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事筆觸】緬華僑城 三盞燈的前世今生

2017-04-11 Franky 匯澳傳媒RECAP853

席捲東南亞的排華運動,驅使大批緬甸華僑來到澳門的三盞燈定居,而他們為澳門帶來了東南亞地區的美食,為澳門多元的飲食文化,更增一道濃郁的南洋風味。


現時已經換成了四個燈泡的「三盞燈」。<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一支有三個燈泡,按品字型方式排列的葡式路燈柱,矗立在附近還是郊野之地的廣場中間,五條新開闢的道路以此為中心輻射開去,形成一張未來社區的藍圖。在那個已然逝去的年代裡,這支撐著三個燈泡的路燈,在低矮的平房當中宛如鶴立雞群,於是我們儘管把這個葡人稱為「嘉路米耶圓形地」的地方,叫做「三盞燈」。

嘉路米耶圓形地。<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編者註:現時矗立在廣場中的三盞燈乃是具有個燈泡,引導坊間對「三盞燈」名字來源眾說紛紜,但根據澳門一位土生土長的建築師的說法,在以前還是拉電纜橫空而過為路燈提供電力的時候,燈柱的確只有三個燈泡,而後來該燈柱更換了三至四次,才變成現在個燈泡的模樣。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排華運動席捲東南亞各地,其中在緬甸,光是被捕和入獄的華人就多達數以千計,幾乎絕大部分的華人商店、工廠被洗劫或收歸國有,驅使了大批在地華人倉皇逃離緬甸。但在惶惑之際,澳門的這支三盞燈,卻照亮了這些被迫害的華人的歸國之路,為他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緬甸華僑為澳門帶來南洋風味。<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僑城三盞燈的前世今生,待我從頭細說。

 

排華惡浪

有井水的地方就有華人,在久遠的年代,就已經有華僑因經濟、政治等原因而越洋打拼,其中昔稱「南洋」的東南亞更是華僑的主要集中地,然而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生在緬甸的排華運動,使三盞燈成為了今天澳門緬甸華僑聚居的社區。

說起華僑出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之世,雖然過去歷代都有華人僑居南洋,但華人大規模移民出國,則主要是在鴉片戰爭以後至新中國成立的這百年之間(1840年至1949年)。當是時正值工業革命及帝國主義的時期,英、法、美等國紛紛在東南亞等富於天然資源的地方進行殖民統治,並在廣東、福建等地或招或拐地運載大量華工到當地,從事非人道的生產工作,無數華人因此死於奴役或疾病,為近代華工移民史寫下泣血悲歌。

在美國修建鐵路的華工。<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然而儘管華僑在海外的生活異常艱苦,但在憑藉堅毅的意志和數代累積之下,華僑還是逐漸掌握了當地的經濟,尤其是在二戰之後,增長更是快速。根據統計,在戰後十年,緬甸華商佔據了該國的稻米出口及運輸的80%;私營工業的75%亦由華商掌握;由華人開設,資本超過1百萬緬元的企業就有84間,華人的經濟實力可見一斑。

在緬甸的雲南會館。<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但顯然地,這種民族經濟的不平衝發展,同時伴隨著極大的社會暗湧。事實上,東南亞的排華事件自二十世紀初便一直時有發生,隨著二戰以後帝國勢力土崩瓦解,包括緬甸在內,東南亞各地的民族力量開始冒起,社會進入重新整合的時期,而與此同時,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外交關係漸轉緊張,致使長期累積的反華情緒在此時達到高潮。

「六二六事件」死去的華人。<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1963年,當時的緬甸奈溫政府下令停辦中文報刊,其後逐漸將超過十萬的私營企業收歸國有,當中就有不少是由華人經營。1967年6月26日,緬甸發生大規模排華暴動,史稱「六二六事件」。事發當日,軍政府逮捕了多位仰光的華僑領袖,隨後大批當地人一連兩日衝擊華人社區,對該處的華人燒殺搶掠,宛如戰亂。在如此嚴重的反華事件下,驅使大批的當地華僑撤離緬甸,往別處安身。

 

緬華僑城

在這支三盞燈尚未豎立的時候,這裡曾是昔日龍田村的範圍。在1848年的亞馬喇事件以後,葡人快速向城北擴展,直達關閘,而三盞燈亦自此落入了葡人手中,成為了葡籍富人興建郊外別墅的地方。然而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澳葡政府在此處開闢道路,營建新區,而這些原來的花園洋房,亦在四、五十年代被拆卸,重建為數層高的住宅。

在三盞燈,現已拆卸的一座洋房。<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三盞燈現時的官方名稱是「嘉路米耶圓形地」,但在起初之時,這裡本是以規劃該區的工程師亞利鴉架來命名的,但當時的市議會對此事意見不一,最終決定以第105任澳督嘉路米耶來稱呼這個新區,而亞利鴉架則只能用來命名其附近的一條街道,即今天的亞利鴉架街。 

及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東南亞各地掀起排華浪潮,致使前來澳門定居來自緬甸華僑迅速增加。由於不少華僑在緬甸時已遭政府掠奪財產,而離緬時又受到資金限制,加上澳葡政府需要收取2千至1萬3千澳門幣的移民費,令大多緬甸華僑無力在市區(主要指內港一帶)置房居住,因而選擇三盞燈、新橋這些市區外圍的衛星區域落腳。

上世紀的內港,是澳門最繁華的地方。<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華僑移民潮的時候,澳門的緬甸華僑相當團結,常有人在20號碼頭義務接引同樣來自緬甸的華僑,帶領他們的目的地(如有)或自己的家中安頓,再協助他們辦理手續,尋找工作。隨著澳門緬甸華僑的人數不斷增加,歸僑總會、緬華互助會、黑貓體育會等社團亦相繼在三盞燈成立,為緬甸華僑提供各類型的社區服務,最終形成了一個以三盞燈為核心的華僑社區。

澳門緬華互助會,至今仍活躍於澳門各項社會活動。<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當是時,澳門的經濟結構開始轉型,過去神香、火柴、炮竹大三手工業逐漸息微,成衣、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加工業蓬勃發展,加上旅遊業亦漸次起步,恰好為這些緬甸華僑提供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有部分來澳的緬甸華僑擁有較高的學歷,因此亦投入到教育、醫療、建築等行業,支撐當時澳門社會的快速發展。

 

編者註:當時屬中產的緬甸華僑一般都選擇政治環境較自由,留境法律較寬鬆的澳門定居,當時「:(緬華僑)有錢的(乘飛機飛來澳門,沒錢的(坐船)游回大陸」的說法;而當時的確亦有華僑歸國後在澳門投資設廠,一方面加強澳門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為其他緬甸華僑提供工作機會,貢獻良多;而亦有部分學歷較高的人投身公職,據稱現任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即是緬甸華僑的後裔。


澳門上世紀工業時代的成衣業非常發達。<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而當澳門的緬甸華僑有了經濟能力以後,亦隨之帶動了相應的消費需求,因此販售魚湯粉、椰汁雞麵等的食肆亦在三盞燈內應運而生,甚至繼而成為了澳門人日常飲食習慣的一部分,為澳門的多元文化,更增一道濃郁的風味。

 

南洋之味

不少東南亞華僑來澳定居後,以開設家鄉風味的食肆營生,為澳門帶來了緬甸、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地區的美食,而由於歸國華僑之中以緬甸華僑人數最多,因此說起在澳門的南洋之味,亦以緬式美食最為風行。

澳門一間知名的緬式食肆—雅馨。<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緬甸由於盛產稻米,因此緬甸人一般以米飯、米粉為主食,烹調取向以酸、辣、香為主,香料、咖哩的使用少於泰國、印度,而在澳門開設的緬式食肆基本上都經過一定程度的調整,提供適合澳門人少辣口味的緬式美食,這些食肆店內一般都會以緬甸的風景畫、明星掛曆等作為裝飾,部分店舖餐牌上更會寫上緬文,異國色彩頗為鮮明。

緬式食肆內景。<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說起當首推幾乎所有緬式食肆都有提供的魚湯粉。一般而言,魚湯粉須要用上大量的鰍魚或黃鱔,將其拆肉起骨來熬煮湯頭,並用上大量洋蔥、蒜頭、胡椒、香茅、魚露等香料辟除魚類的腥氣,再加上用黃薑粉炒過的香蕉樹芯增添風味,製成濃稠的魚湯,再配上金邊粉、炸物,而食用前則再加上芫茜、蔥花及檸檬汁,鮮美非常。

緬式美食魚湯粉。<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除了魚湯粉以外,將雞件煮成緬式咖哩雞,用洋蔥、椰汁、蒜頭、馬豆熬煮湯頭而成的椰汁雞麵,亦是較受澳門人歡迎的食物之一;另外,三盞燈區內有一間提供豬腦麵的緬式食肆,亦頗為知名。然而根據學者的說法,豬腦本是廣東的常見食材,而食用豬腦的文化應是在上世紀經由海路貿易傳入緬甸,並在當地發揚光大,爾後又因排華關係重新進駐澳門,乃是一個「出口轉內銷」的現象。

其他緬式美食。<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編者註:因為食材成本、來源等原因,亦有緬式食肆改用塘虱來熬湯;至於炸物方面,則有油條、豆餅、魚餅、洋蔥、蒲瓜等;同時傳入澳門的緬式美食還有以花生、洋蔥、肉鬆為配料的緬式撈麵;豬耳沙律、青木瓜沙律等涼拌菜式,在此不提。

 

時代翻過新的一頁,上世紀數以萬計來澳安身的緬甸華僑,早已不分緬、華的融入在澳門社會之中;而隨著第四盞燈的添上,三盞燈區亦已成為澳門一個繁華喧嚷、密不可分的社區。然而今天再走進區內,仍能在節比鱗次的緬式食肆中,感受到濃厚的南洋色彩,只是當年在風飄雨搖中的倉皇,已隨著華僑歸國史的沉澱,而消散在往昔的風中了。

 

<採編:Franky>


>>>>

熱文推薦

【遊情日誌】《拌飯秀》旋風來襲澳門巴黎人

【世情透視】C朗歪面改圖世界盃

【城事筆觸】耶路撒冷的那些事(下)伊斯蘭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