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抑郁症戴上“微笑面具”

脑人言 脑人言 2022-06-09


本文是“脑人言”举办的“抑郁症征文大赛”的第二篇入围作品。关注抑郁症,远离脑中的“黑狗”。


作者丨一个废松鼠(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生)

排版丨小箱子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躯体的动作与表情能够激活相应的情绪体验,如做出愤怒的表情和动作会真的体验到愤怒,日常微笑可以使人心情变得更好。当心情不好时也常听朋友说“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不过“笑一笑”后真的就“没什么”吗?“微笑抑郁”了解一下!


01微笑抑郁的症状


微笑抑郁相较于其他抑郁症的表现形式更加隐蔽,难以被人察觉。这样的患者可能社交良好,性格活泼开朗。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很具有幽默感,是大家的开心果。微笑抑郁患者内心非常痛苦、压抑,但他们表面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因此,你见到的微笑抑郁者可能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动漫《工作细胞》

这样的:

图片来源:网络

甚至这样的:

图片来源:网络

但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出于社交需要而表演出来的“微笑”。恰恰是这样的表演,限制了患者发泄情绪,表露真实想法。同时,微笑抑郁作为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患者同样具有抑郁症的各种症状:

表引自:理查德.格里格(Gerring,R.J.)菲利普.津巴多(Zimbardo,P.G.)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p431.表15.3


02什么是微笑抑郁?


值得注意的是,微笑抑郁是一种抑郁症的反应行为模式,而非确切的精神疾病诊断类别。有研究认为,阳光开朗是微笑抑郁用来掩盖病情的外衣,这样做是为了获取社会与他人的积极认同。作为心境障碍的表现形式,微笑抑郁是一种情感反应模式和心理防御机制。而临床心理学家Rita Labeaune表示,微笑抑郁与典型抑郁症的区别在于:“‘微笑抑郁’的患者并不是每天缩在床上,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拥有比较好的社会功能,甚至令人误以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患有微笑抑郁呢?


03微笑抑郁易发人群


1)幽默的人更容易“微笑抑郁”

Edward Dreyfus博士认为:“许多人用幽默来掩饰他们的抑郁症。他们在生命的早期就学会隐藏他人最深刻,最黑暗的感受。郁闷的人不受欢迎,他们被鼓励‘减轻’,并且‘减轻’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微笑,他们让别人发笑,他们让别人感觉良好。有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可以体验自己的幽默,暂时摆脱自己的痛苦……或者他们可能会转向药物滥用。”一旦习惯了这种用“微笑”应对抑郁的表演,那么患者对于自己的痛苦与欣喜都将化作欢笑,自己真实的情绪被封闭起来,虚假的表演却要继续。同时,这样的“微笑”表演已经形成了患者的一种表达抑制,不仅不能舒缓内心苦闷,反而容易积累越来越多的抑郁压力,若不及早发现治疗,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2)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戴上“微笑”面具

虽然根据早期的调查发现,女性患抑郁症的人数是男性的两倍。但男性较女性更喜欢以“微笑”应对抑郁。(1)这与社会认可程度有关,男性在社会中更加被赋予坚强理智的品质。他们相较于女性更加难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脆弱与负面的情绪。比起女性的情绪化,男性的情绪化在社会中更加难以被接受。(2)男性与女性在面对负面情绪时的处理方式不同,女性体验到悲伤时会联系到情绪的意义以及产生的原因;而男性则试图转移注意力比如投入体育运动等积极的活动分散抑郁情绪。因此,男性的情绪得不到发泄于疏导,倾向于“微笑抑郁”的可能性更大。不过正是如此,女性更容易持续性陷入负面情绪,甚至在之后体会到同样的情绪时,对之前的负面情绪进行再次体验。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反刍,喜欢反刍也是女性抑郁症患者多于男性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觉得微笑抑郁难以察觉,我们要怎么才能识别出微笑抑郁的患者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呢?


04如何识别微笑抑郁


(1)法国神经科学家Duchenne(杜兴)对微笑进行了研究,他发现真正的微笑包含嘴角上扬以及眼角下弯。咧开嘴,眯着眼,这样的微笑也被成为“杜氏微笑”;当人发自内心微笑的时候会出现杜氏微笑。如下:

图片来源:qq表情——滑稽

而微笑抑郁的患者,更偏向于强颜欢笑。强颜欢笑一般只有嘴角的上扬,却没有眯着眼睛。这样没有眯眼的微笑也被称为“泛美式微笑”,是一种礼节性的微笑。比如常见的:

图片来源:qq表情——微笑

因此,观察对象的眼睛是否眯了起来,眼角纹是否存在可以作为一个识别微笑真假的好方法


(2)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与正常大脑之间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如杏仁核的活跃,海马体变小,眶额叶(感知奖赏)等脑区出现问题。同时脑中的化学信使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也与抑郁相联系。当出现这些异常时,也可以作为识别患者的一个依据,但最终还是要结合日常行为以医院的专业诊断为准。

当我们身边有微笑抑郁的患者,我们要怎么帮助他们呢?


05微笑抑郁的调节方法


(1)合理宣泄情绪:如书写疗法,让患者将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表达出隐藏在微笑背后的抑郁情绪。图画疗法,让患者将自己的情绪用图画的形式展现。

(2)理解与支持:鼓励患者说出真实的情绪,包容理解患者真实的一面。倾听微笑抑郁者的内心,接纳他们的痛苦与压抑。

(3)小组治疗:成立心理互助小组,在小组里面可以畅所欲言,诉说自己的不幸与痛苦,相互慰藉,寻找共鸣与理解。

(4)寻求专业医师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光照治疗,TMS经颅磁刺激,DBS 深度脑部刺激等。

(5)最近科学家研究表明,肠道细菌有利于改善抑郁症,因此多喝益酸菌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希望每个抑郁症患者都能发自内心的微笑!

图片来源:BBC英剧《神探夏洛克》

参考文献:

[1]曹莉莉; 林滨.“微笑抑郁”型青年的自我认同问题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5-21

[2]贺贝妮.抑郁更可怕的是挡在它前面的“微笑”[J]教书育人.(2018)-01-01

[3]吴远; 徐霄霆.书写表达在微笑型抑郁中的适用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2014)-01-15

[4]戴维·伯恩斯.伯恩斯新情绪疗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5] 理查德.格里格(Gerring,R.J.)菲利普.津巴多(Zimbardo,P.G.)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6] Huang, R., Wang, K., & Hu, J. (2016).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Nutrients, 8(8), 483.

[7] Rita Labeaune(2014)12,The Secret Life of People With "Smiling" Depression....is nothing to smile about.[J] Psychology Today
[8]Duman, R. S., Heninger, G. R., & Nestler, E. J. (1997). A molecular and
cellular theory of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4,597 606.

[9]Dr. Edward Dreyfus(2014)August 23,Masking Depression with Humor. [J]Psychologically Speaking



◆◆专家点评◆◆陈凌 (同济大学 讲师):9.5分图文并茂,读来生动有趣,温暖人心。科普知识直观明了,通俗易懂。语言简洁流畅,是一篇很不错的科普文章。文章内容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到微笑抑郁的知识,也能很好地启迪读者,提醒他们更好地关注自己和周围人的情绪。排版和字体上可以调整得更好。


■ 杨策策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7.1分

1.语言准确,表达流畅,部分用词需斟酌,如"症状"为专业用词,改为"表现"更通俗易懂,文字再润色会更好。

2.文字及图表排版均有些乱,如,可先写"微笑抑郁(症)"的定义,再写表现、风险人群,治疗手段等。

3.选图或表及图表的文字备注较随意,需修改。

4."微笑抑郁"的表现、风险人群、识别方法及治疗策略都有提及,可补充"微笑抑郁的危害性",以突出传递微笑抑郁知识的重要性。

5.若结合案例可能更有可读性,修改后可选用。


■ 任维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8分

集中在一个具体的特征,利于破解人们的一些成见,具有较好科普意义。同意杨策策老师意见。


■ 张红星 (徐州医科大学 教授):9分

角度新颖,科普性强,个别地方需要修改,比如“化学信使”可能改为神经递质更合适。


优秀读者奖

欢迎大家对该文章进行评论,或者分享自己对抑郁症的看法、体会。

文章发布3天后,评论区中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会收到由“脑人言”赠送的该精美图书一本。







关于我们

脑人言”是公益的脑科学原创科普团队,由海内外一线科研人员组成,专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转载请联系:trueyLucidity;合作请联系:iam7182;加入作者团队请联系:chinatang2010


友情赞助


喜欢本文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