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能做成SOP模式吗?
SOP并不陌生,就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bian标准作业程序。
法律服务依靠的是律师的专业性,说白了律师赚的是和非专业人士之间的信息差,很多知识密集型产业都有这个特点,包括医生。
但是医生和律师又不同,医学的专业壁垒高于法学,那些拗口的专业词汇、专业术语,并不是你通过朴素观念就可以明白一二的,而对于很多法律词汇,即使你不懂法,也可以通过朴素正义观明白个大概。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法考,且不说通过率高低的问题,在掌握了法学的一般逻辑之后,至少对自身周围的家长里短、合同欠款、劳动争议等等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
俗话说“满瓶水不响,半瓶子咣当。”
越是基础业务,客户的素质越是参差,遇到“半瓶水”的概率越高,客户对律师的信任度越低。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婚姻家庭的一般案件。这类案件法律关系较为简单,案件量大,可选择的律师多,久而久之就被发展成SOP模式标准化作业的批量案件。SOP标准化作业平台也不负众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压缩律师和客户的沟通成本。案子到哪一步了?谁负责?法官是谁?在平台中一清二楚。
SOP并不是新东西,在企业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把基础法律服务发展成SOP模式处理,对于老百姓来说既节省了时间,又压低了价格,是利好的事;对于律师来说,也可以缩减一部分成本,出门见当事人不用再带上厚厚的卷,只需要一部手机,对着平台里的数据就可以开讲。但随着案件量增多,也意味着律师面临把知识密集型产业变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困局。
这和前两年大家焦虑人工智能取代传统律师是一回事。
科技的发展向来是不管不顾的,不论如何,人工智能在法律服务市场已经拥有了一席之地。立案大厅里的机器人转来转去,手机里的法律平台推陈出新,这都是事实。至于机器人为什么还没有完全铺展开来,很大概率是因为机器的成本更高。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开始抓头叹气,很难不焦虑。
但并不是所有法律服务都适合SOP。
在一些对商业运行逻辑和人身属性要求比较高的领域,比如私募股权、家族信托、投资并购、刑事辩护甚至是针对高净值人群的离婚析产,就不适合SOP。这类案件的客户往往有着比普通人更高的商业视野和风险意识,需要定制服务。甚至在见你之前就已经对你做过详细的背景调查,法律知识也不见得比你懂得少。这时候你再跟人家提“SOP”、“平台”、“标准化流程”……别人只会觉得你太年轻,太务虚,最后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回到开头,法律服务能做成SOP模式吗?
能,但要看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