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情透視】海洋危機 人類到底幹了甚麼?

2017-06-02 Rose 匯澳傳媒RECAP853

海洋是地球物種生存、覓食、棲息的重要空間,但人類肆意揮霍,消耗資源,使海洋污染加劇,物種生存備受威脅,可能大部分人類還未知覺,受害的還有人類自己。


圖為環保人士兼企業家伍林展示在香港海邊發現,無人清理的垃圾。<圖片來源:伍林展>


要解決海洋污染問題,我們或許不必「斬腳趾避沙蟲」,更不一定是「環境」與「經濟發展」的拉扯,只要每人多走一步,多做一點,就能為環境減少很多傷害。


圖為在嘉義東石海邊死亡的海豚,在牠的胃裡發現塑膠樽蓋、疑似硬幣、塑膠袋等塑膠垃圾。<圖片來源:野柳海洋世界陳德勤>


宜蘭縣南方澳的鬼頭刀魚腹內,發現吸管、橡皮筋等垃圾,暴露海洋污染嚴重。<圖片來源:陳俊傑>


中途島上的信天翁屍體,牠生前到底吃了甚麼?<圖片來源:維基共享> 


圖為印尼峇里島南端的庫塔海灘。在缺少回收機制與監管下,島上3百萬名峇里島居民與每日破百萬人次的觀光客,平均每天製造超過5千噸廢棄物,這些廢棄物或被隨意掩埋、或被棄置海上,在沙灘與海水間「遊蕩」。<圖片來源:路透社>


進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每年約有8億噸,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垃圾被倒入海中。圖為阿爾巴尼亞的亞德里亞海。 <圖片來源:路透社>


1百年過去,「塑膠」除了變成人類幾乎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外,亦佔據了整個海洋,目前已有超過260種的物種,被記錄誤食海洋中的人造垃圾,以及被垃圾纏勒,甚或死亡。<圖片來源:小琉球海洋志工隊>


塑膠產業建基於日漸難以取得的石油之上,從塑膠本身的原料、生產過程到產品運輸,都需要依賴石油。其中海運過程中經常發生的漏油問題,對海洋更是造成莫大的傷害。<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台灣金門后扁海灘,照片後方的淨灘人士正準備上工,清除眼前的塑膠垃圾。 <圖片來源:曾學仁>


解決海洋人造垃圾的問題,並不需要犧牲太多塑膠為社會帶來的好處,或許每人多做一點,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已經是減少海洋垃圾的一個好方法。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編輯:Rose>




>>>>

熱文推薦

【專題報道】為甚麼反對建公屋?—偉龍馬路公屋項目的爭議

【遊情日誌】同里古鎮:三千繁華中的一瓢靜好

【動城事】2017 「路環巡禮」《光輝路環四月八》參與者感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