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源头理解茅台:读《茅台为什么这么牛》完结

arch lin 林飞的价值营造社
2024-09-21
花了三天时间,把《茅台为什么这么牛》这本书细读了一遍。这是2011年出版的老书了,名气很大,内容非常精彩,可惜我读晚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以说这本书就藏着一座巨大的金山。如果我在当时读过这本书,结合后来的学习,可能会更早地搭上茅台这趟飞速前进的财富列车。不管是历史还是个人的经历,都没有如果二字,所以当下多读好书,对未来的自己意义重大。
这本书可以从好几个角度解读。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茅台酒,如何从一个偏远落后山区的土特产,一步一步成长为国酒的精彩故事;下篇讲茅台酒厂,在经历了数次政治运动和经济变革中,心无旁骛、专注主业,实现追求了40多年的愿景的励志故事。
二是从文化的角度。开篇从红军的缘分讲起,回溯至中国白酒的丰富文化与历史,细数了中国白酒生活的渊源流长和茅台酒的发迹、传播。及至建国之后,茅台酒在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生活层面上形成的一套独特茅台文化。
三是从技术的角度。茅台酒的兴盛不是一帆风顺,从工艺到技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走了不少弯路,甚至一度差点成为二锅头。茅台成为今天的茅台,其实也存在一些偶然因素,如果不是身处闭塞的贵州山区,如果不是领袖的偏爱,如果不是杜子端等高明的领导对恢复茅台工艺做出的正确决策……最终摸索出的“工艺为体,技术为用”发展路线,让当下的茅台来的殊为珍贵,这些深厚积淀也显示出,茅台自然垄断的超级商业模式的强大。
这篇读书笔记跟随书本的结构,也分为上下篇。上篇从产品的维度,梳理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历史;下篇从企业的维度,梳理茅台的超级商业模式。以下是下篇。
从企业的维度看:茅台的超级商业模式

1. 茅台酒厂的早期发展史
作为品种工艺和资源垄断的产品,茅台酒的利润一直非常高。烧坊时代,作者测算,净利润率达33%,而年度资本回报率高达666%。
高回报率按理说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新生产者进入;二是产量增加。
而现实是,近百年间,真正的茅台酒生产者只增加了一个——1929年建立的衡昌烧坊,即后来并入茅台酒厂的赖茅。
另外,近百年间,茅台酒的价格和毛利率保持在白酒行业平均水平高很多的地位,但产量并没有迅速增加。
为什么没有产业化?
一是本地市场弱小;二是军阀的豪夺;三是交通的隔绝。
近百年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今天看来或许是好事,反而保护了茅台酒工艺的传统性。
赶上陪都时代的西南消费繁荣,赖永初曾经通过低价竞争、开拓新市场和改进工艺技术增加产能,对茅台进行改造。
试想,如果形势不发生变化,以赖永初对自己工艺上的自信,很可能会引导赖茅走上一条降低成本为目标的工艺改造之路,茅台的历史很可能就被改写。
新中国茅台酒厂建立之后,第一代厂长是部队转业干部张兴忠,以及仁怀县委选派进厂的李显章。
在战争体制下,作为经济恢复的重点单位,茅台酒厂享受着“前线”待遇,仁怀全县都在“支前”。动员机制下,当时酒厂职工的劳动热情很高,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没有怨言。
茅台烧坊时代传统工艺有一个固定比例,一个工人一年生产一吨酒。
解放前茅台酒产量最高的1947年,赖茅有工人40多人,产量30多吨。1953年茅台酒厂职工52人,产量70吨,1955年生产工人50人,产量达到208吨。1955年人均3吨的纪录,到2008年仍没有打破。
1955年的产量为何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一方面是当时工人超负荷的劳动奉献,另一方面也是来自于当时“增产节约运动”影响。
在1951年开始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张兴忠用二锅头工艺来降低粮耗,每斤酒耗粮6斤多降到了3斤,并且不受季节限制。这带来了产量的飙升,但是产品合格率也降到了12.19%。
在1955年地方工业部召开的全国酿酒工业会议上,茅台的增产却没有得到上级的肯定。
会议结束时,地方工业部部长沙千里讲了话,提出对“国家名酒”的指导意见:一是要完全恢复老工艺、老操作,二是名酒要有一定的陈贮期。
茅台酒质量下降引起了上级的重视,据说这一指导意见,很可能来自于毛。
1956年10月,贵州省工业厅和工业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恢复名酒质量工作组”进驻茅台酒厂。
时任轻工业部食品局局长的杜子端,不光恢复了传统工艺,还恢复了茅台酒的传统工艺管理体制——酒师制。
“恢复传统工艺”运动看起来是一次寻常的管理整顿,实际上是深刻的体制改革。
茅台酒厂从此被赋予上级专用品——特殊酒的生产职能,进入了和以前的内府工场很像的监造生产模式。
1956年,郑义兴把自己五代家传的手艺彻底交给工厂,即茅台酒历史上第一次成文的工艺规范《茅台酒14项操作规范》。
制度性监造体制就要建立起来之时,“大跃进”运动打破了计划的严肃性和对经济的调度能力。
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的重要会议——成都会议上,毛要求贵州省委书记周林,茅台酒要“搞它1万吨”。
大跃进运动中,传统工艺被无所顾忌地抛弃。1960年,产量达到历史高峰912吨,但合格率只有12%。最终在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上,茅台排名第五,并惊动周恩来。
在周恩来的过问下,周林指示,“要认识到茅台酒的重大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翻译成市场语言,就是“顾客是上级”。
在这一又要求质量,又要求产量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所谓“茅台困境”的悖论。80年代以前茅台酒厂不能虚报浮夸,质量又必须保持水准,最终,保证质量的成本只能由工厂和工人承担。
站在今天回头看,“茅台困境”和几十年之后茅台酒厂成为中国最值钱的公司“茅台现象”之间有着强烈反差的同时,又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对顾客的无条件服从、极端重视,让茅台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意义之间相互博弈,孕育了茅台酒厂独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顾客就是上级。
这种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对于酒厂的重大经济意义,在30年以后才显现出来。
2. 茅台的工艺探索
酿酒的技术本质上十分简单,两句话即可说清:第一步将粮食转化为葡萄糖;第二步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酒精)。
传统白酒的主要化学过程也是一样,蒸馏出来的原浆酒精度高达六七十度,化学性质就是酒精。发酵工业的理论体系主干就是酒精生产原理。
但酒又不是酒精。酿造理论研究已经搞清楚,酒之所以甘醇馥郁,并非乙醇的特性,而是得益于这些酸酯醛类有机物。
它们构成了酒类的口感、味道、嗅味、回味等一系列感官刺激物,被总称为呈香成分。
有机化学和微生物化学可以构造酒精工业,但构造不了白酒工业。越是名优白酒,化学成分越复杂,生产过程可控性越低。
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1964年,为期两年的“茅台试点”开始,名为试点,实为整顿。主持“茅台试点”的是酿酒大师周恒刚。
周恒刚对茅台酒的态度比上级还要恭敬,他制定的试点方案核心思想叫“倒插笔”法。
即从产品实物标准出发,而不是从发酵理论出发,重点放在工艺环节上,设定几个大的质量指标,反复改变参数,由果推因,对比排除,尽量逼近茅台酒品质核心,反过来确定有利于质量稳定的操作路线。
试点的结论,基本是全面肯定了传统工艺的做法。
1964年,季克良帮助李兴发总结发表了“三种典型体”心得。主要内容是:茅台酒成品由三种基础酒构成,这三种酒按照感官指标(嗅和味)分别被命名为窖底香、醇甜和酱香。
达到茅台酒品质指标的成品酒,三种典型体的比例是相同或接近的。
有了这个理论,勾兑从秘方变成了工艺,从经验变成了技术。
茅台酒主体香的化学分析问题还未解决,但是对“窖底香”的发现,解决了泸型酒的化学分析问题。
周恒刚等专家对三种典型体中的“容底香”酒的分析发现,这种典型体就是泸型白酒的主体香,其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酸乙脂,并且在窖泥中初步分离得到了己酸菌。
泸州老窖、五粮液等浓香型名酒的质量,取决于酒醅发酵的窖龄。在老窖发酵的酒醅酿出的就是好酒。
茅台试点发现了泸型酒主体香成分并且分离出己酸菌。70年代,己酸菌研究进一步突破,人工合成己酸乙酯香精成功。
1988年,周恒刚主持了“北斗计划”,研究成功了“人工培育老窖”的新技术,泸州老窖和五粮液等泸型名酒生产的好酒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由此浓香型酒在中国遍地开花。
而茅台酒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技术进步道路:先复古,后改良,工艺为体,技术为用。在工艺能被理论解释之前,甚至连运输工具和容器都不轻易改变。
1977年,茅台酒被选中“争创大庆式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茅台酒厂完善了管理规章,其中规定了“在产量和质量发生矛盾的时候,保证质量;在质量和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保证质量。”
1978年后,茅台又引进了TQC“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作为外部资源,TQC和茅台酒厂的酒师制组织内核之间,和酒厂的社区企业组织特征之间,表现出了高度的文化一致性。
3. 茅台的价值维度
可以从几个维度观察80年代以前茅台的低估:
①价格的维度。
茅台酒的流通渠道有三个:一个是国营商业系统的公开市场渠道;二是特供的封闭渠道,包括直接供应的特殊酒和经过特供渠道流通的普通商品酒;三是外贸包销的出口渠道。
而定价方法是成本定价法,成本定额由上级一次性核定,价格也由上级确定。
茅台酒官定价格畸低,根据作者换算,封闭渠道中流通的茅台定价,与茅台商品酒的真实市场价格之间相差约7倍。
②特殊酒的维度。
特殊酒是特别物资的理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夕。60年来从未发生过特殊酒外流事件。茅台酒和生产者的关系,就像印钞厂的钞票和印钞厂工人一样。
90年代,茅台酒厂开发了“年份酒”系列。其实它的开发过程就是“特殊酒”的商品化、市场化。按照特殊酒品质相当于50年陈酿来推算,特殊酒与普通酒价格之间相差25倍。
③会计制度的估值维度。
第一笔账外资产是“存货”。以生产成本入账的老酒,与实际价值之间有巨大的差额。
第二笔账外资产是茅台酒厂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造就了相当长时间内,茅台酒的自然垄断地位。
4. 茅台的自然垄断
1975年,国家科委批准了一个“异地茅台酒”的科研项目,当年开始实施。这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项目,新建了试验厂房,尽可能地模拟茅台酒厂的生产条件。
除了完全采用茅台酒工艺以外,还把茅台酒的原槽都搬过去,主要技术人员和酒师也完全来自茅台酒厂。
到了1985年鉴定时,这个花了10年时间的试验被评价为基本成功,但试验结果的产品后来被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命名为珍酒,实际上承认了“异地茅台”理想的失败。
异地茅台试验未能成功,给酿酒业专家提供了新的破解茅台之谜的密钥。有人开始从文化遗产观的角度切人,承认“离开茅台就生产不出茅台酒,比工艺、原料更核心的,是茅台镇地方独特的自然条件一土壤、气候、水和微生物群落”。
1991年,茅台酒厂总工程师季克良发表了“离开茅台镇就不能生产茅台酒”的观点。这是中国酒工业界第一次触及“原产地”理论。
21世纪初,茅台酒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这是一个类似“法定产区”的法定权利。认证的地理范围包括了茅台镇的全部面积。
茅台酒厂在实现了对马鞍山茅台河谷的物权覆盖之后,又实现了对这个地区的酿造资源的开发权利覆盖,真正完成了一个企业对“原产地”地理资源的合法垄断。
在目前茅台酒还不能被现代科学准确描述的情况下,如果某个竞争者的目标是终结茅台酒品种垄断地位,必要条件之一(不是充分条件),是另一个“马鞍山茅台河谷”被发现,并且被这个新的竞争者占有。
无情的现实是,另一个“马鞍山茅台河谷”不可能被茅台酒厂以外的人或者机构发现。
因为直到今天,中国茅型酒(酱香型)的产品和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就是茅台酒厂。国家技术监督局对酱香型酒的评价、判断、认定的依据,参照的是茅台酒厂的企业标准。
也就是说,新的“茅台酒原产地地理资源”的认定权只能在茅台酒厂手里。
从纯粹技术标准的角度,在酱香品种这个市场竞技场上,茅台酒厂就是规则制定者和解释人。竞争者进入这个领域,只有成为跟随者才能生存下去。例如郎酒。
5. 茅台的管理策略
1978年之后的近20年,茅台进入“周、邹”时代。周高廉由仁怀县革委会主任调任茅台酒厂当党委书记兼厂长,在周高廉之前,土生土长的仁怀人、仁怀县委常委邹开良已经在茅台酒厂当了3年多革委会副主任。
在80年代产值至上的环境下,如果依然延续从前的管制结构、工厂将走向离心化。
同时,在尊重维护酒师制的茅台酒厂小气候条件下,铁腕治理的管理单边主义既没有合理性,也没有可能性。
改流归土、温情主义的宗族式管理,既是周、邹的本能选择,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周、邹”时代管理体制的核心是酒师制。有了酒师制这个内核,在80年代中国工厂管理的改革潮流中,茅台酒厂走的是一条特别的“改流归土”的管理再造路径。
(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管理。改流归土,意思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其他的大部分工厂忙着引进或者自创各种管理新工具潮流旁边,全面质量管理工具被他们认真运用20年,形成了茅台酒厂的管理体系和文化。
6. 茅台的市场策略
新中国白酒行业发生过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茅台取代汾酒成为第一白酒,是高端市场的品牌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白酒主体市场的风味品种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顶端市场的重构。
随着1989年的经济改革价格闯关失败,政府使用强硬的行政手段调控过热的经济,茅台酒被列入集团购买控制商品。茅台开始滞销。
这场市场危机缩小了茅台酒和五粮液在价格上的差距,拉开了新中国白酒业第二次革命的幕布。
在此之前,五粮液价格早已经蹿到第二位,但规模仍是汾酒第一。风味品种革命的对象是以汾酒为代表的汾型酒,革命者则是五粮液和古井贡带领的浓香型千军万马。
90年代,在政治发生转折十几年之后,中国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大转折,嗜好品市场不光获得了政策上的合法性,也获得了道德上的正当性。
80年代末期,由于人工合成乙酸乙酯香精技术的成熟,原本很高的工艺门槛一下降低到人人可生产的水平,价廉物美的浓香型白酒改变了三十多年来中国白酒的市场格局。
此时市场的主流消费者,是新富起来的乡镇企业家、民营企业家,他们没有喝茅台酒的消费经验,打高尔夫、喝五粮液成为主流。五粮液从第二一跃成为第一,并且把这个地位一直维持到21世纪。
90年代,是消费的数量时代,奢侈品市场尚未发育。对于茅台品牌来说,所有那些80年代以前积累的权益,行权的时机尚未到来。
面对五粮液、古井贡90年代后期的风光无限和舆论对茅台的质疑,茅台的策略似乎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此时茅台酒厂的决策者是季克良和袁仁国。季克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顾这段历史,用了“聪明人和笨人”打比方。
在季克良看来,聪明人就是懂得以钱赚钱、搞资本运作的人,笨人则是只会靠自己擅长的生产酒赚钱的人,比如他自己。
在失位接近10年的处境下,茅台酒厂做了4件事:
1.加紧扩产速度,以每年1000吨的速度扩大产能;
2.继续维护传统封闭渠道,保持对党政军机关最高层消费者的品牌影响力;
3.梳理品牌系统,自建品牌和品质识别严格控制的销售终端系统,到2000年在全国建立了近千家零售专卖店;
4.继续开发年份系列酒。
后来的市场变化证明,基于一般消费品市场规律、把看广告消费的初级市场阶段当作市场常态,夸大了市场营销在竞争力中间的权重。
市场忽略了品牌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品牌向下延伸是透支品牌力,当然容易;向上延伸则是积累品牌力、所以慢而且难。
更重要的是,奢侈品品牌是不能随便向下延伸的。
在五粮液向下延伸品牌、大搞品牌经营打造白酒王国的时候,茅台开发了系列年份酒,从80年陈酿开始,50年、30年,逐渐系列化。
这对于茅台酒并不难,只不过是因为陈年基酒积累到了足够的数量,沿用专用品的工艺标准开发面向开放渠道的商品,水到渠成的一个做法而已。
21世纪,中国的奢侈品时代到来了。在不足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奢侈品市场从几乎没有成长到了全球第二。
这个时代的到来,颠覆了对茅台经营的全部批评。
在奢侈品市场,不均衡才是主旋律。
在这个市场里,茅台酒近60年积累的奢侈品“符号资本”,终于等来了合适的机会,以强垄断的态势重新构图了白酒的高端市场。
在年份酒的拉动下,2004年春节,普通茅台酒零售价重新超过了五粮液10元。
到2009年春节,这个差距变成了180元。伴随塔尖市场重构,中国白酒发生了第三次风味品种革命。
茅台的胜利,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胜利,和商战无关。茅台式成果,秘密在于坚持几十年的愿景铸就的奢侈品属性。
有趣的是,茅台酒厂对自己的品牌和品质的表述,至今没有明确地把自己定位成奢侈品。
就像天赋超常的阿甘,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就是冠军,直到登上冠军宝座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我是奢侈品。
总结
细读完这本书,我对茅台的很多历史细节有了更多一些认识。这本书的书名叫茅台为什么这么牛,整本书的内容其实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书本内容,茅台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老天爷赏饭吃。赤水河、马鞍山茅台河谷,这些特有的地理环境、风土条件,形成了“离开茅台镇就不能生产茅台酒”的原产地优势。
2. 出身于世家的奢侈品基因。
3. 身处贵州偏远山区,让传统工艺得以延续。
4. 与红军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一批党政军的核心消费人群。
5. 长期用于新中国的特供、外交领域,获得了品牌美誉度的历史积累。
6. 管理上的酒师制,对匠人精神的尊重。
7. 质量为本,持续积累品牌力的市场策略。
但是具体来看,这其中任何一项单拿出来讨论,又都不完全是决定性因素。
要说独有的地理和风土,绝不是只有茅台一家能够有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根据余乾伟编著的《传统白酒酿造技术》中,截至2008年底,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我国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的酒类共74种,当前可能更多;
要说出身世家,奢侈品基因,直到民国,达官贵人喝的主流都还是绍兴酒;
至于传统工艺,今天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沦落到需要保护才能延续的地步,甚至大量已经失传,消失于历史长河;
与红军的缘分,则完全是偶然的运气使然,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后来五粮液曾一度超越茅台,就说明时代大潮的发展,没有什么永远的时尚;
品牌美誉度的历史积累,则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结果,无法复制,但是这笔无形资产如何运用,如何行权,不同的选择就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至于管理策略和市场策略,则是同行可以学习追赶的层面,并不像天赋一样不可复制;
但是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可能就是独一无二的优秀了。
最后聊聊我的学习体会,根据以上框架,我觉得投资茅台的底气来自于1~5点,这些是任何别的同行无法复制,也推翻不了的先天禀赋;
而观察茅台的未来,则是重点关心6~7,即:
①茅台的传统工艺、匠人精神是否有变化,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偏离这个路径?
②品牌力是否还是在持续向上积累?有没有像曾经的五粮液,向下延伸透支品牌的倾向?
若这两个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定性的问题就没有大碍,剩下的就是定量的问题,按按计算器,估算估算未来四、五年的业绩,给予一个合理的估值和仓位,所有的动作就剩等待与陪伴了。
总之一句话,定性层面理解茅台,关键在于透彻地理解“不变”二字,搞清楚什么不能变,不会变,大方向就不会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林飞的价值营造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