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研究】丝路诗人——马赫图姆库里解读
杨海博,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楚天-中国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土库曼斯坦;王四海,楚天—中国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研究员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土库曼斯坦。
文章来源:《中亚研究》2016年第1期。
马赫图姆库里是土库曼斯坦近300年历史上最杰出、最伟大的民族精神领袖,“马赫图姆库里足以与人类伟大的儿子—孔子、屈原、菲尔多西、莎士比亚、但丁、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齐名”。
一、马赫图姆库里生平简介和作品特点
(一)马赫图姆库里生平简介
马赫图姆库里(Махтумкули),笔名弗拉吉,1733年出生于德黑斯坦古城(今西土库曼斯坦南部)艾提热克村,他的父亲阿扎季是伊斯兰教苏菲派虔诚信徒和当地宗教领袖,同时也是土库曼斯坦文学史上的著名古典诗人。马赫图姆库里从小深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在学校读书时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特别是在诗歌创作方面。
少年时期,马赫图姆库里就读于家乡的宗教学堂,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广泛涉猎多种知识,在自家图书馆学习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文学著作,熟悉中亚、阿塞拜疆、伊朗文化和文学。
1753年,已经长成青年的马赫图姆库里来到位于布哈拉汗国阿姆河流域的圣伊德里斯巴宗教学校学习。1754年,他又至布哈拉市内著名的宗教学校卡格里塔什(Кокельташ)接受了一年良好的宗教学校教育。
1756年,诗人开始游学生涯,前往中亚多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及印度等地,广范接触了丰富多样的中亚民族文化和社会现实,丰富了诗人的创作主题和思想,为其后期创作奠定了基础。
1757年,马赫图姆库里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就读于中亚文化名城黑拉特的喜尔哈孜学府。
1760年,父亲阿扎季去世,马赫图姆库里回到了家乡。之后的岁月里,他在家乡开了一间小首饰作坊,同时继续写作,也经常前往现今的阿塞拜疆和中东许多地区进行游历,体会普通百姓的苦难遭遇,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进作品。这一阶段诗人的创作数量大幅增加,读者从周边各地慕名而来,争相传阅他的作品。
1783年前后,马赫图姆库里逝世,时年近五十岁,死后埋葬于今伊朗境内戈勒斯坦省阿克托卡伊村。
(二)马赫图姆库里的创作特点
马赫图姆库里诗歌作品题材广泛,创作形式多以叙事诗题材为主,主题涉及了宗教、民族、国家、家庭、社会、战争、爱情、友谊、教育、自然界等诸多主题。
马赫图姆库里创作语言通俗易懂。诗人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民介绍伊斯兰教学说,歌颂自然与民族之美。马赫图姆库里首次把民间形象化语言写进了文学,在诗歌创作上大量运用民间口语、俗语,使自己的诗歌易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马赫图姆库里作品的语言描写细腻。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用细腻与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对家国的热爱、对爱情和友谊的忠贞与赞美,用细腻独特的艺术语言整合人类对世界、人性、祖国、爱的哲学认识,他发展了世界哲学思想、点亮了艺术思维。
诗人用文学反映现实世界,深刻记录了土库曼斯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犀利的文笔刻画了土库曼人民遭受外族剥削和压迫时的民不聊生悲惨情景。
马赫图姆库里诗歌作品具有极强的思想性。他憎恨反动的僧侣,呼召土库曼斯坦各部落相互团结、互相支持、实现民族统一、走独立之路,“他最早意识到:当时四分五裂,各踞一方的土库曼人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并将这一思想传播开来”。诗人用诗歌歌颂土库曼人民勇敢不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性格,如《必须行进》中诗人写到:“朋友们啊,穆斯林兄弟们!我们必须艰难地行进。经受重重苦难的生命,还要受煎熬被蹂躏。世界无边,苦难无尽。无数可贵的生命烧成灰烬。马赫图姆库里不要吝惜你的生命,身着恨怒之盔甲整装待行。”诗人用诗呼唤人们为民族的前程和幸福奋斗,表达自己对美丽富饶的土库曼斯坦、坚强勇敢的土库曼人民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严厉斥责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民族分裂与纷争。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赞扬土库曼民族善良、正直、热情、向上的美德,给予年轻人忠告与智慧,同时对社会现实的丑陋、黑暗面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斥责,诗人的诗歌对于民族后人的思想教育与品格培养非常具有价值,如在《交谈多多益善》中诗人写到:“做人需要倾听忠告和规劝,与学者交谈多多益善。风风火火敢做敢为的青年有时需要安静的港湾”。
二、马赫图姆库里对土库曼斯坦的影响
(一)促进了土库曼语言文字的发展和完善
土库曼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在书面语言产生之前,土库曼文学语言长期靠口头传播;马赫图姆库里作为把土库曼斯坦民间形象化语言写进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使用当时人们较易接受的阿拉伯字母写作。最关键的是,他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民间口语、俗语,使之更能被广大普通大众快速接受;读马赫图姆库里的诗,是当时民众认识和了解土库曼斯坦书面文字和语言规范的主要途径;自马赫图姆库里开始,土库曼斯坦书面语言逐渐确立了以阿拉伯字母、诗歌体语言为形式的文字体系。诗人作品在土境内及邻近地域拥有广泛知名度和很高的传播率,这推进了古土库曼语在普通民众中间的普及,为现代土库曼语的最终形成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
(二)奠定了土库曼民族文学基础
土库曼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生活,形式多以叙事诗题材为主。18-19世纪的土库曼诗人,如马赫图姆库里、安达力布、沙边志、塞季、泽利利等,为本民族文学的基石——诗歌,创造了一个黄金年代。
马赫图姆库里是这一发展阶段的最重要人物,为土库曼古典诗歌、古典文学、宗教文学、书面语言奠定了基础,是土库曼文学无可争议的奠基人。土库曼斯坦开国总统尼亚佐夫说过,“各个民族都有自己语言文字的文学艺术,作为陶冶情操的源泉,它是该民族思想意识的一部分,无法想象民族精神可以没有文学艺术。每个民族都有如民间所说的——具有天赋才华的儿女,为丰富全人类的精神宝库做出自己的贡献;被誉为‘土库曼人喉舌’的马赫图姆库里·弗拉吉,把土库曼人民和土库曼文学提升到了如此的高度。”
诗人为后来本民族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拓展了方向,使现代土库曼文学以其鲜明特征——现实性强、情节冲突尖锐、构思深远、人物性格完整、行文结构匀称等为读者所喜爱,并逐渐成熟,成为世界文坛的一朵艳丽之花。
(三)书写了土库曼民族历史
历史上,由于某些原因,关于的土库曼民族某些历史时期的史料并不多见,且不详实,但由于有马赫图姆库里的作品,人们在其中可以找到很多涉及土库曼某些历史时期的有关世俗、宗教、重大事件的内容,马赫图姆库里用诗体语言记录了他所生活时代的历史变迁和民族文化生活,高度概括和反映了18世纪中期土库曼斯坦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凭借其作品的传播价值,土库曼民族一些重要史实和文化信息可以流传后世。在某种意义上,马赫图姆库里的作品可以视为土库曼民族重要历史事件的史料,其具有“史记”、“编年史”的功能,具有其史学价值。
(四)助推了土库曼民族艺术的发展
民族艺术是一方土地上人们的精神寄托和象征,而土库曼斯坦最重要的民族艺术——巴赫希,其正是伴随着民间文学故事和马赫图姆库里诗歌的广泛传播而诞生。马赫图姆库里诗歌作品主题包含社会民族生活各个方面,且语言抒情流畅、琅琅上口,内容贴近生活,其为巴赫希艺术提供了语料来源和语言素材,赋予巴赫希艺术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助推了巴赫希艺术的完善、发展与流传。
(五)为土库曼民族树立了道德准则
马赫图姆库里对土库曼民族的影响是全方位且深远的,他唤醒了土库曼民族自主觉醒的意识,铸就了土库曼民族的品格,他的诗歌作品是土库曼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他更是土库曼人中间最早确立社会法律准则和道德准则的人。诗人作品中的劝谕、告诫等内容,对规范土库曼人的良好行为起到一定作用。
(六)铸造了土库曼民族的灵魂
土库曼民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奉《古兰经》为绝对经典,作为虔诚信徒的儿子,马赫图姆库里从小就对本民族宗教文化故事耳熟能详,诗人的很多诗歌主题都取材于《古兰经》、《摩西五经》的经典故事,诗歌中蕴含的智慧和教义充实了土库曼人的精神世界,逐渐成长为土库曼人心中《古兰经》之外的重要精神力量,“他是人民的喉舌,或者说,就是人民的灵魂”。
(七)为土库曼民族提供了精神支柱
“在世界版图上,独立和中立的土库曼斯坦作为一个安宁和团结的国家屹立于世人面前。在坚信我们团结的伟大力量之时,人们满怀对马赫图姆库里的无限感激……这位诗哲的那些已化作全人类精神财富的思想和观点,他已被生活证明了的诸多方面的各种主张,为当今我们这个成熟的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精神平台”。
(八)土库曼人一生都离不开马赫图姆库里
“我们土库曼人降生到这个世界,迎接我们的摇篮曲是马赫图姆库里的诗,离开这个世界时,又是马赫图姆库里的诗为我们送行”。“马赫图姆库里的诗集,在土库曼人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一个土库曼人从降临到人世那一刻开始,一直到离开人世,其终生也离不开马赫图姆库里。
(九)为民族复兴与与国家治理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马赫图姆库里在自己的作品中发出的呼唤、主张,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团结人民在一起”;“只有建立完整的土库曼民族和牢不可破的土库曼人的强大国家,命运才会向土库曼人微笑,任何邪恶势力在土库曼民族与国家面前才将无立足之机”;“要听从一个领袖,要会聚一位领袖周围”;“不论是气话还是恶语都不需要,我的人民不应接受敌意”等,曾在土库曼民族发展的历史关头起到重要作用。
1993年5月19日,土库曼斯坦开国总统尼亚佐夫在马赫图姆库里诞辰260周年纪念日发表讲话时强调:“我在土库曼斯坦人民议会上宣布了‘10年顺遂’政策,马赫图姆库里美妙的诗篇中歌颂的理想和愿望构成了这一政策的基础。这个政策应该给土库曼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宁。这是‘10年顺遂’政策和民族复兴运动的基础”。尼亚佐夫还曾说过:“马赫图姆库里号召人民自尊、相互协作、团结一致走独立道路的思想,是独立的土库曼斯坦基本政策方针的思想基础之一,是十年稳定纲领和民族复兴的基础”。
土库曼斯坦现任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马赫图姆库里——人类灵魂的拯救者”一文的结尾写到:“诗人为自己人民设计的幸福蓝图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天独立、中立的土库曼斯坦作为一个和平与统一的国家展现在世界的版图上。坚信统一就可以创造伟大与神奇的土库曼斯坦人民将永远感激马赫图姆库里!伟大诗人的光辉思想、英明教导对土库曼斯坦的繁荣强大是无比重要的。在土库曼斯坦新的幸福、强大的历史时代,马赫图姆库里的荣耀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人富有远见的思想与哲学世界观将变成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成为土库曼斯坦当代社会的精神基础”。
三、马赫图姆库里属于全世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普希金,土库曼人的普希金,就是马赫图姆库里,这是毫无疑问的”,土库曼的“普希金”跟俄罗斯的普希金一样,他们都属于全人类。
马赫图姆库里伟大经典的艺术创造遗产,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一直为世界所关注:1842年,马赫图姆库里的三首诗歌(含诗人简历)首次被波兰学者X.亚历山大在伦敦发表;1911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出版了《马赫图姆库里和32颗种子的故事》;1912年,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土库曼族教育家阿卜杜勒-拉赫曼·尼亚兹出版《马赫图姆库里诗歌剪辑》;1923年,阿塞拜疆学者发表马赫图姆库里诗评论文;1928年,土耳其历史学家发表马赫图姆库里诗评论文;197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在法国巴黎用法语出版了《关于土库曼的诗歌》,40首马赫图姆库里诗歌被收录其中;在20世纪,在伊朗马赫图姆库里诗歌被用伊朗语出版过4次。但是,马赫图姆库里艺术创造遗产,作为土库曼斯坦文化对外最具渗透力的部分,真正走向世界,开始“属于全世界”,这只是发生在土库曼斯坦独立以后。近年来,随着世界多国研究者对诗人创造与价值的不断深入研究,马赫图姆库里的文学创造艺术、作品的现实意义、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等逐渐为世界所认识与接受,马赫图姆库里才真正从土库曼斯坦走出、走向世界。如今,在土库曼斯坦境外:可以看见诗人的纪念碑,可以听到以诗人名字命名街道、剧院、学校、机关的名称,可以看见印有诗人头像的邮票与钱币,可以听见歌颂诗人的歌声,可以观看到以诗人为主题的影视剧等等。
2014年是诗人诞辰290周年,在印度、罗马尼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朗、法国、瑞士、奥地利、俄罗斯、美国、韩国、中国等地都举办了以纪念诗人为主题的“土库曼斯坦文化日”、“纪念马赫图姆库里圆桌会议”、以“马赫图姆库里”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世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将2014年宣布为“马赫图姆库里年”,整个世界都在纪念马赫图姆库里。
为了纪念诗人诞辰290周年,2014年前后,诗人的新版土库曼语诗集先后被翻译成俄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乌克兰语、日语、汉语、朝鲜语、白俄罗斯语、罗马尼亚语、鞑靼语、亚美尼亚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等在世界各地出版。
马赫图姆库里是东方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遗产属于世界级文化遗产。马赫图姆库里作为土库曼斯坦文化历史长河里最明亮的一座灯塔,曾照亮过土库曼斯坦的星空、曾照亮过丝路星空,但新时代马赫图姆库里属于全世界,诗人的人文思想将闪烁在世界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