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写作不用愁 大佬秘籍助你通关“学术打怪升级之旅”
2020年9月19日至20日,由本硕博教育中心举办的英文写作工作坊在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顺利举行。作为新学期第一场硕博“第二课堂”,本次工作坊邀请到了我院管理科学系的田林副教授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金融学教授Kathy Yuan,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写作技巧点拨和经验分享,力求解决在硕博学生中呼声最高的英文写作难题。
田林老师负责的是两个上午的线下讲授。他首先坦言,在学生时代自己的英语成绩就不佳,但这并不妨碍他用英文自如地阐述研究内容。对于英文学术写作技巧,他归纳为两个要点——注重逻辑和积累表达。为了更直观地举例,田林老师还分享了他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总结出的常用表达,这些“小抄”即可以使文章的行文更加专业和规范,也能够引导读者理解逻辑上的承接或转折。
鉴于不少同学对英文投稿的过程感到陌生,田林老师结合数次与审稿人“斗智斗勇”的经历,分享了自己总结出的套路:如何解读审稿意见,如何针对不同的质疑撰写回应,如何在多个审稿意见中权衡…通过阅读审稿人与论文作者之间的来往邮件,同学们真实感受到了顶刊审稿人的评判与考量。
田林老师将自己十余年的学术历程幽默地描述为“学术打怪升级之旅”。在他的发文经历中,既有灵感迸发、随后顶刊一路开绿灯的幸运之作,也有连收拒信、目前进退两难的“老大难”文章,还有渐入佳境、随后拓展出一系列研究问题的扛鼎之作。田林老师用这些经历告诫学弟学妹们,科研能力是在端正的态度和无数的汗水中积累出来的,而站在学术高峰的喜悦也值得我们为之毕生奋斗。
Kathy Yuan教授有着二十多年的海外求学和发文经验。在两个下午的线上分享中,她从中文母语者的视角解读了英文写作中需要避免的“雷”。Yuan教授开场就谈到,英文表达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者应该针对不同的听众和场合将自己的研究浓缩成不同的演讲版本,内容要覆盖到主要结果、关键过程和边际贡献。接着,她以自己近期的一篇工作论文为例,提醒大家做到逻辑清晰,词句扼要,内容表述也尽量以主谓宾的简单语法结构铺开。在讲到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内容优先级时,她将第一段和第一句比喻成吸引人注意力的“勾子”,并要求大家做到开宗明义。Yuan教授将自己的写作习惯总结为“Writing is rewriting”,撰文时她会反复审阅文字,以求最大程度地激发读者的兴趣。
除了文章逻辑与结构,Yuan教授还举例讲解了写作规范问题。比如,她鼓励大家把自信体现在行文中,即尽量采用主动语态。为了避免不确定的暧昧语气,非量化作用的形容词和副词也要审慎使用。此外,她对文章中的时态、人称、单复数、修饰词等细节也给出了细致的提醒。
第二天下午,同学们首先围绕自己撰写的摘要进行小组讨论,Yuan教授则挑选了两段文字当堂进行修改,调整了其中的不规范用语和冗余词句。随后,针对同学们最关心的文献阅读和综述问题,Yuan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引用该领域所有文献的同时,识别出最相关的两到三篇。她解释道,广泛的文献引用能够体现研究的广度和对前人的尊重,而对少数几篇相关文献的反复提及则有助于突出研究的边际贡献。她还建议,在阅读文献时无须追求完美,只需要根据相关度给每篇文献设置完成度目标,并注意做好笔记,就能最大程度地提升阅读效率。
在两天的工作坊中,两位老师的讲授既着眼于英文写作的各项技巧,也宣扬了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相信在今后求学治学的过程中,硕博学生们也可以逐渐规范书面表达,培养求实严谨的学术精神。
2020博士 吴伊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