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摩宏观策略谈:2025中美变局展望
假设,你遇到麦琳怎么办?
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名额有限,11月30日截止报名!!!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股市经常过度放大乐观与悲观情绪:一家超级龙头公司的历史复盘
Original
arch lin
林飞的价值营造社
2024-09-20
投资路上,一起成长
A&P公司简史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The 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mpany,简称A&P),是美国一家连锁超市和酒类专卖店,总部位于新泽西州蒙特威尔。
从1915年到1975年,它都是美国最大的食品零售商,直到后来的沃尔玛出现。华尔街日报曾评价,该公司与麦当劳或谷歌一样,一度是美国的标志。
先简单说说这家公司的历史。
A&P成立于1859年,由乔治·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德在纽约创建,最初叫“大美国茶叶公司”。那时相当于我们的大清咸丰九年,英法联军在咸丰十年攻陷北京。
一开始店很小,主要就是卖茶叶。因其直接从中国和日本大量进口,所以售价极低,仅30 美分/磅,而其他店卖 1 美元/磅。
物廉价美,他们很快就获得了成功,1860 年便开了第 2家店,到 1865年公司已经有了 25 家分店,全部位于纽约下百老汇和华尔街一带。
接下来两人决定增加其他食杂百货品类,如调料、咖啡、肥皂、发酵粉等。
1869 年,公司更名为“大西洋和太平洋大茶叶公司”,即A&P,并迅速拓展;
1880年,开出100 家分店,并向西拓展,经营范围延伸至明尼苏达和弗吉尼亚,;
1900 年,经营地域已横跨整个北美大陆,销售额达到560万美元;
1912 年,公司分店达到了近 500 家;
1915年一战结束,已扩张至1600家专卖店,并开设提供肉类和农产品的专卖店。
1930年,达到公司发展的高光时刻,成为世界上最大零售商,有 15737 家店,销售额超 10 亿美元,占到当时全美食品销售量的 10%左右,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至1965年,西尔斯夺走了A&P的霸主地位,此后,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公司自身管理的问题,公司开始一路下滑。
众多后起之秀,如沃尔玛、塔吉特、全食超市等等崛起,零售业格局出现巨大变革,A&P跟不上时代变化,逐渐衰弱。
1995年,都还有1014家分店,居全美第16大零售商,年销售额100亿美元。
2009年,滑落至美国第34大零售商;
2010年,公司申请破产,进行了资产重组。
2015年,再次申请破产,公司此时还剩269个店铺,以及债务10多亿美元。
在经历了156年之后,A&P于2015年关掉了旗下最后一家店铺,这家连锁店鼻祖的历史走到尽头。
关于A&P的投资案例
在《证券分析》中,格雷厄姆曾经提到过A&P案例,一家具有领导地位的龙头企业,竟然在1938年跌至清算价值以下。
来看下具体这个案例的过程。
A&P公司的股票,100股
A&P公司的股票最初于1929年在“场外”市场(现在的美国股票交易所)进行交易,其最高价曾达到
494美元
。
根据前述公司介绍可以知道,1930年是公司的高光时刻,当时的A&P如日中天,在美国零售业占据霸主地位,可能就像今天的沃尔玛或者亚马逊。
“一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美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从1921年的736.03亿美元增长至1929年的1045.6亿美元,涨幅42.1%,年化涨幅约4.5%。
同期美股也经历了十年长牛,道指上涨超过132%,年化涨幅8.8%。
随后,1929年的“大萧条”到来,“大萧条”期间,美股几乎跌去了过去30年的涨幅。道指从1928年底的300点跌至1932年底的59.9点,跌幅达80%,年化跌幅为33.1%。
到了1932年,随着大盘的下跌,
A&P股价也降到了104美元,从高点跌下来80%
,基本上与大盘同步。但是公司此时的利润状况并未下降,与前一年持平。
随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美股从1933年开始,结束了连续4年的下跌。之后,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933—1936年实现了4年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200%,年化涨幅达到31.6%。
1936年,A&P股价在111~131美元之间波动,并未随大盘上涨。
1937年后,市场再次出现一轮下跌,华尔街的写字楼大半空置,交易冷清。美国经济又一次陷入衰退,“罗斯福新政”遇到瓶颈。
道指在1937年大幅下跌了32.8%,状况一直持续到1938年“二战”前。
1938年,A&P股价继续下跌,最低至36美元,相对于1936年,两年跌幅达70%左右。
这个价格,对应公司市值仅1.26亿美元(总股本包含优先股及普通股)。
而公司1938年的财报显示:公司营运资产就达1.34亿美元,这其中8500万美元为现金。
净营运资本=总资产-总负债-无形资产-商誉-固定资产。
可见,这1.34亿美元基本就是现金、存货及各种应收应付。公司市值比清算价值都还低得多。
当时的A&P,在美国仍然如同如今沃尔玛一般的存在,且之前多年,一直保持很高的利润增速,股价为何能跌至如此水平?
有三点原因:
①公司近期盈利下降,股息减少;
②当时的连锁店,政策上可能面临特殊的税收;
③整个股市的萧条。
利润下降,可以看上图,公司净销售额确实是自1930年以来趋势性下跌,每股收益接近腰斩。1937年的经济衰退中,每股收益还出现50%以上的跌幅。
股息还算稳定,但是1937-1938也是两年下滑了。
公司1930年以来,估值保持在10~20pe之间。近三年,1936年15~17.8pe;1937年13~33.5pe;
1938年跌至5.4~10.7pe。
市场对公司前景有所担忧是正常的,但是1938年跌至净运营资本以下,显然有点过分了。
而税收政策,事后证明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股市行情,则是暂时的。
之后的市场环境
1939年,二战开始。
头两年,美国尚未参战,但是美国经济从欧洲战场受益,出口大幅增加。但是战争走向并不明朗,对战争风险的担忧,导致美股继续下跌。
1939—1941年,道指三年累计下滑28.3%,年化跌幅为10.5%。股价的下滑以及盈利的增长,使当时美股遍地都是便宜股票。
1942年时,美股中有超过30%的股票市盈率跌至4倍以下,股票市盈率的中位数仅为5倍,只有约10%的股票市盈率超过10倍。
即便如此,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公司盈利提升,
1939年,A&P股价迅速上升到117.5美元,为1938年最低价的3倍
。
后续
美国经济在50年代平均增速约为4.2%,在60年代平均增速约为4.5%,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
道琼斯工业指数在50年代的累计涨幅达到了240%,年化涨幅为13%;到1966年曾达到1000点,创造历史性高点。
A&P股价随着整个市场一路上升,到1961年股票分割(10:1)时,达到70.5美元的最高价,按1938年股本折算,
相当于705美元,市盈率达到30倍
,而当时道琼斯指数市盈率为23倍。
市场的预期又变得极为乐观。
但是由于商业竞争加剧,这个时期公司盈利不仅没有迅速上涨,相反,随后一个时期的利润趋势出现了总体下降。
1962年,股价从70.5美元的最高价位,下降到了34美元,pe还有15倍。
至1968年,公司利润还赶不上十年前(1958年)。
经过数次不同的波动后,股价在1970年继续降到了21.5美元的最低水平,1972年进一步降到了18美元,且公司的季度报告有史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与1938年相比,A&P公司在1961年和1972年的规模更大,但是,其管理更差,利润更低,吸引力更小。
复盘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仅仅在30多年的时间内(1938-1972),一家曾如日中天,占据行业垄断地位的公司,其命运会发生多大的变化;
同时也可以看到,市场对其股票的估值会出现多么严重的失误,过度的悲观和过度的乐观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复盘,如果我是1937年的投资者
假设,我们是1937年的投资者,正处于宏观经济下滑,叠加股市大熊之中(是不是和当下情况有点像?),会怎样面对这笔投资呢?
股市正在大幅下跌之中,未来何时能够反弹,尚不得而知,但是之前连涨4年,氛围并不似1929年那样的大崩盘那么恐怖,估计我还是会鼓起勇气买入的。
假设我们认为,1937的每股收益大幅下降,是宏观环境的问题,而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那么我们决定在80美元,即过去五年平均净利润的12倍买入(当时市场利率仅不到2%,12倍已经是够低的估值了),且股息率都到达7.8%了。
看起来很安全对吧。只可惜我们无法未卜先知,不知道后来会继续腰斩,跌至最低36美元。
就像去年400港币的腾讯,不贵了,谁能想到后来继续跌至200呢?
然后1938年,经济继续下滑,大盘继续下跌,A&P股价更大幅度下跌。
这时候,你可以检视一下,当初买入的理由是否继续成立:
第一,公司业绩继续下滑了吗?没有,反而接近翻倍;
第二,税收政策比市场估计更严重吗?没有,市场之前的估计夸大了影响;
第三,股市整体会继续下跌吗?不确定,而且公司股价比大盘跌得更多,看来市场的预期更为悲观。
那么,当股价跌至净营运资本以下时,这就是显而易见的机会。
如果此时你有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来赚更多;
如果你没钱,但是有勇气和理性,那么可以坚强地承担50%以上的跌幅。
如果你能做到事前分析正确,中间能够承受波动,并且有足够的耐心,那么,最终会受到市场的奖励(在这个案例中,第三年就受到了巨大奖励)。
反之,如果你是1961年的投资者,之前的这些思考,就全部要反过来再想一遍。
回顾历史的好处,就是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面对同一家公司,市场的态度会有多么巨大的变化。用格雷厄姆的话说:
1938年,企业实际上是在白白送给别人,而且还没有人要;1961年,公众在股价达到令人可笑的最高水平时却还在拼命追捧。
这段历史的思考和启示
第一,
股市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确实很大,如同企业的报价受内在价值的牵引,本质上还是基本面在决定估值水平。
但是,股市往往放大了乐观和悲观情绪,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股市放大了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且加入了很多预期因素,而市场针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地,把事实和数据梳理清楚,哪怕市场是对的,但是对影响程度的估计却是过度的,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错误的报价,敏锐和大胆的投资者可以利用。
第二,
大多数企业的护城河、经营质量,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会变得更好,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变得更差。
格雷厄姆告诉我们,投资者不必一直紧盯着公司的业绩,只需要时不时地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
是的,企业基本面的变动,是以年、甚至几年为单位的,而股价的变动是以“秒”为单位的,显然我们不能被瞬息万变的市场带动,而是反过来,以内在价值为中心,去利用其报价。
正如A&P的例子,就算龙头最后沦落到破产的地步,那也是经历了上百年。
从顶峰的1930年算下来,至1972年基本面走坏,经历了42年。此时距离2010年破产,都还有38年。
联想到近期负面比较多的洋河,它会因为最近管理层动荡这点因素,短期内就真正衰落下去吗?
第三,
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商业环境,产业变迁注定存在的,一个企业保持超长期的优势,太难了。长期持有,乃至终生持有,这个难度是投资里最高的境界,对商业评估的水平要求极高。
达不到的时候,稳妥的做法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判断它当下内在价值和股价是否有显而易见的差异,还是要更容易些,还是巴神那句话,要选择300磅的胖子。
第四,
之前自己对烟蒂股有所误解。
烟蒂,有的是快要倒闭、没有前途的公司,但有的并不是,比如A&P公司,价格跌至烟蒂,但是质地还好。
重点还是估值方面,跌到烟蒂的估值,但公司本身的基本面,要求还是要有的。
日拱一卒的路上,感谢你的陪伴,下期见!
聪明的投资者都会点右下角
【赞】
和
【在看】
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林飞的价值营造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