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世间情为何物

脑人言 脑人言 2022-04-1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撰文:C57(浙江大学 博士生)

排版:X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元好问,他在16岁的时候去并州应试赶考,当时呢正好是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的季节,在半路上,他碰到一个猎人,这个猎人告诉元好问,他说他今天捕到了一只大雁,但是另一只逃脱的大雁,却悲伤地鸣叫,久久不肯离开,最后投地而死。元好问被这个大雁殉情的故事深深打动,于是从猎人那里买下了这对大雁的尸体,安葬在汾河边上,并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来纪念它们的爱情,其中第一句就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83年版TVB《神雕侠侣》(刘德华、陈玉莲主演)

 

从古至今,我们都会被这些美好的爱情故事打动,同时也向往着美好的爱情,但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有人教会我们的呢,还是我们生来如此?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爱情?陷入甜蜜爱情的情侣,他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变化?爱情保鲜期有多久呢?被心爱的她拒绝之后,我们的大脑又会怎么样呢?最后我会帮大家分辨清楚爱情和性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些以后,也许爱情这个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难题,你也能给出你自己的答案了。

 

首先,让我们一起聊聊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爱情吧。关于爱情,网上有一句话描述的很好: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爱上一个特别的人之后,你会深深地为她着迷,你想把你的全部都给他,同时你也渴望保护她,得到她的肯定。你也许不会想到,这种奇妙的感情,是建立在我们原始祖先的神经系统上的。爱情的火花,似乎也会绽放在比我们原始的动物身上。

 

《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写到:“它显然对这个新加入的异性一见钟情了,并对他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这是在描述一只情窦初开的绿头鸭,紧接着达尔文写到:乌鸦、画眉、黑琴鸟等许多鸟类都有关于深深爱上另一半的报道;而猩猩作为我们的近亲,你也许不会奇怪关于他们迷恋上某个特别的异性猩猩的报道;但科学家们却发现,有一种不起眼的哺乳动物,它们可能也会碰撞出奇妙的爱情火花。

草原田鼠及其研究者Larry J. Young


这种引起科学家极大兴趣的小家伙叫草原田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竟然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的,这在自然界里可是相当少见的了,在5000多种哺乳动物里,可能只有不到5%的物种会奉行一夫一妻制白头偕老。如果两只发情的草原田鼠相遇了,而且他们也相互之间看对眼了,那他们就会开心地谈恋爱然后开心地繁殖后代。两个小家伙一旦形成伴侣关系,就再也不会移情别恋了,从此一生只爱一只鼠。这时候你是不是想问我了,诶,这么神奇的吗?为什么其他的田鼠就没有这种牢固的爱情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种山盟海誓的爱情背后,是一种叫催产素的化学物质和一个叫伏隔核的脑区在起作用。催产素,顾名思义,刚发现的时候就是用来催产的,很容易记住吧。后来的研究逐渐发现,催产素竟然有着增强人的相互信任、提升自信心、增强慷慨度以及促进情侣忠诚度等等神奇的效果,有一群科学家已经为它疯狂了。而刚才说到的伏隔核脑区,它和腹侧被盖区一起被称为大脑奖赏系统的中心。

 

如果你觉得:不行我有点懵。

 

好吧,那我这样跟你说吧:你的开心、幸福、甜蜜,都是由伏隔核以及腹侧被盖区引起的,腹侧被盖区生产多巴胺。多巴胺你可能很熟悉了,就是快乐的分子,然后多巴胺被运输到伏隔核,引发了你的快乐的感觉。而在草原田鼠的伏隔核里面,在这些小家伙刚开始选择另一半,以及之后形成终身伴侣关系的这一系列过程中,催产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科学家给一只雌性的草原田鼠注射催产素的阻断剂,这样一来伏隔核里的神经元就不能接受催产素了,这时候你把再可爱帅气的雄性草原田鼠放在她面前他也是无动于衷的。没有了催产素,就没有了爱情。通常两只陌生的草原田鼠不发生接触是不会产生伴侣关系的,比如你把一只草原田鼠和另一只草原田鼠隔开,它们之间没有接触,只能看到,闻到和听到对方,但不接触形成伴侣,他们就永远是陌生人。然而当科学家们人为地激活草原田鼠伏隔核里的神经环路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即使没有接触,伏隔核神经元被激活的草原田鼠也会深深地爱上隔离在它面前另一只草原田鼠。

至少在实验室里,人类已经做到了操控爱情了;但你也不必过于担心哪一天就被科学家操纵了你的爱情,毕竟我们人类的大脑比起小鼠的大脑来说可复杂了太多了,离可以被操纵还很遥远呢。

 

仅仅在动物里观察到的结果,是说服不了一名苛刻的科学家的。为了调查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中是哪些脑区参与了爱情,科学家们招募了一批深爱着对方的情侣到实验室来,让他们躺到核磁共振成像仪里,然给他们看伴侣的照片,并在这个时候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发现,腹侧被盖区在处于热恋期的情侣的大脑中最兴奋。还记得吗?刚才说过,腹侧被盖区是生产快乐分子多巴胺的主要脑区。腹侧被盖区在处于热恋期的情侣的大脑中最兴奋,这就意味着,陷入爱情的情侣们的大脑,正在狂热地制造多巴胺,让你产生甜蜜感幸福感。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热恋阶段,见到恋人时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高票答案只有简单的一个字:笑。可能在看到恋人的时候,你的伏隔核脑区正在被来自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炸弹疯狂地轰炸吧,难怪你会这样疯狂的去迷恋一个人。可能他就是你大脑腹侧被盖区的启动按钮。不管是见到他还是想到他,都足以打开按钮,大批量生产并释放多巴胺,对你的各个脑区进行集中轰炸,于是你感受到了奇妙的幸福感。这样看来,假如可以的话,把微信圈里秀恩爱的情侣们都抓过来做一下核磁共振,也许你就能知道他们哪些是真爱,哪些只是逢场作戏了。

 

在电影重庆森林里,金城武有一句台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


我们很多人都相信爱情是有保质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过后,是柴米油盐,是平淡舒适的生活。很多研究也证实,许多人的爱情在3年内基本平淡下来。但是,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些夫妻,结婚多年,却依旧可以和初恋的时候一样,炽热地爱着对方。科学家们也想知道,爱情的保质期,到底可以有多久。于是研究者招募了一群平均结婚21年,却依然认为自己狂热地爱着对方的夫妻到实验室来,让他们躺到核磁共振成像仪里,给他们看伴侣的照片的同时进行核磁共振扫描。结果令人吃惊,这群结婚20多年的人,在看到爱人的照片时,他们大脑的腹侧被盖区,兴奋得就和刚陷入火热爱情的小情侣一模一样!这至少说明,爱情在某些人的大脑中,保质期可以有20年。可惜的是,科学家并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怎样才能保持延长爱情的保质期。

 

接下来我们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被心爱的她拒绝之后,我们的大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终于鼓足勇气告诉他你的心情,却不幸地被发了好人卡,“对不起,你是个好人,但我们还是做朋友吧”。这时候你也不要太难过,也许你还有机会成为科学家的实验对象呢。一群丧心病狂的科学家,就招募了一些刚刚被心爱的对象残忍拒绝的人,给他们看拒绝它们的人的照片,同时扫描它们的大脑。结果很有意思,他们发现,在被拒绝的人的大脑中,关于高风险决策、损失以及生气的脑区特别的活跃;而且呢,平时在感受皮肤和肌肉的疼痛感的脑区,这时候也兴奋了。可能这就是被拒绝的你感到痛苦的原因吧。

电影《喜剧之王》剧照


最后讲了这么多呢,我再帮你排除一个观念上的误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几个关系好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要聊到感情、聊到爱情,这个时候呢,往往会有一个社会阅历很丰富的人抬起头来,用悲悯的目光扫一眼饭桌前的的纯情少年,然后用不屑的语气说一句,什么狗屁爱情啊,都是荷尔蒙,都是下半身的冲动!很多人往往会这样,错误地认为爱情就是荷尔蒙,爱情就是性,性冲动才是爱情开始和维持的基础。但是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我们可能搞错了。爱情呢,和性是不太一样的。性的驱动力来自于体内的性激素,尤其是雄性激素的水平。男女生体内,越高的雄性激素激素水平就意味着越高的性驱动力。但是呢,研究发现,性激素水平和爱情并不存在太多关系。体内注射性激素的患者可以产生性欲,但却不会产生任何爱的感觉。大脑核磁成像的研究也发现,爱情和性,它们兴奋的大脑脑区大部分是不同的:爱情更多地激活我们脑内的腹侧被盖区等奖赏系统;而性所激活的脑区,更多的是在下丘脑等部位。也就是说,在大脑中,这两种行为更可能分别存在各自的处理系统。这样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爱情和性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爱情寻求的是两个人情感的结合,爱情是对特定的一个人才有的感情,而且爱情在两个人之间一直存在,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就像一块巧克力,一顿美好的晚餐,性在爱情里的关系更多的是促进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所以以后呢,你也别动不动就对爱情失望了,我们人类才不是那么肤浅的动物,我们可是认真地用了一套爱情系统来对待爱情的。

 

不管是大雁还是草原田鼠,不管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生命里的一大主题,都是找到一个伴侣,去爱他,被他爱。希望通过这篇小文章,你能认识大脑,了解爱情,然后勇敢的去寻找你的爱情,祝福你朋友!

 

最后给大家留个小作业:大家都知道了爱情是一种多巴胺参与的奖赏系统,那在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中,我们要做点什么,才能让两个人相互之间保持稳定的感情呢?

参考资料:

1.de Boer A, van Buel EM, Ter Horst GJ. Love is more than just a kiss: a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love and affection. Neuroscience. 2012

2.Fletcher GJ, Simpson JA, Campbell L, Overall NC. Pair-bonding, romantic love, and evolution: the curious case of Homo sapiens. Perspect Psychol Sci. 2015;10(1):20-36

3.Acevedo BP, Aron A, Fisher HE, Brown LL. Neural correlates of long-term intense romantic love.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2012;7(2):145-59

4.Fisher H, Aron A, Brown LL. Romantic love: an fMRI study of a neural mechanism for mate choice. J Comp Neurol. 2005;493(1):58-62

5.Amadei EA, Johnson ZV, Jun Kwon Y, et al. Dynamic corticostriatal activity biases social bonding in monogamous female prairie voles. Nature. 2017;546(7657):297-301

6.Fisher HE, Aron A, Brown LL. Romantic love: a mammalian brain system for mate choice.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6;361(1476):2173-86

7.Jin W, Xiang Y, Lei M. The Deeper the Love, the Deeper the Hate. Front Psychol. 2017 

 


欢迎关注我们


“脑人言”是公益的脑科学原创科普团队,由海内外一线科研人员组成,专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请联系:linro1996;加入作者团队请联系:chinatang2010


友情赞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每月文章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