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卡(Qia)在生活里的“知识分子”

XDYFXH 新电影分享会 2020-09-04

据说,锡兰的《冬眠》猛掐住了知识分子的七寸




特约作者I镜像



冬眠


冬眠(2014)

豆瓣评分

8.2



导演: 努里·比格·锡兰
主演: 哈鲁克·比尔根纳尔 / 梅丽莎·索岑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土耳其 

荣获201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这是一部由人物间对话支撑起来的长达3个多小时的长电影。导演取消了情节和冲突,只是以事件来引起话题,而绵密的拥挤的会话却最终传达出整个影片孤独凄冷的味道。人物在闲聊中显示了土耳其社会的广阔图景,涉及了贫富差距、人性善恶、宗教纷争、个人救赎等诸多话题,内涵丰富,显然导演这次不想以颜值取胜而选择比内涵了。虽然是一部不讲故事的长电影,但文学化的台词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起伏,让你在长达190分钟的观影体验中绝无沉闷晦涩之感。




关于导演

1959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的锡兰,在土耳其被称为“国宝级导演”,他也是经常登上戛纳电影节领奖台的优秀导演之一,入行至今共有6部剧情长片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过戛纳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评审团奖等多个奖项。这奠定了他作为艺术电影导演的地位,成为21世纪欧洲影坛炙手可热的新锐导演。其代表作有《野梨树》、《三只猴子》、《远方》、《五月碧云天》、《小镇》等。

作为导演,锡兰有着一套独特的电影语言,他用深沉悠长的镜头来描绘生命的轨迹,用充满诗意的对白写作和文学性极强的叙事方式,准确地表达其哲学思考,让观众在沉默中窥见人生的真相 (上海国际电影节评)。

锡兰的很多电影有很强的疏离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闷片。但是大闷片确实很适合呈现生活真相(凤凰网评)。

契诃夫说过:“生活中我们不是每天谈恋爱和杀人,我们大部分时间就是吃饭和聊天。”土耳其导演锡兰的这部《冬眠》就为我们呈现了极简到枯燥的日常生活中一场广袤无垠的聊天。
故事的主人公艾登是一位已经退休的戏剧演员,居住在土耳其中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与年轻的妻子、离异的姐姐一同经营一家特色旅馆。冬天的土耳其格外沉静,时值大雪封山,游客稀少而无需劳作,稀薄的生活孕育了人物间互相拆穿互相折磨的逼仄而又空旷的对话。

有人说,锡兰的《冬眠》猛掐住了知识分子的七寸。这是一部展示知识分子内省和批判的电影。主人公艾登正如现实中的公共知识分子,靠写作抨击现实关心慈善。但导演开始用日常生活情景来拷问这种道德和理性。
艾登显然更关注抽象的善,可以因为一封远方女子的来信打动了他而决定慷慨捐助。然而他的租户已经好几个月未交房租了,按照法律可以将他们赶走。于是他的司机带他去收租,在路上,租客家的小孩拿石头砸破了他的车窗。而这又是不得不赔偿的。孩子的爸爸冷笑着用手砸破了自己家的玻璃,手上渗出的点点鲜血让这次赔偿变得尖锐。
“喜欢吗?行了吗?你好受了吗?够不够?还是说我得再来一次?”
做为知识分子的艾登当然不会咄咄逼人,他撤退了,但在晚上他这样评述这件事情,
“你应该去看看房子多脏多乱。房子都快毁了。”
这些租户在路上遇到总是破破烂烂、躲躲闪闪,三颗橄榄也能摆盘也能摆得很好看。为了信仰,我们要为群体做出模范,干净、一尘不染。有了模范我们才有信仰,不是吗?”
是的,在这里我们都能感觉到一种感性的冷漠。导演在这部电影致力于对信条的拆穿。而这只是开始。做为对打破车窗玻璃的赔偿,租户家的弟弟带着孩子来亲吻艾登的手,因为赔不起钱。艾登一开始不想见,
“告诉他我不在,他可能会留口信。”
“他说话断断续续,让我烦心。”
但还是很喜欢那种古老的对贵族的礼仪——吻手礼。他愉快地伸出手等着,接着是长久的尴尬,孩子当场晕了过去。


登做为知识分子在道德和理性上的优势反而让他在现实生活中显得自私、轻蔑、冷嘲热讽。正如她的妻子所说,
“你强大的道德感让你憎恶这个世界,其实你觉得大家都是坏蛋,所以你痛恨所有人。你喜欢些什么呢?哪怕只有一次,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辩护,或是不自吹自擂,一次都没有过。”
他孤傲而又精英化,让他的身边人感受到的却是轻视、羞辱、击溃。这时的艾登已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让知识分子都似曾相识的困境,有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而又在现实中显得虚伪和冷漠。电影中人物的思辨或许都来自于导演锡兰本身对自我的审视,这一点让人敬佩。
锡兰的镜头带着点冬天的冷酷,因为他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家庭里每个人的眼睛都像X光透视射线,让你面对他如同面对上帝的审判。而他们又在用话语寻求相互的慰藉,但得到的只是看穿本性后不带温度的评语。我们都会因为爱而选择性失明,看不清身边家人的丑,因为但电影中的人物因为熟稔而透视。
让我们回到中国式的形而下的蜗居社会生活中的夫妻吵架模式吧!柏杨先生认为,女人打男人的脸,那完全就是西洋文化。中国女人擅长的是抓脸。“抓脸”是一种近身的纠缠、撕扯,披头散发的样子,带着虚张声势和拖泥带水,嘴里喊着“我要跟你拼命!”“有种你就打死我!”男人被女人用女人的方式打了,虽败犹荣。但《冬眠》中没有一点唠叨琐碎的家常,夫妻吵架的方式简直就是隔着一片浩渺的星空,这是一片由理性审判而隔开的遥远距离。
“她这人趾高气昂的,还觉得自己很圣洁。想用某种救赎别人的仪式来养活自己。圣洁,不是向饿狗扔骨头,而是在你饥饿时和他分一杯羹。”
“你下半辈子注定孤独乏味,因为你懦弱、懒惰你就和寄生虫一样,黏在别人身上。整个世界都欠你的,谁知道为什么呢?”
“理想、道德、良心、原则、生活的目标,你老是用这些词来羞辱和贬低别人。”
我们总是看不清楚最亲近的人,亲密模糊了我们的视线,看出亲人本质而加以理性审判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或许,电影的内涵丰厚的魅力也正来自于此,导演让人物相互审判,而观众也随之审视自我。

锡兰多次谈到契科夫小说对他创作的影响,他曾说“契科夫影响了我看待生活的方式,生活于我就是契科夫式的。”锡兰坦言他的每部作品都有契科夫的元素在里面,在他的电影《五月碧云天》中还有这样的字幕:献给安东尼·契科夫。《冬眠》更是整合了契科夫的五部作品,电影中的艾登可说是《海鸥》中阿尔卡基娜的翻版。艾登是一个带有阴郁气质的孤独的思考者,最终在寒天雪地中孤寂地伫立着,整个风景成为了他的内心。
《冬眠》显示出一种奢侈的力量,它把生活的流水账做成了电影。在日益商业画的时代,锡兰在提醒我们电影除了精彩的故事,还是对世界的一种观察和沉思。他使我们看到了看到了他的孤独、坦诚、哲思,而且在他的内省和诗意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END



十部视觉系科幻电影!

扫描影史10大烧脑电影

大屠杀:我没有杀人,我只负责按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