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如何知道动物在想什么

闲看花落 脑人言 2019-07-04

作者:闲看花落

编辑:茄子


狗的情感与认知 系列之(七) 上篇


谢谢 雎雎外婆 在写文和画图中提供的帮助=w=


  • 我们知道动物聪明,但有时候它们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聪明


二哈:嗷呜嗷呜嗷呜!人(感动地内牛满面):我的狗会说I love you了!

喵:喵喵喵喵!人(赶紧录像发微博):我的猫跟我说它想吃牛肉面面!

有一个专门的单词来形容这种现象,叫做anthropomorphism,是不是看不懂?如果大家去搜索这个词,会发现中文解释叫“神人同形同性论”,是不是还是看不懂?=w=作者第一眼看到这个翻译也是懵的。其实这个词的原意是,人们相信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神明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形象和相同的性格。就比如各大宗教里的神/佛祖/菩萨都长成人类的样子,也和人类有着一样的喜怒哀乐。在动物学的语境下,这个词也可以简单翻译成“拟人论”,即,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人类的特质赋予动物身上,比如觉得家里的汪和喵会说话,也会在新闻上看到类似“海龟每年回到同一地点看望救命恩人”这样的故事。


图1. 我们倾向于把人的特质赋予很多事物,动物,神明,甚至是石头。这是位于青岛海滩的一块石头,因为“酷似老人”被称为“石老人”。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但实际上当动物在做出这些让我们感动或者惊讶不已的行为时,它们的心理活动是不是真的和我们预料的一样呢?

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英国动物学家和心理学家Lloyd Morgan,就尝试着从自家的汪身上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Lloyd Morgan家的汪会做一件看上去很“聪明”的事情,会自己开门。然而同样是“开门”这个行为,背后却可能有不同的心理机制。当一个成人看到一扇关着的门,可能会想,这扇门是由门闩关上的,因此我只需要打开门闩,门就开了。然而通过Lloyd Morgan对自家汪的观察,他发现,汪虽然也会开门,但汪的“开门”动作却是由不断地碰碰这里撞撞那里,最终偶然发现“啊!碰那根木条门就会开!”来习得的,而并不像人类这样对于门闩和门的关系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图2. 狗开门的时候在想什么?图片来源:doggietalent.com


Lloyd Morgan也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摩根法规(Morgan’s Canon),也就是动物学版本的奥卡姆剃刀定律,即,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一个行为可以用心理等级较低的心理功能来解释,那么我们就决不用心理等级较高的功能来解释它。就像汪开门的例子中,“开门”这个行为可以用简单到几乎不需要任何认知能力的“试错-习得”来解释,我们就不应该先假设汪是由于完全理解了门和门闩的关系才学会了“开门”这个动作。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动物的某个行为背后究竟是由怎样的心理功能作为支持呢?

  • 实验的重要性

说到底, “认知心理”本来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心理学上,我们通常把“认知”比作一个黑盒子,我们只知道进去的是什么,输出的是什么,却看不到黑盒子里面发生了什么。


就像上文所说,同样的行为有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心理活动所导致的,而要区分究竟是怎样的心理活动导致了某个个体的某个特定的行为,对于人类尚且有可能直接询问,对无法开口说话的动物就需要靠实验来完成了。


图3. 心理过程是不可见的,往往需要通过实验的手段来研究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来自一位罗马的灵长动物学专家Elisabetta Visalberghi对卷尾猴做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人员在一根透明的管子里放了一颗花生。猴子想要吃到花生,但他们的手是无法伸进管子里的,这就要求他们学会通过把一根棍子伸进管子里的方法使花生从管子的另一端掉出来。然而这个任务的难度在于,在管子的中间还有一个凹槽(当然也是透明的),如果把棍子从靠近花生而远离凹槽的一端伸进去,花生就会被棍子捅到凹槽里,对猴子们来说就再也拿不到花生了。因此它们需要学会的实际上是“把棍子从远离花生而靠近凹槽的一端伸进去才能吃到花生”这件事。


图4. 卷尾猴吃花生实验示意图。图片来源:找不到合适的图只好自己动手画的绝望的作者


研究人员发现,在用来实验的四只卷尾猴中,三只都没能理解管子和花生和棍子的关系。它们只是随机选择管子的一端就把棍子伸了进去,吃到花生当然开心,吃不到花生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然而剩下的一只猴子却似乎学到了研究人员想让它们学习的东西,总是能选择管子正确的一端伸进管子,总是能吃到花生。

于是我们现在有了一只在上文情境中可以吃到花生的猴子,以及一车皮关于它是作出了怎样的判断才最终得到花生的假设。字数限制,我们就挑出其中的两个假设来看。

假设A(距离假设):

把棍子从离花生远的一端伸进去 –> 得到花生;从离花生近的一端伸进去 -> 失去花生

假设B,也就是猴子像我们人类一样,深刻理解了花生和洞和重力的关系(重力假设):

把棍子从靠洞的一端伸进去 -> 得到花生;从靠花生的一端伸进去 -> 失去花生。

图5. 对于假设A:距离假设的验证实验示意图。图片来源:Visalberghi & Fragaszy, 2006

对于那只在第一个实验中总是能成功吃到花生的猴子来说,究竟哪个假设才是它用来做判断的依据呢?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第二个实验。如图5所示,相比起第一个实验中管子上的洞总是在中间,而花生在靠近右端或左端的位置,第二个实验里,管子上的洞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如果猴子使用的是假设B的逻辑,那么无论管子上的洞的位置如何变化,它都依然应该能够将棍子从正确的一端伸进去,从而拿到花生。而如果猴子使用的是假设A的逻辑,那么在b和d的情形中花生就会被推到洞里再也拿不出来。而这正是第二个实验所发现的结果。事实证明,卷尾猴就算能在第一个实验中表现得很“聪明”,学到我们认为它们应该学到的东西,也并不代表它对于应该如何取得食物的策略,以及对重力的理解,和我们预计的一样。


另一个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猜想。Visalberghi和她的同事只做了一个很简单的改变:他们同样是用一根有洞的管子,但这次他们把洞朝上了,也就是说,无论猴子把棍子从哪个方向伸到管子里去推花生,都是可以够到花生的。然而这次,那只之前学到了正确得到花生的姿势的猴子依然用了和之前一样的方法,每次都把棍子从离花生更远的一端伸进去。


而在同样的实验中,人类的三岁小孩就能轻易地作出“不能把好吃的推到洞里”的判断,从而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都轻易拿到食物(Visalberghi & Limongelli, 1996; Want & Harris, 2001)。要说卷尾猴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的生存环境中很少出现“在移动食物的过程中食物会突然不见”这样的事情(Fragaszy & Cummins-Sebree, 1999),不过那是后话了。

  • 结语(太长不看降落点)


  1. 不要轻易把人的思维、情感赋予动物,很多时候动物的想法和人类是不同的

  2. 摩根法规:如果一个行为可以用心理等级较低的心理功能来解释,那么我们就决不用心理等级较高的功能来解释它

  3. 心理过程是个“黑盒子”,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从外部来判断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4. 要想知道动物行为背后的真正想法,实验是最好的探索方式


参考文献:

Fragaszy, D., & Cummins, S. (1999). Prediction of movement by capuchins.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49, 53-54

Visalberghi, E., & Fragaszy, D. (2006). What is challenging about tool use? The capuchin’s perspective. In Wasserman, E. A., & Zentall, T. R. (Eds.). Comparative cognition: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s of animal intelligence. (pp. 529-55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Visalberghi, E., & Limongelli, L. (1996). Action and understanding: Tool use revisited through the mind of capuchin monkeys. In A. Russon, K. Bard, & S. Parker (Eds.). Reaching into thought: The minds of the great apes (pp. 57-7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nt, S., & Harris, P. L., (2001). Learning from other people’s mistakes. Child Development, 72, 431-443.



 

往期推荐

心理中的“观察者效应”——压力状态下我们会表现更好还是更糟?

我们不聪明,但我们蠢得很有规律

叩开前额叶皮层(PFC)研究的大门

100年前,艾宾浩斯遗忘了什么?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脑人言的其他平台


 

友情赞助





赞赏专用通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