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诉讼:人傻?钱多?速来?
一直想写这个话题,不知道从何说起。
一是因为我自己去年跟的一个集体诉讼不了了之,二是因为身边和集体沾边的案子几乎都还没有到“诉”这一步。
前段时间有位大哥跟我说他自己居住的小区“入住一年多了,没有通市电,这一个月多来天天跳闸”,然后他们纠集了一百多户业主联名,准备起诉开发商和物业。
作为一个兼具业主身份,同时又通过了法考,准备当律师的人,他问我这种案子值不值得做?胜算有多大?
我一听这话立马精神了,脑子里开始回忆去年那个耗时半年多,依然在吵架的案子,吐槽个不停。
不得不说,有人看到“集体”两个字就开始分泌多巴胺。案子还没上手,就已经开始做梦了,梦里有人美心善好沟通的委托人和源源不断的代理费。
其实集体诉讼就像是被“集体”两个字打了掩护,没入局,你根本不知道它后面的战场究竟是什么样子。
说“集体”就是集体了?
以我去年跟过的南门外某地标性建筑内商铺业主与运营商之间的委托经营合同纠纷案为例:这些商铺的业主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首先和开发商签订了商铺买卖合同,又和运营商签订了委托经营合同。委托经营合同中约定:合同期限为五年,前三年运营商向业主支付购房款8个点的运营收益,后两年支付给业主购房款8.5个点的运营收益。
最开始报名的有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的诉求千差万别。
如果说住宅小区里的业主起码还算得上低头不见抬头见,那么在这些商铺投资的业主可以说是压根不认识,没有任何信任基础。
不论如何,我的工作还是在水深火热中开展了起来。
首先,我从业主群中筛选出需要维权的人,让业主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以统一的格式发给我,包括业主姓名、联系电话、所属楼层、基本情况自述、是否全款购铺、应返租金额、实际返租金额等。
其次,将所有业主的问题进行过滤,筛选出两个最核心的问题:要运营款和要产证。
最后,针对返租问题和产证问题分别建群,做针对性沟通。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
每天看着比自己年长的人在群内就各种问题吵来吵去,很难不心累。
比如这样
当然了,人间尚有真情在。
只要我打工的态度足够诚恳,说的话合乎实际,各位长辈还是愿意听的。
比如这样
然而这只是开始,随着工作的开展,有人加入、有人退出,于是我根据现实情况组织了三次业主研讨会,按照参会人数、会议进展随时调整工作内容。从最初报名的100多个人,到第一次开会只来了13个人,第二次开会来了19个人,再加上不能参会但坚决维权的17个人,真正委托的总共30多个人。
这30多个人经过开会讨论拿出方案,再到选出代表和对方谈判,再到顺利拿到租金,一共花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
好在结果还行。
但我为什么说这件事不了了之?
因为时至今日,那些没有选择维权的业主依旧没有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大家还在为去年同样的问题争吵不休。
经过去年反复的折腾,除了信任的危机,还有极大的精力消耗,很多律师都不再愿意碰这类案子了。
说是诉讼就能“诉”吗?
考虑到诉讼的时间成本,很多人其实是厌诉的。集体诉讼经常出现在业主诉开发商的案例中,主要集中在逾期交房、逾期办证、房屋质量问题等等。
和执行案子一样,客户委托的重点在于尽快回款而不仅是为了争口气。人多了,意味着想法多了,是非多了,更难团结了。每个人的诉求都不同,很难走到诉讼这一步。
最后,如果你是因为“人傻”、“钱多”、“速来”接下这只烫手山芋,那我只能祝您好运;如果你看清了集体诉讼的酸甜苦辣,依然坚持啃这块硬骨头,那么我送上自己由衷的敬意。
是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