯垦之地所征之税不再列入地方税收,因而村庄也不列入保甲。耕种屯垦地的人称为屯丁,应摊的税收直接交给屯田管理部门,不再计入地方税收。清朝入关后跑马圈地,将明代国有屯田圈到了王公大臣这些八旗子弟私人名下,甚至因圈地多少不均而互相争斗。康熙为平息争端,下令将圈占的土地集中管理,收获直接缴给管理部门,再分摊给八旗王爷和将军。这一部分将收获直接分摊给八旗子弟的屯田便叫做“八旗屯”,以便区别于政府管辖的军屯。民国时取消了屯田制,所有耕地依照地等直接给国家纳税,八旗屯才回归到了政府的保甲序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八旗屯村名未变,属太尉区。农业合作化为八旗屯农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称为八旗屯大队,高庄、铁黄园分别成立大队。1962年八旗屯和东社以公路为界分为两个大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掀起了一股更改村名的风潮,八旗屯大队改成了“八一”大队,东社因有个东字,可以理解为“东方社会主义”,就没有改。政社分家后八旗屯又恢复了旧村名。
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八旗屯出了两位英雄人物,一位是曾担任过陕西省长的刘治洲,一位是席文烈士。
刘治洲是八旗屯南沟道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考入凤翔府中学堂,后入上海理化专科学堂深造。毕业后去日本留学,参加中国同盟会。1912年冬,刘治洲被推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1917年7月,任大元帅府秘书。1922年6月,出任北京政府农商部次长、代理部长。1925年5月调任陕西省省长。1927年5月,刘治洲随冯玉祥军出征,曾担任郑州市市长、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和冯的高级顾问。在郑州时,曾与中共党员共事,掩护过南汉宸、张道吾等。七七事变后,刘治洲出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陕西省银行董事。1948年移居上海。1949年初赴香港,后由中共组织安排北上。同年冬,周恩来约见并委托他再去香港,协助进行对台宣传工作。1953年夏返回北京,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后又担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毛泽东主席曾派人慰问他,并转交赠款。1963年7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据《凤翔县志》记载,刘治洲曾将自己节省积存的1756.7元人民币捐献给凤翔县修复西宝公路北线八旗屯桥,资助家乡建设事业。在八旗屯父老乡亲眼中,刘治洲是一位贤达。群众中流传着刘治洲回家探亲的一段往事。据说刘治洲的车队出了凤翔南门,刚过“五里铺墩”,他就命令车停下,他下车步行,让车队跟在后边。随从官员说离家还远,让省长坐车,到村口再下车。刘治洲用手一指五里铺墩说:“这就是村界。过了铺墩,就是八旗屯的地方了。‘官达一品,不压乡里’,我咋能坐着车见乡党哩!”“五里铺墩”是个土台,其实是过去的“土堠”,也就是雍城时设置的记里程的土堆。《周书·韦孝宽传》:“先是,路侧一里置一堠,经雨颓毁,每须修之。自孝宽临州,乃勒部内当候处植槐树代之。”陆游《有怀梁益旧游》诗:“土堠累累只复双,悠然残梦对寒釭。”朱东润注:“古代记里用土堠,亦称土墩。出城五里用单墩,十里用双墩。”八旗屯村口的铺墩是单墩,在南古城与姚家岗中间的坡下,位于路的东侧,七十年代才挖平了。
进入南古城境内,也就是进了八旗屯,刘治洲一路上和地里干活的人打着招呼,碰到的人就寒喧几句,慢慢步行,随从人员只能远远地跟着。刘治洲还没走到河北里,走得快的乡亲已经把消息传回了村里,女人娃娃都站在路边看省长。大路到了这里成了坡地,快走出河北里村时,大路到了低处,住家户都在三尺多高的崖上,人们就站在崖边看。有个老婆是个瞀眼,直接站在路边上看。刘治洲过来时,她直接走到跟前才认出来了,说:“都说看省长哩,才是定五我娃哩嘅,你瞰好么?”随从一看有人挡住省长,急忙赶过来想制止,却见刘治洲一把拉住老人的手,叫了一声“姨”,说:“这么些年了,没人叫我的小名,今天回家才听到了!”他又问了老人家情况,从随从手里要了五块银元,说:“姨,我回来呀没拿啥,给你几块钱,你自家买点好吃的。”村里人开始听到老人叫省长的小名,又见警卫人员跑步过来,都以为老婆把祸闯下了,没想到她还得了五块银元,都夸刘治洲德行好,老婆有福气。那时银元值钱,种一亩麦一年的收成也就值一两块钱。
至于修八旗屯桥的事,八旗屯的人都知道是刘治洲掏的钱。那座桥是个三孔石桥,当地人叫“大桥”,解放后曾有人在桥上摆摊卖吃食,还形成了个小集市。但也有传言说刘省长本来给的钱多,计划要建五孔桥。钱直接给到了县上,让县上派人监督修建。县上当官的为了讨好刘省长,就找了省长的一个本家兄弟管这事。那个本家有一口烟瘾,啥钱到手都敢花,一年时间,桥没音讯,钱却被他抽大烟花销光了。直到刘省长查问修桥的事,县上当官的才急了,又不敢把事情向省长说明,就到处挪腾凑钱修了个三孔桥。刘省长问为啥没按计划修?县上说钱不够。省长还抱怨说:“钱不够为啥不给我说!”当然这都是民间说法,不可能记入档案的。
刘治洲的家在南沟道偏北部位,离“老爷庙”不远。院子在官路东边,院门朝西,前有大房,北边有三间厦房,后边有三眼窑洞,院北套着个园子。八旗屯村社虽大,却不是出财东的地方。因为在清朝及其之前,村民们都算是“屯丁户”,土地不是私人的财产,因而贫富差别不大。民国时虽然取消了屯丁户,成为普通农户,但为时太短,财力积聚过程也就不长,因而也形成不了大财东。土改时划阶级成分,八旗屯几个行政村竟没有“地主富农”。刘家的家产在别处只能算中等家庭,在八旗屯却算比较好的人家。土改时他们家在老家住的人太少,就把闲置的园子分掉了。五十年代中期,刘家已经没有人在老家居住,前边的大房就成了村上的药店。
席文是八旗屯席家庄人,现在属于东社村。席文1939年毕业于儒林小学,1941年毕业于竞存中学,因家贫高中辍学后在申都等地当小学教师。1945年在糜秆桥小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夏在石落务小学任教时被凤翔县县长潘元以政治嫌疑逮捕入狱,数次严刑拷打,威逼审问,席文坚贞不屈,保守党的机密。在社会各界呼吁和舆论谴责下获释。1948年4月解放凤翔时,席文冒雨进城工作,后随游击队在岐山、凤翔进行武装斗争,任西总游击队联络员。1948年8月因公牺牲,当时才23岁。席文烈士因为牺牲时太年轻,干的又是地下工作,处于保密状态,因而在本村影响不是很大。虽然人人都知道他是烈士,但对他的事迹却知之甚少。
八旗屯的中心地域在八旗屯和东社两个行政村范围,但两村都进行了村庄搬迁改造,东堡、西堡和席家庄的村民已经搬离原地,杜家庄的六道口已经消逝。村庄虽在,却已经今是而昨非了。
作者简介
鲁旭,陕西凤翔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凤翔县作协主席。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风流街》、《下乡纪事》等小说作品,《二娃审案》等戏剧作品,《凤翔民俗》(上下卷)等。
精彩悦读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图片来源:网 络 责任编辑:风 行
文字审核丨 濯 尘 公号维护丨 素 笺
后台编辑 | 春风十里 微 微
主编微信: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