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育纪事》:一场未曾完结的演出

中戏应用戏剧 中戏应用戏剧 2022-06-23

编者按:

2018年1月5日晚,由北京木兰花开社区活动中心和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策划与应用专业合作的非虚构社区剧场项目《生育纪事》在北京人艺菊隐剧场举行首演。这出以基层女性的生育之痛为主题的纪实作品引发来观众深沉热烈的共鸣。演出结束后,参与创作的社区姐妹、同学、志愿者以及观众们纷纷传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这些思考和感受让我们感受到:《生育纪事》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戏剧演出,它是一个直面真实的文化实践行动。在这次文化实践行动中,我们质询现实,召唤改变。

从今天起,“中戏应用戏剧”微信公号将陆续分享这些社区姐妹、演出参与者和观众们的思考和感受。本期分享的是影视编剧、民众戏剧实践者蟹工船以及澎湃新闻记者伍勤的分享文字。希望这样的分享能打开更多讨论现实议题的空间。而这恰恰也是我们从事应用戏剧实践的目标和意义。


《生育纪事》剧照,图片来自微信网友分享。


演出结束后的一些思考

作者:蟹工船

《生育纪事》是木兰花开社区活动中心与戏剧学院文学系师生一起做的民众戏剧作品。讲的是女性在生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苦难。剧组的非职业演员,也就是来自各地,在京工作的不同年龄段的普通劳动者们的讲述相当震撼。关于生育的故事以肢体表演和讲述形式呈现出来,很有力量。灯光、音乐和影像等舞台技术手段也给出了很好的造型感,整个演出会引起观众对那份痛苦的共鸣。
1,首先是文学系学生和社区民众一同进行创作,真的是非常好的形式。青年学生进入不同于学校的社会场域,与基层民众一起工作、实践,不仅仅能帮助社区完善作品本身的呈现,更重要的是这期间产生的共鸣,将会是未来同学们从事创作、戏剧教育等工作时非常宝贵的经验。


《生育纪事》剧照,摄影熊颖


2,生育的苦痛对于女性来说,一是生理性苦痛,诸如流产、引产、生产中身体经历的痛苦,这是女性观众很容易共情的部分。而另外一些因素我认为更重要,也更值得讨论:那就是社会正义的相对缺失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比如家庭贫困,丈夫在外打工,怀孕妻子在家干活,所以没时间、没钱去做手术);长久以来的男性中心主义、女性被广义上的男权所压抑,进而在生育中成为工具,生育过程经历中的苦痛不被理解和重视。比如剧中呈现的老人、村里的男人认为“女人生孩子就是享福”,就是这个问题最典型的体现。这些结构性问题所引发的苦难,是更难以被共情,却也是更应该被讨论的。


《生育纪事》剧照,图片来自《环球时报》英文版,由摄影师李昊授权使用


剧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太穷了,男人和女人都苦”,在大都市的工地做着高危风险工种、在青海挖虫草的丈夫们,在家洗衣、做饭、独自面临生产或失去孩子痛苦的妻子们,在不公平的环境中都是苦难的,某种程度上说,女性问题会随着结构性问题的解决而迎刃而解——至少是有所改善。相反,环境的恶化也会日益加剧两性和不同代际之间的矛盾与裂痕。
令人感动的是,剧中有两位男性演员出现,其中一位年轻男演员(也是社区居民)更是扮演了“接生婆”的角色,承担这个戏剧角色,我觉得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勇敢和进步。


《生育纪事》剧照,图片由现场观众拍摄并分享


3,女性作为“族群”的不同质:演后谈时,参与演出的一位大姐动情地说:“比起女人流产时的苦难,孩子被引产时头被夹碎、被一块块地取出是更痛苦的”。看得出她朴素的观念里是反对流产的。而另一位来自东北,自己也戴过避孕环的阿姨却说:“时代进步了,流产没有那么疼,大家要相信科学“。
不讨论观念的是非,同样作为有生育经历的女性,她们对生育、流产有着不同的体验和结论,这本身就值得关注,扩大一步说,同样作为女性,不同的阶层、族群身份和不同的经历对塑造个体价值观和情感方式会有什么样的作用,这可以是做更深入思考的话题。
总之,民众戏剧的艺术性是手段,社会性是内核。《生育纪事》足以在两个方面闪耀光芒,戏剧作为艺术品是社会的有机组成,同样也可以是社会变化的推动力量。很希望这样的实践能得到舆论的关注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


《生育纪事》剧照,图片来自现场观众分享


关于《生育纪事》

作者:伍勤(澎湃新闻记者)

1月5日晚北京人艺菊隐剧场,观看了由木兰社区中心女工文艺队带来的《生育纪事》。演出给我带来非常大的感动与震撼。这样的庶民剧场给在京打工的劳动妇女一个真实演绎自己生命故事的机会,让那些在生活中未曾被诉说过的创伤与苦难得以在舞台上被言说、被看见。这些故事远超出中产阶级城市女性的生命经验,进入菊隐剧场的观众们难以想象,因繁重的劳动会让女性子宫中上的避孕环脱落,从而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怀孕。也无法想象一个女性一生中会经历如此多次的流产、引产。更无法想象剧中女主人公因舍不得去医院做流产手术,而用暴力对待自己的身体以期受精卵自行脱落。坐在观众席上,我身边的女性观众不时发出“太残忍了”的叹息声。


《生育纪事》剧照,图片来自《环球时报》英文版,由摄影师李昊授权使用


不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言说的过程中,这些故事并不是以创伤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换句话说,它们并不是在传递一种对保守的主流价值的“归顺”,即女性是脆弱的、是需要被男性伴侣保护的。反而,这些言说让人看到了基层女性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姐妹情谊(sisterhood)。男性伴侣是无法分担她们的苦难的,同样作为农民工阶层,他们有着自己的苦难。但是姐妹情谊的存在让这种苦难获得了彼此相互分担的空间。社区剧场就是姐妹们在社区中的一种团结实践。在这样的工作坊中,伤痛的经验可以被彼此分担,从而让她们不需要去习得主流中产阶级女性被保守的家庭意识形态所灌输的“脆弱性”,因为这种团结和分担让她们变得坚韧有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